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星锚链:投资于海洋产业的明智之选

admin 12 0

亚星锚链概述

亚星锚链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锚链和系泊系统供应商,致力于为海洋产业提供创新和可靠的解决方案。公司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在全球拥有 9 家生产基地和 10 个销售办事处,为客户提供广泛的产品和服务。

投资亚星锚链的优势

  • 强劲的行业前景:海洋产业是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亚星锚链处于该行业的关键地位,为海上钻探、海上风电和其他离岸应用提供关键产品和服务。
  • 领先的技术和研发:亚星锚链在其产品中应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并与世界领先的研究机构合作,不断创新和改进其解决方案。
  • 全球业务覆盖:亚星锚链的全球业务覆盖为投资者提供了广泛的市场准入,并降低了地域风险。
  • 稳定的财务状况:亚星锚链拥有健康的财务状况,财务业绩稳健,为投资者提供了财务保障。
  • 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亚星锚链的管理团队在海洋产业拥有丰富的经验,为公司的成功提供战略指导和运营支持。

锚链行业的增长趋势

全球锚链市场正在经历稳健的增长。推动这一增长的因素包括:

  • 海上钻探活动增加
  • 海上风电行业的发展
  • 船舶系泊需求增加
  • 对安全和可靠锚链系统的需求不断提高
亚星锚链通过其创新的产品和全球业务布局,很好地定位于利用这些增长趋势。

投资亚星锚链的方式

投资亚星锚链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
  • 股票投资:亚星锚链的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可通过股票经纪人购买。
  • 债券投资:亚星锚链发行过债券,可通过债券经纪人购买。
  • 基金投资:一些共同基金和 ETF 将亚星锚链的股票或债券纳入其投资组合,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这些基金间接投资亚星锚链。
在投资亚星锚链之前,投资者应仔细考虑其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和财务状况。

结论

亚星锚链是一家在快速增长的海洋产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稳健公司。其强劲的行业前景、领先的技术、全球业务覆盖、稳定的财务状况和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使其成为投资于海洋产业的明智之选。投资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投资亚星锚链,并考虑其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和财务状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

中国船舶未来发展前景怎么样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国重工()、中国船舶()、中国动力()、中船防务()、中船科技()、亚星锚链()、海兰信()、天海防务()、国瑞科技()、中科海讯()、江龙船艇()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船舶制造三大运行指标;重点监测船舶制造企业产值;规模以上船舶制造企业销售收入;出口船舶三大指标。

行业概况

1、定义

船舶是各种船只的总称,指能够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

船舶制造行业,即造船业,是现代综合性产业,也是军民结合的战略性产业。 作为关乎国民经济发展与国防安全的重要产业,船舶制造行业为海洋开发、航运交通、能源运输、国防建设等提供必要的技术装备,是我国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成分。

现代船舶种类较多,可按船体材料、航行区域、动力装置、推进方式、航行状态、用途等方式对船舶进行分类。 其中,最能说明船舶特征的是按照船舶的用途来进行分类,具体参见下表。

2、产业链剖析

钢材、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和船用配套设备等是船舶生产中重要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的任何变动都会影响到船舶的生产质量、成本等。 了解钢材、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的产量、价格走势将对船舶制造行业成本的控制有所帮助,同时了解船用配套设备的技术研发,有利于船舶新产品的开发。

船舶广泛应用于航运、国防军工、海洋工程装备等行业,是航运、国防军工、海洋工程装备等行业的重要配套产品,其产品性能必须满足这些行业的需要。 船舶制造行业的发展依赖着下游行业的拉动,同时也制约着这些行业的发展。

行业发展历程:初步建立现代高水平船舶工业体系

世界大国的崛起,无一不起步于造船、经略于海洋。 作为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象征,船舶工业具有高度的产业扩展性,有着“综合工业之冠”的美誉。

回首自近代以来15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船舶制造业经历了废墟起步、对外开放、世界跨越、继往开来等主要阶段,由千疮百孔到重获生机、由百业待兴到脱胎换骨,见证了时代的兴衰百态,镌刻了实业兴国的永恒。 当前,我国已迈入世界造船大国的行列,国际竞争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形成了船舶现代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建立了现代高水平的船舶工业体系。

