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良品铺子
良品铺子是中国领先的零食零售商,成立于2006年。公司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健康美味的零食,打造精致的零食体验。
蓬勃发展的业务
近年来,良品铺子业务蓬勃发展。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净利润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
公司拥有广泛的零售网络,包括自营门店、加盟店、电商平台和品牌专区。截至2022年底,良品铺子在全国拥有超过3,000家自营门店和3,000家加盟店。
多元化的产品组合
良品铺子提供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包括坚果炒货、肉制品、糖果饼干、膨化休闲、果干蜜饯、饮品等。公司与来自全球各地的供应商合作,为消费者带来精选的零食。
创新和研发
创新是良品铺子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公司建立了研发中心,致力于开发新产品和完善现有产品。近年来,良品铺子推出了许多创新产品,例如坚果棒、果蔬干和植物肉零食。
精致的零食体验
良品铺子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精致的零食体验。公司注重门店陈列、产品包装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细节,营造舒适愉悦的购物环境。
可持续发展
良品铺子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减少环境影响,包括使用可再生包装材料、减少碳排放和支持公平贸易。
未来展望
良品铺子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随着健康零食需求的不断增长,公司将继续扩张业务、创新产品并提供精致的零食体验。良品铺子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零食零售行业的领军企业。
【遇见大咖】零食很忙创始人晏周:因为年轻和忙,才能创造可能
1. 我们需要榜样的力量。 与行业大咖面对面,听他们关于变革、行业趋势的见解,同时也感受他们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红网推出系列报道《遇见大咖》,发问湖南商界大咖,拉近他们与网友的距离。 2. 零食很忙创始人 晏周文/向婉跨过以满足需求为核心的粗放经营,近几年零食市场“疯长”,迈入新的赛道,有的品牌追逐资本市场,有的品牌默默耕耘渠道修炼内力,相互“比腕”的过程中,产品品质在提升,场景更贴合消费者精神需求,头部品牌逐渐成型。 据预测,到2020年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将接近3万亿元,巨大的市场吸引越来越多的品牌入局,零食巨头间的竞争逐步进入白热化阶段。 3. 在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头部品牌展开激烈的厮杀时,一支名不经传,由一家简单的小零食店发展起来的“异军”品牌,正从湖南出发,一步步走向全国市场,它,就是零食很忙,短短三年时间,悄无声息地发展出300家门店。 4. “站在行业内看做连锁品牌,基本上实现300家门店起码需要7-8年。 ”零食很忙创始人晏周透露,零食很忙从2017年开始做加盟,别人只看到三年开拓300家门店的快速与轻松,却不懂背后从0到1的艰难。 5. 梦想起航:没有资本,没有捷径自创业的梦想开始萌芽,晏周充分发挥自己市场营销策划的专业优势,考察了当时湖南零食市场,他表示,湖南的零食行业从2008年开始起步,然后进入10年快速发展期,到了2018年,零食行业发展进入成熟饱和期,市场在消费迭代、品质升级的过程中加速洗牌,马太效应凸显,有一定连锁规模的品牌大致7到8个。 6. 彼时,晏周和几个合伙人才凑足了十几万元在一个30-40平米的小店里开启自己的创业之旅。 之后,零食很忙模式全凭一腔敢想敢做的热血推动。 7. “我们总部员工平均年龄在24岁,没错,我们就是很年轻。 ” 在晏周看来,年轻就是不怕输的资本,敢于拼搏的底气,创造可能的源动力。 因为年轻,品牌自起步到壮大,并没有遵循所谓的经验,乐于打破传统。 品牌形象中的黄色基底色体现了这支年轻团队的活力,“生活不忙 零食很忙”的slogan正是品牌所传递的价值。 8. 晏周表示,公司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和财富就是这支年轻忙碌的团队,只有忙起来,未来才有无限可能。 9. 未来愿景:做进国内头部零售连锁的赛道上如何快速抢滩零食市场,晏周将目光锁定在大众、细分市场上。 10. “大众市场占据60%-70%。 ” 晏周透露,不可否认,头部品牌的产品品质不错,大多定位中高端,但市场最大的部分却被忽视了。 大众消费人群所渴望的品质零食需求却鲜有人供应,而这,恰巧给零食很忙提供了成长空间。 11. 不管是做进国内头部零售连锁的赛道上,还是冲进资本市场,那都是品牌未来愿景,但眼下企业发展更需要稳扎稳打,奠定好基石,完善内部构架,搭建好愿景的“支撑架”,现阶段规划目标是湖南发展至少600家门店。 “今年已经开始在益阳、宁乡、岳阳、湘潭、株洲下沉,明年年底基本实现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的过渡。 ”12. 熬过艰难的创业初期,经历了几年的市场磨合,如今,零食很忙优化出第三代店,开辟出200平米的旗舰店,拥有超1500个单品,满足男女老少。 13. “价格低并不代表没品质。 ” 零食很忙通过压缩利润给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零食,也因此积攒了口碑和自己的忠实客群,构成了加盟成功率高的因素,另一方面,为了保持品牌组建起的消费信心,企业针对加盟商出台了严苛的考核机制,从而形成良性互动。 14. 对于未来的姿态,晏周始终认为,时代可以造就一个品牌,也可淘汰一个品牌,无论品牌会存在多久,自己要做的就是做好定位,跟随好这个时代,给消费者创造价值。
卫龙集团创始人
卫龙集团创始人是刘福平。
卫龙创办于1999年,是集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休闲食品企业。 2021年5月12日,卫龙提交上市申请书,拟上市企业名称为“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 11月15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2021年上半年,卫龙不断发力线上渠道以及零售终端。 招股书显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线上渠道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16%。
《2021全球独角兽榜》卫龙以估值600亿元上榜。 2019年8月30日,“2019年卫龙食品金秋助学职工子女奖学金发放仪式”在驻马店卫来总厂二楼会议室举行。
2021年7月26日,卫龙通过银联支付向河南省慈善总会捐款1000万元人民币,为防汛抢险和灾后重建工作贡献力量
卫龙上市意味着什么?
卫龙2020年的营收超过了41亿人民币。 据媒体报道,国内知名辣条品牌卫龙近日宣布开始上市计划,从其公布的招股书上来看,其去年营收达到了41亿元人民币,营收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 关于上市,卫龙公司提到,IPO是为了更好的拓展其渠道资源,并且提升工厂的研发能力。 有分析人士指出,从卫龙的品牌影响力来说,在国内辣条行业是毫无疑问的龙头企业,并且无论是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都远远超过其他同行的品牌。
而在卫龙这次上市的背后,也吸引了一波包括红杉,高瓴在内知名基金,从其投资后的估值来看,远远超过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等品牌,市值达到700亿人民币。 考虑到其龙头属性,未来上市之后有望创造更高的市值。
有了资本的阻力,相信未来一段时间卫龙可以在国内食品行业获得更大规模的增长,尤其是辣条领域,在渠道上,卫龙有望占据更大的优势,相信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投资机构蜂拥而至的原因。 而且这些年消费行业的估值一直都不错,良品铺子市盈率也一直很高。
参考资料:
据港交所消息,知名辣条品牌卫龙近日提交上市申请书,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瑞银为其联合保荐人,拟上市企业名称为“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
上市申请书显示,卫龙自2018年至2020年营业收入逐年增长,分别为2752亿元、3385亿元和4120亿元,2018年至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4%。
具体来看,公司产品包括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产品三大类。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以来,调味面制品、豆制品及其他产品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蔬菜制品收入占比明显上升,由2018年的108%增至2020年的283%。 不过,调味面制品收入仍占最大比重,2020年占比为653%。
卫龙提交港交所上市申请,接下来卫龙将走什么路线?
