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网能源股票走势剖析:历史表现、驱动因素和未来展望

admin 7 0

历史表现

南网能源是一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中国电力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子公司。南网能源主要从事电力的输送和配电业务,覆盖华南和西南地区的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南网能源的股票自上市以来表现良好。该公司的股价在2018年7月达到历史最高点25.95港元。不过,此后股价有所回落,目前在18港元左右。

驱动因素

南网能源股票走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经济增长: 华南和西南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这意味着南网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 政府政策: 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这有利于南网能源,因为它正在投资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项目。
  • 竞争格局: 南网能源在华南和西南地区没有大的竞争对手,这有助于该公司保持稳定的市场份额。
  • 财务表现: 南网能源的财务状况良好,该公司一直保持稳定的利润率和现金流。

未来展望

南网能源的未来前景总体乐观。该公司所在的行业有望继续增长,而该公司也有能力抓住这些增长机会。南网能源拥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稳定的管理团队,这将有助于该公司应对未来的挑战。

不过,南网能源也面临一些风险。这些风险包括:

  • 经济下行: 如果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南网能源的需求可能会受到影响。
  • 竞争加剧: 新的竞争对手可能进入华南和西南地区的市场,这可能会压低价格。
  • 监管变化: 中国政府的政策变化可能对南网能源的业务产生负面影响。

南网能源的未来前景乐观。该公司有望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不过,该公司也面临一些风险,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考虑这些风险。


股票什么是妖股 妖股主要有哪些特点

通常把股市上那些股价走势奇特、怪异的股票称为“妖股”。 它们走势与大盘或常理相悖,完全不符合基本的技术分析规律。 妖股走势明显比别的股走势异常,不合常理,让人难以琢磨,一般的都是暴涨暴跌。 明明这家上市公司亏损,却连连拉出涨停;明明这家公司的股票达不到这么高的价位,却涨的很高。 伴随着股价的大幅震荡和高换手率,庄家成功出逃,股价的火山喷发戛然而止。

妖股主要特点

1、高关注度

市场关注度制约妖股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因为成为了市场的明星股,意味着高人气、跟风资金足,资金进出容易可以充分换手,造成多主力合力做多,并且持续接力,从而短期连续涨停,形成妖股。

关注度有哪些构成要素:

大涨。 一般以连续涨停出现居多,连续的大涨会短期内迅速积累关注度,导致强者恒强越涨越凶。 如今日迅速成为军工混改龙头的湖南天雁(),云财经市场关注度指数持续升高;12月份的大妖股上峰水泥()也出现了随着走势打仗关注度指数迅速报表的情况。

大跌。 以连续跌停为主,跌幅越大,越聚人气,看戏的人越多,例:沙钢股份()1月21日复盘后,连续10个跌停,成为当时市场上热议的焦点;随后企稳反弹,6个交易日中5天涨停。

事件、新闻等。 个股和重大新闻事件、任务结合起来被广泛传播,甚至发酵引发个股巨大想象空间。 如2016年妖王四川双马()IDG入主、马云空降三江购物()二股东、2015年台湾首富郭台铭入驻的安彩高科()等等。

2、盘子小

盘子大小,是妖股必备的第二要素。 盘子越小,游资和散户越能接力,盘子太大后,接力难度就大了。 一般妖股启动时市值均在100亿以下个股,特别50亿左右的妖股比例最多,这是有特殊原因的,50亿炒至150亿,翻三倍成妖,但如若150亿的,想成为妖股,要翻3倍,要去到450亿,这显然不太可能,所需主力和资金也更惊人。

3、合力

妖股的诞生,必然是资金不断接力的过程,靠单一的主力,无论其单一主力实力如何,都很难将其炒作为妖股。 在妖股不断上攻的过程中,新旧资金交替接力,大家都产生利润并能轻松兑现,而一旦一家独大或者资金锁仓获利巨大,都是不利于合力的形成。

在这样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中,氛围玩起来了,基金的资金都愿意去接力,游戏就容易玩出新高度,当然风险是谁也不愿意成为最后一棒。 2016年12月的大妖上峰水泥(),温州帮的旧标的,以前一家独大涨幅有限,12月份玩出了新高度。 12月第二波各路资金奋勇杀入接力,短短8个交易日就完成了股价翻倍的壮举。

4、高换手率

其实这本就是上面高关注度相关的,有了高关注度,才有高换手率,有高换手率,原有的人可以快速退出,新接力的可以迅速接上,所以妖股,大多在高位换筹时,常单日换手20%左右,这基本上是必备条件。

5、天时

基本上妖股多发生在大盘相对稳定或者向稳定转折时,这时资金才活跃,下跌大跌市当中,相对机率较小。

6、地利

妖股启动时往往处在相对低位的区域,在前期阴线的掩护下容易暴涨,而当股价运行到前高附近或者筹码密集区是往往会有较大阻力。 如中毅达()在低位起来后暴力反弹,但在前高附近遇到明显压力。

7、人和

所谓人和是指股票股性活跃同时没有“老庄”驻扎、集中的持股基金等,在股票短期暴力拉升过程中不会遭到暗箭砸盘。 次新股正式因为这些特点往往能取得良好的赚钱效应。 典型反面教材如中国联通()2016年12月1日上演的世纪大战,豪华游资天团准备激情抡板却惨被老庄暗算砸成狗。 以下是云财经龙虎榜数据:

以上是总结的部分妖股特征。 一旦抓住妖股,短期内就可能实现大幅上涨甚至翻倍行情,这是极具吸引力的,因此对妖股的研究是必要的。 但同时要知道妖股不是总结出来的,更不是预测出来的,是实实在在的走出来的。 妖股的高暴利同样意味着高风险。 投资者一定要结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去选择合适的操作模式

科技和军工跌跌不休,原因几何?

涨停板股票很多,但是从第一个涨停板,找出妖股,是确实要从好多方面去分析,第一,从成交量看,应该是放量,因为第一个板分歧很大,好多股民看到极速上涨,会先落袋为安,另外,盘口看,吃盘态度很坚决,不时有大单上拉,有大抛单也会毫不犹豫吃进,外盘明显大于内盘。 第二,该股一定是当前最热门题材,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股市永远都是讲故事的地方,只要符合热点,就不怕没有资金跟随,这时大资金也会肆无忌惮的去拉升。 第三,一般第一个涨停板封涨停越快越好,不能拖泥带水,当发现这样的股票可以立即涨停排队,如果买上,将有很大获利空间。 第四,一般妖股,都是要有很大空间的,第一个板发现后,加入自选,密切关注,争取在第二天上车,胆大心细,直到发现抛盘压力太大时出局。 第五,妖股是有特征的,比如前面出现过一波拉升,然后不停的打压吸盘,但股价维持在30日均线上方,并且10日,20日,60日均线形成多头排列,突然,机会来临,放量拉涨停。

妖股的确是每个股民朋友的梦中情人,妖股的产生也需要各种条件的,同时也具备一些相似的特征,因此股民可以多去看妖股具有的那些特征,总结出共同点相似点,花一番功夫找到这些独特点。妖股当然始于涨停板,当涨停板出现后,用独特的特征对比,实力高的股友一眼就能分辨出,当然妖股也离不开市场的大环境(比如市场情绪周期和本身题材的大小等),有的具有妖股气质的个股,在市场情绪的冰点期,是会夭折的啊!

首先问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错过了很多妖股,看着妖股不断创新高,心里憋屈的很。为什么自己认识这只股票,还在自选股里,就是没抓住呢??

