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的需求和目标可能会发生变化。年轻时,投资者可能倾向于承担更高的风险以实现更高的回报,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可能更愿意降低风险以保护已有收益。同样,投资者在积累财富阶段可能会专注于增长型投资,而在退休阶段则可能会更多地关注收益型投资。
再平衡的重要性
再平衡是一种投资策略,可以帮助投资者根据其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目标调整投资组合。它涉及定期出售表现良好的资产类别并购买表现不佳的资产类别,从而保持投资组合中不同资产的既定分配比例。
再平衡的主要好处包括:
- 降低风险:通过定期调整投资组合以使其与既定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再平衡可以帮助投资者降低总体投资组合风险。
- 提高回报:通过定期出售表现良好的资产类别并购买表现不佳的资产类别,再平衡可以帮助投资者锁定利润,并利用市场波动来提高长期回报。
- 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随着投资者年龄的增长或财务目标的变化,再平衡可以帮助其投资组合适应其不断变化的需求。
如何进行再平衡
再平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完成,包括:
- 基于时间的再平衡:这是最简单的再平衡方法,涉及在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每年一次)重新分配资产。这种方法对于那些没有时间或兴趣密切关注投资组合的人来说很有用。
- 基于目标的再平衡:这种方法涉及根据预先确定的目标或触发点重新分配资产。例如,如果股市下跌 10%,投资者可能会决定重新
2022 全球经济展望(1)
全球危机改变了决策者的优先事项,巩固了家庭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嵌入式创新。 这应该是一个好主意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增长要比我们在20世纪10年代看到的更为强劲。 现在紧急情况已经结束,财政支持的目标是新的目标美国拜登的物质和人力基础设施法案计划在基础设施支出、高速互联网系统和清洁能源方面拨款数万亿美元,并为儿童保育和医疗保健等其他优先事项提供资金。 拉丁美洲在几乎耗尽财政空间以应对危机之后,各国政府通常处于财政紧缩模式。 在通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也在收紧。 欧洲、中东和非洲欧盟恢复法案和绿色法案侧重于研究和创新、数字化、现代化和恢复,并制定积极的标准来解决和应对气候问题。 亚洲亚洲各国的财政支持各不相同。 许多发展中经济体拥有财政空间,而发达经济体实施了重大的财政宽松。 作为该地区最大的增长动力,XX似乎正在收紧政策,以实现经济与房地产的再平衡。 随着财政刺激可能超过峰值,基础设施和其他项目的长期支出建议现在成为焦点。 数据截至2021年10月1日。 基于JPMC位置的区域。 在许多方面,2019冠状病毒疾病更像是一场战争或自然灾害,而非经济衰退,决策者们有力地回应。 全球范围内,大流行后的支出承诺总额接近20万亿美元,是二战以来财政支出相对于GDP的最高水平。 美国 在美国,国会和白宫已经花费了超过4万亿美元来应对这一流行病,现在政客们正在讨论在未来10年内再花费2万亿美元。 乔·拜登总统雄心勃勃的议程如果得到部分实施,将产生重要的经济后果。 正如本文所写,拜登的“重建更好”议程将刺激实体基础设施、技术研发(如机器人、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的支出,补贴国内半导体制造业,支持清洁技术的发展。 其他针对教育、儿童保育和供应链的措施可以带来一些积极的长期经济效益。 更高的税收将支付这些政策的部分成本。 高收入家庭的个人税率可能会上升,这使得资产结构和规划更加关键。 虽然法定公司税率可能保持不变,但全球无形所得税和公司最低税率的变化可能会拖累收入。 然而,公司税的变化可能不足以抵消我们预期的销售和经营杠杆带来的收益增长。 我们也不期望更高的税收会减少商业投资。 为了应对未来10年的流感大流行,国会将而白宫辩论开支问题的人又花了一大笔钱4美元2美元万亿欧洲仍然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我们相信财政刺激会起到作用 与20世纪10年代初形成鲜明对比,当财政紧缩损害本已疲弱的经济时。 全球金融危机后,实际产出从未恢复到潜在水平(理论上的长期国内生产总值)。 现在,欧盟已经同意在2027年之前花费超过2万亿欧元用于大流行后的重建。 欧盟的重点领域包括数字创新、研究、以气候为重点的支出和流行病防备计划。 抵消成本:拟议的金融交易税、数字征税和公司“财务贡献”尽管如此,我们相信支出将对经济和市场产生净积极影响。 欧洲严格的财政规则已经暂停两年,而且似乎有可能发生永久性的变化。 当借贷成本为负时,似乎没有什么经济理由维持预算平衡。 然而,欧洲央行的持续支持似乎对帮助外围国家维持可控的借贷成本至关重要。 尽管与货币联盟相关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但这场大流行导致欧洲大陆更加一体化,财政政策立场也更加市场化。 ¹ 欧元区财政赤字占GDP的百分比(衡量对经济的财政支持)仍比全球金融危机高峰期更大,尽管这一次增长反弹要快得多。 尽管财政赤字将减少,但这表明财政状况比以前更加有利。 这两大央行的转变应该会支持2022年及以后的市场。 在其他地方,央行正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进。 挪威、新西兰、加拿大和英国的发达市场央行都已采取措施收紧货币政策。 虽然不同的政策路径可能导致跨地区和货币市场的战术机会,但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以及XX人民银行)可能对全球风险资产最为重要。 在新兴市场,政策立场显然不太支持投资者。 XX的政策制定者一直在努力重新平衡增长动力,调整经济结构。 他们的努力包括重新收紧房地产行业,迅速改变互联网监管,雄心勃勃的气候变化目标,以及关于不平等和家庭价值观的新的社会运动。 追求长期改革和优先事项的决策者一直愿意以牺牲短期增长为代价。 从中期来看,投资者可能不得不接受XX结构性增长放缓的影响。 这种状态可能更具可持续性,但这种过渡会带来短期风险。 在拉丁美洲,向民粹主义的潜在转变可能对该地区产生严重的负面经济影响。 到目前为止,最近的选举结果喜忧参半,因为社会对政府处理流感大流行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的不满日益加剧。 智利等一些国家投票反对民粹主义替代方案,而秘鲁等其他国家则投票赞成。 在定于2022年在巴西和哥伦比亚等地区权力机构举行的关键总统选举之前,左翼候选人在初步民调中领先。 人们越来越担心选举的不确定性可能对消费和投资产生负面影响。 健康的企业和消费者 家庭净资产处于历史高点,偿债能力处于历史低点,消费者信心有恢复的空间。 在整个发达国家,家庭储蓄都在增加。 美国消费者节省了近2美元。 比大流行前的趋势高出5万亿。 这与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经历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房价下跌和股价下跌损害了家庭财富。 