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外:广汽集团已在菲律宾、柬埔寨、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家建立了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

admin 58 0

广汽集团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在海外市場積極擴張。目前,广汽集团已在菲律宾、柬埔寨、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家建立了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

菲律宾

  • 广汽集团于2014年在菲律宾建立了合资企业。
  • 合资企业生产和销售广汽传祺汽车。
  • 广汽传祺汽车在菲律宾市场销量稳步增长。

柬埔寨

  • 广汽集团于2016年在柬埔寨建立了合资企业。
  • 合资企业生产和销售广汽传祺汽车。
  • 广汽传祺汽车在柬埔寨市场销量位居前列。

俄罗斯

  • 广汽集团于2018年在俄罗斯建立了合资企业。
  • 合资企业生产和销售广汽埃安电动汽车。
  • 广汽埃安电动汽车在俄罗斯市场反响良好。

美国

  • 广汽集团于2022年在美国建立了合资企业。
  • 合资企业将生产和销售广汽蔚来智造的电动汽车。
  • 广汽蔚来智造电动汽车预计将在2024年正式上市销售。

广汽集团的海外扩张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果。该公司已在多个海外市场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并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未来,广汽集团将继续拓展海外市场,进一步提升其全球影响力。


德国日本制造跌落神坛中国将成下个汽车强国是真的吗?

汽车制造要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连最强劲的老牌汽车工业大国德国和日本都卷入“造假门”,相继走下神坛。 神话虽然破灭,但还不至于撼动德日车企的江湖地位,其在传统燃油车的技术、质量、管理以及品牌等方面仍然处于一流水平。 近几年,丰田、大众等国际车企巨头在全球车企销量冠军宝座轮流坐庄,实力可见一斑。

中国连续8年成为全球新车产销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但距离汽车强国尚有一段距离,至今尚未出现一家像丰田、大众这样年销量上千万辆的国际车企巨头。 目前,自主车企正借助国内市场规模优势拾阶而上,不断提升技术和质量,并加快朝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等方面努力,寄望未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德日制造走下神坛

2015年9月,德国大众爆发震惊业界的汽车尾气造假丑闻。 美国监管部门指认大众汽车销售的部分汽车存在尾气排放“造假”, 大众汽车在部分车型柴油车安装了“失效保护器”,应对尾气排放检测。 大众当时承认涉嫌搭载“失效保护器”的柴油车达到1100万辆,大众集团时任CEO马丁·文德恩为此向消费者致歉并迅速引咎辞职。 但是,这挽不回德国制造神话破灭的后果。 大众汽车也为自己的造假付出惨重的代价,其中在美国面临180亿美元的罚款总额。 至今,德国大众造假门的余波未了。

不仅德国制造,日本制造业近年来也不太平。 近日,日本第三大钢铁生产企业、“百年老店” 神户制钢集团(下称“神钢”)造假风波愈演愈烈。 神钢董事长兼社长川崎博10月12日公开面向公众致歉,承认篡改铝制品强度、尺寸数据。 目前,这一造假丑闻在发酵中。 根据央视网最新消息,神钢20日又承认,集团下属的多家子公司、一线工厂都存在篡改、瞒报、捏造质检数据的情况。 神钢当天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发表公报,承认子公司“神户制钢铜管公司”篡改了一种拥有JIS,也就是“日本工业标准”标识的无缝铜管的检测证明书数据。 日本品质保证机构已就此展开调查并在20日指出,“神户制钢铜管公司”在去年9月前发货的产品中“可能存在不满足JIS”的产品。 一旦确认,相关产品将可能被取消JIS认证。

随着调查的展开,目前已确认神钢存在篡改数据问题的产品达十多种,大约500家企业受牵连。 汽车行业已有丰田、斯巴鲁、马自达、本田、日产等企业承认使用了神钢金属强度数据造假的材料。 日本三菱汽车目前正在自查中。

受影响最大的是丰田汽车公司,旗下的雷克萨斯品牌从最入门的CT车型直到LS旗舰车型基本都被确定使用了神钢问题材料,此外,丰田品牌旗下的普锐斯、皇冠等车型也被卷入其中。

记者10月23日从丰田中国独家获悉的最新消息是,丰田汽车公司针对神制10月8日公布的涉嫌篡改数据的“铝板”对车辆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调查。 经确认,对象铝板(包括通过供应商购入的材料)使用于部分车辆的发动机舱盖、背门等位置。

针对该铝板,丰田根据神钢提供的最近3年保存的数据,以偏离丰田规格最大的数值为基准,对铝板的强度和耐久性进行了验证。 最终确认在车辆的安全性及耐久性方面,均可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丰田标准的要求。