我炒股也有十多个年头了,认识一位大佬,曾经有机会去大佬那边学习做学徒,当时心高气傲,觉得自己能实业兴邦,做出一家上市公司。 结果就一言难尽了。

回到主题,这位大佬是复旦大学统计学毕业的,身家数十亿,专门做涨停板的,白手起家。 我问过他很多次,怎么抓妖股,他的回答是碰运气。 18年之前,打涨停板,第二天高开或者继续涨停的概率达到50%以上,但是他也无法做到在第一个涨停板就判断出妖股,需要在第二个或者第三个板才能看出这个热点板块的龙头,也就是题中的妖股,但这个时候30%的涨幅,大概率不太敢追进去。 一般会在龙头调整的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再进,这个需要判断热点的热度和持久性,也不是能够一概而论的。

结论:对于妖股这种事情,运气或者赌博的成分更多。 散户想要挣钱还是需要选好长线的票,做好价值投资。 或者选个好的基金,更安心一些。

毕顺横盘半年或更长时间前面有一波或二波小幅试盘拉升像只青蛙特征在洗盘二月以上最好横盘不破60均线看的下杀很凶量缩的很小突然某天放量超前面量但不要太过但必须拉涨停板突破60均线或120均线最好的是年线均线多头排列粘合mACD零上金叉最完美接合热点板块可以确定启动

妖股都是从第一个涨停板开始的,有一个指标叫主筹散筹动态指标,这个指标主筹大于散筹妖股开涨,但是妖股必须具备这个条件,但具备这个条件不一定都是妖股!

首板定龙头都未必准确,更别说妖股了

但可以关注以下3个条件来提高准确度

1政策重磅扶持的行业

2低位低价低市值

3封板的时间,封单的大小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灵光一闪]

你能找出来的都进不了了,要么提前埋伏,要么承担风险

这种股票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旦认真了你就输了!

电力板块第一妖股

最近一段时间 科技 股和军工股跌跌不休,有的个股已经拦腰对折,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 科技 股和军工股的上一波结构性牛市已经过去,下一波肯定还会来临,但需要时间积淀和时势奠定。

2、任何股票涨高了,涨到目标位了,庄家都要分批获利了结、分批落袋为安,说严重一点就是割韭菜,让小散们接盘被套。 更何况 科技 股和军工股前期都有过惊人的涨幅,也有过辉煌的抱团 历史 ,一旦高位庄家筹码派发,跌跌不休在一段时间里必将是常态。

3、 科技 、军工ETF在这波行情中也跌幅较大,个别ETF基金已下跌25%以上,小散们在 科技 、军工ETF下跌时可分批买入,大跌多买,小跌少买,越跌越买,持有待涨,等待下一波 科技 和军工结构性牛市里卖出。

本人以善意之心多次提醒小散们,逢低买入持有,逢高落袋为安;存款不如买银行股,炒股不如买基金是我的座右铭和行为轨迹,想必有的人一直在跟随我的脚步行走,收获满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近期 科技 和军工确实跌幅不少, 科技 一路震荡下滑,军工同样跌幅不少,让很多股民懵了,为什么 科技 和军工会这样跌跌不休呢?

科技 和军工跌跌不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原因一: 因为白酒才是核心资产,A股市场不喜欢 科技 和军工,而白酒股才是王道。

超大资金一直维持对白酒股的进行炒作,放弃 科技 和军工,导致这两大板块持续下跌。

原因二: 因为 科技 和军工资金出逃,尤其是军工,自从上个月抱团股热度退潮之后,军工持续下跌,还出现过跌停潮,资金出逃是非常正常的。

至于 科技 股里面,资金同样一直是处于经流出状态,被市场冷落下去了, 科技 不跌才怪。

原因三: 因为军工前期涨幅过大,近期出现持续下跌是因为补跌,涨高了自然要下跌,这是非常正常的。

另外 科技 是波动性行情,现在不是机会而已, 科技 股上涨只是时机不同而已,说白了就是很多马甲 科技 股。

综合以上三大因素,就是为什么军工和 科技 近期出现持续下跌的真正原因。

科技 和军工跌跌不休,就是因为所有的炒作结束,都是一地鸡毛,价值投资就是说说而已。

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

一A股向来喜欢概念炒作

概念炒作,历来都是A股机构庄家等最喜欢、最实用的炒作方式。

每一个概念都可以炒作成热点,然后可以飞上天,就如同前年的猪肉概念一样,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上天。

因为热点概念能吸引很大的跟风盘,而且大量的散户最喜欢追热点概念。

热点概念最容易出现牛股,甚至是妖股,每一次的概念炒作都能出现几个牛股,甚至十倍妖股都有可能。

这就是大家都喜欢概念炒作的原因。

二 科技 、军工炒作太多了

美国对芯片制裁后,发展自己的芯片,软件,半导体等成为了重中之重,到处都开始建立研发中心,到处都是 科技 创新。

于是大量的 科技 炒作开始了,只要与 科技 沾边,都能炒作上天。

与芯片有关的这微那微的,个个暴涨。

军工也一样,尤其是中印边界紧张后,很多军工概念就开始炒作了,股价也就上天了,不管公司是否盈利,只要有军工概念,都能上涨。

所以趁着热点概念, 科技 和军工都炒作很高了。

三散户接盘了,就是大跌和阴跌

当一种概念炒作上天后怎么办?

讲故事,要讲的越感人越好,比如 科技 兴国,比如战争等。

于是大量的散户开始进场,等待着故事完美的结尾,每个人都能大赚特赚。

比如 科技 股说的是从芯片到软件等全部国产化,争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个比一个说的漂亮,一个比一个讲的好。 等待散户进的差不多了。 他们就出货了。

随后就是各种下跌,不是大跌就是阴跌,而且还是一个月、两个月、半年、甚至更久。

军工也一样。

总之,A股所有炒作结局都是一地鸡毛,不管是啥概念都一样。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白酒强国,地产复兴。只有这两个行业强大了,才能完成祖国统一,才能推动中华民族的复兴!!!

有多疯狂,就会有多么悲伤。

2019年是 科技 年,也是半导体,5G元年。 这一年的大涨让整个 科技 行业估值出现了非常高估的现象,有的甚至高达千倍估值,这种趋势是没有办法持续的,除非你的业绩能高速支撑你,可惜的是 科技 里面的大部分半导体5G业绩波动太大,稳定性不足。

有人问贵州茅台这么贵,难道估值很低吗?

