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机器人革命:投资于增长最快的行业

admin 9 0

前言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机器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从自动驾驶汽车到智能家居设备,机器人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机器人革命正在到来,投资于这一增长最快的行业将带来巨大的回报。

机器人的崛起

机器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近几年的进步使得它们变得更加强大、智能和高效。以下是一些推动机器人崛起的关键因素:
  • 计算能力的提高:更快的处理器和更强大的算法使机器人能够处理大量数据并做出复杂决策。
  • 传感器技术的进步:机器人的公司。
  • 投资于机器人 ETFs:投资于一篮子机器人相关股票,分散风险。
  • 投资于风险投资基金:支持机器人初创公司并分享其增长潜力。

机器人行业的增长潜力

机器人行业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强劲增长。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预计到 2025 年,全球机器人销量将达到 520 万台,比 2021 年增长 13%。增长受到多种因素推动,包括:
  • 对自动化和效率的需求不断增长。
  • 不断提高的负担能力。
  • 政府对机器人研发的支持。

机遇与挑战

虽然机器人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也有一些挑战需要考虑:
  • 失业:机器人自动化任务可能会导致某些行业失业。
  • 道德问题:自主武器系统和机器人隐私引发了伦理问题。
  • 监管:政府需要制定法规来管理机器人的使用和安全。

结论

机器人革命正在到来,为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投资于这一增长最快的行业可以带来丰厚的回报。重要的是要意识到潜在的挑战,并对投资进行适当的尽职调查。随着机器人技术继续发展,它有望彻底改变我们的世界,为社会和经济带来巨大的变革。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在进行任何投资决策之前,请务必咨询合格的金融顾问。


为什么要加强科技和经济的深度融合,让创新驱动成为加快发展的核心动力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基础科学领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边界日趋模糊,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 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创新战略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当代科技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个过程。 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 我们不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众多主要经济指标名列世界前列。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规模很大、但依然大而不强,我国经济增速很快、但依然快而不优主。 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现在,世界发达水平人口全部加起来是10亿人左右,而我国有13亿多人,全部进入现代化,那就意味着世界发达水平人口要翻一番。 不能想象我们能够以现有发达水平人口消耗资源的方式来生产生活,那全球现有资源都给我们也不够用!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 前几天,我看一份材料,说“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而且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机器人革命”将创造数万亿美元的市场。 由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3D打印、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制造机器人的软硬件技术日趋成熟,成本不断降低,性能不断提升,军用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家政服务机器人已经成为现实,有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已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思维和学习能力。 国际上有舆论认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机器人主要制造商和国家纷纷加紧布局,抢占技术和市场制高点。 看到这里,我就在想,我国将成为机器人的最大市场,但我们的技术和制造能力能不能应对这场竞争?我们不仅要把我国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 这样的新技术新领域还很多,我们要审时度势、全盘考虑、抓紧谋划、扎实推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面向未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 我国进入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并联发展、叠加发展的关键时期,给自主创新带来了广阔发展空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 我多次讲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国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从这个经验看,关键是时机和决断。 历史的机遇往往稍纵即逝,我们正面对着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 我们有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有持续创新形成的系列成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备良好条件。 因此,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对国家和民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决策,想好了、想定了就要决断,不然就可能与历史机遇失之交臂,甚至可能付出更大代价, 2013年3月,我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讲过这样一个意思,就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创新基础还不牢,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不能总是用别人的咋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 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 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 实践告诉我们,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问题看到了,就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快马加鞭改变这个局面,不能说了很多年,最后老是没有根本改变。 当然,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单打独斗,不是排斥学习先进,不是把自封闭世界之外。 我们要更加积极地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 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当前,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 在传统国际发展赛场上,规则别人都制定好了,我们可以加入,但必须按照已经设定的规则来赛,没有更多主动权。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就是要在新赛场建设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导一些赛场建设,从而使我们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 如果我们没有一招鲜、几招鲜,没有参与或主导新赛场建设的能力,那我们就缺少了机会。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也总是留给有思路、有志向、有韧劲的人们的。 我国能否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主要就看我们能否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 李四光说过:“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已经创造出来的东两比起有待创造的东西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我国科技发展的方法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要高度重视原始性专业基础理论突破,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技术研究和技术研发持续推进,强化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 要积极主动整合和利用好全球创新资源,从我国现实需求、发展需求出发,有选择、有重点地参加国际大科学装置和科研基地及其中心建设和利用。 要准确把握重点领域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和优先方向,通过高效合理配置,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构建高效强大的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科技竞争就像短道速滑,我们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最后要看谁速度更快、谁的速度更能持续。 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意思是,骏马一跃,也不会达到十步;劣马跑十天,也能跑得很远;雕刻东西,如果刻了一下就放下,朽木也不会刻断;如果不停刻下去,金属和石头都可以雕空。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敢于担当、勇于超越、找准方向、扭住不放,牢固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勇于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