不过,丰田方面也指出,由于此次问题涉及多种材料,所以目前还无法全部判明。 现在,丰田正在加紧确认铜管、钢线等“铝板以外的材料”对于车辆的影响,举全公司之力,继续推进安全性影响的调查工作。

日产中国方面也表示,经评估证实,日产生产的车辆上所使用的,包含发动机罩、车门、钢丝、特种钢,以及零件,这些由神钢生产的产品是安全的,不会对车辆和行人安全防护产生问题;此外,日产汽车在中国的各个合资工厂未使用神钢产品。

令中国消费者欣慰的是,日系多家车企所披露被神钢造假材料波及的车型皆在中国境外生产。 丰田(中国)日前表示,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未受波及。 马自达(中国)称,经初步调查显示,该事件对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在中国的国产车型没有影响。 广汽三菱也表示,该企业并未使用神钢所制产品。

目前,虽然这起神钢造假丑闻带来的冲击波究竟有多大尚无法定夺,但其对日本制造在声誉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与此前的高田问题气囊以及三菱汽车油耗造假等事件,合力造成日本制造神话崩塌。 至今,高田问题气囊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影响依然在发酵,诸多车企因高田气囊继续在召回相关汽车,全球多家汽车制造商正陆续召回逾一亿个有缺陷的安全气囊,包括本田、丰田等多家汽车公司皆受其拖累。 三菱汽车在油耗造假之后陷入财务危机,日产汽车出手相助,成为前者最大股东。 不过,日产汽车近日自身也惹上麻烦,其在成车出厂检验环节中,大量使用无资质人员敷衍出厂检验手续。 日产在本月6日宣布召回已售38款车型共约116万辆汽车。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日本一些制造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而铤而走险,出现舞弊行为,给该国精密制造业的声誉蒙上了一层阴影。

自主车企与国际巨头仍存差距

起步比德国、日本晚的中国汽车工业,正借力国内广阔的市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以及精准地抓住国内消费者需求,加速追赶传统汽车制造大国的水平。 自2014年以来,中国自主品牌逐渐摆脱低迷,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中国汽车在2016年产销分别为2811.88万辆和2802.82万辆,同比增长14.46%和13.65%,其中乘用车产销2442.07万辆和2437.69万辆,同比增长15.50%和14.93%。 中国品牌乘用车在去年销量首次超过千万辆,共销售1052.86万辆,同比增长20.50%,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19%,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 而德系、日系在中国车市销量位居中国品牌之后排名第二、第三,分别销售451.03万辆和379.15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8.50%和15.55%。

中国的车市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德国和日本。 据日本汽车销售协会联合会和日本全国轻型汽车协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2016年日本国内市场新车销售量为497.026万辆,是自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灾难后首次跌破500万辆。 据德国交通部数据,德国2016年总共销售汽车335.16万辆,同比增长4.5%,是欧洲汽车销量最高的国家。 虽然德国品牌和日本品牌分别在各自的本土市场上销量占绝对的优势,但中国品牌在中国车市上也同样占有地缘优势,而且中国车市的销量远远高于德国和日本的市场销量。

中国在汽车制造规模和销量规模上早已超过德国和日本。 尤其在国内SUV领域,自主品牌越来越自信,长安、长城、吉利、传祺、荣威等自主品牌快速崛起。 据乘联会的数据,今年9月,自主品牌SUV新车销量为57万辆,在国内SUV领域占市场份额达到58.6%,而日系品牌和德系品牌的SUV销量远落后于自主,分别为15.47万辆和9.86万辆。

借助销量形势一片大好,吉利、长城、传祺、东风等自主车企发起品牌向上的攻势。 虽然自主品牌进步飞快,但整体实力上与国际车企尚有差距。 例如,广汽集团近年来在自主研发上投入了逾百亿元,旗下广汽传祺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自主品牌之一。 然而,广汽传祺在今年的一纸公告,暴露了其在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上仍然存在受制于他人的弱项。 广汽传祺在公告中称,由于SUV车型GS8变速箱供应能力不足,广汽传祺不得不将今年5~9月传祺GS8的产量调低至约7000辆/月,由此部分消费者订单可能出现交付周期延迟的情况。 广汽传祺会继续与变速箱供应商积极沟通,尽最大努力提升变速箱的供应量和GS8的产量,预计10月起将恢复正常配套供应。

传祺的变速箱供应商正是丰田参股的日本爱信公司。 核心零部件受制于国际供应商,传祺并非个案,表面上看,很多国产车越来越风光,但风光背后,其实不少车企在核心零部件上还是依赖国际供应链,三菱发动机、爱信变速箱,以及博世ESP等这些日本制造和德国制造的产品依然密集出现在自主品牌新车的身上。

