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扶持: 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文化传媒产业发展,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admin 62 0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传媒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税收优惠政策

  • 对文化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并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
  • 对文化企业所得税税率减至15%,扶持力度持续增强。
  • 对文化企业出口收入免征出口退税税款。

二、财政扶持政策

  • 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 加强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
  • 对文化企业提供贷款贴息、担保贷款等金融支持。

三、投融资政策

  •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投资,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 引导国有资本参与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
  • 支持文化企业发行债券和股票融资。

四、市场准入政策

  • 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条件,鼓励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入文化产业。
  • 优化文化企业审批流程,简化办证手续。
  • 营造公平竞争的文化市场环境。

五、产权保护政策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文化盗版和抄袭行为。
  • 建立健全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维护文化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 探索文化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盘活文化资产。

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为文化传媒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政策扶持下,文化传媒产业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文化传媒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文化产业链条日益完善,新兴业态不断涌现。
  • 技术创新加速推进: 文化传媒技术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
  • 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影响力越来越大。

随着政策扶持的持续深入,文化传媒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各级政府部门和文化传媒企业应抓住政策机遇,充分利用政策优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实施的政策包括( )

一、积极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2004年全国人大修改宪法,明确了要像“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一样,国家保护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国家依照法

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近些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陆续通过了《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反垄断法》、《劳动合同法》等多部重要法律,重新修订了《公司法》、《证券法》,为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温家宝总理在本届政府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对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行部署。 2005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非公经济36条”)。 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全面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性文件。 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还相继出台了《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若干意见》等35个配套文件,

奠定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31个省(区、市)累计出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性文件200多个。 目前,党和国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二、以放宽市场准入为重点着力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加快清理和修改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经国务院同意,法制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开展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定工作的通知》。 截至2007年6月30日,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审核规章文件160多万个,清理出6000多个与“非公经济36条”不一致

的规章和文件,并按法定权限和程序明令修改或废止。 二是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 在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行业和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对其中的自然垄断业务,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非公有资本可以参股等方式进入;对其他领域,非公有资本可以独资、合资、合作、

项目融资等方式进入。 如信息产业部出台了吸引非公有资本进入电信领域的许可审批措施。 铁道部颁布了允许非公有资本投资铁路建设,允许国内非公有资本进入铁路领域的政策规定等。 三是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部门对吸引非公有资本进入交通基础设施领域进行了总体部署,进一步健全了

已经形成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四是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 国家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教育、科研、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在市场准入以及信贷、税收等方面与公有制经济享有同等待遇。 如文化部配合中宣部出台了《关于鼓励发展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意见》,广电总局出台了

《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体育总局鼓励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参股等方式投资体育产业等。 五是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 国家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金融服务业,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种金融机构的改制改组,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2003年 9

月,中国银监会印发了《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2006年12月,中国银监会下发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推动非公有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机构;2007年,国务院又将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试点范围从6个省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六是允许非公有资本参与国防科技工业

建设。 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建设,推动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国防科工委颁布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还出台了《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

三、积极构建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税扶持体系

五年来,各部门和地方通过注入资本金、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措施,积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经营性的公益事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各类企业的税收制度,明显降低了非公有制企业的税收。 国家设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

助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若干基金,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中央不少预算内资金还用于支持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截至2007年底,已有30个省(区、市)级财政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或非公(民营)经济发展资金,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财政支持和补贴。

四、切实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融资问题

为满足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需求,各部门和地方在政策扶持、资金融通、信用保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加大信贷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等文件。 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关于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积极引导金

融机构提高对小企业的贷款比例。 国家开发银行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选择了重庆等六省(市)作为中小企业贷款试点,并逐步向全国推开。 国家各类银行纷纷开展小企业信贷制度改革试点。 中央出台实施《关于全面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持续健康安全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经济的信贷条件。 二

是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行业准入、风险控制和损失补偿机制。 如在鼓励中小企业到境外上市融资的同时,在深圳交易所开通了中小企业板块,一批符合条件的成长性中小企业获得了上市融资机会。 同时,积极发挥典当、融资租赁业务在中小企业融资中

