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空调股票价值评估与投资前景展望

admin 6 0

公司简介

哈空调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空调”)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哈尔滨的全球化企业,主要从事空调、制冷和暖通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成立于1952年,拥有超过70年的行业经验,是中国空调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公司业务

哈空调的主要业务包括:

  • 家用空调:包括壁挂式空调、柜式空调、中央空调等。
  • 商用空调:包括多联机空调、冷水机组、空气处理机组等。
  • 制冷设备:包括冷库、冷链设备、制冰机等。
  • 暖通设备:包括风机盘管、空气源热泵、地暖系统等。

哈空调的产品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工业等领域,在国内外拥有广泛的客户群。

股票价值评估

股票价值评估是确定股票未来收益的当前价值的过程。影响哈空调股票价值的因素包括:

  • 财务业绩:包括收入、利润率、现金流等。
  • 行业前景:空调和制冷行业的增长潜力、竞争格局等。
  • 公司管理:管理团队的能力和经验。
  • 市场环境:利率、经济增长、消费者信心等。

根据公开财务数据和行业分析师的预测,哈空调的股票现价(截至2023年3月)具有以下估值指标:

  • 市盈率(P/E):20
  • 市净率(P/B):2.5
  • 股息收益率:4%

这些估值指标表明,哈空调股票目前的估值处于行业平均水平附近,具有合理的投资价值。

投资前景展望

对于哈空调股票的投资前景,市场普遍持乐观态度。影响其投资前景的因素包括:

  • 行业增长:空调和制冷行业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增长,主要受中国和新兴市场的需求推动。
  • 公司优势:哈空调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
  • 技术创新:公司持续投资于新技术,例如智能空调、节能系统等,以保持竞争力。
  • 国际化战略:哈空调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实现业务增长。

哈空调股票具有以下投资前景:

  • 长期增长潜力:行业发展和公司自身优势将支撑公司未来的增长。
  • 稳定收益:公司分红稳定,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现金流。
  • 风险可控:公司经营稳健,财务状况良好,投资风险相对较低。

投资建议

基于以上的分析,对于有长期投资目标和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哈空调股票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投资标的。建议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进行充分的调研,并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做出选择。

免责声明

本文中的信息和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涉及风险,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请务必咨询合格的金融专业人士。


段永平,大道无形我有型,雪球语录整理~经典收藏,值得看100遍

这么好的作业,不抄不收藏,内心难安

“大道无形我有型”

这是段永平在雪球的网名。大多数人对他的认知一般还停留在:

步步高、OPPO、vivo的“幕后老板”,中国第一位拍下巴菲特午餐的企业家, 拼多多 创始人黄铮的“导师”。

而他堪称辉煌的投资战绩却鲜少有人提及,20年前,40岁的段永平退居幕后,“主业”带孩子、打高尔夫,副业“玩投资”。

结果,这位“企业家中的异类”动辄“玩出”100倍以上的投资回报,包括重仓苹果、茅台、腾讯、 网易 、 拼多多 ,等等。

成功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十次,可能都有运气成分,但持续成功、把失败控制在可控范围内的段永平,一定是在“大道”的层面上看对了什么、做对了什么。

通过翻阅段永平过去20多年在雪球、 网易 博客等平台上的分享,包含他对企业、管理、投资、认知等方面长时间、多维度的思考。 摘编出其中100条集结成文,不难发现,段永平的思想都是些再直白不过的道理,但其中却蕴藏着投资哲理。 希望段永平悟出的“大道”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关于企业

001. 做企业如跳水运动员,动作越少越好。

002. 一个企业家应该将80%的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这20%的事情能给你带来80%效益。

我当CEO时并没有一个时间分配表,但大致知道什么是重要的。 简而言之,不要让重要的事情变成紧急的事情。

003. 有时有人问我对某一个项目有没有兴趣,我问都不问就说没有兴趣。

我知道我自己和我的企业就这么点能力和规模,不可能再分散资源,我根本就不追求有天上掉馅饼的事。

004. 松下幸之助讲过, 企业不盈利就是罪恶,但是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

005. 不赚钱的生意,多少营业额都是没用的。

就像不赚钱的净资产有时就是累赘,比如在渺无人烟的地方建个酒店,花了1个亿,每年亏500万,重置成本还是1个亿,现在5000万想卖,这谁要?

所以我编了个“有效净资产”的名词。 也就是说,不能产生现金流的净资产其实没有价值(有时还可能是负价值)。

006. 好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就是利润和净现金流一直都是杠杠的,而且竞争对手哪怕在很长时间里也很难抢。 你可以想想谁的生意是很难抢的?然后再想想为什么?