寄望新能源车弯道超车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新技术、新材料、新产业不断涌现。 为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赢得主动权,德国推出了《工业4.0战略》,美国发布了《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我国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皆以技术变革为核心动力,建设和巩固制造强国。 未来竞争中,全球制造业格局或将发生重大转变。

世界银行报告发布的2016年全球各个国家GDP数据显示,去年全球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达74万亿美元,其中,总量排名第一的美国占比24.32%;排名第二为中国,总量占比14.84%;排第三、第四的分别是日本、德国,各占比5.91%、4.54%。

中国制造业快速崛起,正加快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步伐。

中国近年来密集出台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措施,寄望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 目前,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国。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前十由清一色的自主车企包揽。 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在2015年~2016年还蝉联全球新能源车企销量冠军。 比亚迪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去年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谈到,比亚迪先行一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储备,甚至有些技术在全球领先,未来不畏惧与大众、宝马、奔驰等传统车企巨头在新能源领域展开较量。

当前,荷兰、挪威及英国等欧洲国家已纷纷公布了停止销售汽油和柴油汽车的时间表,中国也已经开始研究禁售传统燃油汽车的时间表。 此外,随着中国双积分等政策落地,也倒逼车企电动化提速,跨国车企和自主车企纷纷加快电动车的发展步伐。 近日,长安汽车宣布将从2025年起全面停售传统燃油汽车,并投资超过1000亿元促进其新能源战略发展,成为国内首家明确禁售传统燃油车时间点的车企。 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等汽车集团在自主新能源和智能制造等技术的研究皆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近日公开谈到,至2035年,我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必将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我国在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的技术也不断进步,比亚迪、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在规模和技术上加速赶超日韩巨头。 目前,宁德时代已成为宝马、现代等多家跨国车企巨头的动力电池供应商。 此外,国内企业以及资本加快收购国际零部件企业,为提升中国汽车制造竞争力而铺路。 今年6月,高田申请破产之后,中国电子供应商宁波均胜旗下的子公司KSS欲以15.88亿美元收购高田,欲整合高田在汽车安全系统的技术和资源,提升宁波均胜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中的地位。 在今年8月,国内金沙江资本收购日产旗下全部电池业务及相关资产,并迅速于10月15日镇江新区总投资125亿元建立尼桑电池中国总部及生产基地。

除了在核心零部件技术等方面寻求突破,吉利、传祺、比亚迪等自主车企还不断整合国际人才资源来提升工业设计等方面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力。

10月18日,在广交会期间举行的2017中国制造之美颁奖盛典上,4309件参赛作品中最终有53件获得“中国制造之美”相关奖项,其中包括汽车产品。 作为这次中国制造的评选活动评委,国际级工业设计大师路易吉·克拉尼谈到,他看好中国制造的发展前景,例如中国在高铁等交通工具上快速发展,在数量规模上已超过德国,在品质等方面逐渐接近德国的水平,甚至在某方面已赶超。 未来,中国制造通过在工业设计等方面不断发力,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升到与德国制造同样的地位。

由技术变革主导的新能源和无人驾驶时代即将来临,面对逾百年的汽车工业正处于巨大的变革期,国内自主车企纷纷表现出格外积极以及对未来充满憧憬。 崔东树认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车企应该可以弯道超车,但只是在局部领域上弯道超车,例如微型电动车市场,而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具有强大技术积累的产品上暂时很难弯道超车,尚需要不懈努力。

突发!广汽三菱宣布临时停产和人员优化,销售网络已名存实亡

7月13日,广汽三菱汽车有限公司发布了《致广汽三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信中表示:受市场转型的影响,广汽三菱产品的销售远未达预期,经营陷入困境。 目前,广汽三菱三方股东正尽全力推动企业的纾困转型工作,公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结构的优化,并尽最大努力依法依规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之前早些时候就有消息称三菱将退出中国市场,不过却被辟谣了。 现在广汽三菱停产的消息终于实锤了。

“汽扯扒谈”第一时间从广汽三菱官网处了解目前在北京广汽三菱拥有2家直营店和5家加盟店,可实际电话咨询了2家直营店和1家加盟店,得到的讯息却是1家直营店改换了门庭,另外1家直营店干脆没有人接听电话,唯一正常营业的一家经销商门店目前只销售库存车辆,并有很大优惠,电话中新款欧蓝德车型优惠高达4万元,老款更是高达5万元,到店价格还能再谈,可见经销商清库存的决心,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经销商门店已无法从厂家订购配件,也就是说无法进行售后的维修工作。

目前来看广汽三菱的销售网络已处于半瘫痪状态,这对于其新老车主都会造成很大的购车和用车隐患。

曾有“小而美”幸福时光

历经了11年风风雨雨的广汽三菱本是由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三方合资经营的中外合资企业。 其中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50%股权、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持有30%股权、三菱商事株式会社持有20%股权。

