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股份股票:投资潜力与成长空间解析

admin 8 0
力和成长空间。公司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强大的品牌优势、多元化的经营、渠道下沉和技术创新等优势,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不过,投资者也需要注意行业竞争、原材料成本和食品安全等风险因素。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三元股份股票值得长期关注和投资。

七大券商周三看好的七大板块

2021下半年电子行业投资策略:5G产业强者恒强 聚焦国产化

主要内容

1. 景气周期向上, 8寸晶圆持续满载

2. 手机--华为销量下降,三星逆势增长

3. 疫情过后5G 担纲重责大任,模组化趋势不减

4. 先进制程、5G、服务器,仍为未来明确方向

5. 中游景气行业:半导体显示

6. 结论:重点方向及标的

硅材料--立昂微、神工股份、沪硅产业(12寸硅晶圆国产化率提升)光刻胶--彤程新材、晶瑞股份(日本信越KrF光刻胶断供,加速材料国产化进程)半导体设备--中微公司、北方华创(晶圆厂加速扩张,带动国产设备需求)面板产业链:京东方A、三利谱(面板供给集中,价格提升,上游业绩亦逐步兑现)Mini LED--三安光电、聚飞光电、利亚德(Mini LED产业化元年,上中游企业率先受益)SiP/AiP--长电 科技 、环旭电子、立讯精密(高频5G 频段创造半导体先进制程需求)工业类PCB及老牌覆铜板--沪电股份、深南电路、生益 科技 、建滔积层板(港股)海外设厂--立讯精密、工业富联、环旭电子、歌尔股份、智动力(国内产业链破损,加速海外设厂,母公司以海外子公司为主)

复合材料机壳-- 领益智造、智动力、通达集团(港股) (5G趋势下,对机壳材料提出新要求)

汽车 行业跟踪点评:5月新能源 汽车 维持高增长 渗透率进一步上升

事件:

近期中汽协发布5月 汽车 产销数据。 2021年5月乘用车销量164.6万辆,同比下降1.72%,环比下降3.4%;2021年1-5月乘用车累计销量843.74万辆,同比增长38.07%。

点评:

5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和环比小幅下降。 2021年5月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61.66万辆和164.6万辆,分别同比下降2.7%和1.72%,分别环比下降5.67%和3.4%;与2019年5月数据相比,分别下降2.63%和1.65%。 2021年1-5月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828.5万辆和843.74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9.07%和38.07%;与2019年1-5月数据相比,分别增长39.12%和38.12%。 5月份豪华车销售26万,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2%,相对2019年5月增长45%。 自主品牌销售60万辆,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3%,相对2019年5月增长12%。 主流合资品牌销售78万辆,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1%,相对2019年5月下降1%。

新能源 汽车 市场继续强势增长。 2021年5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0.4万辆和20.4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71.06%和175.58%,分别环比增长0.44%和5.92%;与2019年5月数据相比,分别增长102.06%和113.47%。 2021年1-5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91.48万辆和89.82万辆,同比增长244.76%和244.99%;与2019年1-5月数据相比,分别增长107.39%和111.05%。 5月新能源车国内渗透率达11.4%,较上月提升1.3pct;1-5月渗透率为9.4%,较1-4月提升0.4pct。 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4.7%;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10.8%;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1.7%。

重点车企销量分化,新能源车企整体造好。 5月,比亚迪销量4.63万辆,同比增长45.49%;长安 汽车 销量18.45万辆,同比增长6.01%;长城 汽车 销量8.7万辆,同比增长6.18%;广汽集团销量17.68万辆,同比增长6.75%;上汽集团销量40.67万辆,同比下降14%;吉利 汽车 销量9.62万辆,同比下降12%。 新能源车企中,特斯拉中国、比亚迪新能源、蔚来、理想、小鹏、哪吒、零跑的销量分别为3.35万辆、3.28万辆、6711辆、4323辆、5686辆、4508辆、3196辆,分别同比增长202%、190%、95%、101%、483%、551%、1226%,环比增速分别为29.5%、28%、-5.51%、-22%、10.5%、12.28%、15.38%。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 汽车 产销量低于预期,竞争加剧,贸易摩擦等。