行业政策背景:船舶制造行业向绿色和智能化转型升级

根据十四五规划,航运业的绿色和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将为一些小型和小众船型的新造船板块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中国整体造船市场将呈现出三大主力船型以外的多样化发展。 前瞻分析认为,未来五年内我国支线集装箱船、小型和大型LNG船以及海上风电船舶建造前景向好;邮轮板块受益于疫情后游客数量增长、中国邮轮港口建设的影响,中长期发展前景光明。

同时,为实现中国“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发展目标,船舶制造行业必须大力推进零碳排放船舶发展,同时加快培育低碳/零碳排放船舶新内需,将液化天然气(LNG)加注站、船用加氢站、船舶大功率充电桩等纳入“新基建”范围,在资金投入、运营维护等方面提供支持政策,确保基础设施建设与低碳/零碳排放船舶研发运营计划保持同步;制定瞄准未来更高温室气体减排要求、实施新一轮老旧船舶淘汰计划和“绿色长江”“绿色珠江”等产业化项目支持政策;通过设立产业基金、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高能耗、高排放的远洋、沿海、内河船舶拆解更新;推动LNG燃料、锂电池、燃料电池等新型动力应用,支持船舶改造油气收集系统和岸电受电设施。

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平稳增长

2020年,全国造船完工3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 承接新船订单289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0.5%。 截至2020年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711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2.9%。

2021年1-7月,全国造船完工24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7%。 承接新船订单45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23.2%。 截至2021年7月底,全国手持船舶订单89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6%,比2020年底手持订单增长26.1%。

2、2020年重点监测船舶制造企业产值达1530亿元

2014-2021年,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重点监测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波动变化。 2020年1-11月,船舶行业75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411亿元,同比下降0.9%。 其中船舶制造产值1530亿元,同比下降2.3%;船舶配套产值251亿元,同比下降4.6%;船舶修理产值147亿元,同比增长12.2%。

2021年1-7月,75家重点监测船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40亿元,同比增长15.1%。 其中船舶制造产值931亿元,同比增长16.2%;船舶配套产值174亿元,同比增长20%;船舶修理产值81亿元,同比下降10.9%。

注:每年重点监测船舶企业数量略有不同,2014-2021年重点监测企业数量分别为87、88、94、80、80、80、80、75和75家,同比增速根据企业数量进行相应调整。

3、船舶制造企业营收受疫情影响较大

不同于船舶工业其他业务的增长态势,2013-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船舶制造企业的销售收入呈波动下降趋势,作为传统制造业的船舶制造行业持续低迷。

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362.4亿元,同比增长0.6%。 其中,船舶制造企业销售收入为3029.8亿元,同比下降13%;船舶配套企业销售收入为494.9亿元,同比增长2.4%;船舶修理企业销售收入为299.3亿元,同比增长13.5%;船舶改装企业销售收入为39.3亿元,同比下降2.7%;船舶拆除企业销售收入为54.3亿元,同比下降31.1%;海工装备制造企业销售收入为439.6亿元,同比增长19.3%;航标器材及其他浮动装置的制造企业销售收入为5.2亿元,同比下降17.2%。

注:1)部分年份统计口径不同;2)同比增速根据当年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进行了调整。

4、出口船舶订单占手持订单量的比重高达88%

2020年,全国完工出口船342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1%;承接出口船订单244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9.3%;12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652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3.3%。 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8.9%、84.5%和91.7%。

2021年1-7月,全国完工出口船226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2.4%;承接出口船订单4031.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19.4%;截至2021年7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7917.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7%。 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3.7%、89.1%和88.3%。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华东地区造船实力较强

从企业数量上来看,截至2021年8月18日,国内船舶制造相关企业数量多达家,其中大部分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家)、山东(家)、上海(8440家)、浙江(8417家)、广东(7642家)、辽宁(4513家)、福建(4249家)、湖北(2709家)等八个省/市,前八省份产业集中度达80.61%(按照企业数量)。

