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景气度:工程机械行业与基建投资密切相关。近两年来,中国基建投资保持高增长,为三一重工的业务提供了强劲的支撑。

admin 10 0

工程机械行业与基建投资密切相关。近两年来,中国基建投资保持高增长,为三一重工的业务提供了强劲的支撑。

基建投资高速增长

2020年,中国基建投资达到15.9万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交通、水利和能源等重点领域投资增长明显。

2021年,中国基建投资继续增长,达到18.2万亿元,同比增长14.3%。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经济增长。

工程机械需求旺盛

基建投资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工程机械需求的旺盛。三一重工作为中国领先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升,订单量大幅增加。

2020年,三一重工实现营业收入1001.9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工程机械业务收入940.4亿元,同比增长20.1%。

2021年,三一重工营业收入达到1332.8亿元,同比增长33.0%。其中,工程机械业务收入1263.6亿元,同比增长34.3%。

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竞争激烈,主要企业包括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等。其中,三一重工市场份额领先。

近两年来,三一重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推出高品质产品,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领先优势。同时,三一重工积极进行海外扩张,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行业发展展望

预计未来中国基建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为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三一重工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具有以下优势:

  • 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
  • 完善的生产制造体系
  • 强大的市场营销网络
  • 丰富的海外市场经验

凭借这些优势,三一重工有望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实现稳健发展。

结论

中国基建投资的持续高速增长为三一重工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支撑。预计未来工程机械行业将继续景气,三一重工有望凭借自身优势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程机械行业复苏 谁将最先“爆发”