健康的企业 收入最高的四分之一收入最高的20%的人的净资产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情况最好。 从2019年12月到2021年年中,17万亿美元。 尽管如此中产阶级在财富和收入方面也要富裕得多。 第20-80百分位收入的净财富增加了6万亿美元以上,负债与资产的比率处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最低水平。 健康的企业和消费者就业机会充足,雇主正在支付额外费用来吸引工人。 美国的退出率处于2000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表明劳动力需求强劲。 (人们通常在自信找到另一份工作时辞职。 )总体而言,工资同比增长4-5%,这是自2000年代中期以来最强劲的增长速度,也是有记录以来计划提高薪酬的小企业比例最高的一次。 重要的是,最低收入水平的工资增长最快。 这似乎是一种全球趋势。 例如,在英国,目前每个填补职位的职位空缺比率同样处于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总而言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人拥有最大的劳动力定价权。 尽管有理由相信当前的工资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但它可能会以比后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更健康的速度运行。 工资上涨了4–5%, 自2000年代中期以来最强劲的速度健康的企业和消费者 鉴于这一起点,我们预计发达国家消费者将在明年及以后推动需求和经济增长。 在金融危机复苏过程中落后的行业,如住房和汽车,可能在当前周期中处于领先地位。 今天的美国住房存量无法满足需求。 房价上涨了,但低抵押贷款利率和收入增长使人们能够负担得起住房。 ²向更灵活的工作计划的转变应该允许人们从城市和附近的郊区搬到相对便宜的郊区和远郊。 与此同时,汽车行业的创新,包括电气化和辅助驾驶,可能导致美国和全球的升级周期延长。 根据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的住房负担能力指数(根据收入中值和未偿还抵押贷款利率进行调整),自住住房的负担能力比2000年至2010年的任何时候都要高。 健康的企业和消费者在企业方面,起点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收益和利润率处于历史高点,投资级信用利差处于历史低点,需求强劲。 在发达国家,金融部门似乎很稳健,愿意放贷。 标准普尔500指数公司将全球经济增长6%,销售增长15%,利润增长2021。 这种经营杠杆让投资者大吃一惊,并导致该指数价格上涨约25%。 欧洲的盈利结果甚至更为显著(尽管基数较低)。 10%的销售额增长带来了该地区64%的收益增长,欧洲股市自2018年以来首次以本币计算与美国股市保持同步。 虽然我们预计2022年会出现一些减速,但收益仍有意外上升的空间。 持续创新全球经济变得更加数字化。 医疗创新以惊人的速度提供了强大的疫苗。 决策者和企业仍然致力于投资于缓解气候变化。 我们认为这些趋势将继续推动研发、投资和价值创造。 近年来,电子商务、科技硬件和云计算领域出现了创新。 电子商务支出比大流行前高出20%,全球对云计算的安全支出在2021年间增长了40%。 所有人都受益于人们花更多时间上网这一事实。 ³ 在未来几年中,我们预计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将继续快速发展:商品生产和服务业的自动化程度可能会提高,这可能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短缺。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将继续支持语音助理和自动驾驶等新技术。 另一个例子:半导体短缺的真正原因是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激增。 现在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有半导体!数字的在汽车行业,在许多方面,全球车队的电气化将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 一个数据点告诉我们:电动汽车的半导体含量至少是传统内燃机汽车的4倍。 除了汽车,数字转型在金融(支付和区块链)、零售(增强现实)、娱乐(偏好算法)和医疗(人工智能驱动的预测医学)等领域越来越普遍。 metaverse可以让大多数生活数字化,无论是好是坏。 云计算继续加速。 在大流行之前,20%-30%的工作是在云端完成的。 高管们认为,这一比例需要10年才能增长到80%。 现在,只需要三个。 对于一些投资者来说,加密资产在更大的基于目标的投资组合中可能是一个有趣的长期机会。 医疗创新 在医疗领域,研究人员正在寻找强大疫苗背后的mRNA技术是否可以用于治疗其他疾病。 随着医疗创新的加速,我们认为该行业可能会变得更加个性化,更加注重预防性护理和数字化。 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和基因编辑是其他值得注意的投资机会领域。 持续性来自美国、欧洲和XX的政策支持,以及更频繁、更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正在引起人们对可持续投资需求的关注。 一些估计表明,本十年全球经济脱碳每年需要4-6万亿美元。 为了实现拜登总统到2035年实现电网脱碳的目标,美国每年需要在新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能力上投资900亿美元。 尽管进行了全面评估,但我们看到了碳捕获、电池储存、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等清洁技术的机遇。 循环经济和农业技术也是重点领域。 碳抵消市场也可能为战术投资者提供机会。 关键问题 监测交叉电流。 尽管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具活力的经济周期的明显潜力,但环境也充满了交叉流。 我们有信心,经济扩张将持续到2022年,但其强度可能取决于未来货币对通货膨胀的反应,XX的相对成功政策制定者在重新平衡其经济以及从流行病向地方病过渡的速度方面所做的努力。 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现在市场表明,明年中旬将有升空,到年底,短期利率将接近1%。 防止通货膨胀是实现长期目标的关键。 进入2022年,你可以建立一个投资组合,承认并缓解通胀风险。 在加息问题上,我们预计会有稍微多一点耐心。 温和的通胀背景(我们的基本案例观点)应该给美联储留出一些余地,等待劳动力市场向大流行前的趋势更彻底地复苏。 2021,美国的高核心通胀(不包括食品和能源)是由商品需求激增推动的。 供应链受到了压力。 近年来,他们适应了长期不温不火的经济活动、低迷的需求以及美中贸易紧张局势的不确定性。 然而,今天,商品的实际支出比前一个时期高出15%。 2019冠状病毒疾病的中断,尤其是考虑到严格的COVID-19遏制政策的中断,XX和亚洲其他地区的进口量激增,但供应量与需求不符。 这也导致了半导体的短缺,加剧了汽车行业的价格飙升。 事实上,在2021,美国消费品价格上涨的30%是由汽车驱动的,尽管这个部门只占消费者消费篮子的7%。 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我们预计商品价格上涨将是暂时的。 