人形机器人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巨头争相布局概念股井喷巨头效应为产业链带来新活力

“虽然我们还没登陆资本市场,但也切实感受到了这波资本热浪。 这段时间接待了几拨一级市场的投资人,多家券商也对我们进行了线上线下的调研。 ”国内一家知名人形机器人的企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最近有点忙”。

虽然忙,但心情是愉悦的。 马斯克、雷军相继宣布布局,二级市场相关概念股持续走高,让人形机器人这一新兴赛道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 作为前沿行业的探索者,人形机器人企业迫切希望一些同行加入,尤其是头部的科技公司。

“多功能的机器人,也就是人形机器人会是最终的目标。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创新发展处处长、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表示,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产业界谈得最早、但目前还最不确定前景的方向之一。 正如人是经过亿万年进化而来,人形机器人也需要不断进化,目前还处在比较初级的进化阶段。

巨头争相布局概念股井喷

“铁大”来了!在8月11日小米秋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截胡”马斯克,率先发布一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

尽管没有量产计划,且成本高达六七十万元,但小米的“造人”计划还是引爆了资本市场,多只概念股持续井喷。 其中,远大智能8月16日至8月22日连续五个交易日涨停。 数据显示,8月11日至8月22日,远大智能累计涨幅达74.49%,英威腾和长盈精密涨幅也分别高达49.20%和23.65%,步科股份、赛象科技和文一科技等多只机器人概念股累计涨幅也均在10%以上。

这已非机器人概念股今年的首波行情。 两个多月前,马斯克宣布将于9月30日推出TeslaBot“Optimus(擎天柱)”原型机,身高1.72米,重量57千克,体型比CyberOne略矮小,售价也比CyberOne更低,预计约为2.5万美元,有望在2023年投产。

当时,A股二级市场已开启一波机器人概念股行情。 数据显示,6月3日至8月22日,鸣志电器涨幅高达250.10%,京山轻机、中大力德和禾川科技等10只概念股涨幅也均超过100%。

事实上,人形机器人并非新概念,近百年来,一直不断有行业巨头入局。 早在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形机器人“Televox”,虽然还不能走动,但可抬起接收器接听电话;1973年,早稻田大学推出真人大小机器人“WAROT-1”,并为其配置了机械手、人工视觉和听力装置等。 诞生于1992年的波士顿动力更是持续研发人形机器人。 2013年,波士顿动力即推出第一代人形机器人“Atlas”,目前已几度更新换代。

巨头效应为产业链带来新活力

在国内,已有不少企业试水人形机器人。

“优悠,我渴了,请你帮我拿瓶可乐吧。 ”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优必选科技展厅,工作人员向其熊猫机器人优悠发出指令。 收到指令后的熊猫机器人,很快走到不远处的冰柜,拉开门,取出可乐,确认关好冰柜门,再走回工作人员身旁,把可乐递给她。 记者眼前的优悠,其实是一位见过大世面的人形机器人。 熊猫机器人优悠是优必选科技受迪拜世博会中国馆邀请,在Walker机器人的基础上、以国宝大熊猫的形象为设计原型,为中国馆专属定制的“和平友好使者”。 作为深圳科创企业代表,优悠在中国馆工作了六个月。