有色行业周报:中下游扩产印证需求旺盛 锂资源稀缺性加剧

核心观点

产业链中下游大幅 扩产,锂资源中长期供需缺口料进一步扩大。 近期多家六氟磷酸锂龙头企业密集宣布扩产计划,如6 月17 日天赐材料公告披露年产15 万吨六氟磷酸锂项目,下游三星SDI 亦有报道称计划投资2000 亿韩元扩大其马来西亚锂电池工厂产能。 锂电中下游迎来扩产潮,侧面印证需求旺盛,而产业链高景气度有望向上传导至资源端。 考虑到锂电中下游环节扩产周期多为1 年-1 年半左右,上游资源扩产周期则通常长达数年,且爬产周期较长。 中长期看锂资源增量尚难以匹配快速扩张的下游需求,供需错配或加剧,推动锂价上行超预期。

新能源车政策力度有望持续超预期。 第11 届中国 汽车 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建议延长新能源 汽车 购置税减免政策,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则表示,未来将同各相关部门就中国新能源 汽车 发展的有关问题着力提出解决方案,助推 汽车 产业升级与发展。 我们认为新能源车作为未来最具确定性和成长性的赛道之一,有助于中国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目前欧美各国正逐步加码新能源车补贴及基建投入,国内产业支持力度亦有可能强化。 全球政策共振下,新能源车有望加速渗透,带动锂需求持续升温。

氢氧化锂价格预计继续上攻,碳酸锂价格有望重回升势。 1)氢氧化锂供需矛盾激化,库存水平持续走低,预计涨势持续。 近期下游高镍需求旺盛上扬,冶炼厂基本处于满产状态,货源紧张局面持续,据百川盈孚统计本周库存水平进一步下降3.4%至1176 吨。 考虑到短期氢氧化锂产能增量有限,下游三元材料需求快速扩张,预计价格涨势将延续。 2)碳酸锂需求端边际改善,供给端或难有增量,价格或将重回升势:①需求方面,随着氢氧化锂快速涨价,市场苛化做氢氧化锂的碳酸锂采购量有所增加(国内现有苛化产能约3.5 万吨),有助于修复碳酸锂-氢氧化锂价差。 叠加3C 需求旺季即将到来,碳酸锂需求正在边际改善;②供给方面,本周碳酸锂产量环比+1.03%,增速较上周下滑3.68pct,且预计贸易商抛货接近尾声+SQM 等企业清库即将结束,未来碳酸锂供需或再度抽紧,价格重回升势。

锂矿短缺加剧背景下,把握原料端的价值重估机遇。 锂精矿相对锂盐滞涨明显,后续补涨动力充足,而锂资源自主可控目标下,本土锂资源价值重估或将加速。 相关标的:融捷股份、科达制造、天齐锂业、江特电机、赣锋锂业、永兴材料、藏格控股、盛新锂能、雅化集团、天华超净、中矿资源等。

风险提示:供给超预期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政策变化风险。

非银金融行业周报:2020年券商经营排名信息披露 把握财富管理主线

投资要点

市场回顾:

上周沪深300 下跌2.34%收5102.47,非银金融(申万)下跌2.69%,跑输大盘0.35 个百分点,涨跌幅在申万28 个子行业中排第18 名。 其中多元金融板块跌幅最小,下跌0.58%;其次是券商板块,下跌1.08%;保险板块则下跌5.57%。 个股方面,上周券商板块中南京证券涨幅最大,上涨10.72%;而保险板块中西水股份涨幅最大,上涨14.34%;多元金融板块中ST 岩石上涨27.09%,涨幅最大。

券商:

上周沪指震荡上涨收于3525.10,一周下跌1.80%。 非银金融指数下跌2.69%,申万券商指数下跌0.93%。 就全年来看,沪指上涨1.50%,非银金融行业指数下跌15.53%,相对涨幅为-17.03%。 目前券商行业估值为1.72 倍,较5 月底下降。