贵州茅台现在2300,市盈率大概70倍,低估还是高估?按照目前 科技 板块来分析,肯定是低估, 科技 板块目前平均市盈率在百倍以上。

那么支撑贵州茅台一直涨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面问题,这些企业可以自己自主控制自己的财务管理,说的简单一点:贵州茅台强就是强在,一旦公司股价被看空,大幅度下跌时,他会通过各种方式来稳定股价,不管是通过茅台酒价格调控,回购股票等,来稳定市场的情绪。

你们看看现在那个 科技 股这么做过,是不是都是任由自家股票下跌,大有约跌我越减持的节奏。 这就是基本面差距。

这也是为啥贵州茅台这么强的原因,市场机构不傻,一比较就知道谁安全了。

第二, 科技 和军工属于上下游关系。

军工肯定是未来的一个大方向,军事力量的提升是对国家竞争力的一种表现,这条路是必须坚持下去的。 所以军工,未来几年空间会非常大,但是,我说的军工和你理解的可不是一回事。

我理解的军工是真的给解放军提供军事 科技 力量的,而不是那些蹭热点,名字戴着 科技 的公司。

军工主要就是海陆空。 到底A股哪家真正研究这些的,找出来自己单独做个军工板块,未来就看他们就行,而不是看现在被各大行情软件定义的军工。 你如果找出来,你会发现真正给解放军做产品的军工下跌幅度都不算太大。

同样的,军工要发展,必定推动 科技 发展,他们是一起的, 科技 创新强大了,军工企业就是第一受益的,所以同样的道理,A股目前这些 科技 股到底哪个是真正在创新 科技 的,那些是蹭热点的。

如果你把一个倒卖光盘的公司也算 科技 软件公司的话,你不亏钱才怪。A股太多的公司本身就不是 科技 创新公司,挂羊头卖狗肉,仅仅是代理了某个知名国际公司的软件代理权,就算 科技 股了,这是哪门子 科技 ?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 科技 和军工下跌给大家带来的疑惑,因为A股这种公司太多了,去年疫情之后,机构发现,如果突发黑天鹅,还是那种坚持在一条主线的公司,才会有业绩保障,所以就出现了所谓的抱团取暖。

那么 科技 和军工真的就没有机会了吗?

会有机会,需要挤掉浑水摸鱼的这些公司,去伪存真,真正的标的 科技 ,军工就会和茅台,ndsd,通威股份等一样,大趋势向上。

大家看看,从去年开始,涨到现在的股票,是不是都是单一赛道做事的,公司很专一,业绩很稳定。

你在看看现在的 科技 股,就是一渣男,见一个热点,爱一个热点!

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科技 公司好的都去香港和美国了,A股的 科技 公司,成色怎么样,老股民心里都很清楚。 优秀的 科技 公司股价还是高高在上的。 如京东方,大族激光,科大讯飞,韦尔股份,海康威视等等。 只能说咱们的 科技 公司好的太少。

2,军工行业在它的客户面前是没有议价权的。 企业利润上升空间是没有什么想象力的。 所以也不具备大涨的逻辑。

3、 科技 和军工前期已经涨过一大波了,当时也可以算是抱团股的主角。

4,A股的机构,基本上可以分两拨,一拨看好大消费,一拨看好 科技 。 (军工也算 科技 大类),别的都是周期性的板块,无法形成抱团效应。 而这两大板块基本上会形成一种跷跷板效应, 科技 涨个不停,大消费就会跌跌不休。 那个时候茅台就跌得鼻青脸肿的。 大消费涨个不停, 科技 就会跌跌不休。 而波澜壮阔的抱团行情,是需要准备很长时间的。 所以一涨起来,形成趋势了,就停不下来。 目前大消费还没有要调整的意思,所以 科技 短时间没戏。

5,注册制马上要全面实行了,监管层也出台了严厉的监管措施。 已经不是罚款60万那么简单了,所以A股要有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 有很多 科技 公司,到底是什么情况,企业高管心里最清楚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低位减持的事情发生。

6,理论上讲,任何股票涨高了,都得跌,跌狠了,都得涨。 但是我觉得A股大多数 科技 公司够呛了,顶多有个超跌反弹。 个人不建议抄底,如果做短线,另当别论。

因为散民看好军工 科技 。散民手里有的主力不拉升,散民不看好的,主力作妖

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 前期涨得猛、涨得急,涨多了必然要回调,获利盘也有回吐动作。 涨不动了,庄家也要借回调洗一下盘。

科技 股、军工股都是未来投资主线,特别是军工板块基本面发生深刻变化,订单爆满、利润率持续提升等因素都支持这类个股走出牛市行情, 当前的 调整只是技术面的调整并不会影响中长线向好的趋势。

这个问题在今年2月份已经提问了,那个时候 科技 与军工都是跌跌不休,而现在 科技 与军工依旧在跌跌不休。

我觉得 科技 板块与军工板块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跌,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今年1月份, 科技 与军工板块触顶回调, 科技 跌到三月份就触底反弹了,而军工跌到五月份才触底反弹。

科技 板块一直涨到今年八月初,遇到前面的顶部压力位后,就是今年1月份的顶部压力位,攻不上去,就下跌了;而军工板块一直涨到今年八月下旬,也是触顶,而且是三次触顶,也是前面一月份的高峰压力位,就又回调了。

这一波可以要连跌两个月,跌到十月底。

科技 板块与军工板块,其实在A股市场并不太受到重视。 那么,这两个板块一一遇到顶峰了,主力就有可能提前分批出货,让小散接盘。

所以,就是涨多了,涨到主力的收益目标了,他们觉得可以收割了,就卖出去。 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白酒医疗板块已经进入底部盘整半个多月了,而且这两个板块都是A股的重头戏,那么,这两个板块最近必然会受到主力的重视。

总之,最近的投资风格确实是切换了。 而且目前 科技 板块与军工板块的估值也不算低,所以想要两个板块再次涨起来,还是要等一段时间。

因为在某些人眼中, 科技 强国的战略就是一句空话,他们不希望中国强大,所以拼命的卖酒。

楚江新材这只妖股到底怎么样

电力板块可以说是千年不涨,但近期走势强于大盘,新能源 汽车 逐渐发展在未来会替换传统 汽车 ,新能源 汽车 的核心要素就是电力需求,潜在的巨大驱动因素不可忽视,电力板块后市可期。

而闽东电力就是整个电力板块中的一只妖股,近期会有些异动大家可参考

新材料重要性体现在,它影响一国高端制造及国防安全,在国际竞争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近几年新兴产业(如新能源、半导体、军工等)的异军突起,新材料相关企业的股价更是不得了。 而业务涵盖先进基础材料和军工新材料两大产业的楚江新材,把国外某些领域的垄断格局给打破了,具备特有的价值优势,下面我们一起分析一下这家企业。

在正式开始剖析楚江新材前,我认真总结了一份新材料行业龙头股名单,动动小指戳一下就能获得了: 宝藏资料!新材料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绍:公司致力于精密铜带、铜导体材料、铜合金线材、精密钢带、碳纤维和热工设备六大类产品线,为下游消费电子、5G、LED、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国防军工等行业提供优质的工业材料和服务。

在大致认识了公司的基础情况后,我们来详细分析公司独特的价值优势。

亮点一:既做第一,又做唯一

公司不仅是国内重要先进铜基材料研发和制造基地,还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在领域内很有建树,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综合排名,在中国铜板带材十强企业里,公司位于第一。

另外,在超高温热工装备领域名列前茅,公司是国内唯一具有碳陶热工装备、真空热处理装备、新型环保装备、粉末冶金装备等系列产品且均保持领先的高端热工装备企业。

亮点二:旗下双雄,披荆斩棘

公司2015年启动外延收购,与顶立科技合并,顶立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军工新材料及高端热工装备研制、生产和销售的企业,2021年获批国家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目前已成为国家航天航空、国防军工等领域特种大型热工装备的核心研制单位,为国家在多项卡脖子问题上做出贡献。 其产品打破国外禁运、填补国内空白,让中国的大卫星、大飞机、高铁事业迈出了一大步。

2018年公司接手天鸟高新,核心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高铁、无人机、汽车、光伏、风电等领域。 天鸟高新作为国内仅有的一家可以实现飞机碳刹车预制体产业化生产的公司的同时,同时也属于是国内最大的碳/碳复合材料用预制体科研生产基地,于2020年被国家工信部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公司生产的国产飞机碳刹车盘也逐渐进入了我国的领域,而不再是被国外的飞机碳刹车垄断,更是填补了我国这一领域的国内空白,标志着我国是个能够生产高性能碳刹车盘的国家,更是继美、英、法之后第四个这样的国家。

公司其他强大的优势也很多,源自有限篇幅,关于楚江新材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的内容,这篇研报中有所有要点,点击便能看到:深度研报楚江新材点评,建议收藏!