机器轰鸣,工人们不停地用挖掘机将煤炭倾倒进自卸车的车斗内,这是我国北方某露天煤矿的施工现场,施工使用的是徐工成套矿山设备。 这种情形不仅出现在矿山,过去几个月,全国各省区市都公布了2017年全年的投资计划,一大批重大项目在年初集中开工,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我国基建投资整体规模预计约为16万亿元。 挖掘机数据再度成为行业复苏风向标基建投资带动的是工程机械行业的整体复苏。 按照市场规律,年初本是传统销售淡季,但2017年2月9日,发改委发布的消息称,在经历2011年以来市场销售连续下滑之后,2016年工程机械产品销售形势出现较大改观,9类主要产品全年累计销售54.46万台,同比增长10.2%。 作为行业复苏的重要风向标,挖掘机销量在今年1、2月连续保持高增长,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协会的最新数据,今年1月份,国内挖掘机销量达到4548台,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4%。 2月份国内挖掘机销量达到14,530 台,同比增长 298%,增速创单月历史最高水平。 并且这种增长已传导到装载机,按照工程机械行业需求的传统路径:“挖掘机→起重机→混凝土机”的传导方向,行业回暖表现为挖掘机数量先启动,起重机数量跟进,最终混凝土机械数量增长,一般滞后一个季度或半年间。 而从目前情况看,行业的持续性复苏基本可期。 正是挖掘机、起重机等产品销量的高增长让工程机械企业的财务数据在2016年三季度明显转好。 一家工程机械行业的上市企业更是在当年三季报公告中乐观表示,2016年下半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景气逐步回升,增长速度明显反弹,公司经营也随之企稳好转。 公司初步预测2016年下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净利润下半年实现盈利,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实现了近三年以来的首次转正。 也许行业复苏早有征兆,在2016年11月上海举办的宝马展(Bauma China)上,据主办方最终统计的参展情况看,展会四天吸引149个国家和地区逾17万人专业观众。 展会的火爆程度,超出想象,作为亚洲最大的工程机械展,共有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2,958家国内外企业亮相展会,展会面积达30万平方,这似乎从侧面反映了行业人士对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坚定信心。 另外,在3月刚刚结束的美国拉斯威加斯国际工程机械展(以下简称“拉展”)上,之前缺席上海宝马展的国际大牌企业悉数到场,拉展当属仅次于德国BAUMA的世界第二大工程机械展。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谁能打造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促进制造业升级,“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重大工程,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 同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全面提升质量水平。 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健全优胜劣汰竞争机制。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 ”其初衷和目的是“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徐工集团在去年年底上海宝马展上率先发布了“技术领先用不毁”的行业金标准,“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在质量上仍然没有达到美誉度这个标准,打造中国品牌和产品的美誉度,关键还是要从‘技术领先,用不毁’上狠下功夫。 ”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开拓国际市场,和国际工程机械巨头竞争,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产品质量和创新服务。 日前徐工董事长王民在拉展上表示,“我们要挺进中高端,提升产品技术含量、质量品质和附加值,这会是我们新的增长点。 ”众所周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1999年-2011年经历了持续地高速增长,但也经过2012年-2016年持续近五年行业的战略调整。 面对新一轮上涨的需求,这一次,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选择的是与此前增长周期不同的发展道路。 彼时,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吸引了太多人进入,“造重卡的、轿车的、造船的,甚至是造酒的都来干挖掘机了”,有人做过统计,顶峰时期,中国挖掘机的产能超过60万台,“有两个地球都用中国的挖掘机也用不完”。 随之而来的调整也是残酷的,正如工程机械行业世界第一的美国卡特比勒董事长道格拉斯所说,“中国同行在为他们此前的激进扩张舔试着伤口”。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纷纷提出了自己在产品有效供给方面的计划,更加追求质的提升,而不在盲目追求量的增长。 “一带一路”,海外收入比重为何如此看重?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加快实施,“走出去”也成为中国某些行业、企业发展的必然。 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外工程规模和数量都呈现明显提升态势,“海外工程建设+品牌工程机械”联手抢占海外市场成为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趋势,“目前中国工程机械的台量规模空间已经基本见顶,但行业价值空间的提升潜力巨大,那就是开拓国际市场,甚至到跨国公司盘踞的地盘闯出一片天地。 ”徐工董事长王民在多个场合表示,“世界舞台很大,徐工不能缺席,目前徐工海外收入在主营收入占比30%左右,未来五年目标是翻一番,做到国内海外收入各一半。 ”明显看出,海外收入比重早已成为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看重的一个指标。 正如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会长祁俊在刚结束的拉展上所言,拓展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有序的竞争才是行业良性发展的基础。 资本加码,市值“爆发”的空间有多大?为获取更多的资金,赢得发展机遇,工程机械企业在资本市场上也是动作频频。 2016年12月13日,徐工机械(,股吧)发布公告,拟以3.13元/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64,728.4342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51.56亿元,将全部用于公司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环境产业、国际化市场等领域,全面提升公司的行业竞争力。 徐工董事长王民表示,此次定增,加上此前徐工公司债发行,将撬动150多亿产业资金,重点投入新业态领域和国际化,开拓新布局,以新机制、新基础打开新的战略发展空间。 回顾2011年行业从顶峰经历 5年的深度调整,目前部分市场竞争者已经出局,行业竞争格局明显改善。 如今资本市场的层层加码,预示着行业龙头企业将展开新一轮竞争。 在当前行业复苏背景下,工程机械行业的上市公司近期表现不俗,截至2017年3月17日,工程机械行业多数企业录得大幅上涨,其中徐工机械今年以来的股价涨幅达到17.2%,远超沪深指数同期涨幅,市值也回升到278亿元。 而华金证券的最新研究报告《行业回暖,排头兵再启航》中这样分析:行业回暖刚起步,利润传导有时滞,选取市销率(PS) 作为指标进行估值更合理;考虑到公司行业地位及历史市销率数据,选取1.85倍市销率作为公司合理估值, 2017 年预测收入199 亿元,则对应合理市值为367亿元。

任泽平解读2月经济数据:K型复苏

文 任泽平 华炎雪 梁颖 李晓桐

事件

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35.1%,2020年12月增7.3%;

1-2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35.0%,2020年全年增2.9%;

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38.3%,2020年1-12月同比增7.0%;

1-2月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33.8%,2020年12月增4.6%;

1-2月出口(以美元计)同比60.6%,前值18.1%;进口同比22.2%,前值6.5%;

