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消息影响炒股
近期抗震救灾的消息连续不断发布过程中,股市受到一定影响,其中部分四川股票如四川路桥连续涨停。 使人联想到当年非典时期,凡是有关医药类的股票,被市场资金炒高,甚至连生产口罩用布的欣龙无纺也被资金追捧,实际上许多制药类上市公司生产的药类和针剂根本与治疗非典型肺炎无关,然而在炒作的氛围中,就会形成有药就炒的现象。 每一个投机市场都充满消息,这些消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投机市场行情的不断波动。 然而有时却十分奇怪,坏消息有人当好消息炒,好消息反而给投机者造成出货机会。 有时储蓄利率下降,股市不涨反跌,因为投资者认为在短期内不会再减息,所以将好消息消化了之后出货,股市由此出现回档。 股市中听到利空消息,市场反而止跌急升。 因而新闻或消息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甚至在不同市势中会有截然不同的后果。 那么我们是否有法则可循,或利用消息去推测后市发展呢?答案是肯定的。 当市场在熊市中,突然传来的利多消息会使市场产生脉冲劲升行情,这种脉冲行情过后仍会继续走熊市。 当市场在牛市中,突然传来的利空消息也会使市场产生脉冲急跌行情,这种脉冲行情过后仍会继续走牛市。 就是说市势是有惯性和弹性的,任何突然爆发的消息施加给市场的脉冲行情仅会影响一时,而不会改变市势方向。 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以下一些结论:当市场有坏消息出笼,投机市场并无反应,短线可以看好,买入建仓持货;当好消息出台,投机市场似乎麻木了一样,这个市场已经出现了利淡信号,我们应该快速出货,趁价格未曾跌落之前尽量走人,甚至在高位区域还可以卖出。 如果坏消息当前,投机者仍然无动于衷,显示出他们的情绪不为坏消息所动,且十分乐观,这些乐观情绪足以成为投机市场中的持仓动力,推动市场价格向上。 此时短线买入待涨出货,获利机会将很大。 反之,在利多消息之下,仍然没有出现预期上涨的反应,表现出市场人士可能对市场已经犹豫、看淡。 或者认为好消息已经全部出尽,该涨不涨,理应看淡。 投资者要把握后市走向,当然应该多留意国际及本地新闻,看这些消息怎样影响市场,市场作出一些什么反应,就可以决定短线买卖策略。 这个理论虽然无数据去支持,但概念却十分合理。 当然,有时候市场在无消息时也会出现强劲的上扬行情,比如沪深股市1999年的5·19行情初起时,实际上并没有公开消息在传媒上公布,行情在成交量的推动下,莫名其妙地上涨,就是在无消息下形成上升趋势的一个典型例子。
关于日本大地震的资料
新华网东京3月19日电 日本警察厅19日说,截至当地时间当天18时,日本大地震及海啸已造成7348人死亡、人失踪。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死者和失踪者主要是灾情严重的宫城县、岩手县和福岛县人。 此外,约36.7万人还在宫城县和岩手县等地避难。 日本东北部海域11日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日本为何常有地震与火山爆发 日本是一个经常发生火山爆发和地震的国家。 1792年,日本境内发生火山爆发,使1.5万人丧生;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夺走了13万人的生命,国家损失惨重。 日本境内为什么多火山、多地震呢?原来,日本列岛正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按照地质板块学说,太平洋板块比较薄,密度比较大,而位置相对低一些。 当太平洋板块向西呈水平移动时,它就会俯冲到相邻的亚欧板块之下。 于是,当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两大板块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从而产生火山爆发、地震等。 日本是个岛国,境内共有大大小小活火山83座,占世界活火山总数的十分之一。 目前日本有近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被火山喷发物覆盖着。 另外,日本不仅火山多,地震发生的次数也多。 据统计,日本每年发生地震数千次,其中震级在3级以上的每天就有4次。 2.日本人为何不怕大地震? 日本是地震频发国家,据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年所发生的里氏6级以上地震,有20%发生在日本。 记者发现,面对这场严重的天灾,日本民众却没有恐慌、混乱,而是异常镇定、沉着,社会秩序有条不紊;日本政府则以极高的效率,组织实施了抗震救灾行动。 那么,日本人为什么不怕大地震呢?镇定面对灾难 灾民谈笑风生面对这场巨大的灾难,日本大多数老百姓却一点都不怕。 新潟地震发生后,很快,日本NHK电视台就播放了架设在东京闹市区街头的多架摄像机拍下的镜头,人们可以看到地震时街面都在晃动,带着镜头里的万家灯火也跳跃着,摇摆着。 