二、行业角度

公司产品多数应用于5G、新能源、先进轨道交通、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家智能电网、机器人智能制造和国防军工等领域,就这些领域而言,无论国内外,均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成长性行业,未来的成长空间和想象力那可是不小。

所以,公司身处各个热门赛道行业当中,并且公司是一家优秀企业,尤其是在技术与研发上有很多第一和唯一,将会率先并且充分的享受由于行业高速的发展而带来的巨大机会。但是文章会有一点延时,假如想更准确地知道楚江新材在未来拥有何种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楚江新材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楚江新材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09-09,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

前三季度股票市场整体偏弱四季度A股是具有高性价比的资产

国庆长假期间,中国基金报邀请多家基金公司旗下总经理、投资总监或知名基金经理,对前三季度股市进行分析总结,展望四季度A股投资机会,仅供投资者参考。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总经理徐荔蓉:

四季度市场有望迎来均值回归

2022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在经历了约三年的连续上涨之后出现了明显的下跌。 前4月,各类指数特别是成长类公司出现了大幅度的回撤;4月底开始,在新能源类成长公司的带动下市场开启了一波较为强劲的反弹,但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7月至今,市场在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下再次回落,投资者情绪低迷。

从事后分析的角度看,俄乌冲突,疫情变化等宏观因素都对市场的下跌提供了一定解释,但我们更倾向于认为,今年以来市场回撤的主要驱动力是成长类公司在估值大幅提高后的均值回归。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我们继续偏逆向自下而上的选股思路,充分利用成长股大幅下跌的机会,对部分收益风险比已经较高的成长类公司逢低建仓,同时也对部分超额收益较高的公司进行了波段操作,整体基金组合仍然保持相对均衡的结构。

我们一直认为,中国股票市场在几年前就已经进入了由优秀公司引领市场上涨的新阶段——也就是“先有牛股,后有牛市”。 我们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观察到,许多优秀的上市公司凭借自身战略性的规划和富有执行力的管理层,不断克服行业周期和宏观波动的困扰,持续提升股东回报和市场占有率。 在相当多的行业里,股票市场和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也为这些优质公司提供了充足的资本市场资源,也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投资回报。

展望未来,从长期看,虽然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有非常多的挑战和压力,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等诸多问题仍在解决中,地缘政治也可能带来冲击,但站在选股投资者的角度,我们仍然对中国经济和股票市场充满信心,中国优质公司的持续健康成长及随之而来的资产再定价将是未来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未来,随着机构投资者比例的不断增加和长线资金的持续流入,股票市场整体仍将继续保持长期稳步上升的趋势,各类宏观,地缘政治等因素带来的波动会为我们提供更高收益风险比的选股机会。

如果从较短时间维度来看,目前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消费复苏需要一定时间,随着相关激励政策陆续出台,消费恢复进度有待观察。 而政策、基础设施和出口仍然保持着韧性,将对宏观经济形成一定支撑。 地产方面的政策值得期待,未来房地产的销售数据可能会随着政策的发力逐步恢复。 流动性方面,虽然在年初部分资金因为地缘政治等原因减持了中国市场,但我们认为这并不是持续性、方向性的。 就我们的观察来看,对中国市场感兴趣,想投资中国市场的资金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广,主要原因是看重中国本身的超额收益,以及与全球市场较弱的相关度,流入逻辑是持续性和方向性的。 即使现在的中美利差较大,我们认为也不必特别悲观,利差是影响资金流动性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情况更能起决定性作用。

作为自下而上的选股投资者,从我们关注的一些公司来看,目前企业盈利成长、景气度依然较强,虽然市场整体乐观因素不多,但从历史来看,情绪是观察指标之一,资本市场都会提前反应、过度反应。 近日许多公司因为市场情绪原因出现了大幅调整,市场成交量较一两个月前有明显下降,投资者悲观情绪近似4月份的水平。 展望四季度,我们认为市场情绪可能已经处于低位,未来预期会出现均值回归的过程,但回归的幅度、力度以及结构可能更多地取决于不同企业盈利和估值的状况。 预计未来几个月一些偏低估值、中大市值的公司可能总体表现较强,过去一两年包括今年表现较强的新能源类公司,以及中小市值公司表现可能偏弱。

我们将继续坚持自下而上选股的投资策略,继续在更多行业中挖掘符合我们选股策略的优质公司,构建相对均衡的投资组合,逐步积累在选股上的超额收益,努力为投资者获取合理的风险调整后回报。

徐荔蓉简介:

徐荔蓉先生,25年证券从业经验,15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CFA,CPA(非执业),律师(非执业),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 现任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管理国富中国收益混合、国富潜力组合混合、国富研究精选混合、国富价值成长一年持有期混合、国富优质企业一年持有期混合等5只基金。

兴银基金资产配置部负责人、基金经理袁作栋:

四季度展望,A股是目前具有高性价比的资产

霍华德马克斯在《周期》一书中说到,面对周期,我们或许永远不会知道要去往何处,但最好明白我们身在何处。 当前的A股市场,处于周期的底部区域,具有高性价比。 根据2022.9.26数据,我们采用中证800指数来衡量市场,采用忽略短期业绩波动的PB估值来衡量资产价格,目前市场处于过去十年中最便宜的10%以下。 我们采用30个中信一级行业PB估值来衡量市场内部结构,有21个行业处于过去十年50%的分位数以下。 市场处于周期底部,是我们乐观的最根本理由。 (以上数据来源:wind,时间点:2022.9.26)

市场中有些声音,对宏观经济、国际局势和能源价格等等表示有些许担忧。 但我们认为,这些负面的因素在市场中已被较为充分的pricein了。 在《周期》的底部,总是充满各种担忧,从DCF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而言,这些短期数据对于资产价值的影响占比是很低的。 这些担忧更多地是影响市场的风险偏好,当市值估值水平压缩到显著低点之时,负面的情绪得到充分地反应,正面的情绪就正在孕育过程中。 (pricein:股价陆续反映;DCF:自由现金流贴现法)

展望后市,我们对A股市场充满信心,但同时需要做好应对短期复杂情况的准备。 2022年过去的三个季度,我们在市场磨底的过程中,较好地保护了自己组合的权益仓位。 市场在今年4月底第一次寻找底部,我们在第一个底部附近增加了权益仓位。 当今年8月市场开始回调的时候,有声音建议是否可以降低仓位以规避可能的回调。 当时,我认为市场反弹的估值位置处于40%的分位数以下,仍然处于比较低的位置,于是我选择了调整结构而不是减仓的方式来应对。 我根据资产整体的高估或者低估来判断仓位的增减,如果处在合理的范畴以内,会倾向于保护好自己的权益仓位,因为我坚信权益资产具有很好的长期回报率,短暂的回调就是我们需要承受的波动。 (数据来源:wind)