6 月18 日,证券业协会发布了2020 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排名情况,对证券公司资产规模、各项业务收入等38 项指标进行了统计排名。 证券业协会表示,2020 年度证券行业业绩持续改善,达到最近3 年最高水平,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4398.15 亿元,同比增长24.93%;实现净利润1707.78 亿元,同比增长39.20%。 受益于去年创业板注册制的落地,券商持续发力财富管理业务与去年较好的市场行情等多种因素,投行业务与经纪业务同比增幅显著,分别达到39.76%与 54.82%。 目前券商向财富管理转型速度不断提升,下阶段仍需把握财富管理主线。

A 股市场上周震荡下降,股票日均成交金额为9,586 亿元,环比下降2.94%。 北向资金一周净流出50.05 亿元,市场交投情绪趋于谨慎。 6 月18 日,国联证券董事会全票通过了《关于设立公募业务部并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议案》,欲获取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拓展资产管理业务范围。 今年来,多家头部券商相继宣布设立资管子公司来进入公募赛道,公募业务或成为券商下一个利润增长点。 不过对于券商而言,公募业务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对比银行与基金公司,券商不占优势。 与私募产品不同,公募产品需要非常高的市场认可度与一定的规模,这对中小券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短期市场走势受情绪影响,但中长期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利好政策的出台落地,券商基本面有望继续改善。 推荐龙头券商中信证券()、华泰证券()。

煤炭机械行业:政策不断加码 煤矿智能化改造有望提速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当前煤价高位运行,煤企盈利改善,智能化资本开支意愿强烈,在此背景下随着《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等政策不断加码,煤矿智能化改造进度有望提速。 当前正处于煤矿智能化改造起步阶段,山西计划于2021年推动1000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山东力争2022年实现50%煤矿智能化改造,未来五年仅电液控制系统和软件市场空间就超过500亿元。 重点推荐煤机龙头天地 科技 、郑煤机,受益标的智能矿山信息化龙头龙软 科技 。

《建设指南》落地,加速推进煤矿智能化改造。 6月18日,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明确了井工煤矿智能化建设目标、总体设计、建设内容,有助于全面规范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 同时提出:1)晋陕蒙等大型煤炭基地全面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2)中东部矿区实现减人、增安、提效;3)云贵基地尽快实施智能化改造;4)新建煤矿需先行开展煤矿智能化顶层设计。

首批行业标准将落地,确保智能化技术在煤矿有效应用。 2021年5月,中国煤炭学会审核通过了首批49项煤矿智能化标准研制项目,标准对于行业有序、高效发展意义重大,有助于提升智能煤矿渗透率。 未来五年有望改造3000个工作面,对应电液控制系统、软件市场空间300、220亿元。 2020年智能采掘工作面达到494个,2022年底至少完成1000个,2025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未来五年改造工作面数量有望达到3000个。 根据兖矿集团测算,投资里面大概有20~30%的水平是属于智能化改造升级,按照单工作面电液控制系统1000万价值量、智能开采软件系统750万价值量测算,未来五年电液控制系统、软件系统市场空间分别超过300亿元、220亿元。

风险提示:煤矿智能化改造进度不及预期

批零贸易业行业:植发行业爆发、三强争霸

摘要:国内毛发医疗服务向超千亿级别市场进发,植发医疗/医疗养固服务市场规模未来10 年CAGR 望达19/29%,龙头市占率提升。

头等大事日益升级,脱发普遍化/低龄化成为趋势。 1)因生活压力增加/作息不规律等,脱发普遍化/低龄化成为趋势,据国家卫健委,国内脱发人群超2.5 亿人(男性1.63 亿+女性0.88 亿)即每6 人中有1 人脱发,30 岁前脱发人口比例达84%,60%的人在25 岁出现脱发现象较上一代人提前20 年;2)随颜值经济/ 养生 理念盛行,植发/养固重要性日益提升;3)毛发医疗依据是否进行手术分为植发与养固;植发又称头发移植,是通过特殊器械将头发毛囊周围部分组织一并完整提取或仅提取毛囊单位,然后移植到需要的位置;4)国内植发行业自1997 年起步,2016 年起随加强自研/国际交流/营销推广等迈入加速发展期,过去5 年植发/养固服务市场规模CAGR 分别23/25%。