在众多的辣条中,卫龙麻辣条最为令人印象深刻,以其独特的风味直入人心,绰绰有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卫龙辣条消费市场的巨大,以及辣条品类的不断扩大,卫龙企业多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所以卫龙食品上市也是有信心的事情。 卫龙 食品近年来发展迅速。 据悉,在卫龙集团的财务数据统计,它显示了一个非常优秀和强大的力量。
从2018年到2020年的三年里,卫龙的营业收入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2018年营业收入仅2752亿元,但2019年营业收入已达3385亿元,甚至到2020年,营业收入已突破412亿元。 增值营业收入连续三跳。 这些数字相当惊人。 卫龙集团的财务报告显示,卫龙集团过去三年的利润也同步增长。 2020年,在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平均净利润率仅为10%的情况下,卫龙集团2020年的净利润增长到199%。 数据推动了卫龙食品上市的进程,也加快了卫龙进入快车道的发展。
卫龙有各种各样的产品,如大面筋、小面筋、亲嘴烧等,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口味和需求。 根据卫龙 集团的财务报告数据,可以说调味品面条产品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2020年调味品面条产品营业收入26亿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6530%,可见调味面产品已成为卫龙 产品的一张王牌。 根据相关数据,蔬菜产品的比例已明显增加,蔬菜产品比调味面食更受欢迎的产品。 根据社会大众的喜好,卫龙不断开发出调味面食和蔬菜制品两类新产品。
卫龙食品上市在整个卫龙企业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企业以产品创新为基础,紧密围绕消费者的品味和需求,不断尝试新产品的研发,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机遇。 相信卫龙食品成功上市后,将在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引领中国麻辣小吃的发展。
卫龙冲击上市:年营收41亿辣条贡献90%;创始人兄弟身家417亿
卫龙将来的路一定不仅仅只是出售辣条,更多的是像依靠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独特的食品链,也许卫龙真的可以发展成像良品铺子、百草味一样的大型食品企业。 其实上市企业中其实有不少的食品企业,卫龙选择上市并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而且卫龙仅仅依靠辣条已经就能够创造超过40亿的营收,所以卫龙上市这一条路也没有什么值得质疑的,卫龙有这样的实力。
说起来“辣条”这个词语很多人是“又爱又恨”啊,辣条是很多人的童年。 “爱”是因为在座的90后,哪怕是很多的00后哪一个没有经历过被辣条“支配”的恐惧,辣条应该是当时最热销的产品(没有之一);而“狠”则是因为当时很多的辣条都是由“小作坊”生产的,为了考虑生产的成本,选取的原材料都是最差的,而且卫生条件也远远不达标。
但是后来国家注重食品安全,像这样的小作坊成为了“首要目标”,很多的小作坊被勒令关闭。 而卫龙就是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的,并顺势发展成了我国目前最大的辣条生产企业,每年的营收已经超过了40亿元。 现在的卫龙早就不是人们印象中的小企业了,而是辣条行业的龙头企业,虽然是龙头产业但是日子并不好过,像百草味、良品铺子这样的企业也已经加入了辣条这个行业中。
所以卫龙想要做得更大更强不能只局限于辣条这一个单一的行业,应该围绕自己的特色“辣条”推出更多的产品。 而且卫龙选择上市也是必要之路,只有选择上市才能够进行融资,才能够有更多的资本去发展。 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零食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并不是什么坏事,相信卫龙也能够保持初心发展成零食行业的龙头行业。