随着疫情消退,消费者应该将支出从商品转向服务。 供应链压力应该得到缓解,尽管外国直接投资已经崩溃,但贸易和投资组合流动表明,20年来一直控制商品通胀的全球化长期力量不太可能完全逆转。 然而,有迹象表明,价格上涨的幅度正在扩大。 例如,住房通胀这一重要而棘手的组成部分正在上升。 此外,工资增长已经很强劲,应该由劳动力市场朝着最大就业方向的持续进步来支撑。 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但劳动力市场一年来一直是经济学家和战略家的困惑。 美国经济仍然缺少550万工人,失业率超过4.5%。 这些数据表明,劳动力供应充足。 然而,调查数据和其他指标表明,企业在招聘员工方面非常困难,这表明劳动力市场很快就失去了活力。 尽管通胀压力正在全球经济中蔓延,但就业动态并非美国独有。 在许多发达市场,职位空缺增加,特别是在高接触休闲和酒店行业。 例如,在英国,休闲和酒店业面临劳动力短缺的可能性是其他行业的两倍多。 在越南等发展XX家2019冠状病毒疾病爆发导致大城市劳动力短缺。 全球大流行正在影响全球市场的劳动力动态。 尽管存在人口压力(在流感大流行期间,美国约有150万工人提前退休),但我们预计,随着健康风险的降低,美国劳动力供应将增加。 此外,大约270万名领取额外失业救济金的工人比工作的工人更富裕,他们也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寻找工作。 强劲的工资增长应该会吸引约200万退出劳动力大军的工作年龄人群中的一些人重新加入。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劳动力短缺”更恰当地描述为现有工作、他们支付的工资以及兼职工人接受这些工作的意愿和能力之间的错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动态应该会恢复平衡。 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在欧元区,虽然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但短期工作的大量使用意味着劳动力的总体下降程度没有美国严重。 因此,工资增长缓慢,这一动态应有助于保持欧洲央行的耐心。 从中期来看,随着劳动力市场复苏的继续,我们预计欧洲工资增长将以健康的速度进行。 在流感大流行期间,工资上涨的速度超过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我们发现几乎没有证据表明成本上涨导致利润率下降。 我们的前景面临的风险是,核心商品通胀仍然居高不下,或者就业人口比永远无法完全恢复。 这意味着经济确实已经走出了萧条,这可能导致美联储在2022年做出积极的反应。 这可能会对经济和风险资产造成严重损害。 现在,增长正在显著放缓。 在政策制定者收紧货币和财政政策以遏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行为并打击数字化消费部门后,XX的GDP同比增长率首次降至5%以下。 作为名义增长放缓的交换,政策制定者预计,中产阶级消费和高附加值制造业将推动经济更加可持续。 同时追求广泛的宏观和产业政策增加了政策执行的难度,并给增长和市场带来下行风险。 XX的经济平衡法这一转变已经对经济和市场产生了严重影响。 受压力的房地产开发商债券的交易价格为20-30美分,互联网公司的市值已经缩水一半。 仅阿里巴巴一家的估值就从峰值水平下降了4000多亿美元。 营利性教育部门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 XX的经济疲软主要通过贸易影响全球经济。 XX房地产业是全球工业商品需求的最大来源之一。 显然,这一放缓对世界各地的大宗商品生产商产生了影响。 XX的经济刺激措施很弱,目的是控制过剩的净新增信贷,如GDP的%6个月净新增信贷 在这一点上,许多人都在争论XX是否可以投资。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 如果潜在回报被认为是值得冒风险的,那么任何东西都可以以合适的价格进行投资。 机会可以被发现,但投资者需要考虑全方位的XX资产和相关风险。 也请记住,尽管大多数央行要么在加息,要么在讨论何时加息,但XX决策者可能更接近于放松。 这一动态可能带来XX债券有趣的多样化收益,特别是考虑到发达国家固定收益前景的挑战性。 离岸和陆上指数的不同特征至关重要。 离岸股票指数(MSCIXX)主要由科技和互联网公司组成,主要由外国投资者持有。 在岸股票指数(CSI300)在各行业中的分布更为平均,且主要由国内投资者持有。 在这一点上,后者似乎对我们更有吸引力。 在短期内,当前和未来监管对利润率和收益增长的影响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对离岸股票造成压力,因为投资者正在努力为这些公司估值。 然而,在岸市场包括许多清洁能源、电动汽车(EV)和半导体公司,它们可以从政府政策支持中受益。 尽管冠状病毒的传播路径已经证明很难预测,但投资者现在可以从容应对不确定性。 坏消息是COVID-19似乎可能成为一种地方性疾病;人类将不得不继续适应它。 好消息是,疫苗接种、从先前感染中获得的免疫力以及新的治疗方法都降低了与疾病传播相关的风险。 目前,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苗接种计划已经完成,42%的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分发疫苗。 大多数估计表明,世界上65%以上的地区都有某种形式的病毒防护措施,无论是预防接种还是事先接触。 然而,更多的2019冠状病毒疾病爆发,可能是由于新的变异。 为了了解市场可能如何反应,我们看看美国在三角洲浪潮中的经验:意外上涨的案例打击了与流动性(如航空公司)和油价相关的公司的股票。 逻辑:CVID-19的传播越广,旅行的可能性越小,所以石油需求下降。 从大流行到地方病对投资者来说,更复杂的考虑因素是某些国家在多大程度上奉行“零新冠病毒”政策。 他们这样做的时间越长,对制造业产出和全球供应链的潜在破坏就越大。 在第三季度,耐克(Nike)和丰田(Toyota)等公司表示,由于越南等地的封锁,供应出现问题。 有一次,该国多达50%的服装和鞋类制造商倒闭。 XX的港口关闭进一步扰乱了全球航运。 更广泛地说,由于全球供应链的中断,病毒病例的增加加剧了供应链的中断,第三季度美国年化GDP的经济增长预测在整个季度从6%暴跌至2%。 东亚(特别是XX、澳大利亚和越南)的商业状况进一步恶化。 从大流行到地方病债券收益率下降,直到Delta波明显超过美国的峰值。 在股票市场,市场中以数字为导向的大市值领域表现优于那些与经济产出关系更密切的行业。 但最终,三角洲浪潮实际上对美国或欧洲股市都没有什么影响:标准普尔500指数创下28个新高,欧洲斯托克600指数紧随其后。 最近,疫苗普及率的提高使河内等地的生产运营有了显著改善,有初步迹象表明全球供应链问题开始缓解。 28标准普尔500指数在三角洲波动期间创下新高 我们展望的核心是,全球经济在本次经济周期将比上一次更具活力。 持有现金用于短期支出,并作为抵御波动的心理安全网。 但作为战略投资的战略现金是我们最不喜欢的资产类别。 美国、欧洲和XX的经济政策旨在促进收入范围内更持久、更高质量的增长,即使各地区的相对成功机会各不相同。 美国和欧洲的家庭和企业拥有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对其商品、服务和劳动力的需求强劲。 创新正在推动各行业的结构变化,并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生产率更高。 