从实体经济的角度而言,A股市场有一定的压力,但是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机遇。 当前地产产业链面临着一定的压力,这个也给整个宏观经济带来了些许困扰。 我们在观察,希望房地产回归到符合人口体量和经济体量的健康均衡状态,整个产业链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之锚。 其他的各行各业,无论是消费公司,还是科技公司,优秀的公司都在努力拼搏,市场的逆风期,反而给了他们跨越式发展的大机遇,使得公司持续迭代、升级,再上新台阶。 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而言,市场也给了我们一个好机遇,用更具性价比的价格,参与到伟大企业的新征程。

具体行业方面,消费领域虽然整体消费数据相对弱势,但不少消费公司表现出了超预期的韧性,好公司仍在坚定地扩张自己的产品线,升级自己的渠道,打造自己的品牌,从产品力、渠道力和品牌力三个维度苦练内功。 一旦市场有所回暖,这些公司将有良好的表现。 科技领域遭受了景气度和国际局势的双重打击,但是我们的科技公司在扎扎实实地研发产品,拓展客户,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我们相信这些公司会有美好的明天。 制造领域虽然面临着成本高涨,产品价格萎靡的困难,但是我们看到龙头公司在逆势扩张,建设成本更低的新产能、技术含量和价值含量更高的新产品、抢占更有利的竞争地位,当新一轮周期来临之时,他们会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理智告诉我们A股是目前具有性价比的资产,但市场的涨跌起伏还是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安下心来做研究是我排遣压力的好手段,当我在仔细研究优秀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战略之时,他们乐观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不断鼓舞着我,让我们坚信明天会更好!

浦银安盛基金研究总监兼均衡策略部总经理蒋佳良:

前三季度市场整体偏弱

景气和成长仍是长期主线

回顾今年市场整体走势,上半年唯一一次较大的机会时点集中于5月和6月。 5、6月份市场呈现出V字修复行情,集中修复了3、4月份由于疫情带来的市场整体下跌。 到了7月中下旬后,市场进入到震荡行情。 8月表现震荡激烈,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数延续下跌态势。 目前市场与3、4月份情况有些类似,外部因素看,美通胀超预期,美联储加息超预期;国内疫情反复,经济走势下行,导致市场整体疲弱,处于分歧加剧、风格加速轮动的阶段,整体处于阴跌状态。

前三季度市场缺乏明显赚钱效应

蒋佳良认为,今年的A股投资出现两个特点,第一是宏观事件对市场影响巨大,第二是景气行业内部也分化巨大。

首先,我们观察到今年市场宏观事件对市场影响巨大,俄乌战争带来的整个能源价格高企;美国通胀持续超预期、美联储加息预期不断变化带来了市场风险偏好的下降;疫情不断反复对宏观经济和消费的影响进而不断促使房地产政策的变化。

其次是市场景气行业内部的巨大分化,投资机会的持续性、逻辑完整程度都多少有些瑕疵,选股和投资的难度加大。 例如同样是新能源板块,今年的热点在于光伏领域的逆变器和储能,但是光伏组件、新能车产业链等细分板块的表现就非常一般。

从成长的角度来看今年整体市场偏弱,很难持续赚取超额收益。 由于经济下行,整体市场的景气度很弱,国内需求端、生产端复苏均走弱。

成长景气仍是长期主线

展望后续走势,蒋佳良认为短期维度上,三季末市场和今年3、4月时的整体环境较为类似,受疫情反复、美联储加息、稳增长乏力、俄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情绪较为谨慎。 因此,近期表现较好的板块是估值较低、基本面(部分)改善的央企地产、煤炭等价值类股票。

目前来看,市场仍没有显现出比较明确的投资主线。

未来我们依然会重点关注景气度较高的投资板块。 中国仍然是大国中增速较高的国家,A股从长期来看仍然是成长的资本市场,尽管短期内会有各种干扰,但长期来看,景气和成长仍然是A股市场最大的主线。

其次,是坚持布局均衡投资。 一方面是成长内部,重点关注在赛道和方向进行均衡,另外在市场维持震荡的时候,我们还会维持成长和价值的交易性均衡。

目前来看,2022年权益类基金整体表现一般,市场缺乏明显赚钱效应。 目前市场关注度集中在俄乌战争导致能源价格高企带来的新旧能源的投资机会;自主可控带来的半导体和军工行业机会;对经济的期待带来的地产和地产产业链的投资机会;以及出行产业链和白酒、医药等消费板块。

但展望2022年全年,蒋佳良仍然保持信心。 均衡的投资策略有助于震荡市中基金控制组合的回撤。 主线方面,由于能源格局变化,关注光伏等板块的长期向上趋势,同时会关注随着经济企稳复苏,带来的消费和出行产业链的机会。

德邦基金副总经理汪晖:

抓住时代趋势,乐观看待阶段性底部机会

2022年以来,国内宏观经济波动率提升,资金面持续宽松,股票市场行业轮动加速,分化明显。 从经济反弹的稳增长预期,到对于通胀问题的担忧,再到俄乌冲突升级,疫情封控切换经济复苏,美联储加息屡超预期等,一些列事件主导了股票市场的阶段性行情,相对复杂的市场环境给投资带来不小的考验。

要在今年的行情风格中获益,基金经理对市场情绪变换的敏锐度尤为关键,要能对阶段性节奏有明晰的预判,然后自上而下踩准行业轮动,才有机会捕捉到显著的超额收益。

近期,上证指数已经回调至3100点附近,A股交易全球衰退的情绪浓厚。 从美国通胀的超预期开始,美元指数走强,商品指数坚韧,美联储9月不出意外的再次加息75BP,并且在连续三次大幅加息后,仍维持鹰派表态。 这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引发了市场的强烈担忧,但在我看来,至今,市场已经定价了足够多的负面预期。

当市场充分定价了海外风险后,A股的主要矛盾将更多关注在对国内经济与政策的预期。 当下边际向好的积极因素越来越多,至少年内不必过度悲观,反而要把握这一积极参与市场的窗口期。

10月前半月,宏观政策处于不可证伪的窗口期,经济修复实现的逻辑是我比较看好的主线思路。 面向2023年,国内拉动经济的各大要素都可能面临或多或少的压力,出口在历史高基数、海外弱需求的背景下压力加大,增速持续高位的固定资产投资可贡献的增量相对有限,而彻底激活地产以拉动经济的概率相对较小。 因此我认为,以下两大主线是宏观经济映射在A股市场的投资线索:

一是消费在持续走弱后,受益于防疫政策的动态调整可能获得结构性机会;

二是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立足双循环战略,与能源、安全、制造强国相关的领域可能具备投资机会。

受疫情反复影响,国内消费复苏尚弱于市场期待,虽然中长期看国内消费存在降速预期,但是防疫政策的持续优化,消费场景的恢复重塑持续带来边际变化,随之产生困境反转和龙头进阶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出行链条的航空、旅游、酒店、机场等行业。 防疫政策的优化将会带来消费相关行业景气度的逆势提升。 由于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远弱于大型企业,在疫情反复冲击之下,行业面临强烈的主动出清,出行链条的供给侧格局将持续改善。 预计随着各行业的复苏,龙头公司的市占率将迎来明显的提升,酒店的连锁化率持续提升,头部航司的市占率显著提升,在加速集中的过程中,出行链的业绩弹性与股价空间将会得到兑现。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环境下,突发事件频发成为新常态。 在此趋势下,我判断,国内经济将更多地侧重于内循环发展,注重独立安全、自主可控。 首先是货币财政政策的独立,欧美央行在天量宽松后转向紧缩,面临强烈衰退预期,而我国在2020年后便以克制的政策引导为主,形成了有效的对抗与错位,使我们有独立发展的窗口期。 应对国际局势,最主要还是能源安全、军事安全、制造业自主可控。