戳破卫龙的泡沫
5月12日晚,港交所官网披露,知名辣条品牌卫龙递交了招股书,即将在香港上市,由摩根士丹利、中金和瑞银共同保荐。
就在5月8日,卫龙刚刚获得了一轮由CPE、高瓴资本联合领投的356亿人民币A轮战略融资,腾讯投资、云锋基金、红杉资本、厚生资本、海松资本等机构联合入股。
据了解,这是卫龙上市前唯一一轮融资,也首次引进了外部资本。
早在三年前,卫龙食品就开始频繁变更股权,从内资变为外资,“上市”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如今,作为“90后”记忆中的辣条,卫龙的上市之路近在眼前。 招股书中,卫龙也表示,其消费人群中,95%的消费者在35岁及以下,55%的消费者是25岁及以下的年轻人。
辣条贡献九成营收,逐年提价毛利率高达38%
招股书显示,卫龙是中国最大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市场份额达到57%,按零售额计是排在第二名企业的38倍,在所有本土休闲食品公司中排名第七位,按零售额计占整体市场份额的12%。
作为一家因辣条而闻名的企业,卫龙的产品不仅只有辣条。 招股书显示,卫龙产品主要分3大类,分别是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和豆制品及其他产品。
其中,调味面制品(辣条)在报告期内占比从2018年的786%降到2020年的653%;蔬菜制品占比由108%上升到了283%;豆制品及其他由106%降至64%。
可以看出,卫龙三分之二以上的营收仍依赖于辣条产品,产品相对较为单一,且辣条这一单品还面临“不 健康 ”的标签及食品安全的挑战。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卫龙营业收入分别为2752亿元、3385亿元和4120亿元,收入逐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4%;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76亿元、658亿元、819亿元,2020年净利润率达到199%。
此外,招股书透露,卫龙在2021年第一季度业务持续扩张,收入与2020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 产品总销量较2020年第一季度的4050万千克增加628%至6590千克。
对比其他头部休闲零食企业2020年的业绩情况,卫龙去年的营收虽增幅最大,但只有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的一半左右,但净利润却比二者2020年净利润之和还要高出许多,略低于洽洽食品2020年的净利润。
卫龙在招股书中表示,报告期内,其毛利率由2018年的347%增至 2019年的371%,进一步增至2020年的380%,2020年更是取得1565亿元的毛利。
同时卫龙坦言,这主要是由于调味面制品(辣条)的售价上升以及产品组合改变。
不同于人们印象中“5毛钱吃出的上市公司”,搜狐 财经 搜索电商平台发现,一袋经典的65g装的卫龙辣条单价大概在25元左右。
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卫龙辣条的售价由139元/千克涨至15元/千克;豆制品售价从224元/千克增长至258元/千克。
存货方面,报告期内,卫龙的存货分别为306亿元、4亿元和541亿元,同期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51天、60天及67天,库存压力逐年上涨。 卫龙表示,其面临存货积压和产品过期的风险。
线上渠道占比不足10%,七成零售终端在下沉市场
销售渠道方面,卫龙极其依赖第三方经销商销售产品。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卫龙在中国的经销及销售网络包括1950名线下经销商及57万个零售终端,其中约70%的零售终端位于下沉市场的低线城市。