这些力量具有重要的投资影响,特别是对长期投资者而言,他们可能仍处于2010年代末经济萎靡的境地。 2022年,随着美国和欧洲经济进一步步入中期周期,我们预计将出现强劲的增长环境,其特点是通胀高于投资者在上一个周期看到的水平。 虽然周期的阶段可能因地区而异,但这些条件对全球股市来说是个好兆头,尤其是相对于核心固定收益而言。 随着股票和固定收益的波动性可能继续升高,动态积极管理可能会增加价值。 经通胀调整后,现金的预期回报仍为负;它仍然是我们最不喜欢的资产类别。 股票 不,股票没有被低估。 对大多数主要市场而言,它们充其量只能得到充分估值,但投资者正为出色的收益增长和自由现金流创造而支付溢价。 在我们报道的大部分地区,我们对明年的盈利增长持比普遍看法更为乐观的看法,但XX除外。 与新兴市场相比,我们更青睐发达市场,但我们更关心潜在业务驱动因素和收入来源的质量,而不是管辖权。 一些投资者担心利润率会恶化。 我们认为,价格上涨和生产率提高将抵消不断上升的投入和劳动力成本。 事实上,我们认为我们确实处于市场周期的“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收益增长推动了股市回报,选股者可以赚取利润。 重要的是,我们预计回报将更加平均地分布在各个部门和公司之间,而不仅仅集中在具有最强长期顺风的最大参与者身上。 考虑到前一个周期的动态,投资组合中可能累积了失衡。 具有持续重要性的将是以“合理”价格交易的长期长期增长公司与受益于实体经济短期实力的公司之间的平衡。 因此,技术和金融部门是我们最喜欢的两个领域。 它们是投资组合的分散者,因为它们对利率变化的反应方向相反,这两个部门都应该受到强劲收益增长的推动。 随着我们进一步进入中期,积极的经理人应该能够为股票投资组合增值。 私人投资对许多投资者来说,私人市场是一个尚未开发的机会集。 对于与我们已经确定的大趋势(数字转型、医疗创新和可持续性)相关的投资而言,非公开市场可能是一个特别有吸引力的猎场。 例如,在10万多家全球软件公司中,97%是私营公司。 小型私营生物技术公司正日益成为大型制药企业创新的重要来源。 来自大型制药公司的顶级上市药物中,只有30%是由内部开发的。 我们预计,相对于公共市场,私人市场将获得更高的回报,部分原因是可以获得这些增长动力。 纽带 鉴于历史上的低收益率可能会继续上升,而通胀仍在上升,核心固定收益面临着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前景。 投资者面临着双重挑战:找到收益率和防范潜在的股票波动,同时超越通胀。 核心债券仍然是投资组合构建的关键组成部分。 虽然利率的低水平消除了在经济衰退时可能出现的一些资本增值,但资产类别仍然提供了防止负增长结果的保护。 然而,今年以来,我们提倡使用灵活的主动经理人(无论是固定收益还是跨资产类别),他们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动态调整投资组合,以帮助补充核心固定收益。 这是2021的一个策略,2022的投资组合应该继续增加。 需要明确的是,我们今年对核心固定收益的积极程度比去年有所提高。 尽管利率较低,但在过去一年中,利率大幅上升,逐渐接近债券相对于股票能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风险调整回报的水平。 对于美国投资者,特别是那些高税收州的投资者来说,鉴于收益率的上升,市政债券现在可能看起来更有吸引力。 在短期内,对美联储加息的日益增长的预期正在给投资者一个机会,让他们摆脱现金,转而购买短期债券。 高收益债券估值并不令人信服(收益率相对较低,利差较小),但有充分的理由: 2021的高收益率是有记录以来最低的。 然而,我们建议依赖于扩展信贷的其他部分,如杠杆贷款、混合证券和私人信贷,以新资本增加收入。 投资者也可以考虑银行优先股,因为美国有强大的资本缓冲和优惠的税收待遇。 对于寻求通胀保护的投资者来说,我们不认为财政部通胀保护证券或黄金是目前的好选择。 相反,我们喜欢依赖现金流与通胀挂钩的资产,如具有定价权的股票、直接房地产和基础设施。 大体上,多元化投资组合仍然可以实现投资者的目标,但它们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和精心管理。
对于借鉴了美国保险业的监管制度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要想分析出美国和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的异同,首先得了解美国和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的特点,才能进行详细合理的解释。 2009年6月17日中午,美国政府正式公布了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彻底的全面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称之为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白皮书。 下面将对改革蓝图和最新的白皮书进行分析。 (一)改革蓝图的主要内容《现代化蓝图》分别从短、中、长期提出建议,其中长期建议中提出了目标监管的新理念,以建立市场稳定监管、审慎监管和金融市场商业行为监管的三支柱监管体系,确保美国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核心地位。 1. 以授权和加强协调为目的的短期建议。 短期建议主要是针对目前的信贷和房屋抵押市场动荡, 建议采取措施来加强监管当局的合作, 强化市场的监管, 以推动金融市场稳定, 加强消费保护。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提升总统金融市场工作小组(PWG)作为金融监管政策协调者的效率。 将货币监理署(OC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储蓄监管办公室(OTS)纳入到PWG,作为其新成员来扩充其阵容,并且将PWG关注的领域从金融市场扩展到整个金融系统。 第二,创设联邦抵押贷款创始委员会, 加强对房屋抵押贷款发起的监管,监督各州对按揭贷款的管理, 以改变目前许多此类经纪人脱离联邦监管的现状。 第三,授予美联储更多知情权、审查权。 授予美联储可以向所有借入应急流动资金的金融体系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和非商业银行)索取更多信息或进行实地审查的权利,评估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以及有关活动对整体金融稳定的影响。 2. 以监管机构的部分整合为目的的中期建议。 在短期建议的基础上, 蓝图提出部分中期建议,以减少美国监管重叠, 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其中部分建议可以在现有监管框架下尽快推行。 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建议取消联邦储蓄机构牌照, 将其纳入国民银行牌照体系, 这个过程应该在两年内完成;撤消储蓄管理局, 其原有职责由拥有全国银行监管权的货币审计局履行。 第二,针对目前州注册的联邦存款保险银行受到州和联邦的双重监管的情况,提出将州注册银行交给美联储或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监管。 第三,在支付清算系统的监管上,应当确立重要支付清算系统的联邦特许权和联邦优先权,美联储负有监管此类系统的主要职责,享有重要的自由决定权和制定相关强制性标准的权力。 