曾几何时,广汽三菱也曾风光四射,尤其是在2017年欧蓝德车型国产化之后,广汽三菱的年销量一度超过10万辆,数据显示,2017-2019年,广汽三菱销量分别达到了11.73万辆、14.4万辆和13.3万辆,当时广汽三菱也是国内主要的发动机生产供货商。

但可惜好景不长,2020年后汽车产业开始加速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广汽三菱就好像当初的诺基亚一般没有及时跟上汽车产业发展的脚步,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广汽三菱销量分别为7.5万辆、6.6万辆、3.36万辆,逐年下滑的销量让广汽三菱品尝到了转型不利的苦果。

挣扎自救依然无力

其实面对发展瓶颈和销量的长期衰退,广汽三菱给人一种英雄迟暮的无力感。 尽管广汽三菱也曾投资5.4亿元在长沙建立了广汽三菱研发中心,意在加快本地新汽车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速度,可惜依旧是收效甚微。

2022年3月广汽三菱曾想借助兄弟品牌埃安的技术平台达到转型目的,虽然推出了自家纯电车型—广汽三菱-阿图柯AIRTREK,但可惜的是广汽三菱的新车并没有能够激起多大的水花,由于技术实力一般,加之定价策略出现偏差,这款新车一经上市就沦为了陪跑车型,因此广汽三菱电动化转型也进入了危局之中。

通过查看其销量就会发现在今年一季度,广汽三菱累计销售仅为3969辆,同比下滑57.95%。 在整个广汽集团中排名末尾。 而今年4月起广汽集团干脆不再披露广汽三菱的销量数据,广汽三菱的遮羞布也正式被拉开。

时至今日,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但广汽三菱却依然处于一种摸鱼混日子的状态,既没有公布任何先进技术,也没有对于产品转型发出任何实质性的计划。 随着车型的老旧化,广汽三菱在市场上拿不出任何一款“爆款”车型。 由此可见对于广汽三菱之前被传的退市的言论,随着这封员工信,可信度直线上升。

合资车企转向何方?

当汽车“新四化”进入深水期,国内市场“内卷”之风愈演愈烈,所有身处其中的汽车企业都感受着了非一般的压力。 对于在中国车市顺风顺水了几十年的合资车企来说,眼下俨然到了这场“淘汰赛”的关键时刻。

去年Stellantis集团的一纸声明,揭开了广汽菲克在中国汽车市场“纠结反复”的最后一层面纱。 由于Stellantis集团与广汽集团合资企业广汽菲克多数股份的计划缺乏进展,Stellantis集团将采用轻资产方式在中国发展Jeep品牌,并与广汽集团协商终止本地合资企业,今后Stellantis将专注于在中国分销Jeep品牌的进口汽车。

值得注意的是广汽菲克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离开中国汽车市场的合资车企。 22年4月,广汽本田及广汽讴歌在其官网上发布通知宣布,2023年起广汽本田将不再生产及销售广汽Acura品牌的现有产品,广汽本田相关渠道继续为广汽Acura车主提供尊荣服务,始终保障车主权益。 这也意味着,2023年起本田汽车高端品牌——Acura(讴歌)将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有消极退市的,当然也有积极转型的。 上汽通用旗下别克、凯迪拉克纷纷用上了自家的奥特能纯电平台,开发出了锐歌、E4和E5等产品力和性价比都不错的纯电车型,除了在新能源车型上发力之外,通用旗下的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分别瞄准低、中、高不同的汽车市场,采用“油电并行”的战略,在各级市场中推出了极具性价比的燃油车型,帮助上汽通用在维持住自身销量基本盘的同时安全平稳的向全面电动化过渡转型。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车企都开始加码中国市场,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EO施文韬(Thomas Schäfer)在接受采访时直言道:“中国对我们来说就是本土市场。 ” 大众集团正在不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和放权。 4月18日上海车展首日,大众就宣布投资约10亿欧元(约合76亿元人民币),在合肥建立聚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与采购中心,以此联动大众在中国的三大合资公司,加强中国本土研发。

和大众集团的“放权政策”类似,丰田汽车也在中国积极布局了全新的研发体系。 丰田汽车预计在中国市场建立一套可以一条龙自主研发的闭环体系。 未来,丰田的更多产品将由中国的工程师进行研发和制造,以更好满足中国用户的用车需求。

事实上,自2020年以来,在疫情、芯片短缺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合资品牌产能受阻,销量恢复缓慢。 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快速发展,合资品牌的过去在燃油车领域的优势并未传导至新能源汽车领域。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主品牌的布局和转型升级较早,所以新能源渗透率远高于合资品牌,这就让自主品牌在当下的市场竞争中受益。”

目前针对中国合资车企的“淘汰赛”已经进入下半场,未来三年将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关键时期。 进入后合资时代,竞争才能出现强者,保护只会更快被淘汰。 随着“新能源合资审批”的放开,合资车企的中方和外方更要经历重重考验,只有具备前瞻性的眼光与勇气,为中国消费者带来高品质的车型产品,才能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在这场“淘汰赛”中成功突围。

中国的企业在世界5OO强中有几个?都排第几?