007. 需要用很多人(相对营业额和利润而言),是不好的模式的一个特征。

008.低价是条最容易的路,也是一条最难的路。

除非迫不得已,用价格武器总是错的。 很少人明白,低价是不会扩大市场份额的,但被迫降价有机会保住市场份额而已。

009. 追求“性价比”的公司大多是在为自己的低价找借口。 长寿公司大概是不太强调“性价比”这个概念的。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好货不便宜啊。

010. 如果大凡你能做好一件东西,你为啥还要做很多做不好的东西呢?

就像怎样改变茅台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啊?多推一些便宜的非53度酒,包括茅台啤酒和红酒,甚至茅台米酒啥的,以及茅台矿泉水、茅台酒店、茅台手机、茅台空调,加快推出的速度,5年出厂的规矩也不要了,假酒也不管了……10年后,茅台的地位应该就彻底不一样了。

011.“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平庸企业的敌人。”

你可能认为这个原则平淡无奇,但我是通过深刻的教训才学习到的。——引用:巴菲特

012. 企业文化指的就是“利润之上”的追求。 “利润之上”和“利润之外”好像是有一点点差别的,“利润之外”可以被理解成不同于利润的追求,“利润之上”的目的则似乎会不同。

013. 很难判断一个企业文化是否好,但看出不好的企业文化要容易得多。

014. 我在美国的时候,去机场接一位步步高的同事,估计要在机场等1个小时,所以在停车场投了1个小时停车收费的币,结果那位同事提前半小时来了。

这就有个问题,多投了半小时的币,是继续在车里等这半小时还是浪费多投的这半小时的钱?结论不言而喻,现实生活中肯定是开车走人的。

但在实际决策中,很多人都犯继续等下去的愚蠢错误:这件事我已经投了几千万呀,怎么停得下来,为了救这些沉下去的成本再投入几千万,明知事情是错的还要坚持做下去,结果自然是败得更惨。

在原则性问题上,不能脱离事物的属性,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是非不应该给利益让路。

015. 我经常会用拟人化的角度去想一家公司: 我不想打交道的人,我也不想投资他们的公司。

016.凡是说要把市值做到多少钱的公司,我都不碰。

017. 从外面请顾问对自己公司做战略评估,一定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很难理解当自己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战略时,别人可以帮得上忙,不管别人是谁。

旁观者清的情况下,或许他可以指出错误,但要教会自己该干嘛大概是不可能的事。 还有就是,让问题自己找问题大概是不会找到问题的。

018. 我如果认为一家公司不诚信的话,我就不碰了,禁区大概是两个:生意模式不好、企业文化不好。

企业文化不好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经常说瞎话,你只要看他以前说过多少瞎话就明白了。

019. 这里透露一个小机密: 任何东西都是标实价、不讲价的好 。 可以讲价实际上对卖家而言,是个非常短视且成本很高的行为。

成本很高指的是无法授权且容易造成管理漏洞,短视指的是如果可以还价,那就是在鼓励回头客来讨价还价。 对客户而言,任何讨价还价都会让他们有“可能吃亏了”的感觉,因为客户觉得价钱还没还够。

所以我们在20多年前就没有讨价还价了。 不讨价还价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大家慢慢想哈。

020. 消费者长期来讲,是极聪明的一个群体。 所谓的营销对一个公司来说,只是一个环节而已,相当于木桶的一块板。

凡是认为公司好是因为营销好的说法,其实就像认为一个能装水的木桶是因为有了一块叫“营销”的木板一样可笑。

021. 如果国际化指的是学到世界上的好东西的意思,就没问题,如果指的是拼命到别的国家去做生意的话,对中国绝大多数公司而言还是蛮危险的。

022. 负债的好处是可以发展快些。 不负债的好处是可以活得长些。 再说,一般来讲, 银行都是要确认你不需要钱时才借钱给你的。

023. 扩张的时候要谨慎。 我把这个叫 “足够的最小发展速度” ,就是兼顾足够和安全的意思。 多数人在扩张时用的都是所谓的最大速度,最后一个不留神就翻车了。

你比方说开车上班,谁会说开快点撞死算了,对不对?家人都是跟你说,开慢点注意安全,他没有担心你去不到那个地方。

但是呢,很多媒体啊、老百姓、甚至是很多企业都是这种心态,大家鼓励的都是开快,宣传的也都是开快,说开快点撞死拉倒没关系,哪有这样做的呢。

024. 不懂企业的人是很难懂企业的,就像不懂这句话的人也很难懂这句话。

二、关于管理

025. 文化这两个字,基本上可以解释败事有余的“事情”。

026. 我一直认为老是强迫加班加点的部门负责人的管理水平有问题,老是强迫加班加点的公司的老板的管理水平有问题。

027. 狼性文化最终会输给人性文化。

028. 培训的成本很贵,但不培训的成本更贵。 不知道第二点的企业走不远。

029. 老巴(巴菲特)引用过彼得·林奇的一句话,说投资要投蠢人都能管好的企业,因为早晚都会有个蠢人来管理。 潜台词指的是要买生意模式好的企业,但随后老巴还是强调:即便如此,他还是希望有个好的管理层。