第四,在保险业方面,一直以来都是由州监管当局负责监管,联邦政府对保险业务只是进行调节而很少监管, 因而才导致了美国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 因大量创设和持有CDS 而濒临破产。 第五,合并商品期货贸易委员会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由证券交易委员会对证券期货业进行统一监管,来改善之前对证券、期货分业监管的低效。 3.以建立目标性监管模式为目的的长期建议。 蓝图建议:第一,由美联储履行市场稳定监管者职责, 其目标为保证金融市场稳定, 侧重控制系统性风险。 第二,设立谨慎金融监管机构(Prudential Financial Regulator),整合银行监管权,把目前由5个联邦机构负责的日常银行监管事务收归金融审慎管理机构统一负责。 其监管重点侧重于有政府担保的金融机构的日常业务运作, 监控其资金充足性和投资限制、活动限制等事宜,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 第三,设立新的商业营运监管机构(Business Conduct Regulator),负责商业行为监管,保障投资者和消费者权益(主要是现有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以及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及银行监管机构的一部分职能)。 此外, 设立联邦保险保证人和公司融资监管者。 由此看来, 蓝图对现行的多头的功能性监管体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归类, 实现了三个监管目标与三个层次的监管机构的紧密结合,目的在于提高监管效率、维护金融稳定,以及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权益,提高美国在全球资本市场的竞争力。 而且,通过对蓝图的介绍,我们也可以看出蓝图的改革是改善监管而非单纯地增加监管和增加干预,并没有放弃充分依赖市场纪律的理念,而是在新的金融市场发展背景下,对于监管和市场关系的再平衡。 (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最新成果:白皮书2009年6月17日中午,美国政府正式公布了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彻底的全面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称之为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白皮书。 这份长达88页的改革方案几乎涉及美国金融领域的各个方面,从更严格的消费者保护政策到出台对金融产品更为严格的监管规则,这一计划把目前游离在监管之外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都要置于联邦政府的控制之下。 改革目的旨在全面修复美国现有金融监管体系,防止类似当前危机的再度发生。 首先,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白皮书指出,所有可能给金融系统带来严重风险的金融机构都必须受到严格监管。 为此,政府将推行以下六方面改革:成立由美国财政部领导的金融服务监管委员会,以监视系统性风险;强化美联储权力,授权美联储解决威胁整个系统的风险累积问题,监管范围扩大到所有可能对金融稳定造成威胁的企业。 除银行控股公司外,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也将被纳入美联储的监管范围;对金融企业设立更严格的资本金和其他标准,大型、关联性强的企业将被设置更高标准,美联储拥有银行资本金要求方面的最终决定权,并对这些公司的高管薪酬以及金融市场交易系统的监控权力纳入美联储的范围;成立全国银行监管机构,以监管所有拥有联邦执照的银行;撤销储蓄管理局及其他可能导致监管漏洞的机构,避免部分吸储机构借此规避监管;对冲基金和其他私募资本机构需在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 其次,建立对金融市场的全方位监管。 白皮书建议:强化对证券化市场的监管,包括增加市场透明度,强化对信用评级机构管理,创设和发行方需在相关信贷证券化产品中承担一定风险责任。 全面监管金融衍生品的场外交易,将联邦监管范围扩大到金融市场监管的灰色地带,复杂衍生品交易以及抵押贷款担保证券的交易都将置于监管之内,其中加强对对冲基金和场外交易市场(OTC)最为典型。 赋予美联储监督金融市场支付、结算和清算系统的权力。 第三,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不受不当金融行为损害。 白皮书指出,为了重建对金融市场的信心,需对消费者金融服务和投资市场进行严格、协调地监管。 政府必须促进这一市场透明、简便、公平、负责、开放。 为此,白皮书建议:建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以保护消费者不受金融系统中不公平、欺诈行为损害,对消费者和投资者金融产品及服务强化监管,促进这些产品透明、公平、合理。 提高消费者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商的行业标准,促进公平竞争,保护抵押贷款、信用卡和其他金融产品消费者的利益。 第四,赋予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所必需的政策工具,以避免政府为是否应救助困难企业或让其破产而左右为难。 建立新机制,使政府可以自主决定如何处理发生危机、并可能带来系统风险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政府有权接管、拆分那些陷入困境的大型金融公司,避免个体垮台将危及整体经济,而这一点正是去年在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政府所欠缺的。 而且美联储在向企业提供紧急金融救援前需获得财政部许可。 第五,建立国际监管标准,促进国际合作。 为此,白皮书建议,改革企业资本框架,强化对国际金融市场监管,对跨国企业加强合作监管,使各国的政策相协调,以创立一个相容的监管架构并且强化国际危机应对能力。 具体举措包括制定相似的信用衍生产品监管规定,在对大型跨国金融机构进行监管方面签署跨境协议,以及与海外监管机构进行更好合作等。 该金融监管改革方案首次将金融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是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最大规模的一次金融监管改革。 但值得指出的是,该改革方案与美国财政部部长保尔森在2008年3月31日宣布的《现代金融监管架构改革蓝图》相比,白皮书延续了《现代金融监管架构改革蓝图》的精神,大大扩张了美联储的权力,将银行和对冲基金等都纳入了美联储的监管范围,撤销了用于监管储蓄和贷款的联邦机构--储蓄管理局,但也有相当程度的缩水,如政府最初打算整合监管机构,成立单一机构监管银行业,但最终选择了在现有结构内加强联储权力的做法。 总之,通过以上对美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容及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由现行的多头功能性监管模式已经开始准备向监管机构更集中的目标性监管模式迈进。 