最新一期《财富》杂志公布了2007年全球500强名单(完整榜单),沃尔玛重新夺回了榜首宝座,中国(包括内地、香港和台湾)共有30家企业上榜。

2007年全球500强的排名依据是2006年企业营收。 最终结果显示,沃尔玛以3511亿美元营收超越埃克森美孚,重新夺回了榜首宝座。 不过,得益于石油价格的上涨,石油相关公司在排行榜中的表现依然抢眼。 在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中,有六家为石油公司,还有三家为同石油有着紧密联系的汽车厂商。 受这一趋势的影响,中石化的排名也攀升至第17位,这是中国公司首次进入前20强。

全球500强2006年总营收接近2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净利润为1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59%。 虽然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速度低于一年之前,但7%的利润率却是最高水平。 石油公司垄断了前十强,前二十五强则是“金钱”的天下,共有10家财经服务公司入围,由荷兰ING集团(第13位)和美国花旗集团(第14位)领衔。

在亚洲企业中,排名最高的是日本的丰田汽车,位列第6位。 中国共有30家企业上榜,其中内地22家,香港2家,台湾6家。 在内地企业中,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中石化、中石油和国家电网;两家香港企业为和记黄埔和怡和集团;台湾企业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鸿海精密、中油公司和国泰金融

附:上榜中国公司

公司排名营收(亿美元)

中石化

中石油

国家电网

鸿海科技(台湾)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移动通信 180

中国人寿保险 192

中国银行 215

中国建设银行 230

中国南方电网 237

中国电信 275

中国农业银行 277

和记黄埔(香港) 290

中国中化集团 299

宝钢集团 307

中油公司(台湾) 327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 342

国泰金融(台湾) 343

中国铁路建设集团 384

中国一汽 385

中建国际 396

上海汽车 402

中粮集团 405

华硕电脑(台湾) 427

中国五矿集团 435

广达电脑(台湾) 447

台塑石化(台湾) 456

怡和集团(香港) 457

中海油 469

中远集团 488

《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发布,碧桂园排名靠前,碧桂园的发展现状怎么样

美国《财富》杂志 7月12日公布了最新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以3399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取代连续4年蝉联榜首的美国连锁零售商沃尔玛公司成为全球最大企业。 沃尔玛屈居第二,营业总收入为3157亿美元。 排在第三至第十位的全球公司分别为英荷壳牌石油、英国石油、通用汽车、雪佛龙、戴克汽车、丰田汽车、福特汽车和康菲石油。

500强迎来丰收年

《财富》杂志这次是根据去年的营业收入对全球企业500强进行排名的。 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全球企业500强创造了良好的增长环境。 对大多数企业500强来说,2005年可以说是一个风调雨顺的丰收之年。 在过去一年中,全球企业500强的利润增长30%,总营业收入高达189万亿美元,相当于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 如今,进入《财富》全球企业500强的争夺非常激烈,想跻身其中并非易事。 今年全球企业500强中最后一家为美国的耐克公司,其营业收入为1374亿美元,比上一年全球企业500强的最低入围门槛的1243亿美元又增加了131亿美元。

全球企业500强企业来自32个国家或地区,代表着50多个行业。 全球企业500强数量的增减和名次的变化体现了有关国家经济实力的升降。 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拥有170家全球最大企业,约占全球企业500强的三分之一强。 日本经济实力今不如昔,只有70家企业入围全球企业500强,比去年减少了11家。 英国和法国各有38家企业进入全球企业500强,显示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不相上下。

中国企业排名上升

2006年度全球500强公司名单,共有22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其中中国内地公司19家,台湾地区公司两家,香港地区公司一家。 此外,中国建筑企业也首次亮相世界500强。

在中国内地的上榜企业中,中石化由31位升至23位,稳居中国企业之首,也取得中国公司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上的最好名次。 其他排名进入前百位的中国企业有国家电网公司,从40位升到32位;中石油从46位升到39位。

最新进入世界500强的4家中国企业中,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排名441位,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和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分别位列485位和486位。 这也是中国建筑企业首次亮相世界500强。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在500强名单之列,排名475位。