从发展情况来看,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目前的竞争格局是央企、地方造船企业、民营造船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 央企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地方造船企业和民营造船企业则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如江龙船艇、扬子江造船、新时代造船、金海湾船业等。

从船舶制造行业总体运行情况来看,据《中国船舶工业年鉴2020》所统计的2019年情况来看,华东、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区的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占据了全国相当的份额,其中又以江苏省、上海市、辽宁省、浙江省、广东省等占比较多。

2、企业竞争:前十企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持续提高。 2020年,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业占全国总量的70.6%、新接船舶订单前10家企业占全国总量的74.2%、手持船舶订单前10家企业占全国总量的68%,新接订单向优势企业集中趋势明显。

2020年,我国船舶制造龙头企业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分别有5家、6家和6家企业进入世界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前10强,并且我国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世界十强相比2019年分别增加了1家和2家。

在船舶制造行业的11家上市企业中,选取8家较具代表性的企业,对其业务布局情况整理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展望未来,全球多国已开始接种疫苗,新冠疫情将逐步得到控制,世界经济贸易有望慢慢恢复正常。 随着国际航运业和油气产业的复苏,船东投资信心得到提振,被压制的市场需求可能释放。

然而,由于环保政策、可替代燃料等原因,未来船海市场的发展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综合全球船舶制造行业发展情况、各船型船龄情况、船东对存在弊端的LNG动力船舶的观望态度、我国造船三大指标的历史数据等,前瞻分析认为2021年我国造船完工量预计将达390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有望增长至5500万载重吨,由此手持订单量将进一步增加至8711万载重吨;

2021-2026年我国船舶制造产能预计将与2020年基本持平,新接订单量波动变化,造船完工量将根据新接订单量灵活调整,手持订单量则根据每年新接订单量及造船完工量进行计算,预计2026年绝对环保的可替代燃料动力技术仍未能实践应用于船舶中,新接订单量将下降至2800万载重吨。

军工龙头股有哪些 航天军工概念股一览表

军工板块股票一览

航天机电

航天晨光

中国船舶

际华集团

西仪股份

天和防务

通光线缆

火炬电子

成发科技

航天电器

中国宝安

四创电子

长春一东

中原特钢

飞亚达A

中国卫星

成飞集成

闽福发A

江南红箭

天银机电

北方导航

超图软件

中国嘉陵

航天长峰

山东矿机

银邦股份

海格通信

烽火电子

北斗星通

航天科技

航天通信

通达动力

海特高新

贵航股份

光电股份

中航机电

中航飞机

中航动控

中航动力

机器人

XD北方股

中直股份

中国一重

洪都航空

拓尔思

长安汽车

耐威科技

立思辰

欧比特

奥普光电

中国重工

中信海直

联创光电

久联发展

泰和新材

龙马环卫

旋极信息

新研股份

中航光电

中航电子

航天动力

航天信息

苏试试验

同有科技

中航重机

华东电脑

北方国际

康达新材

宝鼎重工

全信股份

海兰信

恒天天鹅

北方创业

鼎立股份

航天电子

高德红外

中材科技

一带一路概念股一览表,龙头股有哪些

以下是一些创业板光芯片概念股的列表,供您参考:

福建金森

主要从事半导体光电子元器件及模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晶晨股份

主要从事光通信芯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灵康股份

主要从事半导体激光器及光通信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安集科技

主要从事高速光通信芯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立方数科

主要从事光电子芯片及相关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长川科技

主要从事半导体光电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需要注意的是,股市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领域,投资者应该做好充分的研究和风险评估,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明智的决策。

股市有哪些板块? 每板块有哪些股票?