030. 逻辑上讲,两个火鸡加起来也不会变成老鹰的。

031. 人才的合适性往往比合格性重要。

032. 经常看到报道说有人发多少多少钱去激励员工,甚至据说还有扛着钱到球场边督战的。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在企业经营中靠多发钱对员工其实是没有激励作用的。

钱其实是“保健因子”,而不是“激励因子”,是多了没用、少了不行的东西。

比如,如果员工已经很努力在工作了,多发钱并不会让他们更努力,但少发是会留不住人的,会有显著的“破坏力”。 所以,发多少其实体现的是公平。

某些所谓老板给员工发“红包”的说法其实也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个“红包”其实是员工应该得的。 我非常不喜欢那种“恩赐”的感觉。

记得早期还在小霸王时,由于公司人还很少,很多同事的年终奖都是我一个一个发到大家手里的。 有时有人会说“谢谢老板”,我就会很严肃地说应该是公司谢谢大家一年的努力。 这个真不是客气。

033. 一个企业的失败,企业家要负主要责任;一个企业的成功,功劳肯定是大家的。

034. 我在公司里是个反对派,几乎做什么我都会提反对意见。 如果连我的反对意见大家都不怕时,做什么我都会放心一些。 我最怕的是当老板说什么大家都说“好”。

035. 凡是员工见到领导都战战兢兢的公司,时间长了都会出问题的。 因为这种公司的员工大多都会变得没有担待,凡事希望交给上级去决定,效率慢慢会降低。

除非这种公司的产品非常聚焦,大老板确实可以照顾到所有大方面,不然早晚会出问题的。 我觉得日本企业这些年在有些行业出问题就是这个原因。

036. 当一个公司里哪个部门强调自己部门是最重要的时候,往往这个部门就是公司最弱的部门。

037. 我个人理解,其实没有绝对的公平——就是所有人都觉得公平的公平。

作为 游戏 规则的制定者,最重要的是要有公平心。 公平并不等于平等,也不是平均主义。

038. 放权里最关键的是可以容忍在“把事情做对”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我个人的理解是干同样的事情我也犯错,为什么别人不可以犯错。

在一些企业里,如果是老板自己的原因导致赔钱,他会觉得正常;但如果是下属导致的亏损,他往往会很心疼。

我是可以把别人亏的钱和自己亏的钱等同起来的人,这种容忍对于建立 健康 的企业文化来说十分重要。

039. 只有在靠谱的地方呆过才知道什么叫不靠谱,反过来其实不成立。

040. 一个组织里如果有大家都不执行的规矩存在,长期来讲就是鼓励大家不执行大家制定的规矩,未来大家的麻烦可就大了——比如常见的没有交警和红绿灯的十字路口。

面对的方式其实也很简单, 就是执行你的规矩或者废掉执行不了的规矩,最好不要有中间地带, 不然大家会很忙的。

041.再好的车手也很难开好一辆烂车。

三、关于投资

042. 其实价值投资是所谓投资的唯一一条路,不存在什么捷径,不存在什么窍门。

如果你想走轻松的路,我保证,它比艰难的路更长更痛苦。

很多人是可以不管熊市还是牛市都让自己难受的。

043. 投资的信仰指的是:相信长期而言股市是称重机, 对没有信仰的人来说,股市永远是股票器。

044. “最糟糕的投资方式”就是嘴上讲的是价值投资,干的却是投机的事。

045.投机是件非常好玩的事情,就像偶尔去下赌场一样,如果你做好了输钱准备的话。

046. 我经常看到有人跑到自己的能力圈以外去做事情,回头安慰自己的话就是“扩大能力圈”是要付学费的。 股市上那些长期亏钱的大多属于不知道自己能力圈有多大的人。

047.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投机的心,所以才需要信仰。 我对信仰的理解就是“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或者说知道是“不对的事情”就别做了。

难道还有人明知是错的事情还会做的吗?看看周围有多少人抽烟你就明白了。 人们热爱做“不对的事情”,是因为这类事情往往有短期诱惑。

巴菲特能有今天最重要的是“不做什么”。

048. 我问过巴菲特在投资中不可以做的事情是什么?他告诉我说:不做空,不借钱,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不懂的东西。 投资的基本原则就是不懂不投!