排名

名称

行业

收入

中国石化

炼油

国家电网

电力

中国石油天然气

炼油

中国工商银行

银行

中国移动通信

电信

鸿海精密

电子

中国人寿

保险

中国银行

银行

和记黄埔

多元化

中国南方电网

电力

中国建设银行

银行

中国电信

电信

宝钢集团

金属

中化集团

贸易

国泰金融控股

保险

中国农业银行

银行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工程建筑

中粮集团

贸易

一汽集团

汽车

上汽集团

汽车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工程建筑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工程建筑

在新的500强名单中,美国炼油企业埃克森美孚以3400亿美元的收入一举超过沃尔玛,成为500强之首。

石油企业独占鳌头

全球企业500强的评选结果表明,过去的一年是大型石油公司大丰收的黄金之年。 石油行业如今是全球最赚钱的行业。 全球石油需求旺盛使得油价一涨再涨,石油行业的巨无霸个个赚得盆满钵溢。 石油企业在全球企业500强中的排名大幅上升。 在全球营业收入最高的十大企业中,欧美石油公司就占据了一半。 埃克森美孚石油去年的营业收入增长了26%,利润猛升到361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美国两家石油公司———雪佛龙和康菲石油如今也已挤进了全球十大企业的行列。 雪佛龙并购尤尼科石油后规模迅速扩大,一跃成为全球第六大企业。 康菲石油则将通用电气挤出了全球十大公司的行列。 通用电气是10年来第一次被挤出全球十大公司之列。 排名第367的俄罗斯国有的罗斯纳夫特石油公司持有世界最大的石油储藏,其营业收入和利润在过去一年中分别增长4倍和5倍。

奥本海默基金管理公司石油行业分析师法德尔指出,这些石油公司的经营状况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好过。

汽车企业排名下滑

世界四大汽车公司虽仍留在全球十大企业之列,但名次已被后推。 四大汽车企业去年总体业绩平平,总体营业收入仅增长4%。 四大汽车公司平均每家的营业收入高达1850亿美元。 通用汽车如今仍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是全球第五大企业。 同上一年相比,排名第7位的德国戴克汽车和名列第8位的日本丰田汽车去年都下滑一个台阶,美国福特汽车则被挤到第9位。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全球汽车企业可能会很快重排座次,日本丰田汽车到2006年底将会取代通用汽车和戴克汽车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商。

银行金融表现突出

全球企业500强中约有九分之一为银行金融企业,从而筑起全球企业500强的另一道风景线。 全球企业500强中的金融企业的利润率完全可以与大宗商品和石油企业媲美,去年的利润增长47%,为有史以来的最大增幅。 银行金融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去年增长24%。 美洲银行证券部首席战略分析师托马斯指出,银行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金属和能源价格的上涨以及借贷大幅增加。

瑞士联合银行金融集团因资产管理业务迅速发展而使去年的利润增长了73%。 总部在布鲁塞尔的富通银行和德国德意志银行去年的利润分别增长49%和37%。 比利时商业与储蓄银行去年的营业收入增长259%,其排位也由上一年的第236名猛升到第55位。

花旗集团去年在墨西哥、巴西和俄罗斯开设的分行超过了100家,成为全球企业500强中第三大利润最多的企业。 美洲银行在2004年购并了第一波士顿金融公司,从而成为全球企业500强中第五大利润最多的企业。 韩国国民银行去年的营业收入增长4倍,达到180亿美元。 印度国家银行去年首次进入全球企业500强的行列。

传统企业再现生机

今年全球企业500强的排列表明,自然资源对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 过去一年,传统经济领域的企业再现生机,表现尤为突出,大宗商品和石油领域的企业在全球企业500强中的名次被大大提升。 除大型石油公司外,从事采矿及其他能源生产的企业的利润增长了77%。 JP摩根全球股本战略分析师阿比吉特表示,上个世纪90年代,软件、媒体、医疗保健和零售行业是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如今,这种趋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新兴市场对原材料和能源资源的需求非常旺盛,以致原材料和能源资源类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迅速增长。 要是有人预测澳大利亚大型采矿企业BHP公司的市值(去年增长89%)会超过英特尔,人们也许不会相信。 然而,现实却让人改变了看法

一汽合资品牌收入占比

《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正式发布,在这个榜单当中碧桂园的排名相当靠前。 根据网络上的相关报道,碧桂园在此次500强榜单当中位居139位,可以说取得的成绩是相当不错的。 碧桂园在发展的这些年来不断取得进步,总体而言,碧桂园的发展现状是相当的好的。

在网上的相关报道中,碧桂园在2017年的时候已经登上了财富世界500强的榜单,但是当时碧桂园是处于476位。 由此可见,碧桂园在5年的时间以内,在500强的榜单当中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碧桂园能够前进了300多位,可以说是非常优秀。 对于碧桂园在世界500强榜单上的飞跃进步,国内的相关部门以及社会上的众多企业都对碧桂园投以了敬佩的眼光,并且纷纷决定向碧桂园学习相应的经验。