此外,卫龙经销商每年的采购额占据了其绝大部分的销售额。 2018-2020年,卫龙线下经销商的销售额占卫龙整体营收比重分别为916%、926%及907%,线上经销商的销售额分别占到总收入的45%、42%及56%。
卫龙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客户主要为线下及在线经销商,其次为从公司在线自营店购物的个人消费者。
线上渠道方面,卫龙2020年线上收入382亿元,与2019年同期的251亿元相比,增长522%。 卫龙表示,除与线下渠道形成互补,其通过线上渠道引入辣味肉松饼、辣条火锅、礼盒等新款产品进行市场测试,对新品研发与大规模生产、以及线下分销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从招股书看,与线下庞大的销售体系相比,卫龙在线上的收益占比仍不足10%。 2020年,卫龙线上渠道的收入占比为93%,九成以上的营收依旧依赖线下。
渠道分布上的不平衡给卫龙带来的业绩影响在疫情期间有所体现。 2019年时,卫龙创始人刘卫平曾表示,2020年卫龙的营收目标为72亿元,预计在2019的基础上增长近47%。
而事实上,疫情带来线下消费市场遇冷,导致卫龙2020年的营收仅增长了20%。
创始人兄弟身家近417亿,5位核心高管均为亲戚
公开资料显示,卫龙由刘卫平、刘福友两兄弟创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 2004年,刘卫平成立漯河平平食品有限公司,也是国内第一家成立公司的辣条企业。
招股书显示,尽管诸多外部资本介入,上市前,刘氏兄弟仍共同持有9217%的股份,CPE、高瓴、腾讯等机构合计持股783%,投资合计549亿美元(合人民币3542亿元)。
按此计算,卫龙最新估值超过450亿元,超过零食企业良品铺子、三只松鼠当前市值之和。 而刘卫平与刘福平两兄弟在公司成功上市后,身家将近417亿元。
从招股书披露的核心管理层来看,卫龙又是一家“家族企业”。
招股书显示,卫龙的董事会目前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除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刘卫平、执行董事兼总裁刘福平为亲兄弟外,还有3名高层也是刘家的亲戚。
其中,副总裁刘忠思为刘卫平的堂弟,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兼副总裁彭宏志为刘忠思的表哥,执行董事兼副总裁陈林是刘忠思的表弟。
也就是说,卫龙的核心管理层除负责销售和营销的副总裁张小三外,都是刘家亲戚。
此外,创始人的学历也引发了诸多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之前,创始人刘卫平和刘福平均只有高中学历。 2017年7月,二者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拿到了重庆西南大学的行政管理学学位,刘卫平2018年还进入湖畔大学学习。
烯牛数据显示,2021年5月8日,卫龙完成了它的A轮融资,融资金额达到356亿人民币,由CPE和高瓴资本领投,红杉中国、腾讯、云峰基金等跟投。 本轮融资过后,卫龙的估值达到了700亿人民币。 随后仅过去5日,卫龙提交了上市申请,正式启动IPO。
种种消息向我们透露:辣条一哥,要上市了。
据相关机构调查数据显示,卫龙此时的估值已经大于了三只松鼠+良品铺子+来伊份的总和,高估值的依据来自于卫龙寥寥无几的投资和此次投资中的天使阵容,这足以说明,面制品行业是一个高毛利率的行业,同时卫龙现金流充足,不需要通过不断融资来扩充企业战略粮草储备。
那么,卫龙在此时上市到底所为何事,卫龙的七百亿估值是泡沫吗,以及卫龙上市之后的路到底该如何走,核心壁垒又在哪,本文将对此做出详解。
1、品牌形象塑造新卫龙
卫龙的崛起,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卫龙对自身品牌形象的塑造。
2005年,添加剂风波席卷了整个辣条行业。 在行业规范尚未树立的情况下,许多黑作坊生产出的辣条都不达标,辣条自此被妖魔化,也正是因为这次风波,给了卫龙机会。