049. 我发现“做错的事情”的人和公司,往往在侥幸活过来后还会继续“做错的事情”,就有点像骗子被抓以后往往会认为是骗术还不够好,而去总结如何提高骗术一样。

050. 做对的事情就是—— 当发现错了就尽快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

051. 在做对的事情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要和因为做错的事情而带来的结果严格区分开来。

如果还不明白的话,就请看看那些一直很聪明但老是不如意的人这些年都在忙啥就明白了。

052. 投资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right business,right people,right price (对的商业模式,对的企业文化,合理价钱)。 这是老巴说的。 price没有那么重要,business和people最重要。

053. 我理解的投资归纳起来就是,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折现,句号!

未来现金流折现不是一个计算公式,只是一种思维方式。 芒格说他从来没见巴菲特算过,我其实也没认真算过,都是“毛估估”。 就像姚明往那儿一站,谁都能看出来他比我重,难道还要用磅秤后才知道?

054.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和上不上市无关。 你们只要把这公司想象成一家非上市公司,没有股价的变化就明白了。

不过,绝大多数人大概做不到这点。 客观讲,没办法将一家公司看成非上市公司来投资的话,最后多数是会亏钱的。

我买股票时总是假设,如果我有足够多的钱的话,我是否会把整个公司买下来。

055. 有一种说法是“不打算拿10年的股票,你为什么要拿10天呢”,这句话不是说自己买的股票一定要拿10年,而是说如果自己觉得,10年以后自己认为肯定不好的公司,就不应该现在去买。

056.所谓的安全边际指的应该是自己对公司的理解度,而不是价钱。

股票是由每个买家自己“定价”的,到你自己觉得便宜的时候才可以买,实际上和市场、别人无关。 啥时候你能看懂这句话,你的股票生涯基本上就很有机会持续赚钱了。

057. 买股票和这只股票过去是多少钱没关系,就像卖股票和买入成本无关一样。

058. 看懂了一家公司最简单的标准就是,你不会想去问别人“我是不是看懂了这家公司”。

真正的投资者绝对是“目中无人”的,脑子里盯的就是这个企业,他不看周围有没有人买,最好希望别人都不买。

059.关注生意而不是股价。

060. 记得以前有记者问我,为什么当年那么有勇气买 网易 ?我说10块钱的东西有人1块钱哭着喊着要卖给你,你要勇气干什么?

这句话放在这里也适用: 当有人非要把金子按铜的价钱卖给你时,你是不需要勇气的,你只要确认那真的是金子就行了。

不过,当你也不知道你要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的时候,那可确实有点难了,那种时候就会东张西望地看别人的反应。

所以, 需要胆量的是投机,投资是不需要勇气的,也就是说当你需要勇气时你就危险了。

061. 其实任何股票都只有一个真正的买家,那就是公司自己。

062. 没人可以改变股市上85%以上的人会亏钱的现象。 如果非要我指点一下的话,那就是最好远离股市,至少不亏钱,这句话可以帮到股市上85%-90%的人。

不过,我知道其实不会有人听这句话的。 因为问题是没人知道谁是那85%。

063.看起来免费的东西往往最贵,看起来便宜的东西往往不便宜。 买东西如此,投资也常常如此。

064. 投资心态和大小不应该有关系。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小投资者,那你很可能一直是小投资者。

065. 高尔夫有很多地方特别像投资。 比如,挥杆原则非常简单:1.就是学不会,但自己不知道;2.打球时老是会忘掉原则;3.很难保持平常心去坚持原则。

066.希望你什么时候能明白把鸡蛋多放几个篮子,其实是有效提高风险的最好办法, 虽然能明白这个东东非常不容易。

067. 很久以前,有人对我说,股市就是个赌场,我说不是,他坚持说是。

我突然悟到:对那些说股市是赌场的人来说,那就是赌场。

068. 其实老巴并没有教会我们什么。 我们如果本来不懂的话,是没有人可以教会的。

四、关于认知

069. 没耐心是理性不够的表现。

070. 平常人一般难有平常心。 平常心实际上就是不平常心, 因为不容易有。

平常心就是凡事要回到原点去考虑。 如果你关心的不是事物的本质,没有平常心是正常的。 倒过来也一样,如果你关注的只是事物的本质,平常心自然就在那里了。

071. 很多年前,我和华以刚下过一盘围棋,有一块我感觉非常不舒服,复盘的时候我问他,为什么我怎么下都觉得不对。

然后他告诉我其实这里怎么下都一样的,因为你前面下错了。

072. 高手和其他选手的差别就在错误率低,而不是能打出多少好球来。

073. 很多所谓厉害的人,其实仅仅是因为他们一直在老老实实地做他们该做的事情而已,单看每件事情是很难看出来他们厉害在哪里的。 厉害是攒出来的。

074.知道和骨子里相信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075. 不知知不易,恐将行更难。