一带一路概念股龙头一览

基建工程承包:中工国际()、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建筑()、中材国际()、中钢国际()等。

机械出口:工股份、达刚路机()、柳工等。

电力设备与通信设备:企业如平高电气()、大连电瓷()、特变电工()、中国西电()、中天科技()、通光线缆()、中兴通讯()等

能源开发公司及油气设备:中色股份()、天富能源()、新疆浩源()、广汇能源()、首航节能()、安控科技()、江钻股份、杰瑞股份()、玉龙股份()、久立特材()。

高端设备的出口,特别是具有技术优势的高铁、核电企业:中国中车()、上海电气()、东方电气()、江苏神通()、中电环保()。

概念股都有哪些股票

你好,你好,板块一般分为三大类:行业板块、区域板块、概念板块

每一大类又分若干板块:

一、概念板块: 锂电池 军工航天 新能源 低碳经济 稀缺资源 循环经济 物联网 智能电网 铁路基建 黄金概念 3G概念 股权激励 基金重仓 资产注入 分拆上市 稀土永磁 多晶硅。

二、行业板块:

金融行业 首饰行业 钢铁行业 家具行业 石油行业 公路桥梁 汽车行业 交通运输 医疗器械 酒店旅游 房地产业 商业百货 物资外贸 食品行业

纺织行业 电力行业 农林牧渔 传媒娱乐 化工行业 煤炭行业 建筑建材 水泥行业 家电行业 电子信息 综合行业 机械行业 化纤行业 化肥农药

电器行业 摩托车 开发区 自行车 船舶制造 生物制药 电子器件 有色金属 酿酒行业 造纸行业 环保行业 陶瓷行业 服装鞋类 供水供气 发电设备

制笔行业 纺织机械 印刷包装 塑料制品 玻璃行业 飞机制造 感光材料 仪器仪表。

三、区域板块: 黑龙江省 新疆板块 吉林板块 甘肃板块

辽宁板块 青海板块 青海板块 北京板块 陕西板块 天津板块 广西板块 河北板块 广东板块 河南板块 宁夏板块 山东板块 上海板块 山西板块

深圳板块 湖北板块 福建板块 湖南板块 江西板块 四川板块 安徽板块 重庆板块 江苏板块 云南板块 浙江板块 贵州板块 海南板块 西藏板块

内蒙板块。

指数板块有:50板块、100板块、180板块、沪深300板块等。

中国股市的概念股有哪些?

概念股票是指具有某种特别内涵的股票。 而这一内涵通常会被当作一种选股和炒作题材,成为股市的热点。 其有具体的名称,事物题材等,例如金融股,地产股,资产重组股,券商股,奥运题材股,保险股,期货概念等都称之为概念股票,也就是一类具有共同特征股票的总称。

股市概念具有非常强大的广告效应。 一只股票自身或许没多大吸引力,可一旦它被纳入某个概念中,就会受到全体投资者的密切关注。

但是在股市上,概念的内在含义却不仅仅是对某一股票类别的概括,其引申含义是一个市场共识。 比如网络概念,在网络成为概念之前,涉及互联网的股票充其量只能称之为一个板块,是一种中性的界定,但成为概念含义就变了。

概念股票

概念股的分类有哪些?

概念板块有很多种,例如前热炒的锂电池、稀土永磁等板块,每个板块又含有很多概念股。

重组概念。 重组是牛市中永恒的话题,如果在重组前进入一些股票,往往能暴富,现今的海通证券就是当初的成都建投,三年涨50倍。

两会概念。 两会的召开倍受关注的三大主题:民生保障主题,新兴产业投资主题,体制改革主题所涉及的相关行业盈利确定性会得到强化。

新能源概念。 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世界经济不断发展与中东局势动荡压力下变得越来越贵。 除了节约石油资源,开发新的石油替代能源已成为各国解决石油危机的另一条出路。

新三板股。 “新三板”市场特指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转让试点,因为挂牌企业均为高科技企业而不同于原转让系统内的退市企业及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故形象地称为“新三板”。 而新三板概念股也就是沪深股市中跟上述新三板市场中有关的股票。

什么是重组概念股?

重组概念股就是对有重组预期的股票。 购买重组概念股风险多大风险有多大,不但取决于股票和概念本身,还在于你对这两者的分析把控能力。 既然是重组概念,就说明有一个投资的机会,但这个重组的技术可行性,政策风险,竞争因素,行业同期,经济大环境影响,是否被过度炒作以及你能否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资料等等。

军工概念股有哪些 军工概念股一览

问题太大、太广,有些软件系统里面应该可以查看,包罗万象、无法罗列全面!