的作用。 三是构建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国家有关部门先后下发了《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下发了《关于跨省区或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设立与变更有关事项的通知》,财政部出台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

管理暂行办法》。 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 四是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 近年来,各部门和地方着力在中小企业信用征集与评价、信用档案中心及数据库建设和开展诚信活动等方面积极进行探索,通过全面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培育企业的信用意识,提升了企业信用能力与水平。

五、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五年来,各部门和地方加快建立面向非公有制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培训、咨询、技术推广等专业化服务。 一是大力实施中小企业培训工程。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积极推动实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通过创新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了企业管理、创业辅导、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培

训。 五年来,资助培训人员上百万人。 二是改进创业服务。 国家对失业人员创立的中小企业和当年吸纳失业人员达到国家规定比例的中小企业,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创办的中小企业,安置残疾人员达到国家规定比例的中小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实行减免所得税政策。 各地相继出台鼓励创业的政策。 积极开展创

业辅导和代理服务。 推动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核心,社会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参与的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五年来,为6.4万户企业开展了创业指导和综合服务。 三是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培育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中介服务网络和信息服务网络已经初步形成。 国家发展

和改革委与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联合实施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联盟,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出解决方案。 四是促进企业开拓市场。 为中小企业搭建展示产品技

术、促进交易流通、推动合作交流的服务平台,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加速引进和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先进产品,为中小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良好的机会,有关部门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产业能力比较 (一)市场化能力 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有高科技支持,以视听出版、影视传媒、演艺娱乐和旅游、网络、体育、会展服务为基础产品的文化产业,已占其GDP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 中国有5000年悠久灿烂的文化,但这一厚重的文化积淀大多仍停留在博物馆、研究室里,成为沉默的摆设,缺乏商业运作能力。 近20年来,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领域中创造了一系列“奇迹”:一部《泰坦尼克号》,收入近20亿美元,近为同期我国文化产业全年收入的1/4(中国1998年文化产业收入仅81亿元人民币);日本娱乐业经营收入超过其本国汽车工业产值;影视业在美国的出口值仅次于其航空航天业;英国的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加拿大的文化产业规模已经超过农业、交通、通讯及信息技术及建筑业……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1000美元时,第三产业占GDP总量40%左右,其中文化类产品产值所占比重也随之大大增加。 而目前我国在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低于这一标准6个百分点。 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与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相当,即两者的比重维持在1:1左右,而我国两者的比重为1.7:1左右。 我国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1.5%)比发达国家平均低50%左右。 文化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2.5%)低于多数发达国家,约低30%至60%。 如下图(图五)所示上述情况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时乐观看来我国的文化产业还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社会公众开始在思想上冲破束缚,渴望了解新观念,体验新生活。 于是,我国的文化产业市场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居民实际文化消费支出逐年增长,约占家庭消费支出的13%。 然而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仅仅是起步阶段。 其中在美国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的30%左右,也就是说人家每花10块钱里头就有3块钱是用于文化的。 这些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力保证。 图六:中外居民实际文化消费比重另有关专家分析,中国目前文化消费性虽呈逐年上升之势,但近年来教育费用支出所占比重堪称重中之重,这一方面反映出教育将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居民用于文化消费支出的结构过于单一,暴露出市场化能力不强的弱点。 从古老的音乐唱片、电影胶片到录音带、录像带,再到今日风靡全球的DVD盘片、MP3、MD等声像激光电子播放器,乃至最时髦的多功能彩屏短信手机等视听产品制造业,都可看作是当代正宗意义的文化产品的主体产业,也是近30年来全球最具稳定性和增长潜力的新兴文化工业。 发达国家仍然在这方面捷足先登,2000年,全球音乐唱片市场总值是385亿美元,美、日、英、德、法五国音像业实际地垄断了全球音像制品市场,唱片市场总值分别为143亿美元、64亿美元、29亿美元、28亿美元和21亿美元,通过资源集团化和经营规模化获取高额利润,占据了市场的很大份额。 而此时中国的音像业还在为打击盗版头痛。 文化产业的经营过程中,市场化能力至关重要。 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充分挖掘文化产品内涵,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才能真正搞活文化产业市场,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与公众形成文化价值观的共鸣,是文化产品顺畅流通,扩大消费,强占更大市场份额的良好方式,也是突显文化产业地位、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我国的文化产业根植于中国这块肥沃的政治、经济、文化土壤,尽管目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将追求感官享乐作为文化主流、文化产品和服务完全商业化的文化产业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随着市场体制的转型,人们文化需求的高涨,人们越发意识到文化不仅是政治宣传,还是能赚大钱的经济门类。 我国文化产业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单一文化的格局,呈多样化趋势全面实现文化产业价值。 产业政策比较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部分经济学家开展了跨学科的研究,对经济与文化间的关系作了较系统的探讨,阐释了“文化”成为“产业”的可能空间和发展特点。 为了促进文化产业规范、有序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还颁布了一些法规,如《反垄断法》……1990年,以时代华纳合并为标志,美国开始实施对各类传媒的“非管制化”政策,使得像时代华纳这样的特大型文化产业组织出现了大规模的合并趋势,进而开始全面进军国际文化市场,这就使以法国为代表的一些欧洲国家在文化上感受到了威胁,从而提出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来应对挑战的国家发展战略。 