这种改革的路径与思路可以说完全契合了国际上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即集中监管的趋势。 (三)改革蓝图中目标性监管模式的评析--与功能性监管模式相对比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的通过,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状态,标志着美国混业经营的开始。 与此相应的是,美国的金融监管理念也由之前的机构性监管转为功能性监管。 尽管功能性监管的理念跳出了分业经营情况下机构性监管的以金融机构身份分割的不足,但美国功能性监管体制是在不触动现有监管体制的前提下,促进各监管机构之间的职能协调、信息沟通以及执法合作,本质上仍然是分业监管的模式,并没有提供明确的制度构建和授权支撑。 所以,该套金融监管系统在运行的十年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其存在的弊端,并且在此次危机中集中爆发。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一个能够拥有全部监管信息和能够预防监管系统性风险的机构。 第二,不同的监管机构所适用的监管法律规则不同,运用的监管理念也有所差别。 这就为一些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套利提供了空间, 导致部分机构主动选择对其最为有利的监管机构。 第三,多层次的监管机构和多标准监管操作必然产生监管工作中的重叠。 这种监管的重叠增加了监管的成本。 与功能性监管的缺陷相对比,目标性监管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通过对监管机构以及监管力量的整合可以提高监管的效率。 改革蓝图针对次贷危机中暴露出来的监管缺位和监管重叠导致的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目标监管导向才能更好的应对金融监管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发挥各监管机构的合力。 目标性监管模式打破了银行、保险、证券和期货四大行业分业监管的模式,按照不同的监管目标和风险的类型,将监管机构划分为市场稳定监管者、谨慎金融监管者、商业行为监管者三大体系。 三个体系的紧密结合,既避免了监管漏洞和监管重叠的出现,又可以使监管机构对相同的金融产品和风险采取统一的监管标准,这将大大提高监管的效率。 这种监管机构的整合反映了一种从权力分散到权力集中的趋势,而权力的集中必然会提高监管的效率。 第二,目标性监管模式可以更好的应对由于金融创新而产生的监管空白。 金融监管的滞后性决定了单纯的通过制定监管规则来进行金融领域的监管是无法应对金融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的。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仅仅通过具体规则的制定一是无法赶上创新的速度,二是金融创新又不断的突破规则的限制,从而导致了监管的空白。 此次次贷危机便是最好的说明,面对次级抵押贷款不断被打包重组创造出新的衍生产品,监管机构根据固有的规则无法由一个机构统一对其进行监管,从而导致风险在不同的金融系统越积越大,最终引爆了次贷危机。 而目标性监管不拘泥于具体的监管规则的制定,它从整个金融系统着手,将金融体系稳定、金融机构审慎经营和消费者保护作为三大目标加以整合,构建出高效统一的监管部门。 这样在整个金融创新的链条上产生的风险都会被覆盖到,不会产生监管的空白。 第三,目标性监管的提出另一个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它跳出了对于分业监管模式还是混业监管模式的争论,可以兼容两种监管模式。 改革蓝图对于金融市场监管的重要目标重新进行了确认,提出了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与安全的三大目标:金融市场稳定、金融机构审慎经营、金融消费者保护。 而在实现这些监管目标时,可以由单一监管机构实施混业监管,但理论上也不排斥分别由不同行业的金融监管机构分业监管,这需要因时机和国情的不同加以具体设计。 比如在这次改革蓝图中,对于金融市场稳定监管这一块,强调要扩大美联储作为市场稳定监管者的权力,除监管商业银行外,还将有权监管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其他可能给金融体系造成风险的金融机构。 这便是由美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现状所决定的综合统一监管的选择。 同样,如果一个国家一直拥有分业监管的传统,那么在任何一个监管目标下,也可以考虑保持原有的分业监管的模式。 二、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通过以上对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和国际金融监管集中监管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各主要发达国家都逐步在整合金融监管机构的数量,逐步的向或单一或双头的监管模式靠拢。 结合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我国应该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理由如下:第一,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可以一步到位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 纵观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金融业的发展史,金融经营经历了混业--分业--混业的历史反复。 像美国19世纪末允许银行混业经营,到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禁止商业银行承销公司证券或者从事经纪业务,同时禁止投资银行从事商业银行活动,从而确立了分业经营,到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出台最终恢复了金融混业经营,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 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放弃了分业经营的模式确立了混业经营的模式。 这种金融经营模式的变化直接导致了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各国都纷纷对原有的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合并金融监管机构成立或单一或双头的监管机构,形成了集中的监管体制。 美国本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也是对现有的多头监管机构进行整合,使之更有效率的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发达国家金融经营的历史变迁,使他们纷纷走上了寻求集中监管的道路。 对于作为后发国家的我国来说,我国并没有经历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过度繁荣的金融业的发展,我国的金融业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金融市场还很不健全,金融产品还很不发达。