概念很多:可以按行业分(纺织、交通、汽车、煤炭、化工、制药等等)、按地域分(山东、西藏、广东等等)、按产品等等,比如:软件、生物、新能源、智能电网、环保、节能、低碳、风电、医改、重组、航母、触摸屏、锂电池、高铁、军工、无人机、北斗导航、3G、、核电、沪港通、动漫、网游、手游、网络视频、新材料、页岩气概念股 、 稀有金属概念股 、 有色金属概念股、石墨烯概念股

1、概念股是依靠某一种题材比如资产重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撑价格。 中国概念股就是外资因为看好中国经济成长而对所有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的称呼。 也有称中国概念股是“就是为了使人相信其谎言而编造的一切谎言”。

2、概念股是与业绩股相对而言的。 业绩股需要有良好的业绩支撑。 概念股则是依靠某一种题材比如资产重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撑价格。

股市的概念,原本也是一类具有共同特征股票的总称。 如奥运概念,指的就是与承办奥运有商业机会概念股的一类公司的总称。 这样的概念还有许多,如网络概念、3G概念,WTO概念、生物医药概念,整体上市概念,股指期货概念,……但是在股市上,概念的内在含义却不仅仅是对某一股票类别的概括,其引申含义是一个市场共识。 比如网络概念,在网络成为概念之前,涉及互联网的股票充其量只能称之为一个板块,是一种中性的界定,但成为概念含义就变了。 概念是一个更为积极、含义更为肯定的投资共识。 概念类股票的产业背景、投资机会以及未来的前景,投资人会进行非常细致的分析研究并报以极大的信心。

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种特别内涵的股票。 而这一内涵通常会被当作一种选股和炒作题材,成为股市的热点。 其有具体的名称,事物题材等,例如金融股,地产股,资产重组股,券商股,奥运题材股,保险股,期货概念等都称之为概念股。 简单来说概念股就是对股票所在的行业经营业绩增长的提前炒作。

军工概念股有146只股票。

云南锗业

杰赛科技

信威集团

川大智胜

恒天天鹅

高德红外

中航重机

北斗星通

宗申动力

耐威科技

利达光电

利君股份

楚江新材

航天发展

远光软件

华东电脑

通裕重工

威海广泰

积成电子

中航动力

方圆支承

横店东磁

海特高新

永贵电器

银河电子

远程电缆

宏达新材

天津普林

航天晨光

同方国芯

通达动力

万讯自控

江南红箭

利源精制

中航电测

北方导航

飞亚达A

三一重工

国睿科技

中国船舶

中国重工

圣阳股份

东材科技

宝钛股份

太阳鸟

启明星辰

华菱星马

中信海直

银邦股份

机器人

科大讯飞

钢研高纳

海兰信

博云新材

常发股份

远东传动

宝鼎重工

中航电子

中航光电

神剑股份

轴研科技

太阳电缆

太原重工

西仪股份

北方股份

徐工机械

南通科技

中原特钢

亚星锚链

通光线缆

浪潮信息

旋极信息

中航机电

四创电子

同方股份

中航黑豹

航天电子

中直股份

海格通信

中国卫星

振华科技

欧比特

中国嘉陵

成飞集成

凌云股份

抚顺特钢

奥普光电

航天电器

长城信息

东方锆业

洪都航空

久联发展

秦川机床

振芯科技

航天信息

航天通信

同有科技

特发信息

金信诺

中航飞机

中鼎股份

航天长峰

贵航股份

华力创通

成发科技

泰豪科技

上海佳豪

巨星科技

东方精工

三爱富

康达新材

骆驼股份

长春一东

巨力索具

菲利华

天和防务

华天酒店

泰和新材

东华测试

北化股份

北方国际

中船防务

太极股份

联创光电

日发精机

北方创业

光电股份

盛路通信

钢构工程

金通灵

航天动力

中航动控

航天机电

中核科技

航天科技

万安科技

烽火电子

中国一重

银河投资

风帆股份

达刚路机

电科院

万泽股份

英飞拓

苏州固锝

天马股份

中国船舶深度研究报告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国重工()、中国船舶()、中国动力()、中船防务()、中船科技()、亚星锚链()、海兰信()、天海防务()、国瑞科技()、中科海讯()、江龙船艇()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船舶制造三大运行指标;重点监测船舶制造企业产值;规模以上船舶制造企业销售收入;出口船舶三大指标。