植发行业向超千亿级别市场进发,但目前渗透率仍较低。 1)植发行业产业链分上/中/下游,上游为植发器械/耗材等生产商和经销商,中游为植发机构/电商平台等,下游为终端消费者;2)植发行业销售推广开支占比高(雍禾医疗2020 年占比47.6%),渠道分线上占比70%/线下30%;3)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0 年国内植发服务市场规模达134 亿元,到2030 年将达756 亿元CAGR 为19%;2020 年国内养固服务市场规模达50 亿元,到2030年将达625 亿元CAGR 为29%;2020 年国内进行的植发手术仅为51.6 万台,渗透率为0.21%仍较低;4)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建立行业营销规范/一站式服务/推广新技术/消费群体快速增长/消费者教育及品牌知名度提升/向低线城市渗透等。

雍禾医疗作为行业龙头收入利润保持高增长,碧莲盛、大麦微针蓄势正发。 1)竞争格局为全国民营植发机构23.9%/其他民营植发机构45.6%/美容机构植发部门15.7%/公立医院植发科14.8%;2)2020 年雍禾医疗市占率为11%,按2020 年植发医疗服务收入14 亿元/患者人数5.1 万人/医疗机构数48 家/注册医生189 人等指标均位列第一;2018-20 年营收CAGR 高达32%/归母净利高达75%/2020 年毛利率75%净利率10%;3)碧莲盛深耕无痕植发,在32 个城市建立连锁医院;大麦微针以植发养固为核心商业模式建立起“植养固一体化”的优质产业链。

风险提示:行业技术迭代,海外机构进入,政策风险等

科技 及智能设备产业链日报:航空航天与国防Ⅲ指数涨幅超4%

每日点评

6 月21 日上证指数上涨0.12%,沪深300 下跌0.24%,创业板综上涨1.44%,中证1000 上涨1.52%。 Wind 11 个一级行业分类中,信息技术指数、工业指数和电信服务指数、分别实现1.55%、1.08%和-1.44%涨跌幅,分别排名第1 位、第3 位和第11 位。

科技 及智能设备产业链涉及的11 个Wind 三级行业分类中,排名前三的板块是航空航天与国防Ⅲ指数,软件指数和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指数,分别实现了4.05%、1.98%和1.77%的涨跌幅;排名后三的板块是多元电信服务指数、媒体Ⅲ指数和互联网软件与服务Ⅲ指数,分别实现了-1.44%、-0.35%和0.17%的涨跌幅。

航空航天与国防Ⅲ指数板块中今日有3 只股票涨停,无股票跌停。 排名前三的股票为晨曦航空、爱乐达和新研股份,涨跌幅分别为20.00%、17.36%和12.43%;排名后三的股票为*ST 华讯、星网宇达和景嘉微,涨跌幅分别为-0.55%、-0.18%和-0.01%。

软件指数板块中今日有4 只股票涨停,无股票跌停。 涨停的股票分别为科蓝软件、完美世界、中科软和ST 运盛;排名后三的股票为豆神教育、蓝盾股份和*ST长动,涨跌幅分别为-4.40%、-3.92%和-3.23%。

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指数板块中今日有2 只股票涨停,无股票跌停。 排名前三的股票为力源信息、九联 科技 和汉威 科技 ,涨跌幅分别为20.08%、17.14%和14.53%;排名后三的股票为正业 科技 、拓邦股份和锐明技术,涨跌幅分别为-6.71%、-5.92%和-5.43%。

多元电信服务指数板块中今日无股票涨停,无股票跌停。 排名前三的股票为中国卫通、二六三和线上线下,涨跌幅分别为1.59%、1.57%和1.05%;排名后三的股票为鹏博士、中国联通和南凌 科技 ,涨跌幅分别为-2.34%、-1.99%和0.04%。

媒体Ⅲ指数板块中今日有2 只票涨停,无股票跌停。 排名前三的股票为ST 北文、ST 龙韵和因赛集团,涨跌幅分别为5.08%、4.98%和4.17%;排名后三的股票为中南文化、中视传媒和华凯创意,涨跌幅分别为-3.83%、-2.16%和-2.12%。