076.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

077. 知道自己能力圈有多大,往往比自己能力圈有多大要重要得多。

078. 能力圈不是拿金箍棒在地上画个圈,说待在里面不要出去,外面有妖怪。 能力圈是:诚实对自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有这样的态度,然后如果能看懂一个东西,那它就是在我的能力圈内,否则就不是。

079. 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而不是有多大的胆量。

080. 愿意化繁为简的人很少,大家往往觉得那样显得没水平,就像买茅台一样,没啥意思。

学会简单其实就不简单。 我懂的生意非常少,和很多人的差别在于我承认我懂的少,所以就变简单了。

081.简单和容易完全不是一回事 。 比如一个好的高尔夫运动员一天大概要练8-10个小时的球,常年如此,简单而枯燥但绝对不容易。

082. 很多“聪明”人会把别人的成功或自己的不成功,归结于运气或“accidents”,而且他们总是能够很“聪明”地找到办法让自己认为确实如此。 《功夫熊猫1》里说, “there are no accidents” 其实是蛮有道理的。

083. 不整天想着出奇,犯错机会会下降,不小心出个奇反而成为可能了。 我说的不出奇并不是说结果不出奇,而是说心里不要老想着出奇。 你如果老想着本质的东西,总有机会出奇。

会打高尔夫的人大概都知道,凡是想打远点儿的时候都是最容易犯错的时候。

084. 突然想到老巴的一句话: 如果你在坑里,至少别再往下挖了。 只要看看有多少人在给自己挖坑就明白了。

085. 理性面对现实的勇气,有时候还是会有回报的。

086. 凡事能往后想几年,往往(决策)难度会大幅度下来。

087. “道”的东西确实难教,必须要靠自己悟。 心中无道的人你怎么说也是没用的。

大多数人(经常包括本人在内)都是不容易open的,很难接受跟自己以前认识不同的东西,即使对方做得很好也老是想办法给自己找个不用学他的借口,有趣得很。

我有时候感觉很奇怪的是,如果是个已经很成功的人,不太接受新东西我也能理解,因为人家已经有了足够成功的经历和理解了。

现实中我看到的情况刚好相反,那些不open的人常常就是那些不太成功的人。 举个例子,炒了30年股票都不赚钱的人,当我说老巴时,人家居然会说……布拉布拉的。

088.改变不容易,但任何时候可能都是好时机。

089. 舍不是为了得。 我曾经用“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句话来说明本分的意思。 其中“有借有还”就是本分,但“再借不难”其实是功利。 当你不再想着“再借不难”时,你就真的“本分”了。

090. 信誉不是讲讲而已,只有当你需要付出代价的时候才知道,你是不是个守信誉的人。 “讲”信誉谁都会,但当需要“守”信誉的时候很多人就不行了。

091. 善良不是去把蛇放怀里。 善良体现最多的是不作恶。

一般来说,恶人自有恶人磨,最重要的是远离他们就好。

092. 我不认为我对别人很苛刻,但如果谁把什么事情搞砸了,我会当面跟他说。 诚实是我的责任。 我知道我在说什么,而且事实证明通常我是对的。 那是我试图创建的文化。

我们相互间诚实到残酷的地步。 任何人都可以跟我说,他们认为我就是一堆狗屎,我也可以这样说他们。 我们有过一些激烈的争吵,互相吼叫,那可以说是我最好的一段时光。

093. 恐惧程度和了解程度成反比。

094. 说起孤独,让我想起当年买 网易 的时候,从开始买到 网易 跌破1块钱“满3个月”的那天,总共2个多月的时间里,每天的买单可能有一半都是我的。

当时确实感觉很孤独,尤其是最后一天,居然一下子买了接近50万股。 据说那天卖的人是害怕3个月满了会被摘牌。 买的那个人的想法非常简单,认为买的是公司,上不上市无所谓。

孤独有时候确实价值连城。

095. “敢为天下后”的整句话是“敢为天下后,后中争先”,没有能力后中争先的地方是绝对不该去的。

096. 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和眼后。 看了这句话以后,其实大多数人还是不会听的。

能从自己的错误里吸取教训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能从别人的错误里吸取教训的那都是天才。

097. 单纯的理想主义者走不远,单纯的现实主义者做不大。

098. 我的动力是什么?我觉得大多数创造者,都想为我们能够得益于前人取得的成就而表达感激。 我并没有发明我用的语言或数学,我的食物基本都不是我自己做的,衣服更是一件都没做过。

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赖于我们人类的其他成员,以及他们的贡献和成就。 我们很多人都想回馈 社会 ,在 历史 的长河中再添一笔。