行业概况

1、定义

船舶是各种船只的总称,指能够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

船舶制造行业,即造船业,是现代综合性产业,也是军民结合的战略性产业。 作为关乎国民经济发展与国防安全的重要产业,船舶制造行业为海洋开发、航运交通、能源运输、国防建设等提供必要的技术装备,是我国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成分。

现代船舶种类较多,可按船体材料、航行区域、动力装置、推进方式、航行状态、用途等方式对船舶进行分类。 其中,最能说明船舶特征的是按照船舶的用途来进行分类,具体参见下表。

2、产业链剖析

钢材、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和船用配套设备等是船舶生产中重要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的任何变动都会影响到船舶的生产质量、成本等。 了解钢材、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的产量、价格走势将对船舶制造行业成本的控制有所帮助,同时了解船用配套设备的技术研发,有利于船舶新产品的开发。

船舶广泛应用于航运、国防军工、海洋工程装备等行业,是航运、国防军工、海洋工程装备等行业的重要配套产品,其产品性能必须满足这些行业的需要。 船舶制造行业的发展依赖着下游行业的拉动,同时也制约着这些行业的发展。

行业发展历程:初步建立现代高水平船舶工业体系

世界大国的崛起,无一不起步于造船、经略于海洋。 作为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象征,船舶工业具有高度的产业扩展性,有着“综合工业之冠”的美誉。

回首自近代以来15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船舶制造业经历了废墟起步、对外开放、世界跨越、继往开来等主要阶段,由千疮百孔到重获生机、由百业待兴到脱胎换骨,见证了时代的兴衰百态,镌刻了实业兴国的永恒。 当前,我国已迈入世界造船大国的行列,国际竞争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形成了船舶现代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建立了现代高水平的船舶工业体系。

行业政策背景:船舶制造行业向绿色和智能化转型升级

根据十四五规划,航运业的绿色和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将为一些小型和小众船型的新造船板块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中国整体造船市场将呈现出三大主力船型以外的多样化发展。 前瞻分析认为,未来五年内我国支线集装箱船、小型和大型LNG船以及海上风电船舶建造前景向好;邮轮板块受益于疫情后游客数量增长、中国邮轮港口建设的影响,中长期发展前景光明。

同时,为实现中国“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发展目标,船舶制造行业必须大力推进零碳排放船舶发展,同时加快培育低碳/零碳排放船舶新内需,将液化天然气(LNG)加注站、船用加氢站、船舶大功率充电桩等纳入“新基建”范围,在资金投入、运营维护等方面提供支持政策,确保基础设施建设与低碳/零碳排放船舶研发运营计划保持同步;制定瞄准未来更高温室气体减排要求、实施新一轮老旧船舶淘汰计划和“绿色长江”“绿色珠江”等产业化项目支持政策;通过设立产业基金、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高能耗、高排放的远洋、沿海、内河船舶拆解更新;推动LNG燃料、锂电池、燃料电池等新型动力应用,支持船舶改造油气收集系统和岸电受电设施。

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平稳增长

2020年,全国造船完工3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 承接新船订单289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0.5%。 截至2020年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711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2.9%。

2021年1-7月,全国造船完工24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7%。 承接新船订单45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23.2%。 截至2021年7月底,全国手持船舶订单89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6%,比2020年底手持订单增长26.1%。

2、2020年重点监测船舶制造企业产值达1530亿元

2014-2021年,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重点监测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波动变化。 2020年1-11月,船舶行业75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411亿元,同比下降0.9%。 其中船舶制造产值1530亿元,同比下降2.3%;船舶配套产值251亿元,同比下降4.6%;船舶修理产值147亿元,同比增长12.2%。