互联网软件与服务Ⅲ指数板块中今日有2 只股票涨停,无股票跌停。 排名前三的股票为金财互联、*ST 众应和吴通控股,涨跌幅分别为10.03%、4.82%和4.60%;排名后三的股票为迅游 科技 、号百控股和ST 高升,涨跌幅分别为-2.86%、-2.33%和-2.17%。

行业要闻

国内首条!江苏建成支持无人驾驶未来高速

据媒体报道,江苏五峰山长江大桥南北公路接线工程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全国首条未来高速公路正式建成。

车路协同系统可与车载终端实时进行道路信息交换,支持无人驾驶;车道级雾天行车诱导系统,可探测车辆后方距离,以红灯显示警示区域,提醒后车保持距离。

作为全国首条“未来高速”,它借助5G 通信技术,推进BIM、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与高速公路建设深度融合,建立全息感知的数据采集及传输系统,让道路变得更加智慧聪明。

专家表示,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深度赋能交通基础设施,实现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而推动先进信息技术应用,需逐步提升公路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造、养护、运行管理等混合基础设施的全要素、全周期的数字化水平。(物联网世界)

Canalys:2022 年5G 手机出货量将首次超过4G 手机市调机构Canalys 近日发布最新预测,2021 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将增长12%,出货量将达14 亿台,其中5G 手机占比将达43%,这一数字在2022 年将提高至52%,同时意味着5G 手机出货量首次超过4G 手机。

Canalys 研究经理本 斯坦顿(Ben Stanton)表示,“智能手机行业的恢复能力令人难以置信。 ”“5G 手机的发展势头强劲,一季度占全球出货量的37%,预计全年出货量将达到43%(6.1 亿部)。 ”

据其分析,5G 手机强劲出货量将由供应商激烈的价格竞争推动。 许多供应商牺牲部分功能,如显示或电源,以适应5G 设备尽可能底的价格。 到今年年底,32%已出货的5G 设备价格将低于300 美元。 “大规模采用的时候到了。 ”

然而,零部件供应瓶颈将限制今年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长潜力。 斯坦顿表示,订单正在增加,而整个行业都在争夺半导体,每个品牌都会感受到压力。

Canalys 移动副总裁Nicole Peng 则表示,另一个限制因素是定价。 “随着芯片、内存等关键零部件价格上涨,供应商必须决定,是消化这些成本,还是将其转嫁给消费者。 ”

由于LTE 芯片的限制,这将给低端市场带来挑战,而低端市场的客户对价格尤其敏感。 智能手机供应商必须考虑提高运营效率,同时在受限制期间降低低端产品组合的利润率预期,否则就有可能把市场份额让给竞争对手。

同时,疫情带来了永久性的变化,这将塑造 社会 和智能手机市场的新常态。 斯坦顿补充说,“疫情期间,渠道必须转变,否则就会死亡,这就迫使创新。 ”

发达国家的网上购物激增,这迫使零售商重新评估他们的线下渠道。

疫情推动的创新,如统一库存和 汽车 配送,正在帮助零售商转向统一的全渠道愿景。 集中采购还将赋予该渠道更多与智能手机品牌谈判的权力,并可能导致一些零售商试图绕过分销渠道,建立新的直接关系。 (C114 通信网)

公司动态

格力电器():公司发布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 公告显示拟参与本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总人数不超过12,000 人,资金规模不超过30 亿元,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账户中已回购的股份,股票规模不超过10,836.58 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1.80%,本次员工购买公司回购股份的价格为27.68元/股,等于公司依据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回购部分 社会 公众股份方案的议案》所回购股份均价的50%。

中环股份():公司发布2021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 公告显示本次激励计划授予的激励对象为34 人,包括公司公告本计划时在公司及子公司任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业务(技术)人员等。 本次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新股,拟向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485.68 万份,占本激励计划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0.16%,本激励计划授予的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30.39 元/股。 激励计划的有效期自股票期权授予日起计算,最长不超过36 个月,按50%、50%的比例分两期行权。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贸易冲突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风险等。

2021年,新能源板块还能买吗?