能源安全包含了新旧能源的同生发展,既要新能源设备的国产进阶,也要传统能源供给端的稳定可控。 在碳中和问题上达成共识后,新能源系统建设投入不断加大,挤压了传统能源的资本开支,导致传统能源侧供给短缺继而出现价格中枢上行,而这又反向刺激了新能源替代的进一步加速。 所以重视新能源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由此产生的传统能源的投资机会。

军事安全方向不仅包含了地缘冲突带来的国防军工的高景气发展,也包含了北斗导航和通用航空等军民融合的进程加速。 “十四五规划”政策对于国防军队方面的重点关注无疑为中长期下的军工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性支持,而为应对潜在的军事博弈升级,我国军工也将在卫星导航技术、海军舰船、军用飞机等几大产业链追求持续突破。 军工行业的投入与产出或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行业景气度有望在一个长周期内维持较高的水平。

就制造强国战略而言,因近期国外政策频出,芯片、新能源、CXO等多个领域的贸易环境频繁变动,使国内制造业必须实现自主可控的多个关键领域再次被高度关注,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电子、军工、机械等高端制造业的上游。

展望后市,对市场回调的恐慌已逐渐兑现,阶段性的底部已经形成,对未来无需过度悲观。 在边际向好的因素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中,我们投资的关键是把握好国内外经济错位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具备高景气与确定性的投资机会,消费复苏以及安全自主方向在往后的一段时间内有望为市场贡献超额收益。

英大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兼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汤戈:

抓住当前低估机会,布局确定性逻辑主线

2022年以来的A股市场经历了年初的快速下挫-反弹-二次探底的过程,至今其下跌幅度尤其市场情绪已基本达到2018年A股市场大幅杀跌的情形。 本年度,国内外影响市场的因素具有较大的突发性,尤其俄乌冲突的发生对国际关系、能源供应和通胀压力等多方面产生长期影响。 美联储乃至全球部分主要经济体为应对通胀而做出加息紧缩流动性操作,继而影响对海外经济及盈利的预期。 而国内三月以来疫情的再度反弹及较疲弱的需求复苏,多重因素影响下导致A股大幅下跌。

市场当前进入信心恢复期。 对于权益市场的预期,我们宜从投资确定性出发,从国内外繁杂难辨的不确定中,抓住当前低估机会,布局确定性逻辑主线。

自新冠疫情爆发后,A股市场相对海外权益市场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 政策层面的区别为表,我国对于疫情防控的政策以人民健康为基本决策底线,而海外主要以保需求政策为主并出台历史级别的刺激政策。 经济层面的不同为实。 宏观预期方面,中国与世界经济仍会保持政策推动下的阶段性错位,同时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是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产业链地位的重塑,中国的基础设施、产业工人技术能力、供应链稳定性等保证了重点行业的竞争优势,并在过去十年来尤其在疫情中得到证明。 国际经济环境虽有逆全球化苗头,国内企业长期有因贸易冲突受到压制的方面,比如此美国对中国企业掀起的此起彼伏的半导体禁运、征收额外关税或者近期的生物制药法案等。 虽然该势头短期内并不会好转,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全球分工已然形成,且我国国际贸易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另一方面,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也是重要支撑。 同时一个硬币必然是有两面,外来的打压也给民族企业创造了更多发展自身的动力和机会。 我们确信在这一轮全球产业转移过程中,我国的竞争优势企业将有较确定的成长表现。

短期来看,对标A股历史,其周期底部特征凸显,对标海外重点市场,A股的韧性和盈利预期对全球有明显吸引力。 后续市场有三点可期:一是,疫情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持续减弱,包括因疫情导致的基建开工难、促消费推进难等;二是国家对于房地产的扶持或见组合式政策推出,地产企业逐步走出困境将减低其对经济增长整体的负向拉动,对稳定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三是以国内重要会议的召开为契机,将向社会展示我国中短期的经济目标和预期,从而提振市场信心。 从结构上看,有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期的修复:一是上游原材料价格维持稳定或略降,对中下游的制约持续减弱,对冲需求侧的不确定;二是能源危机下结构性看好部分制造业的出口;三是从历史估值点位看市场已经进入较低位置,等待预期修复和市场信心的逐步恢复。

分行业来看:

1、中游制造

传统制造和先进制造领域有不同的逻辑,一方面继续关注的方向是能源成本趋于稳定的企业,以及疫情影响减弱之后,企业的生产成本自然修复带动之下的中游制造企业,包括了部分的传统制造企业,例如汽车零部件、风电等公司。 另一方面,关注汽车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技术壁垒较高,同时通过渗透率抬升带来业绩增速的竞争优势企业;关注新应用催生下的新技术新产品的企业,尤其是走出或即将走出第二增长曲线的企业,包括部分电子、计算机行业的科技企业。

2、大消费

回调近两年后,消费板块中其实存在不少处于历史估值底部的行业。 从总体看大消费行业的Beta机会不明显,但部分企业经历了类似于被动的供给侧改革后,优势企业或将以商业模式创新,或将在逆势中抢占市场,从而形成新的赢利点等待快速业绩的快速上升期。

3、医药健康

在疫情影响以及集采的阴影下,整个医疗板块包括医疗、服务、医药行业盈利短期并没有明显反转机会。 建议基于自下而上的深入研究寻找不同逻辑,寻找泛消费属性的企业,同时等待时机。

4、金融周期

看好部分保险,尤其看重产品创新、符合行业规律、叠加品牌优势的正规化运营企业。 关注煤炭行业,认为煤炭企业的涨幅是由于供给侧优势叠加自身发展的变化带来的企业盈利变化,但当前节点其盈利快速上升周期似乎基本接近尾声,也不建议追高。

汤戈简介:2020年5月加入英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公司权益投资总监兼权益投资部总经理。 历任国泰君安证券公司企业融资部、大企业战略合作部项目经理,国信证券有限公司投资研究总部行业研究员,华西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研究总部高级研究员,英大泰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助理兼权益投资处处长、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英大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师兼组合管理部总经理,泛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兼证券投资部总经理,泛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兼民丰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九泰基金总裁助理、致远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兼执行投资总监刘开运:

审时度势、不宜悲观

通胀高烧不退,权益资产承压

2022年前三季度,在多种不利的因素的影响下,全球主要权益市场经历了明显的下行,国内股票市场同样难以独善其身。 综合来看,三个主要的因素影响了今年权益市场走势。 第一,全球发达经济体为应对自身高通胀实施的大幅加息行为,明显打压了市场风险偏好。 高通胀形成的原因复杂,既有客观的疫情带来的全球供应链紊乱的因素,又有地缘政治冲突下凸显的能源、粮食安全问题,还有意识形态主导下的逆全球化带来的供应链不稳定的原因。 第二,国内疫情反复对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消费服务等行业影响明显,并影响到市场主体的投资、消费意愿。 第三,部分行业交易过度拥挤,在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的过程中,估值存在调整的空间。

构建科学体系,提升应变能力

在经历今年以来明显的市场波动后,我们对市场的复杂性、多面性有了更充分的认知。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作为基金经理,应该提高对投资环境变化的敏锐度,做好充足的预案,在市场没有按照预期变化的方向发展的时候,要能够做出适当的应对以降低组合风险。 市场预期的变化决定市场的走势,对预期的边际变化的观察就要细致入微,这就对研究的深入层度、研究的前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未来,要通过不断完善系统化的跟踪指标体系,构建更具适应性的投资方法。