我们只能用这种大多数人都掌握的方式去表达——因为我们不会写鲍勃·迪伦的歌或汤姆·斯托帕德的戏剧。

我们试图用我们仅有的天分去表达我们深层的感受,去表达我们对前人所有贡献的感激,去为 历史 长河加上一点什么。 那就是推动我的力量。

099. 就像鲍勃·迪伦所说,如果你不忙着求生,你就在忙着求死。

100. 希望你不要寄希望于有人可以一句话让你明白。 我花20年理解的东西,如果你能花10年搞懂就至少比我厉害多了。

巴菲特传书摘和评论

※书名 BOOK TITLE 巴菲特传基本信息 BASICS2. 出版社:中信3. 阅读进度:读完阅读心得 LEARNINGS1. 延后满足别花未来钱,生活中节俭攒第一桶金,因为现在的100万元年化15%收益是30年后的6600万元。 那就三室一厅改两室一厅。 内环改中环住。 不要过度消费。 2.要用低成本保险浮存金而非高杠杆高利率借贷资金来投资。 如果个人没有就用自由资金别上杠杆。 3. 敢于和乌合之众逆向思维,不贪心就能逆向思维,有时有些慷慨奉献精神反而是买在底部卖在高位。 想起故事,老和尚熊市悲天悯人说你们都不要的股票给我吧,牛市大家打破头抢,老和尚则说不要争了我卖给你们。 重点摘录和阅读心得 NOTES1. 大部分人要么是企业家,要么是投资家,只在一方面擅长。 而巴菲特既是投资家又是企业家,两手都很硬,这种独有的交叉性经验(crossover experience)是他取得巨大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这种经验使我在商业和投资领域都能从容地做出正确决策。 ”(用自己参股朋友企业的角度在买入前评估公司。 我们买个空调还要做几天网上购物调查,往往买股票只是看一下机构报告和上涨趋势就迫不及待入手唯恐踏空。 ) 巴菲特并非生下来就同时具备这两种才能,他的才能也并非是一下子获得的,而是一步一步逐渐进化的:他先是小企业家,然后成为投资家,再成为既通过股市投资企业又在股市外收购企业的投资家加企业家,而且通过保险业务创造的巨大现金流把股票投资和收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他的投资策略进化到一个新阶段,他的财富也不断上升到新的高度,最终成就了世界首富的惊人财富传奇。 (S型螺旋型上升,我们也可以试着做一下小生意来了解企业的财务报表,负债,杠杆,现金流的重要性,亲身体会比看别人写书要深刻多了) 这本书详细描写了巴菲特的三个进化阶段: 青少年巴菲特:成功的小企业家,从零到9800美元 巴菲特在青少年时期(1930~1950年)创办了一系列小企业。 巴菲特从小就持有强烈的赚钱欲望,12岁时发誓要在30岁之前成为百万富翁:“如果成不了百万富翁,我就从奥马哈最高的楼上跳下去。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完成时间,广而告之,破釜沉舟,让自己没有退路。 我们的目标都往往偷偷的不敢告诉别人怕完不成。 被打脸后可以轻易原谅自己,反正没有人知道) 6岁时,他会在晚上挨家挨户地去兜售批发来的可口可乐,还把邻居都动员起来去捡别人打飞的高尔夫球,清洁整理后转手加价卖出。 他从13岁开始送《华盛顿邮报》,后来又送《华盛顿时代先驱报》。 他一共建立了五条送报路线,每天早上要送将近500份报纸,同时还推销杂志来提高收入。 这个业余兼职的初中生每个月可以挣到175美元,相当于当时一个标准白领的收入。 (先通过劳动,中国未工作的学生想积累原始投资本金可以去捡废品,送外卖) 1945年,他只有14岁,就拿出自己积攒的1200美元,买了一块40英亩的农场,当上了小地主。 (拥有人生的第一份不动产或自住房是买股票前先要做的。 要不然输光了都没有地方住) 读高中时,巴菲特和朋友成立了一家小公司,买了好几台旧弹子球机,放到威斯康星大道上的理发店里,然后按小时收费,收入和理发店的老板五五分成。 结果他每周都能挣到50美元,盈利相当高,这时巴菲特已经当上了小老板。 (借鸡生蛋,而且不用买新的二手的挺好,锱铢必较,能二手绝不一手) 1947年6月从高中毕业时,巴菲特已经递送了差不多60万份报纸,挣到了5 000多美元。 上大学前,他把弹子球公司转手,卖了1200美元。 读大学时他又找到了一份送报的工作。 当时他开着一辆1941年款福特车在美国西南部奔波,为《林肯周报》监督6个县城的50个报童每天的送报工作,工资是每小时75美分。 巴菲特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管理者。 (学习做管理者,假借别人的廉价劳动力,成为经理人扩大经营规模) 1949年冬天,巴菲特又搞了一个“巴菲特高尔夫球公司”。 到1950年7月,他一共销售了220打高尔夫球,从中赚了1 200美元。 此时的巴菲特既是老板,又是经理人。 (多元化尝试) 大学毕业时巴菲特把他各项经营的总收入加起来,已经攒下了9800美元,和其他只会花钱的同学相比他有钱得很,甚至比那些全职工作的成年人的收入都高得多。 这个万元户,在当时算得上一个小小富翁。 这时的巴菲特年仅19岁,却已经有13年的商业经验。 尽管他就读的沃顿商学院声名远播,但是那里的课程让人感到乏味。 巴菲特毫不客气地说自己比教授懂得还要多。 那些大学教授虽然都有一套完美的理论,但却对巴菲特渴望获得的赚钱技巧一无所知。 (敢于挑战藐视权威,有批判性独立思考能力,比尔盖茨 扎克伯格都等不及哈佛毕业就创业去了,换了我们恐怕舍不得这个唾手可得的金字文凭,那可是哈佛,但差一二年可能就没有微软和facebook了。 互联网能早出来一天都是绝对性的头部玩家,第二名就别想了。 腾讯利用微信打败新浪微博也是迭代而非同类竞争,当年腾讯微博客根本不能匹敌新浪微博) 正是这些宝贵的商业经验,使巴菲特对企业经营有着深入的了解,而分析企业经营的竞争优势,正是巴菲特一生投资成功的根本所在。 青年巴菲特:成功的投资家,从9 800美元到2 500万美元 巴菲特在青年时期(1951~1969年)通过股票投资成为一名千万富翁。 巴菲特的父亲是一个股票经纪人,巴菲特儿时经常去父亲的办公室,从小就对股票交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从10岁就开始进行股票投资。 (及早浸淫熏陶在投资环境很重要,有些道理和哲学是要假以时日才能顿悟,没有1万小时专注地刻意练习是无法达到一定高度的)到高中时,巴菲特已经是学校里的炒股高手。 但直到巴菲特大学毕业前,他和大多数散户一样,也只是看图表、作技术分析、猜股价趋势、到处打听小道消息、追涨杀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股民,业绩也相当一般。 在1950年大学快毕业时,巴菲特读到了格雷厄姆的投资名著《聪明的投资人》,这让他茅塞顿开,原来真正的投资之道是价值投资。 于是,他投身到哥伦比亚大学格雷厄姆门下读了研究生。 