可以考虑买。 从目前炒作方向来看,有政策支撑的新能源依然是后期大资金主攻方向,从盘面表现看,新能源相关概念股已经蓄势待发,市场一呼百应,接下来1月底必然会继续一波强势反弹的大涨行情!将迎来绝佳机会。 01电能驱动时代传统车的核心是燃油发动机,电动车的架构基于锂电池。 锂电池的成本占整车成本的40%,是最核心的零部件。 宁德时代是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商,份额超过50%。 全球份额超过20%,位列第一梯队。 国内的锂电池产业发迹于2013年。 政策推动下,锂电池产业爆发,上游锂、钴金属资源疯狂上涨。 但彼时锂电池成本极高,续航太差,电动车体验远不及燃油车。 市场接受度很低,产业迅速沉寂。 时间来到2020年,锂电池技术已相当成熟。 下游特斯拉、蔚来、比亚迪等主流品牌爆卖,宣告电动时代呼啸而来。 诸多传统巨头大象转身,疯狂抢购锂电池,让锂电池迎来真正的产业狂潮。 动力电池锂电池是电动车上游最大产业,掌握了电池就相当于掐住了电动车的命脉。 锂电池的构造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都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正极决定性能,是电池的最大成本。 正极材料通常是金属化合物,包括锰酸锂,钴酸锂,磷酸铁锂以及三元材料等。 正极材料的核心是锂金属和钴、镍等小金属。 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资源企业位于最上游,受益明显。 负极材料中石墨是主流,包括天然石墨和人工石墨。 国内石墨生产的主流企业有璞泰来和杉杉股份。 电解液起到传导离子的作用,是电池储蓄和放电的关键。 当前电解液的主流材料是六氟磷酸锂,国内主要公司有天赐材料和新宙邦;锂电隔膜的作用是将正负极分开,防止短路。 湿法隔膜技术是市场主流,国内恩捷股份占有最大份额,星源材质排名第二。 技术路线动力电池主流技术有两条,磷酸铁锂和三元锂。 磷酸铁锂锂电池,即使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 优点是成本低、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缺点是能量密度低、续航较短。 三元锂电池,即使用三元聚合物作为正极,我国是镍钴锰(NCM),特斯拉是镍钴铝(NCA)。 优点是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长、更耐低温;缺点是成本高、循环寿命较低、不耐高温。 早期国家补贴指标依据能量密度,宁德时代发力三元锂路线,短时间快速崛起。 比亚迪深根磷酸铁锂,开发出刀片电池。 去年出货量暴增,成为国内最大的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商。 02电动车是国家意志国家最早在2008年开始试点电动车,此后政策层出不穷。 早期电动车续航差,成本高,补贴后价格比燃油车还贵,根本没市场。 2019年以前,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厂商是比亚迪。 生产的大部分电动车并没有进入消费市场,而是政府买单作为公用事业,或者是以网约车运营为主。

致同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什么趋势?

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上市公司:光华科技()、厦门钨业()、杉杉股份()、容百科技()、科恒股份()、当升科技()、长远锂科()、振华新材()、德方纳米()、贝特瑞()、华友钴业()、国轩高科()等

本文核心数据: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分布 能量密度分布 三元材料性能指标 产销量 市场份额 成本结构等

新能源汽车市场:高续航里程需求迅速增长 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成必然趋势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 随着中高端新能源车型陆续上市,续航里程成为衡量新能源汽车效能重要的参数。 根据真锂研究数据,2019年-2020年期间上市的新能源汽车中国,高续航里程的车辆占比迅速提升。 2019年,续航里程在20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汽车占比高达71%,而2020年迅速下降至14%;而续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占比由2019年的15%左右提升至2020年的60%以上,预计未来高续航里程的汽车需求将爆发式增长。

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即提高其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而正极材料作为锂电池核心材料之一,是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安全性能起主导作用。 因此,在新能源汽车高续航里程需求驱动下,锂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成为正极材料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9年,能量密度小于120Wh/kg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占据70%以上的市场,到2020年,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大于120Wh/kg的新能源汽车占比达85%以上,且已有160Wh/kg的高能量密度电池系统量产上市。