然而,大街上的行人却照常走路,汽车照样运行,商店里依然人头攒动,看不到一个人东张西望,惊惶失措,更没有人大呼小叫,就像没发生地震一样。 次日早晨,记者又在电视上看到了异常镇定的新潟人:由于部分道路塌陷,救援车辆无法及时到达灾害现场,成群结队的受灾者在寒风中只是静静等待,默默地采取着自救措施;从人们的表情上,很难区分出谁是灾民谁不是灾民,他们用一种十分平静的心态对待自己失去房屋、财产甚至亲人的现实;刚刚从脱轨的“新干线”列车上被救下来、还困在附近一座车站里的旅客,竟然有许多人面带微笑,向记者描述地震时的遇险场面。 高效实施救援 官民默契配合新潟地处山区,秋天的气温要比平原地区低得多,对灾区的救援成了日本人最关心的话题。 地震发生3小时后,新潟县知事平山征夫就呼吁日本自卫队给予紧急支援。 自卫队出动了30多架直升机四处搜寻被困人员,救助伤员、老人和孩子,帮助运送食品和饮水。 日本政府也立即在首相官邸的危机管理中心设立了“官邸对策室”。 日本警察厅设立了以警备局局长为首的“灾害警备本部”。 日本媒体也行动起来,进行了实用性很强的报道,比如NHK的教育频道从地震发生一小时后就开始播放寻找受灾地区的亲朋好友的信息。 在新潟各地,许多老人和孩子被安排在一些学校的体育馆里过夜;医院里虽然躺满了受伤人员,甚至有的医院还停了电,但是医护人员都在尽心尽责地为伤员治疗;许多商店、超市的货架全倒了,满地狼藉,但是营业员将食品清理出来搬到路边,向人们销售;有的饮食店在路边支起锅灶,免费向灾民提供做饭的地方;有的地方山高路又断,人们就聚集在山上,一起烧火御寒,等待救援。 普及防灾意识 地震演习频繁1995年1月17日,日本遭遇了里氏7.2级的“阪神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这次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又强化了防震抗灾措施,不仅从中央到地方迅速制定了地震防灾策略,还提高了建筑物抗震的标准。 此外,各个地震多发区的居民组织经常进行一些综合性防震训练和地域防灾训练。 日本全国各地设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地震博物馆和地震知识学习馆,免费向市民开放,让市民们亲身体验地震。 这些地震馆内有模拟火灾现场的烟雾走廊,有模拟地震的震动平台,供人们亲身体验6级“地震”的状态。 因此,对日本国民来说,强烈的防震救灾意识已经深入人心。 在每年法定的“防灾日”,日本全国上下都会动员市民参与大规模的地震防灾演练,一方面让市民懂得如果应付突如其来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市民时时不忘防灾。 防震体系完备 临震经验丰富数百万年前,由于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日本现在的大小岛屿。 日本东海岸面临太平洋的一片极深海域,如今这一带海底仍不安定,因而日本成了地震多发地区。 在这块经常晃动的岛屿上,“久经震场”的日本人由于掌握了大量的地震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震经验,所以面对地震往往比其他国家的人要镇静得多。 同时,日本在测震、防震、救灾方面下了很大工夫,投入了巨资,这也是日本人不怕地震的一个重要原因。 早在1978年,日本便制定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规定一旦预测到大地震,在发生前两三天,将由首相亲自发表《警戒宣言》,政府随即启动全面避难救援措施。 除此之外,日本科学家还在一些海域的水下2000米的海槽上安装了监测系统,通过海上监测船将有关信息发射到人造卫星上,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密切监视大陆架板块的移动。 另外,日本政府还开发了“地震受灾早期评价系统”,这个系统储存了大量4级以上地震的灾难资料,一旦发生大地震,该系统可以在30分钟内自动算出受灾规模,指导当局有针对性地迅速展开救援措施。 长期以来,日本在建立城市防灾体系的工作中,始终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公路、铁路、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抗震性与安全性上。 走在东京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只要稍微开阔一些的绿地都会被政府划定为灾难来临时的“缓冲地带”。 在记者居住地的附近就有一处小小的公园,其入口处插着一块“地震避难所”的牌子。
标签: 市场风险 四川路桥股票价格可能会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 股票市场波动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