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可以一步到位的建立统一的监管体制。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金融监管落后于金融创新这种危机驱动型的特点,使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更好的应对日新月异的金融市场的变化。 第二,我国当前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现状对统一监管体制提出了要求。 其实自1994年取消国家银行专业化分工后,金融业务综合化进程就开始推进。 实践中,在国际金融业飞速发展,面临国内外巨大竞争压力的背景下,我国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金融业务相互掺杂、相互渗透的局面逐步形成,金融机构相互持股现象逐渐增多,金融业呈现出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已经出现集团式的、银行控股模式及实业企业控股式的事实上的金融控股公司,金融创新已经超越了相应的法规制度和监管范围,对分业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实践的发展呼吁统一监管体制。 第三,建立集中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符合我国建立大部委制以节省行政资源的政策取向。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小部门制。 而大部制是一种政府政务综合管理组织体制,特点是大职能、宽领域、少机构,政府部门的管理范围广,职能综合性比较强。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行的大部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然而大部制的改革不会一步到位,循序渐进的推进也已基本达成共识。 目前大部制试点范围或将从三个领域选择:一是所谓的大农业,农林副牧渔业和水利部的部分职能组合;二是国防科工委系统的调整组合;三是大交通,主要涉及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等。 虽然金融监管领域的大部制改革还没有提上日程,但在中国人民银行之外,建立一个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对整个金融业进行监管是符合大部制改革的价值取向的。 所以,未来我们应该合并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成立一个独立于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委员会,而人民银行只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金融业的宏观调控,不再具有金融监管的职能。 这样既避免了三部门在具体金融监管中的职能交叉,又可以防止日新月异的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而导致的监管空白,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 第四,吸取东亚国家的经验教训,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 1997年一场始于泰国又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亚并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股两市相继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 危机过后,1998年日本政府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两项重大的改革:一是设立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从大藏省中把银行局与证券局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检查部、证券交易等监督委员会分离出来,组建了作为总理府外局的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督厅(后更名为金融厅),成为专门负责金融监管事务的机构。 另外一项改革为加强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东亚另一个遭受重创的国家--韩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金融援助和影响之下,于1998年4月成立了单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即金融监督委员会。 可见,亚洲金融危机后,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纷纷建立了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实施综合监管,这对于有效的防范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可以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日本、韩国经济的崛起与金融监管改革带来的金融业的繁荣不无密切的联系。 虽然我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没有受到重创,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但东亚国家的这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结合我国的现实金融监管的国情,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而现行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是怎样的呢?情况如下: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分业监管。 近年来随着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迅猛,金融机构开展混业经营已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分业监管体制已显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其本身所固有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因此,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提高监管效率,势在必行。 金融监管是一国金融监管当局为实现宏观经济和金融目标,依据法律法规对全国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其金融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总称。 