在法国,对在公众场合举行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可以免税;英国政府给予一些大学出版社以“慈善机构”地位;近二十年来,历届日本政府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发表重要报告《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提出了21世纪“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 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学术和研究机构负责提供市场预测、前景分析等信息支持,企业则通过与政府及研究机构的合作来谋求发展。 在世纪之交,为知识经济所推动的全球化发展已经进入“后工业时代”,在以美国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已经把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主干之一。 可以说发展文化产业,有意识地采取相应政策,使得文化发展与国家经济建设同步,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大势。 与西方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成熟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是在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大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人们在产业意识上、政府在产业政策上都存在一个转变和适应的过程。 在过去,文化单位的人们“吃皇粮”的思想根深蒂固,压制了创造文化产品的积极性,大大阻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政府实行的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和推行的传统产业政策已经无法适应变化的需求,政府逐渐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由“办”到“管”的过度。 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政策,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政策引导。 2001年11月,我国顺利成为世界贸易组织大家庭中的一员,由此,中国文化产业面临走出去、引进来的机遇和挑战,允许“有限准入”。 我国政府在2001年文化产品与服务市场准入上所作的承诺主要涉及音像制品、电影和书报刊和旅游领域,主要包括:在中方拥有管理主控权的情况下,允许外资参与音像制品的分销,外方可以拥有49%的股份并参与经营管理;在中方拥有管理控制权的情况下,允许外资参与影剧院的改造,外方可以持有49%的股份并参与经营管理;在准入后进口40部电影,并在3年内逐步增至50部,提高以分账形式销售的影片进口数量,其中以分账形式销售的进口影片数量从10部提高到20部;中国加入 WTO一年之后,国内报刊零售市场将对外开放,3年后,国内发行批发企业外资可以进入;旅游业方面,将在3年内允许有能力建造100%外资拥有的酒店的经营者进入中国市场,准入后允许占大多数股权的拥有权;承诺在所有重要服务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以及不限制所有服务行业的现有市场准入和活动。 在入世后一年党的十六大上,从最高决策层面对文化产业这个战略产业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 十六大报告首次把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列提出,并将这一任务纳入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政治报告,这对于处于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中的我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报告不但对发展国家文化公益事业提出了“一个支持”“四个扶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而且从理论上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一科学论断,并明确提出了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总体要求和长远目标。 2003年8月,中共中央专门组织了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学习讨论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胡锦涛总书记在学习会上明确要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根据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 政府可设立各种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如文化艺术基金、电影基金、图书出版基金等,对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音乐、戏剧等艺术门类的创作排演给予奖励与扶持。 政府可通过注资或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扶持文化信息网络的建立、文化产业集团的建立、以及各集团设备设施的更新和技术进步,提高其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政府还可通过差别税率政策,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调控文化产业总量规模和水平…… 就此,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拉开了新的篇章。 产业实力比较 (一)人力资源比较 在文化产业上,我们虽有“文明古国”之称,却不抵只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文化的张力。 是我们的文化没有吸引力?没有市场?当然不是。 当今世界是知识信息的时代,国家之间、产业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社会上任何一个产业都有它对人才的要求,而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已经成为一种市场行为,具有前沿性、创新性特点,对人才的要求则更高。 不仅需要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还需要能够掌握国家产业政策,把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联系起来,成为懂得市场运作的综合性文化产业的经营人才。 文化产业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产物,真正的文化产业人才也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成长起来的。 在西方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从所谓的恩赐制到分肥制再到公务员制(竞争制)的过程,也就是说文化产业人最终选择了市场竞争。 经过不断的尝试,他们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经营体系和公正先进的用人理念。 越是市场化程度高的社会,它对人才的开放性就越大,只要是能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企业都是求贤若渴的。 如果我们离开了竞争,会发现大批文化产业人才将希望寄予少数贤明的领导身上,等待“伯乐识马”是不可取的,也是没有出路的。 由于我国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文化单位是作为事业单位来看待的,缺乏文化生产和经营的内在动力,人们市场竞争意识薄弱,观念陈旧,使得文化产业人才匮乏。 虽然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开放,产生了一批文化经营人才,有效地推进了中国文化产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然而从人力资源大环境来看,中国与发达国家仍有相当的差距。 图一:1995年,每10万人中,世界上各地区国家接受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有着明显的差异。 图二:2004年的一次国民高等教育调查中,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生人数和适龄青年入学率已经较往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但仍与美国有着相当的差距。 我国有13亿人口,8亿人力资源,但在文化产业领域却存在人员总量偏少、精英不多、结构失衡、分布不均等问题。 建国50多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学科中,直到1993上海交通大学才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文化艺术事业管理”本科专业,每年也仅招收30名学生,这对于全国庞大的文化产业体系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而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相关专业是大学里的传统专业。 以美国为例,全美有30多所大学开办了文化管理学、艺术管理学等专业。 丰富的人才是美国拥有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刚刚起步,在建立独立的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的同时,加紧建立文化产业的人才市场,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拥有过硬文化产业知识和市场经营理念的人员,是文化产业在市场激烈竞争中永保活力、提高竞争力的基础。