在当时,卫龙的辣条并不出名,被消费者们接受的也只有大小面筋,由于辣条种类繁多,好吃亦或是新奇的辣条种类比比皆是,卫龙在味道和新意上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只不过,卫龙比赛道上的所有玩家都看得更远,提前看到了行业的大洗牌。
2004年,卫龙就从国外采购了专业化的生产设备,这才得以在添加剂风波事件中全身而退,此外,卫龙持续不断的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引入了全自动化的生产线,避免了人为触碰带来的卫生问题。
此外,为了取得消费者信任,卫龙公开拍摄了辣条的生产过程和流水车间,展现了卫龙辣条卫生的形象,自此在行业内站住了脚跟,同时,这一轮行业的大洗牌给卫龙铲除了不少的竞争对手,辣条产业奄奄一息,但卫龙却就此盘活。
尝到公开拍摄甜头的卫龙更加注重自身产品形象。
实际上,在卫龙早年的发展过程之中,最离不开的一个字就是土,辣条本身作为价格低廉的快速消费品,也和高端二字绝缘,而卫龙透明的包装也盛满了廉价感。 为了打破消费者固有印象,2016年9月,卫龙推出了一款苹果风格的辣条包装,并且在线下开出了苹果风的门店,借助苹果的高端形象抬高了自身定位的同时,向消费者输出了“卫龙是辣条届的苹果”的品牌概念。
不仅如此,卫龙的聪明之处更在于卫龙明确知道产品的消费者定位:孩提时代就食用卫龙,可以打情怀牌的85、90后,对味蕾刺激有追求的年轻人、口袋里没什么钱的00后。 所有的消费者定位,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三个字:年轻人。
2017年,卫龙制作了一款H5 游戏 《卫龙霸业》,吸引了众多用户的注意力, 游戏 的最终结局,是提醒用户食用辣条。 可以说,卫龙的每一步营销,都在尽可能地接近年轻人。 这也是卫龙从辣条生产商蜕变为国民品牌的根本逻辑:借助大IP赋予自身产品内涵,自建知识产权接近消费者。
《品牌驱动力》一书中曾经提到:“对企业而言消费者同公司员工、品牌的每次接触都会产生直接效应。 ”从这一点来看,卫龙和消费者的每次接触都带来了正面的、良好的效应,让部分消费者每提到辣条,就能想起卫龙,即品牌超越行业本身。
2、辣条无法构筑的品牌壁垒
剥开卫龙品牌营销的华丽外壳,还有一个问题振聋发聩:卫龙的品牌壁垒高么?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2005年之前,答案必然是不高,但是放在今天,答案是不可知。 可知的是,卫龙的产品,并非不可替代,辣条行业,能够再跑出两到三家企业。
从卫龙的产品种类来说,主要分为五大类——调味面制品类:大小面筋、亲嘴烧等;豆制品类:亲嘴豆皮、手撕素肉等;魔芋制品类:魔芋爽等;素食类:风吃海带、香辣卤藕等;肉制品类:灯影牛肉丝、香辣小鱼等。
总体来说,卫龙的产品种类和市面上已有的产品种类相类似,较为出圈的仅有大小面筋、亲嘴烧和魔芋爽这三样产品。 前面两者是由于产品出现时间较早,在消费者心中种下了情怀种子,后者则是以产品为背书。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提到卫龙,大部分消费者也只会考虑到面筋产品。
但是面筋产品的特点是制作门槛偏低,易于模仿。 这使得在辣条这个赛道上,卫龙除了要面对玉峰、花蝴蝶和源氏等传统辣条品牌的压力外,还需要面对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等零食厂商的竞争。 卫龙现在产品品类齐全的绝大部分原因也是激烈市场竞争下的无奈选择。 只不过,在辣条这条赛道之外,卫龙基本上没激起任何水花。 简单的一个例子:提到魔芋爽,没有人会想起卫龙。
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卫龙竞争壁垒较高的产品代表不了卫龙品牌,能够代表品牌形象的产品则很容易被取代。 这也就不难解释卫龙为何想要迫切地进入二级市场了,凭借资本的力量,卫龙或许还可能焕发出第二春。
3、固有属性难以打破
根据相关数据,面筋制品整体的毛利率可以达到50%左右,这在整个食品行业中的毛利率水平都处于高段位。
但是很明显,消费者愿意为自己的味觉“交税”。 调查数据显示,经过改造后的卫龙大面筋单包单价上涨到了三元,但是2019年,卫龙依旧以49亿的营业收入在休闲零食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只不过,消费者能够心甘情愿为味蕾交税,又能够持续多久呢?