优必选科技自主研发的大型人形机器人Walker历经五年四次重大迭代升级,能够完成按摩、拧瓶盖、端茶倒水等家居任务,已经逐步在影视综艺、科技展馆、政企展厅、科研开发等场景应用,也是全球首个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大型人形机器人。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人形机器人的企业,优必选科技在高性能伺服驱动器、运动控制算法、计算机视觉、语音、导航、机器人操作系统都有长期布局。 但在很多人眼中,“优必选是个做儿童玩具的企业”,项目太前沿、公众认知度低,曾一度令公司苦恼。 眼下特斯拉等全球顶尖科技公司的入局或将刷新这一认知。

优必选科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特斯拉效应会为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带来新的活力,这不仅意味着增量的零部件订单,也意味着更多人才和资金的进入,更意味着行业拐点的临近。 “人形机器人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复杂技术,相信随着时间推移,人形机器人各项复杂核心技术将带来超出想象场景的长期商业价值,而坚持长期技术投入的企业最终将成为新经济的中流砥柱。 ”

在达闼机器人位于上海闵行的人形机器人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对人形机器人进行组装、测试等。 达闼机器人公共事务经理朱正炎向记者透露,这些机器人基本都已经名花有主,不久的将来,在完成出厂前的测试等工作后,将运达客户,主要用于迎宾、引导和咨询等场景。

“很多人来问,为什么要生产人形机器人?打扫卫生,现在的扫地机器人也可以,为什么非要做成人形?”朱正炎向记者解释,“一方面,相较异形机器人而言,人形机器人最大的优势是可以使用人类使用的所有工具,不需要为了机器人专门设计和打造相关配套,只需丢到生活中即可;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还具备多功能性,可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多功能的人形机器人,未来可以真正陪在人的身边。 为此,达闼已提出2025年打造机器人保姆的口号,“大方向是要做人形保姆,希望人形机器人进入到家庭,为人们解决最基础的又不得不做的家务,比如打扫卫生、做饭等,甚至是更进一步,帮忙照顾老人。 ”

一级市场看重成本控制

近日,多家机器人企业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 8月8日,全球物流机器人企业极智嘉宣布完成新一轮1亿美元融资,由英特尔资本、祥峰成长基金和清悦资本等共同出资;8月9日,光伏智能清扫机器人厂商合肥仁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其是由高瓴创投领投,科讯连山企业家基金跟投,融资金额数千万人民币。

在近日召开的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中国机器人产业投融资持续活跃,今年上半年,已披露融资金额超过50亿元,核心零部件协作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领域成为社会资本关注的热点,初步形成了产业和资本联动发展的格局。

相比机器人产业投融资的火爆,细分赛道人形机器人在一级市场却显得有些平静。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家风险投资机构均表示,机器人是一个体量庞大的赛道,底层核心技术是相通的,人形机器人的进步取决于人工智能水平的整体进一步发展。 就当下投资而言,更关注的是在下游有真实应用场景,尤其是对于B端企业来说,成本和投资回报率都是最大的考虑因素。

从投融资数据可以获得最直观的证明。 近日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1年,我国机器人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238起,按照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三大领域划分统计来看,工业机器人依旧为融资数量占比最高的品类。

这一点基石资本合伙人杨胜君感受颇深。 他告诉记者,基石资本在机器人领域的投资逻辑主要基于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和自动化转型,机器换人的确定性较高且应用的行业巨大,需求旺盛,因此此前投资主要集中于工业领域,比如埃夫特。

他表示,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之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如视觉技术的发展,机械臂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才出现人形机器人,其核心是比传统机械臂更加接近人类,但底层技术本质没有差别,并没有出现跨代式的技术突破,只是做形式上的一些变化。

毅达资本投资总监崔任之也认为,和智能手机、智能汽车一样,人形机器人也是一种面向5G时代的智能终端。 本轮技术革命的一大特点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垂直行业的知识数据深度融合,头部科技公司倾向于在云网端芯多维度进行能力搭建,通过硬件预埋、数据积淀、软件升级的方式,推动智能终端不断优化使用体验。