锂电池新规要求:国家提升锂电池能量密度标准

2021年11月18日,工信部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征求意见稿)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1年本)》(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体对锂电池产品及其相关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标准作出如下规定:

对于电池组的能量密度要求,目前三元和磷酸铁锂基本不受新规限制,但对于单体能量密度的要求,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还在160Wh/kg左右,相当一部分产品尚无法满足新规要求。

新规范同时对正极材料提出新的要求:磷酸铁锂比容量≥150Ah/kg;三元材料比容量≥175Ah/kg。 目前,三元8系及以上高镍材料毫无疑问均达标,但三元5系及以下的量产比容量或有部分企业不达标,因此三元锂电池市场也同样面临能量密度提升的压力。

主流正极材料性能对比:三元材料具备高理论比容量

当前主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体系主要分为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等多种技术路线,作为对比,比容量、循环寿命、成本及安全性等是正极材料的核心指标。

其中,三元材料的理论比容量高达280mAh/g,工作电压接近3.7V,因此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理论上为目前主流锂电池中最高,作为同样可达到高能量密度的钴酸锂电池因其安全性较低,目前已逐步被市场淘汰。

综合来看,理论上三元材料有较大的能量密度提升空间,在新能源汽车高续航里程需求和锂电池新规的推动下,为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必然选择。

三元材料市场发展现状:产销量均快速增长 市场份额有小幅下降

——三元材料产销量

2016-2020年,我国三元材料产量呈上升态势。 2020年,我国三元材料产量为21万吨,同比上升6.6%。

2016-2020年,我国三元材料(NCM和NCA)销量持续上升态势。 2020年,我国三元材料销量为23.6万吨,同比上升22.9%。

——三元材料市场份额:三元材料占比呈小幅下降态势

从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结构来看,2019-2021年,正极材料领域三元材料占比略微下滑6个百分点至40%,磷酸铁锂占比上升了3个百分点,至25%。

磷酸铁锂市场占比大幅提升主要是因为:首先,磷酸铁锂具有较低的成本,整体性价比较为明显;同时2019年以来,以CATL、比亚迪、国轩高科为代表的主流电池企业分别开发出CTP、刀片、JTM技术,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得到一定提升;其次,相比三元材料,磷酸铁锂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三元材料市场发展趋势:高镍低钴技术有望带动三元材料市场份额回升

——低钴化:三元材料降低成本的路径

事实上,三元电池虽然现阶段成本高于磷酸铁锂,但凭借材料体系的创新,其成本仍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从长期看,三元高镍和磷酸铁锂的成本差距会越来越小。 根据财通证券的测算,预计2030年高镍电池成本最终会和磷酸铁锂相当。

在三元正极的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对三元材料价格影响显著,其占比超过90%,尤其是钴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而且钴材料对外依存度高达90%。 目前业内一致的方案就是采取高镍低钴甚至无钴方案,例如NCM811电池正极材料的钴含量相比NCM523的钴含量由12.2%降至6.1%,折算到动力电池每kWh用钴量从0.22kg降至0.09kg,降幅高达59%,在钴价大涨的今天,三元高镍的材料成本优势越发凸显。

——高镍化:三元材料能量密度提升路径

长期来看,磷酸铁锂材料受理论比容量(170mAh/g)的限制,电池单元能量密度的提高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相反,三元材料正处在技术的快速迭代期,从NCM333到NCM523再到NCM811,其能量密度是逐步提升,NCM811能量密度相较于目前主流三元NCM523,能量密度提升可18%左右。

目前中镍三元正极材料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根据鑫椤资讯数据,2020年中镍5系三元材料产量占比为53%;中高镍6系三元材料产量占比为20%;高镍8系三元材料产量占比为22%。

未来新能源汽车需要更高的电池容量,600公里以上高镍是最好的选择,800公里以上高镍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因此,前瞻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需求的逐步提升,三元锂电池在新能源高端市场还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 随着三元材料能量密度的提升及成本的降低,未来的市场占比有望得到回升,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市场潜力巨大。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标签: 投资潜力与成长空间解析 三元股份股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