事实上,从一开始,卫龙就是高盐、高糖、高热量、高刺激食品代表,垃圾食品的标签从始至终都伴随着辣条,即便后来卫龙的产品包装向高端化靠拢,垃圾食品的固有印象也从未消失。
这也说明,辣条行业现在面对的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摘掉垃圾食品的标签。
从辣条的本质来看,无法摘掉垃圾食品的标签基本上已成定局,但是,辣条赛道上的所有企业起就可以像卫龙一样,通过改变包装,更换营销策略来实现消费者对产品的固有印象的转变。
此外,由于辣条的固有属性,基本上没有消费者会将辣条当作生活必需品,很多消费者食用过一次辣条后,第二次食用辣条可能是在多天之后,也就是说,消费者重复进行购买产品的这一个周期的时间较长。 卫龙的高营收,更多的是依赖于自身的规模效益——只要进行购买的人数足够多,那么也无所谓消费者的购买周期了。
4、会有零食“猫“吗?
洽洽瓜子、周黑鸭、来伊份,老牌的零售巨头们毛利率不断下跌;三只松鼠,良品铺子新兴电商零食巨头股价上涨后又飞速下滑,零食公司们活得并不尽如人意。
那么,估值超过了三只松鼠、良品铺子以及来伊份的市值总和的卫龙,会成为零食中的茅台吗?
根据食品饮料领域资深分析师朱卫华的研究,食品公司的价值取决于三个部分:产品力、品牌力和渠道力。 从这三个方面来看,国内的零食领域,似乎还跑不出茅台。
产品力方面,目前,国内的零售种类主要是有:坚果炒货、肉制品、饼干类、蜜饯类以及大豆制品和面制品。 无论哪一种制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附加价值低,可替代性强。 消费者今天可以选择品牌零食,明天也可以选择独立作坊生产出来的食品。 也就是说,消费者很容易转移他对于某一零食的注意力,极少会有零食品牌因为某一特定产品出圈,卫龙除外,这也是卫龙为什么能够获得七百亿估值的原因之一。
渠道力方面,国内零食的渠道选择都差不多,要么从线上铺往线下,要么从线下铺往线上。 即电商和传统商超之间的渠道转换。 一种渠道火了之后,其他的零食品牌会迅速地加入到这一渠道上来,从而缺失了品牌自身的独特竞争力。
品牌力方面,国内的零食品牌看似具备品牌影响力,以三只松鼠,良品铺子为代表的零食品牌甚至年年拿下部分电商平台的品类销冠,但是论起顾客忠诚度,基本上是所有零食品牌都缺失的。 由于行业整体的同质化程度较高,消费者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基本上不会固定在某一品牌。 更为牵动消费者神经的,还是品牌的折扣力度和促销优惠,所以我们经常能够在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的淘宝界面上看到满399-200的促销活动。
反观茅台,从产品层面上来看,茅台是我国的国酒,是口感醇厚的酱香酒,从渠道上来看,茅台的稀缺性使得消费者基本上不可能在小型超市以及便利店看到茅台,购买行为的实现则多半是在电商的旗舰店里、专业的经销商处和大型商超之内。 品牌力方面更不必说,笔者认识的一些具备雄厚财力的长者,非茅台、五粮液不喝。 这也是为什么茅台的价格被越炒越高的缘故——消费者对于茅台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
而在食品领域,则是供给远远大于需求,赛道的低门槛,让潜在进入者蠢蠢欲动,赛道内又是激烈的红海,那么,在这样的一个赛道之内,即便是卫龙,也难以跑出桎梏。
中国三大零食巨头
一、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安徽省芜湖市。 作为中国第一家专注于互联网食品的品牌企业,三只松鼠已成为中国食品电商领域的领军企业。 其产品线涵盖了坚果、肉脯、果干、膨化等多种休闲食品类别。 二、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自2006年创立以来,总部设在湖北省武汉市,专注于休闲食品的研发、加工分装和零售服务。 该公司运营着一个专业品牌的连锁网络,产品种类包括肉类零食、坚果炒货、糖果糕点、果干果脯和素食山珍等多个系列。 三、百草味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提供包括坚果炒货、果干蜜饯、肉类卤味在内的全方位零食产品。 作为休闲食品行业的重要一员,百草味在多个零食系列中均有出色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