克服线性思维,不宜盲目悲观

我们运用“四维驱动模型”(包括政策、经济、资金、估值四个维度)来分析四季度的市场环境。 首先从政策端,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国内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并出台了包括新能源、消费、房地产等多个行业的支持政策。 其次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今年二季度在疫情的影响下,经济增速较低,后续伴随供应链修复,疫情对生产、消费影响下降,经济企稳回升可期。 另外,经济政策的出台到见效有一定的时滞,经济实现企稳弱复苏的态势逐步形成。 第三,从资金的角度,从2021年2月份以来,基金发行逐步降温,市场增量资金逐步减少,今年更是基金发行的冰点期,未来伴随市场企稳,基金发行或将逐步修复,未来市场增量资金可期。 第四,经历前三个季度的市场的大幅调整,当前市场估值已经处于明显的低估区域,股票隐含回报率较高,开始具备明显的投资价值。 综合来看,我们对四季度权益市场并不悲观。 我们需要需要克服线性思维,寻找潜在的积极变化,在市场悲观声中,把握布局投资的良好时机。 从行业角度,我们认为前期调整较为充分的消费、医药、服务业,在经济复苏与疫情对经济影响下降的预期下,或将有机会实现超额收益。 另外,新能源行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景气度维持高位,最近的阶段性调整同样给了市场不错的投资机会。

个人简介

世界能源结构的过去与未来

今日读《2018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和《BP世界能源展望2018版》,整理成阅读笔记以便日后查阅。

2017年, 全球能源需求增长了2.2%, 高于16年的1.2%, 高于十年平均的1.7%。 中国能源消费增长3.1%, 连续17年成为全球能源消费增量最大的国家。

石油

1、全球石油消费增长1.8%, 即170万桶/日, 连续第三年超过十年平均增速 (1.2%) 。 中国 (50万桶/日) 和美国 (19万桶/日) 贡献了最多的增量。

2、过去10年间,中南美洲探明了更多的石油。

天然气

1、天然气消费增长了960亿立方米, 上升3%, 是2010年以来的最快增速。 消费增长主要来自中国 (310亿立方米) 、 中东 (280亿立方米) 、 欧洲 (260亿立方米) 。 美国的天然气消费下降了1.2% (110亿立方米) 。

2、中国天然气消费增速超过15%, 约占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长的1/3。 如此快速的扩张归功于中国政府打出的一套力度空前的组合拳, 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鼓励工业和住宅用户进行 “煤改气” 或 “煤改电” , 而多数用户选择了 “煤改气” 。 尽管受此政策影响的300万户家庭吸引了更多眼球, 但实际上 工业用户 “煤改气”的量更大。 预计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在今年继续强劲增长, 但在未来几年应该不会出现像去年那样大的增幅。

3、过去10年间,独联体国家及亚太地区探明了更多的天然气。

煤炭

1、煤炭消费增长了2500万吨油当量, 上升1%, 是2013年以来的首次增长。 煤炭消费增长主要来自印度 (1800万吨油当量) , 中国的煤炭消费在连续三年(2014-2016年) 下降后出现小幅反弹 (400万吨油当量) 。 经合组织国家煤炭消费连续第四年下降 (-400万吨油当量)。

2、亚洲的煤多,所以许多发展中国家依然依赖煤炭作为主要能源。

可再生能源、 水电和核能

1、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了17%, 高于十年平均值, 也是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年增长(6900万吨油当量) 。 可再生能源增量的一半以上来源于风电 , 太阳能虽然在可再生能源中占比仅21%, 却贡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增量。

2、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了 2500万吨油当量 , 打破了此前的增长记录。 如果把2017年所有国家不同一次能源消费的增量进行排序, 中国的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将分列第一和第二。

3、水电增长近0.9%, 相比之下十年平均值为2.9%。 中国水力发电的增量为自2011年以来最低, 欧洲则下降了10.5% (-1600万吨当量) 。

4、全球核电增长了1.1%。 中国 (800万吨油当量) 和日本 (300万吨油当量) 的增长一定程度上被韩国 (-300万吨油当量) 和中国台湾 (-200万吨油当量) 所抵消。

5、2017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增长约100吉瓦, 仅中国就贡献超过50吉瓦。 去年 全球太阳能发电量增长超过三分之一 , 增长主要源于政策支持, 也得益于太阳能发电成本持续走低。 太阳能发电成本已经普遍低于5美分/千瓦时。

发电

1、2017年, 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有40%用于发电, 使电力成为最大的用能行业。 去年发电量增长了2.8%, 接近十年平均值。 94%的增长来自新兴经济体, 经合组织国家的发电量自2010年以来基本没有增长。 发电量增长的近一半来自可再生能源 (49%), 剩下主要来自于煤炭 (44%) 。 可再生能源在发电结构中的占比从7.4%提升至8.4%。

2、不同地区的能源结构差异比较大。

关键材料-钴和锂

1、自2010年以来, 钴产量年均增速仅为0.9%, 而锂产量同期年均增长 6.8%。

2、2017年, 钴的价格几乎翻了一倍, 碳酸锂的价格上升37%。

3、钴产量及储量

3、锂产量及储量

小结

经济背景

1、在渐进转型的情景下,全球GDP预计年均增长3.25%,主要有发展中国家所驱动。 超过80%的世界生产增长由新兴经济体驱动,中国和印度占此增长的一半以上。

2、人口增长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之一,2040年的人口有望达到92亿,新增的17亿人口主要由非洲及除中国外的亚洲国家所贡献,中国进入老年化阶段,人口总量将逐步下降。 到2040年,全球城市化的趋势依然会延续,因为新增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地带。 大部分的城市化增长发生在非洲,预计非洲的新增人口占世界的近一半,其中有近6亿新增人口属于城市人口,占全球总增长的三分之一。 可惜的是,由于非洲的生产率低下,人口的爆炸性增长却不能反映在GDP的增长上,其对世界增长的贡献度不足10%,因而难以有效拉动对能源的需求。

3、全球经济日益繁荣驱动能源需求的增长部分被迅速下降的能源强度所抵消,全球能源需求年均增速从过去20年的超过2%,下降至1.3%左右。 到2040年,尽管全球GDP增长超过一倍,但世界能源消费仅增长33%左右,显著低于过去25年的年均增速。

分行业需求-工业

1、总体来看,目前的能源结构中,工业(包括能源的非燃烧使用)占据一半份额,民用和商用建筑占了29%,交通领域占了20%。

2、在工业领域,由于中国的快速工业化接近尾声,未来的工业能源消费增长将明显放缓。 中国工业能源需求的增长,在过去15年增长了三倍,未来中国经济将由能源密集型工业行业(如钢铁和水泥)转向较低能源密度的服务业和面向消费者的行业,并因此造成工业能源需求增长的停滞。 而且,有一部分工业生产会转向低收入经济体, 包括印度在内的亚洲、非洲的新兴市场国家一起构成工业能源消费增长的约70%。

(注:工业不包括能源的非燃烧使用)

3、工业能源结构中, 天然气和电力满足了全部工业能源的增量需求 ,而伴随着煤改气的普及,尤其在中国,到2040年煤炭所提供的工业能源比例从目前的三分之一下降到不足四分之一。