2021年1-7月,75家重点监测船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40亿元,同比增长15.1%。 其中船舶制造产值931亿元,同比增长16.2%;船舶配套产值174亿元,同比增长20%;船舶修理产值81亿元,同比下降10.9%。

注:每年重点监测船舶企业数量略有不同,2014-2021年重点监测企业数量分别为87、88、94、80、80、80、80、75和75家,同比增速根据企业数量进行相应调整。

3、船舶制造企业营收受疫情影响较大

不同于船舶工业其他业务的增长态势,2013-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船舶制造企业的销售收入呈波动下降趋势,作为传统制造业的船舶制造行业持续低迷。

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362.4亿元,同比增长0.6%。 其中,船舶制造企业销售收入为3029.8亿元,同比下降13%;船舶配套企业销售收入为494.9亿元,同比增长2.4%;船舶修理企业销售收入为299.3亿元,同比增长13.5%;船舶改装企业销售收入为39.3亿元,同比下降2.7%;船舶拆除企业销售收入为54.3亿元,同比下降31.1%;海工装备制造企业销售收入为439.6亿元,同比增长19.3%;航标器材及其他浮动装置的制造企业销售收入为5.2亿元,同比下降17.2%。

注:1)部分年份统计口径不同;2)同比增速根据当年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进行了调整。

4、出口船舶订单占手持订单量的比重高达88%

2020年,全国完工出口船342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1%;承接出口船订单244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9.3%;12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652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3.3%。 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8.9%、84.5%和91.7%。

2021年1-7月,全国完工出口船226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2.4%;承接出口船订单4031.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19.4%;截至2021年7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7917.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7%。 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3.7%、89.1%和88.3%。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华东地区造船实力较强

从企业数量上来看,截至2021年8月18日,国内船舶制造相关企业数量多达家,其中大部分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家)、山东(家)、上海(8440家)、浙江(8417家)、广东(7642家)、辽宁(4513家)、福建(4249家)、湖北(2709家)等八个省/市,前八省份产业集中度达80.61%(按照企业数量)。

从发展情况来看,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目前的竞争格局是央企、地方造船企业、民营造船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 央企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地方造船企业和民营造船企业则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如江龙船艇、扬子江造船、新时代造船、金海湾船业等。

从船舶制造行业总体运行情况来看,据《中国船舶工业年鉴2020》所统计的2019年情况来看,华东、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区的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占据了全国相当的份额,其中又以江苏省、上海市、辽宁省、浙江省、广东省等占比较多。

2、企业竞争:前十企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持续提高。 2020年,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业占全国总量的70.6%、新接船舶订单前10家企业占全国总量的74.2%、手持船舶订单前10家企业占全国总量的68%,新接订单向优势企业集中趋势明显。

2020年,我国船舶制造龙头企业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分别有5家、6家和6家企业进入世界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前10强,并且我国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世界十强相比2019年分别增加了1家和2家。

在船舶制造行业的11家上市企业中,选取8家较具代表性的企业,对其业务布局情况整理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展望未来,全球多国已开始接种疫苗,新冠疫情将逐步得到控制,世界经济贸易有望慢慢恢复正常。 随着国际航运业和油气产业的复苏,船东投资信心得到提振,被压制的市场需求可能释放。

然而,由于环保政策、可替代燃料等原因,未来船海市场的发展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综合全球船舶制造行业发展情况、各船型船龄情况、船东对存在弊端的LNG动力船舶的观望态度、我国造船三大指标的历史数据等,前瞻分析认为2021年我国造船完工量预计将达390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有望增长至5500万载重吨,由此手持订单量将进一步增加至8711万载重吨;

2021-2026年我国船舶制造产能预计将与2020年基本持平,新接订单量波动变化,造船完工量将根据新接订单量灵活调整,手持订单量则根据每年新接订单量及造船完工量进行计算,预计2026年绝对环保的可替代燃料动力技术仍未能实践应用于船舶中,新接订单量将下降至2800万载重吨。

标签: 投资于海洋产业的明智之选 亚星锚链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