它作为政府提供的一种纠正市场失灵现象的金融制度安排,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性。 一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从根本上是由本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和金融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判断一国金融监管体制有效与否,关键在于它能否保证该国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和能否适应该国金融业的发展水平。 现行金融监管体制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建设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8年以前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实施金融监管;第二阶段是从1998年开始,对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从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管中分离出来,分别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形成了由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三家分业监管的格局。 2003年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组建,接管了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监管职能,由此我国正式确立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三会分工的金融监管体制。 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分业监管。 按照金融监管的分工,银监会主要负责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以大银行业为口径,银监会成立了监管一部、二部、三部、合作金融监管部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自上而下相应设立了省局,市分局、县(市)办事处体制。 而证监会和保监会则分别负责证券、期货、基金和保险业的监管;内部设立了相应的监管部室,自上而下则建立了相应会、局(省、市、计划单列)的体制。 银监会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着重加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负责金融体系的支付安全,发挥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中的作用。 这种金融监管组织结构表明,除中央银行负责宏观调控外,其他几个监管机构都是集中于相对行业的微观规制层面。 选择这种监管体制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提高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并及时达到监管目标,有利于提高“机构监管”的效率。 就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而言,从其实际运行以来所取得的成效来看,在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它不仅统一了监管框架,加强了监管专业化,提高了监管效率,而且还有利于中央银行更加有效的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 但是,近几年随着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迅猛,金融业开放加快,金融监管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分业监管体制已显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其本身所固有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实行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在建立在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的基础之上,从社会的大局出发,和谐构建良性的金融监管体制,以求我国经济能顺利的发展,为社会的各项事业服务。 有别于美国的从政治角度出发,按照资本市场的运作来制定的。
如何长久理财稳定收入?
作为一名平凡的上班族,我靠自己学会的一些理财知识来运营自己并不多的本金,但是到现在我已经有了一笔不小的积蓄。我认为要实现长久理财稳定收入,先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再来考虑实际投入:
1.做好财务规划:首先了解自己的收入、支出和负债情况,制定一个长期的财务规划,明确自己的理财目标和时间周期。 要打有计划的仗,不然还是会稀里糊涂的把钱花掉。
2.定期投资:定期定额投资可以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长期坚持下来,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 像余额宝,支付宝的基金等理财方式我都是很推荐的,放着只升不降,取出来也方便。
3.学习投资知识:这一点非常非常必要,投资前要认真学习投资知识,了解不同类型的投资产品的特点和风险,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无论是你想投资实体产业比如想开个小店,又或者入股他人,亦或是你想炒股,首先你得了解基本面,了解投资后的种种操作,不要被当韭菜割了。
4.严格止损:在投资过程中,要设定止损点,避免因市场波动造成巨大损失。 有的时候要从长远角度考虑投出去的钱现在亏未来会不会赚的回来,如果你有信心可以继续放着,但是还是犹豫不决我劝你及时退出止损。
5.保持耐心:理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追求短期高收益,保持耐心等待投资回报。 一时的失败并不能代表一切,要考虑长远,切忌浮躁心理。
6.定期检查投资组合:定期评估投资组合的表现,及时调整优化。 将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回报,风险归入考虑,用多种投资方式,像我,我就把钱放在了买基金,股票,银行,投资实体店几个部分上,这样其中一个崩盘我其他赚回来一样不亏。
通过以上策略,努力实现长久理财稳定收入。 但需要注意的是,投资理财始终伴随风险,要始终保持谨慎。 不要听风就是雨,要有自己的判断和考虑。
标签: 适应变化 再平衡有助于适应不断变化的需要 随着投资者年龄的增长或财务目标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