4、能源的非燃料使用将具有更显著的重要性。 非燃料使用是指作为石油化工产品的原料、润滑剂、沥青等用途。 在未来,工业行业除非燃烧使用外的消耗增速将放缓至年均1.0%的水平,而非燃烧使用增速却能保持在年均1.9%的水平,使得2040年的能源非燃料使用,在总工业增长需求中的比重上升至近20%。 其中,石油占能源非燃料使用增长的三分之二,天然气占所剩的大部分份额。

分行业需求-建筑

1、在建筑领域, 能源消费的增长主要由亚洲贡献,最大的能源种类为电力。

2、建筑能源需求增长的驱动力是 人口增加和经济发达程度增加 ,人们不断追求更加舒适的生活和工作。 亚洲、非洲和中东总计占建筑行业能源使用增长的90% 。

3、建筑行业几乎所有新增能源需求是使用电力给 空间降温和为电器功能 。

分行业需求-交通

1、到2040年,全球对公路、航空和海运的客运及货运服务需求将增加两倍以上,不过由于能源效率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仅会增长25%。 在道路交通方面,机动车保有量和交通需求上升的影响被效率提升所抵消,但卡车的能源需求增长强劲。 由于卡车的效率提升相对缓慢,导致其在交通行业内消费的能源份额增加。 同时,航空客运交通增长也很强劲。

(注:非公路包括航空、海运和铁路;汽车包括两轮和三轮车辆)

2、未来在交通领域,石油依然占主导地位,但可替代能源尤其是天然气和电力的使用逐渐增长。 预期到2040年,石油需求占比从目前的94%下降至85%左右,天然气、电力和“其他”类能源各占交通能源需求的5%。

天然气的增长集中于液化天然气在长途货运和海上交通的使用。

电力的增长集中于乘用车和轻型客车的使用。

“其他”种类能源主要是生物燃料,而氢能仅在交通中能源中占很小一部分。 氢能的前景在2040年前后才有看头,能否进一步发展取决于氢能在长途道路货运供能上与液体燃料和电力的竞争力。

3、到2040年,乘用车总量大幅增长(增长至20亿辆),同时电动车数量增加(超过3亿辆),车辆效率显著提升。 届时,PHEV和BEV的总量大致持平。 展望期间,在监管和政府目标的驱动下,全球汽车总体效率将年均提高2-3%。

4、未来道路交通的能源需求受三大因素的影响: 电动汽车、共享出行和自动驾驶 。

到2040年,乘用车行车公里数有30%是使用电力,显著高于电动车全球汽车总量中的占比15%。 更高的比例意味着共享出行中,电动汽车将占据重要地位。 此外,届时电动卡车行车公里数的占比将达到15%,主要集中于短途轻型客车。

(注:汽车包括两轮和三轮车辆)

5、液体燃料的需求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为达到排放标准,汽车制造商的手段包括调整ICE汽车所占销售份额、销售更多的电动汽车;采取减重等方式提升车辆效率。

6、假设在世界范围内,能够实施自2040年起对内燃机汽车销售的禁令,则电动车的销售情况将会更加乐观。 到2030年,约三分之一的新售汽车是纯电动车;到2035年,BEV的销售比例会达到三分之二,并在2040年达到100%。 另一方面,到2030年,有20%的乘用车行车公里数由电力供能,2040年将达到约三分之二。

分行业需求-电力

1、全球持续电气化,从生产电力的结构上看,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持续增加, 在增量当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约占一半 ;天然气与核能的比例保持稳定;煤炭依然是电力的最主要能源来源,到2040年占比依然有近30%。 在新增部分中,煤炭的贡献仅为13%,而过去25年中,这一比例是40%。

地区需求

1、可再生能源的普及还看中国和经合组织,而在亚洲其他地区,煤炭发电依然是主流,并占新增发电量的绝大部分。

地区需求-中国

1、中国逐渐向低碳能源转型。 至2040年, 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水电一起占能源需求增长的80%,可再生能源将接替石油成为中国第二大能源来源 。

地区需求-印度

1、印度将成为全球能源最大的增量市场。 不过依然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占能源新增需求的45%。 为了使全部人口都可以使用电力,将有 超过70%的煤炭消费增量被用于电力行业 。

2、印度的可再生能源增长迅猛,尤其是 太阳能 的增长。

地区需求-美国

1、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的地位有所加强。 美国在全球石油(石油和天然气凝析液)生产中的份额从现在的12%上升至2040年的18% ,届时沙特阿拉伯排在第二位,占比13%。 在天然气方面,美国2040年的产量占全球的24% ,届时俄罗斯排在第二位,占比14%。

2、由于美国的能源消耗量也大,因此其净出口在全球贸易份额中的比例不高。 同时 美国将失去最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国的地位 ,其生产比例将从目前的24%下降至2040年的15%。 与之相比,届时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将上升至约30% 。

地区需求-欧盟

1、欧盟继续 引领低碳经济的转型 ,其2040年的碳排放比2016年下降超过35%,单位GDP碳排放是世界均值的一半。 到2040年,非化石能源满足欧盟约40%的能源需求,与2016年的25%相比有所提升,远高于世界平均的25%。

能源的供需

1、 2040年的能源结构将呈现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届时 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非化石能源预计将各提供世界能源的约四分之一 。

(注:非化石能源包括可再生、核能和水电)

能源的供需-石油

1、全球液体燃料(石油、生物燃料和其他液体燃料)的需求增长约1300万桶/日,到2040年达到 1亿9百万桶/日 ,而供应方面主要由美国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增产来保障。

2、细分看,交通行业持续主导全球石油需求,占全球需求增长的一半以上。 到2040年,液体燃料的总体增长进入停滞,但非燃烧使用的需求依然会增加。

能源的供需-天然气

1、天然气由于需求广泛(工业化程度和电力需求增加、持续的煤改气),加上低成本供给的增加(美国和中东)和液化天然气供给持续扩张,全球范围内的 可获得性将显著提升 。 在增量当中,美国和中东(卡塔尔和伊朗)占据一半以上的份额。

2、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源自 工业和电力行业 。

3、全球贸易进一步繁荣,随着流动性提高,全球价格将更加同步。

能源的供需-煤炭

1、中国和经合组织国家需求下降,印度和亚洲其他国家的需求继续增长,相互抵消后的总体需求平稳。

能源的供需-可再生能源

1、基于风能和太阳能的迅速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增长最快的能源来源(年均7.5%),占新增发电量的50%以上。 其中,中国是最大的增长来源,新增的可再生能源总量已超过整个经合组织。 到2030年,印度将成为第二大增长源。

2、太阳能成本的下降超出预期。 在科技的发展与政策的支持下,太阳能的学习曲线以更高的速度下滑。 预计累计发电装机每提升一倍,光伏组件成本可下降24%。

能源的供需-核能和水电

1、核能主要靠中国驱动。 核能在中国能源需求中的占比从目前的2%将上升至2040年的8%。 欧盟和美国的核电站到期且不再进行更换,欧盟年均下降11太瓦时,美国年均下降10太瓦时,导致总体核电增长受阻。

水电靠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驱动。 水电年均增长1.3%,合计61太瓦时每年,速度比过去放缓。 中国在增长中占比最大,达到16太瓦时每年,其次是南美和中美地区(13太瓦时每年)以及非洲(11太瓦时每年)。

不同报告的观点对比

这两篇报告介绍了各类能源的基本情况,并描绘了世界能源结构变化的可能性。 接下来可以在未来的各项增长点中,尝试挖掘一些投资机会。

刺猬偷腥

2018年8月2日

标签: 历史表现 驱动因素和未来展望 南网能源股票走势剖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