1951年,巴菲特毕业后在父亲的经纪公司做了3年经纪人,之后终于得到机会在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司工作了两年。 在导师的言传身教下,巴菲特终于得到了价值投资的真谛,他的投资业绩大大改善,个人财富也从大学毕业时的9800美元激增到14万美元。 (不再追涨杀跌,进入价投6年14倍) 1956年春天,格雷厄姆解散了投资公司。 巴菲特回到家乡创办了自己的投资公司,筹集到10.5万美元,他个人象征性地投入了100美元。 他的报酬主要来自于作为投资管理人以一定的比例从投资利润中分成。 (开始用别人的资金抽成) 直到1969年巴菲特因为股市过于狂热而解散合伙公司为止,在1957~1969年这13年期间,他取得了30.4%的年均收益率,远远超过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8.6%的年均收益水平。 这13年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5次,而巴菲特的合伙公司却从来没有发生过亏损。 1969年,巴菲特决定解散合伙公司,因为他认为股票市场正处于极度的投机狂热之中,真正的价值在投资分析与决策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 巴菲特对合伙公司的资产进行了清算,在牛市最高峰出现很早之前就彻底离开了股市。 这是巴菲特的理性的最好体现,本书第6章对巴菲特解散公司、退出牛市经历的描述值得一读再读。 (敢于激流勇退,把鱼尾留给别人吃。 不贪心从头吃到尾才不会被大熊市咬住。 当年2007年赵丹阳清盘。 没有做530前最后利润最好的泡沫式疯狂也是巴菲特式的退出)中年到老年巴菲特:投资家+企业家,从2500万美元到620亿美元 管理合伙公司时,巴菲特的个人资产已达到2 500万美元。 公司解散后他把大部分资金都悄悄投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上,巴菲特夫妇持股比例达40%以上。 通过伯克希尔·哈撒韦这家上市公司,巴菲特开始大量投资股票和收购企业,从1965年到2007年取得了4008倍的投资收益率,远远超过同期美国标准普尔指数68倍的收益率,其良好的业绩推动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从每股15美元上涨到惊人的每股13万美元。 在2008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也增长到了620亿美元,成为世界首富。 巴菲特的投资业绩远远好于其他投资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不仅从事股票投资,而且还进行大量的企业并购,双管齐下。 巴菲特投资股票和收购企业的方法和策略非常相似:“投资上市公司股票的成功秘诀与并购子公司没有什么不同。 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希望能够以合理的价格取得拥有绝佳经济状况与德才兼备的管理层的公司。 而在此之后,你需要做的只是监控这些特质是否还在继续保持。 ” 需要说明的是,保险是巴菲特的核心业务,巴菲特称之为“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巨额低成本资金,让巴菲特能够大规模收购企业或投资股票。 在取得很高的投资回报后,巴菲特保险业务的资本实力大大增强,从而提供了更多的保险业务,带来了更多的保险,而更多的资金又带来更多的企业收购或股票投资,更多的回报再带来更多的保险,如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从而使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企业版图越做越大,巴菲特的个人财富也越聚越多。 更准确地说,保险家、企业家、投资家三位一体,这才是巴菲特成为世界首富的关键。 巴菲特投资成功的三个因素 分析巴菲特成功的个人因素时,我将其总结为三个关键因素。 一是智商,更准确地说是智慧。 巴菲特是非常聪明的,但绝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 他对人、对事、对市场有着深刻的见解,总是能把握最根本的东西,用最简单最轻松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高屋建瓴,模糊失焦凸显重点) 二是财商。 巴菲特在多年的经营和投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综合的商业投资思考模式。 他总是能抓住最重要的因素,提前很多年就准确判断出一家公司未来的长期发展趋势,从而对其内在价值做出准确的估计。 这使他能在价格合理的情况下大笔出手投资,从不亏损。 而且巴菲特把股票投资、企业收购和保险经营三种商业模式非常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经营模式。 三是情商。 巴菲特说:“投资必须是理性的。 ”巴菲特在市场大涨大跌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理性,让人敬佩。 1969年,他在牛市狂热中退出市场。 1973年,他在市场暴跌后却勇敢进入。 1987年,在几年前股市崩溃的牛市狂热中,提早就大量抛出,而在崩溃后又大量买入可口可乐等股票。 他称自己成功的秘诀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这个真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巴菲特之所以值得所有的投资人学习,不仅是因为他的投资业绩最高、在投资中赚的钱最多,还因为他捐赠的款项最多。 2006年,他把85%的资产,相当于380亿美元,全部捐赠给了慈善事业。 巴菲特说,他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享受赚钱过程中的快乐。 我们学习巴菲特的目的并不全是为了赚钱,而是学习巴菲特做人、做事、做投资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不仅体现了大师的智慧,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摆脱人生、事业、投资中的迷惑,找到一条确保长期成功的正确的道路。 巴菲特跟导师格雷厄姆学习一年后其投资业绩大大改善,这让他十分感慨:向大师学习几个小时,就胜过自己自以为是地苦苦摸索10年。 (花钱参加专业培训和同好们一起切磋远远好过一个人闷头自学。 这是为什么那些成功的基金经理还要花巨资拍卖到巴菲特晚餐的权利,用多维度的方式坚定自己的信念和方向)