谈及毅达资本在机器人赛道的布局,崔任之表示主要关注竞争力突出的公司,核心看三点:首先看公司是否掌握自主核心技术;其次看公司的产品力,包括性能、成本、供应链等方面;最后看该公司能否在海外市场打开局面。

商业化落地还很远

人形机器人比较特殊的是,行业整体处于早期投入阶段,研发投入是最主要的成本,远远大于硬件成本。 一家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证实,公司目前在售的人形机器人,价格虽然没有小米的贵,但也达几十万元。

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人形机器人虽然出现多年,但目前仍属婴儿期,甚至说是新生儿都可以,“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商业化落地任重道远。”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杰看来,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起来的前提在于它离商业应用有多远。 马斯克虽然规划了具体的目标,但他将重心过多倾向于机器人的动作,而恰恰相反的是,任何一种仿生机器人,人们更关注的是它的作业能力,考虑它是否能够替代人的一些服务作业。 换句话说,机器人能够替代人类完成一些服务作业才是它能够走向商业化的起点。 基于这个角度,在赵杰看来,马斯克可能对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的态度过于乐观,总的来说,人形机器人离商业化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形机器人距离市场期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技术上的攻关与突破。 ”朱正炎向记者表示,“比如要让人形机器人进家庭,必须要有一个类似于人的相对灵活的双足,可以像人一样在静平衡和动平衡之间自由转换。 ”

毕亚雷预言,未来十年仿生机器人将进入实用阶段,与应用场景相结合,从而实现某些人类需要的功能,这符合当下进化的客观路径。

“人形机器人的未来要看中国”

人形机器人被认为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杰表示,纵观人形机器人多年的发展,一直以来走的是一条技术驱动的路线,从最早的支持人形机器人下行移动到全身可以表演一些动作,再到“阿特拉斯”可以表演出高难度的动作。 “但马斯克则将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将机器人应用于家庭服务场景,这种商业驱动将促使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 ”

赵杰表示,“擎天柱”人形机器人之所以能引起业内高度关注,很大程度是因为它将对全球机器人产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以及它未来的产值是可预测的,人们可以预测全球市场每年有多少百分比的增长,但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服务机器人未来市场是无法预测的。 如马斯克所说,要让人形机器人达到跟手机一样的普及,它的市场份额将难以估量。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人形机器人的巨大市场不是想象中的或者需要去创造,而是一个客观的存在。 只要技术达到了,市场就会显现出来,不像其他领域还需要培育。

“不仅人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可以说是5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可以对比4G环境下的智能手机,每个人都会去使用,属于刚需品。 ”达闼机器人公共事务经理朱正炎说,“如果参照智能手机,可能人手还不止一台,可想而知人形机器人未来是多大的市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创新发展处处长、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人形机器人一定是未来的方向,因为我们目前所处的物理世界都是按照人的尺寸大小设计,最适合这个社会生态的显然是能真正代替人去做事情的人形机器人。”

毕亚雷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出现将大大加快现有机器人技术迭代的效率,从而产生对机器人行业的一个颠覆。

不少业内人士断言,未来谁占据服务机器人的主导地位,谁就占据了全球机器人的主导地位。

“可以非常确定的是,人形机器人的未来要看中国。 ”优必选科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首先,中国企业持续积累人形机器人的全栈核心技术,是全球为数不多已生产出人形机器人成品的国家之一,在人形机器人市场已经占据了与发达国家基本一致的先发优势,入场就拿到了一副比新能源汽车更好的牌。 其次,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世界第二,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高端人才数量等于发达国家总和。 再者,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产业链体系,这种优势不仅没有国家能够替代,还会伴随着产业更替日益完善。 最后,中国是人形机器人最大的潜在市场之一,这一代中国年轻人在技术革新中不断受益,更愿意接受和拥抱前沿技术,拥抱新技术的文化氛围也在无形中减弱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阻力,并加速迭代优化,很容易造就强大的顶端优势。

目前市场热炒的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多为产业链配套的硬件股。 从过去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的发展规律来看,一个智能终端产业成熟的标志是形成硬件、软件、内容和服务的完善生态。