那么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的关心碧桂园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么飞跃的进步?在房地产行业,资金链的强大发展以及企业的经营方式,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进步来说都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网上的相关数据报道中发现,碧桂园的资金实力可以说是相当的强,连续多年以来碧桂园的利润率都实现了较高的增长,总体的利润也在不断的增加。 这对于社会上的许多人士来说,碧桂园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选择,而这又进一步的助力了碧桂园经济实力的增长。 除此以外,碧桂园在营销方式方面也有着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能够采取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推进房子的销售。

最后小编对于碧桂园在世界500强榜单中取得了巨大飞跃表示相当的喜悦以及祝贺,同时也希望碧桂园能够再接再厉,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进一步推动碧桂园房地产的开发,为国家的财政带来更多的贡献。

最新世界500强为什么京东排名139名,而阿里则是182名,你怎么看?

在徐留平掌舵一汽之后,一汽曾罕见地公布了几次净利润。 但在2020之后,一年赚了多少钱,又再度消失。 不过,在近期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这一数字得到公布。

榜单内容显示,一汽集团位列第79位,排名下降了13位。 该公司2021年营收为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88亿元),同比增加82%;净利润为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3亿元),同比增加了256%。 在今年年初一汽集团公布其销量为350万辆,营收为7070亿元,首次突破7000亿元大关,这与官方数字基本保持一致。

一汽集团在2014-2018年连续5年未对外公布过利润情况。 但一汽集团自2004年首度进入世界500强榜单以来,连续18年上榜,据此期间《财富》杂志统计数据看到一汽集团的大概盈利情况。

根据《财富》杂志统计数据显示,一汽集团在2014年营收为亿美元,净利润为4248亿美元,利润率为530%;2015年营业收入为亿美元,净利润为3253亿美元,利润率为517%;2016年营业收入为亿美元,净利润为2411亿美元;2017年营收亿美元,净利润为2856亿美元,净利率为411%。 2018年营收为亿美元,净利润为266亿美元,净利率为296%。

这一期间,一汽集团的年销量从万辆上升至超340万辆,销量的增长势头还是比较不错。 其未公布利润或与其净利润和利润率下降有一定关系。 此前的2008-2012年这五年,一汽集团也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期。 其销量从150万辆提升至超260万辆;营收从2814亿元提升到亿元,净利润也从刚过100亿元提升到超400亿元。

2019年一汽集团再度开始公布利润,全年销量达3464万辆,同比增长13%;营业收入为6200亿元,同比增长44%;净利润为4405亿元,同比增长22%。 2020年,一汽集团全年销量为3706万辆,同比增长71%;营业收入为6960亿元,同比增长127%。 当年该公司利润467亿元,同比增长6%。

但《财富》杂志统计数据与上述数据有所不同。 《财富》杂志数据显示,2019年,一汽集团营收为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300亿元),净利润为284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2亿元),净利润为318%,位居2020年世界500强排名第89位;2020年营收为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00亿元),净利润为28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3亿元),利润率为284%,位居2021世界500强排名第66位。

从《财富》杂志的数据来看,数据之间存在打架的情况,有分析认为一汽的净利润需要剔除合资公司的外方持股部分的利润,因而会比官方的稍微少一些。 从数据来看,一汽集团的赚钱能力还是足以让不少车企感到眼红。 而随着一汽集团的利润总额开始提升,其与上汽之间也无意间进入了争夺最赚钱车企的赛跑中。

数据显示,上汽集团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3亿元,同比增长20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2%,较上年增加12个百分点。 与一汽集团在2021年的净利润相比,两家车企之间仅相差2亿元。 不过,从《财富》杂志的数据来看,上汽集团2021年营收120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亿元),净利润为380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68亿元),利润率为310%,两家车企之间还存在2亿美元的差距。

但在2022年,两家车企的利润可能又要再度受到冲击。 今年上半年,上汽和一汽集团都过得尤为艰难。 受长春疫情影响,今年3-4月一汽在长春的五家主要工厂全部停工状态,产销量大幅下滑。 乘联会数据显示,1-6月一汽大众零售销量为8631万辆,同比下降159%;一汽丰田零售量为3515万辆,同比下降12%;一汽红旗销量为1299万辆,同比下降132%。 尽管随着疫情合供应链问题的缓解,以及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助力,下半年销量有望得到提振,但其想要完成年销410万辆的目标,难度还是有点大。

在上汽这边,情况基本类似。 从今年4月开始,上海疫情持续影响上海地区的汽车工业,停产减产长达两个月,上汽旗下的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等多家车企都受到严重冲击。