现在做什么生意好呢

大市场,前景行业,无非是能源、通信、金融行业\x0d\x0a小市场,比较有前景的,是大众所需,消费忠识度比较高的行业,比如饮食,零售、生产\x0d\x0a无论是工作,还是创业!你需要选择自己兴趣,找准自己的优势,发现你的特长.\x0d\x0a1:考虑你的兴趣,做你最喜欢做的,只有让工作成为乐趣。 你才能更好的在这个行业发展\x0d\x0a2:分析你拥有经验,做你最擅长的。 内行的身份,会让你在很多事情上得心应手\x0d\x0a3:这里强调一下关系渠道,这个靠社会生活中的积累。 多一个渠道等于多一个机会。 往往发财靠关系。 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x0d\x0a我的看法和我的做法是\x0d\x0a1、复利挣钱。 也就是本生利,利滚利。 相当于把钱放高利,拿到了利就去当本\x0d\x0a2、复式挣钱。 一个人有三头六臂,也挣不多,要做到许多人为你工作,许多条路为你挣钱,许多地方为你生钱\x0d\x0a3、利用别人为你挣钱,解放自己,自己人才有时间去学习如何快速挣钱\x0d\x0a4、会运用资本的力量\x0d\x0a5、会运用人脉的力量\x0d\x0a6、会运用杆杠的力量:比如借用他人的力量,借用资本的力量??合作伙伴,共同创业??\x0d\x0a7、开源节流\x0d\x0a8、寄生法,也就是借用大企业,也可以是合股\x0d\x0a9、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标签: 哈空调股票价值评估与投资前景展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