当前,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硬件生态已经形成,中国企业在传感器、芯片、伺服驱动器、减速器乃至控制器环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在软件生态中,已构建了同时具备实时性与多样性的ROSA操作系统应用框架及人工智能接口,方便应用开发者和硬件开发者的使用,同时也建立了专利护城河及相关行业标准。

如果想了解更多实时财经要闻,欢迎关注我们。

最具爆发力的十大新兴行业

回顾历史,近100年来,从发明蒸汽机、发电机、计算机,再到英特网的广泛应用,新的科技浪潮一直主导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调整,并不断涌现出新的产业,促进社会进步。 十年前,全球市值前10名主要还集中在能源、金融等传统产业。 现在,已经被苹果、谷歌、亚马逊等高科技与互联网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资本市场过去的十年,A股涌现了太多的牛股,可真正能抓到牛股的投资者是少之又少。 大部分投资者都曾经抓到过这样那样的牛股,但就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长期的持有下去,反而天天追涨杀跌,上下做电梯,不懂得积累利润,错失了一次又一次的机遇。 这是让人非常可惜的。 市场经过3次股灾后,现在仍然低迷,市场是否还有上车的机会,怎么样才能抓住能够持续上涨的股票,才是股民朋友们重点考虑的事情。 未来10年,资本市场又有哪些新产业值得我们期待?那些产业能够给投资人带来最丰厚的回报? 1、大数据 大数据行业的融资总额2013-2015年分别为8亿美金、15.4亿美金及20亿美金;2013-2015年融资事件分别为10起、42起及超过50起。 “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行业,如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大数据+零售”、以丁香园为代表的“大数据+医疗”、以搜房网为代表的“大数据+房地产”等等。 2、虚拟现实 现在全球虚拟现实行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仍处于早期起步阶段,供应链及各类配套设施还在摸索。 然而虚拟现实的发展前景引人想象,具备广泛的应用空间,如游戏、影视、教育、体育、星际探索、医疗等等。 当前各大咨询机构均看好虚拟现实在未来5年将实现超高速增长,爆发近在咫尺。 3、无人技术 无人技术现在主要应用在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 有机构预测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会从2015年的6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亿美元,发展态势迅猛。 到2025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产值空间至少也在万亿规模,潜力无限。 4、机器人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工成本急剧上升以及整体经济结构面临转型,机器人未来的崛起及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已经被各大机构认可。 未来无论短期或是长期,机器人行业的投资机遇巨大,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均有十分可观的市场规模。 5、新材料 新材料是新经济的基石,我国在军工、高铁、核电、航天航空等尖端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均离不开基础材料领域的突破。 随着基础化学、基础材料、纳米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实力的不断积累,新材料领域的创新点将不断涌现,新材料将成为数万亿产值的市场。 6、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 生物制剂方面,越来越多的单抗药物对肿瘤、糖尿病等疑难杂症产生突破性疗效,“重磅炸弹”级新药频出。 全球范围内,基因测序市场从2007年的794.1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33.5%,预计未来几年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细胞免疫疗法等新兴技术也日渐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7、医疗器械 2001年至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173亿元增长至2556亿元,增长了近15倍,复合增速达到23%。 但从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与药品市场规模的对比来看,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致为全球药品市场规模的40%,而我国这一比例低于15%,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内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8、健康养老 健康养老产业受需求迫切和政策鼓励双向驱动,将迎来十分确定的发展机会。 未来我国政府和个人将面对很大的养老压力,截止2014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4亿,占总人口比重10.1%,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增至2.6亿。 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中将挖掘投资机会。 9、体育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各路巨头开始瞄准海外优质体育标的资产,渐渐向成熟体育盈利模式靠拢:门票、媒体转播权、赞助和体育衍生品,如乐视购得香港英超和MLB三个赛季转播独家权益;万达购得盈方体育传媒和世界铁人三项公司(WTC)成为万达体育等。 10、教育 国内的民办教育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元,而在线教育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吸引了无数资本和创业者进来。 传统线下教育培训机构除了拥有稳定的线下资源和师资以外,也在互联网+ 的攻势下顺应时代发展做出了很多改革。 此外,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也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创业机会。

标签: 投资于增长最快的行业 探索机器人革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