《财富》杂志的数据显示,虽然我国上榜的车企数量多,但是盈利能力普遍不高,没有一家净利率超过35%。 其中一汽集团净利率最高,仅为33%。 上汽集团2021年营收1209亿美元,净利润为3803亿美元,利润率为310%;东风汽车集团营收为亿美元,净利润为144亿美元,净利率为17%;北汽集团营收为亿美元,净利润为318亿美元,净利率为04%;广汽集团营收为亿美元,净利润为607亿美元,净利率为09%;吉利营收为5586亿美元,净利润为1471亿美元,净利率为26%;比亚迪营收为亿美元,净利润为472亿美元,净利率为14%。

榜单中的整车企业中,最赚钱的是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利润率高达172%;其次为福特、宝马和雷诺,净利率均在10%以上;而像丰田、Stellantis集团、特斯拉三家的净利率则保持在8%以上。 此外,大众净利率为61%、通用为79%、起亚为68%。 上榜的7家中国车企净利润之合为117亿美元,不敌大众集团/丰田/奔驰/Stellantis集团/福特/宝马这几家车企的净利润。 此外,部分国内车企还存在过度依赖合资品牌的情况。

在“车辆与零部件业”中,有7家中国整车企业上榜,分别为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吉利和比亚迪。长安汽车的母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位列榜单第315位,但由于其业务板块不止长安汽车,因此不计算在内

阿里巴巴和京东目前是我国电商领域的两大巨头,两者实力都很强,不过在大家的认识当中,阿里巴巴的实力应该会比京东强一些,但是昨天世界500强排名出来了,京东排名在第139位,而阿里巴巴只能排在182位。

看到这可能网友都表示不理解,这跟大家认识有一些差距,难道阿里巴巴实力不如京东吗?事实并非如此。

世界500强是根据企业的营业收入来排名的。

在很多人认识当中世界500强应该是全世界最强的500个企业,但事实并非如此。 500强主要是根据上一年度企业的营业收入来排名的,但营业收入多并不意味着这个企业就很强,有些很强的企业并没有参与到世界500强当中。 因为世界500强是企业自愿申报的,如果不提供财务报告就不会出现在世界500强排名当中,比如日本三井物产实力很强,之前曾经排在世界500强第一,但是后来他拆分了一些业务,之后有些业务并没有参与到这些500强排名当中。

所以世界500强与其说是企业综合实力500强,不如说是企业的营业收入500强。 2018年年京东的营业收入达到了4620亿元,阿里巴巴营业收入只有亿元,相当于阿里巴巴的营业收入比京东少了8516亿元。 正因为如此京东世界500强排名比阿里巴巴高是很正常的。

阿里巴巴的营业收入虽然不及京东,但是利润却远远超过京东。

虽然阿里巴巴跟京东都是我国的电商巨头,但是两者的营业模式还是有较大的区别的,京东的大部分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自己的直营,也就是直接卖产品的收入,每卖出一个产品营业收入就会增加。 2018年京东的营业收入是4620亿元,这里面服务性收入只有459亿元,相当于直接卖产品的营业收入是4161元。

阿里巴巴则不一样,阿里巴巴并没有直接卖产品,它只提供平台服务,所以这3700多亿营业收入当中基本上都是提供服务所获取的收入,这些收入包括平台服务费,广告费等等。

因为业务模式不同,所以导致阿里巴巴跟京东的利润率差距是非常大的。 2018年京东的净利润只有35亿人民币,而阿里巴巴的净利润达到了亿,相当于阿里巴巴的净利润是京东的23倍左右。 所以京东的营业收入虽然比阿里巴巴多,但赚钱能力却远不及阿里巴巴,对应的京东所缴纳的税收要远远低于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和京东都有一些业务没有进入到500强营业收入当中。

阿里巴巴和京东目前都是家大业大,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之后,他们都把自身的一些业务独立出来。 比如蚂蚁金服是没有进入阿里巴巴的营业收入当中的,而蚂蚁金服的营业规模也是相对比较大的,比如2017年的税前利润就达到132亿,对应的营业规模至少达到500亿以上了,到了2018年这个营业规模肯定有很大的增长,保守估计及营业收入至少达到600亿以上。

同样京东自己旗下也有一些业务是独立京东本身的,比如京东物流和京东金融。 目前京东金融的营业收入应该超过150亿元,而京东物流的营业收入2018年也是达到了170亿元。

阿里巴巴的市值远超京东。

京东的营业收入很大,但其股票市值并不是很高,截止目前京东的市值只有440亿美元左右,阿里巴巴的市值则超过了4500亿美元,相当于阿里巴巴的市值是京东的10倍以上。

综合分析各种数据之后,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京东除了营业收入比阿里巴巴多之外,其他方面跟阿里巴巴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从综合实力来看,阿里巴巴要比京东强不少。

标签: 柬埔寨 中国以外 广汽集团已在菲律宾 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家建立了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