珠江三角洲农业特征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中国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非常适宜农业生产发展。 该地区的农业特征不仅体现在其**丰富的农作物种类和高产的农业产出上,还表现在农业现代化水平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 以下是对珠江三角洲农业特征的详细分析:1. **农作物多样性** - **水稻为主**:水稻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广泛,产量高,是当地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经济作物丰富**:除了水稻外,该地区还种植有各种经济作物如水果、蔬菜、花卉等,品种繁多,质量优良。 2. **高效农业模式** - **集约化经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采用集约化的经营模式,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实现了农业效益的最大化。 - **科技应用广泛**: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如滴灌、温室栽培等,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农业现代化水平** - **基础设施完善**: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显著提升,现代化的交通网络覆盖了整个区域,使得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 **科技支撑**:科技进步为珠江三角洲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包括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等方面。 4. **城乡融合发展** - **社区化程度高**:珠三角地区多数典型村社区化程度较高,逐渐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也体现在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 - **农产品市场广阔**: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珠三角地区的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5. **生态环境保护** - **绿色农业**:珠江三角洲地区注重发展绿色农业,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生态旅游**:结合当地的自然风光和农业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提升了农业的附加值,也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休闲的好去处。 6. **政策支持与投入** - **政策扶持**: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 **科研投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推动了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 总的来说,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特征体现了该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和社会政策等多方面的优势。 未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应继续发挥这些优势,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品牌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同时,还应关注农业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培训、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以确保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标签: 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文化传媒产业发展 政策扶持 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