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电池行业龙头股深入解读,投资价值全面剖析

admin 12 0

行业背景与发展前景

锂电池产业是新能源产业链的核心一环,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锂电池需求激增,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宁德时代作为国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受益于行业景气,业绩持续高增。

行业发展趋势

电动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对锂电池需求大幅增加。动力电池技术不断进步,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提升。储能电池市场潜力巨大,将成为锂电池的重要增长点。

宁德时代公司概况

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福建宁德,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动力电池供应商。公司拥有先进的电池技术和规模化生产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和移动设备等领域。

核心优势

强大的研发实力,拥有行业领先的电池技术。

全面剖析宁德时代(CATL)新能源锂电池生产线

在现代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宁德时代(CATL)的新能源锂电池生产线无疑是电池制造领域的佼佼者。 电芯,电池的基石,其性能由正负极材料的精心设计与配比决定。 首道工序是活性材料的精确搅拌,这一步骤直接关乎电池的整体质量。 涂布工艺则扮演着关键角色,它确保电芯的厚度和重量一致性,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冷压与预分切技术,如同电池的守护者,通过控制粉尘和湿度,提升了能量密度的上限。 接下来,极耳模切与分条的精密操作,为电芯构建了导电的桥梁。 卷绕工序如同编织,将电芯精准组合,CCD检测则确保每一片极片的位置精准无误。 烘焙与注液环节,如同为电池注入生命,去除水分,注入电解液,激活电芯,并进行性能检测,确保每一颗电芯都有专属的二维码,记录生产信息。

CATL的电池模组生产线更是科技与效率的典范,自动化机械手精准操作,每个模组都有独特的追踪码,确保全程可追溯。 生产过程严谨,包括上料、等离子清洗、电芯涂胶、焊接等多步骤,且在下线前接受严格的安全性能测试,宁德时代对安全的执着可见一斑。 他们以590摄氏度火烧测试和连续21小时振动试验,模拟极端条件,确保电池包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稳定。 冲击测试同样不可或缺,验证电池包的坚固性和安全性,单个模组的可替换设计,大大降低了维修风险和工作量。

米高度自由落体测试,CATL电池表现出卓越的功能稳定性;

在100G加速度冲击下,宁德时代的电池包运行如常,经受住了严苛考验;

挤压测试模拟事故场景,即使电池包外壳变形,内部结构受损,电池仍能正常工作,避免热失控风险;

在最严苛的挤压试验中,即使外壳严重变形,电池包内部结构遭受破坏,CATL的电池包依然能稳定运行,安全无虞,不会发生火灾或爆炸。

而宁德时代的大巴撞击模拟试验,10吨压力下电池包依然保持正常,展现了极高的抗压性能。

所有这些严格的测试,都是宁德时代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不懈追求,每一步都为打造最可靠的新能源电池包而精心设计。 CATL,以卓越的工艺和创新的解决方案,推动了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前沿发展。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蔚来-SW()、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广汽集团()、比亚迪()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 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政府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 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 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事件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 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 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 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 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 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 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比亚迪()、小鹏汽车()等龙头企业。 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江淮汽车()、安凯客车()、汉马科技()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2、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接近800万辆

2020年10月,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其中明确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20%左右。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我国汽车销量将达到3000万辆。 前瞻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进行预测,到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402万辆,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达到783万辆。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电动车行业分析报告

行业发展进入新国标阶段

我国两轮电动车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1995年清华大学研制出第一台柱式无刷直流电机的轻型电动车,标志着我国电动车产业的开端。 2000年以来,随着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整车性能的提升,我国电动车产业进入初步规模化阶段。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将电动自行车确定为非机动车合法车型,电动自行车得以更广泛地应用,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014年以来,受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两轮电动车行业发展速度放缓,同时,小牛等新兴互联网电动车品牌诞生,行业步入成熟阶段,产品多元化发展。 2019年,随着《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发布,行业进入新国标阶段,电动车市场迎来换购大潮,产销量及市场规模实现高增。

近两年两轮电动车产量增速放缓

2021年,中国电动两轮车总体产量达到5443万辆,同比增长12.6%,增长幅度较2020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 其中电动摩托车产量为251万辆,同比增长21.3%,电动轻便摩托车产量为64万辆,同比下滑41.6%。 2022年,中国电动两轮车总体产量达到5904万辆,同比增速仅为8.5%,增长幅度连续两年呈现下滑趋势。 主要系我国共享电动两轮车的投放遭遇政策阻力开始收紧,美团和滴滴等运营商放缓甚至停止投放共享电动车;同时国内部分地区推行新国标政策缓慢,大部分城市均推迟1-2年执行,导致非国标车的替换放缓。

2022年两轮电动车销量再创新高

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自2013年至2019年已处于成熟阶段多年,其特点是增长较慢而市场集中度较高,餐饮外卖、电商及按需配送以及智能技术初步兴起。 尽管如此,由于2019年新国标的通过推动淘汰不合格车辆并刺激巨大的替换需求,并标志着更新及转换阶段开始,中国电动两轮车的总销量由2017年的30.5百万辆增长至2021年的49.8百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13.0%。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和中国摩托车商会统计数据,前瞻初步统计,2022年中国两轮电动车销量约为5670万辆,再创新高。

两轮电动车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中国电动两轮车的总销量由2017年的3050万辆增长至2022年的6000万辆,复合年增长率超14%。 近两年,随着各地两轮电动车的过渡期期限陆续截止,两轮电动车行业换购需求将趋于平缓。 秉持着绿色发展、低碳出行的发展宗旨,消费需求升级和电池技术的不断更新,两轮电动车的产品朝着高品质、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前瞻预计,未来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但随着电动车换购需求下降和即时配送等行业的逐步饱和,两轮电动车行业的发展增速将会有所下降,前瞻预测2023-2028年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将以7%的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8年,中国两轮电动车销量达8400万辆。

两轮电动车行业朝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驱动及消费升级需求推动下,两轮电动车产品向高质量、高性能、智能化发展。 产品工艺、电池续航能力等进一步提升,车型设计更加符合细分用户骑行场景需要;智能化技术应用水平提升,使用体验升级,满足更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动车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标签: 宁德电池行业龙头股深入解读 投资价值全面剖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