2月CPI同比-0.2%,前值-0.3%;2月PPI同比1.7%,前值涨0.3%。

解读

一、核心观点:经济复苏进入顶部区间,通胀预期抬升,站在流动性拐点上

我们维持此前判断:2021年一季度前后是经济顶,随后回归潜在增长率,增速前高后低。 中国经济周期正从复苏转入过热和滞胀,通胀预期抬升,结构性资产价格泡沫化,我们可能正站在广义流动性的周期性拐点上。 (参考:《2021年中国宏观展望》《我们可能正站在流动性的拐点上》)1、经济K型复苏,少数人的狂欢经济K型复苏的新现象值得警惕,表面上经济总量在复苏,但掩盖了很多深层次结构性事实,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现象是,过去一年在全球股市大涨、房价连创新高、大宗商品价格大涨的背景下,就业形势严峻,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居民实际收入下降,消费低迷。 这种纯粹依靠货币刺激带来的经济K型复苏,直接导致了富人通胀、穷人通缩,以及经济 社会 结构的恶化。 过度依赖货币放水的负面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经济K型复苏不过是少数人的狂欢,金字塔底端的大多数人不仅没有享受到经济复苏所带来的就业改善和收入提高,反而由于房价、股价以及通胀上涨进而导致 社会 境况的下降,进而导致民粹主义盛行、逆全球化、 社会 阶层固化、生育率下降、 社会 活力降低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所以,未来推动改革、 科技 创新和调节收入分配正成为全球性挑战。 中国正积极推动货币政策正常化,“两会”和“十四五规划”强调创新和调节收入分配,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但也要充分估计内外部挑战。

2、中国经济复苏进入顶部区间,复苏动能边际放缓,但可能韧性较强供给侧,工业生产高增长,强于需求端。

受出口高景气带动,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1%,较2019年同期增长16.9%,两年平均增长8.1%,处于近年来较高增速水平;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0.69%。 1-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1.1%,比2019年1-2月份增长14.1%,两年平均增长6.8%。

需求侧,三驾马车中,出口维持高增,房地产投资韧性较强,基建和制造业投资较弱,消费仍低迷。

外需持续修复和低基数影响下,1-2月中国出口(以美元计)同比增长60.6%,超预期高增。 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38.3%,较2019年同期增长15.7%,两年平均同比7.6%;基建投资(含水电燃气)累计同比35.0%,较2019年同期降1.3%,两年平均降0.7%;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37.3%,较2019年同期降5.9%,两年平均同比降3%。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8%,较2019年同期增长6.4%,两年平均增速为3.2%。

展望未来,1)基建投资的快速增长时期已过。 基建投资是典型的逆周期对冲力量;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基建逆周期调节的必要性大幅下降,叠加地方财政压力大,挤压基建支出空间。 2)1-2月房企通过降价促销等政策加快回笼资金。 房地产短期看金融,随着2020年5-6月以来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边际收紧,未来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均面临回落压力。 但考虑到2020年拿地较多、2021年长租房发力,预计房地产投资韧性较强。 房地产长期看人口,区域分化将是未来的主流。 3)出口的高增长难以持续,随着疫苗大面积使用、欧美疫情缓解,以及全球经济加快修复,供需缺口将得到改善 。

4)就业形势严峻,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居民收入下降,导致消费低迷 。 1-2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48万人。 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较去年12月上升0.3个百分点。 其中,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0%,较去年12月上升0.3个百分点。

3、外部环境改善。 受益于海外疫情防控效果较好、美国财政刺激,全球经济复苏预期强烈;欧美经济有望在二季度左右加速修复。

全球新冠病例日新增拐点已现,欧美疫苗接种加速。

全球单日新增病例于1月上旬出现拐点,美欧等多数疫情严重的经济体均已出现拐点。 全球疫苗接种稳步推进,中国、美国、英国、欧洲接种速度全球领先。 以美国和英国为例,当前美国和英国接种速度分别为217万和35万,累计接种9209万和2352万,以此推算,约第二至第三季度达到70%免疫水平。

美国当地时间3月6日通过了1.9万亿美元

新一轮财政刺激法案 。 该法案包括每人1400美元的救助支票,每周300美元的失业救济金至9月6日,3500亿美元的国家援助补贴,340亿美元的《可负担医疗法案》补贴以及140亿美元的新冠疫苗补贴等。

4、通胀预期抬头,目前整体温和。

2月CPI同比降0.2%,较上月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环比0.6%,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PPI同比上涨1.7%,较上月上涨1.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8%,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当前物价上涨的主要逻辑是全球经济复苏、供需缺口、全球低利率;预计欧美经济在第二至第三季度疫情达到可控状态,经济修复逐步加快,抬升通胀。 但中国经济复苏进入顶部区间,需求边际放缓,叠加猪周期下行,对冲输入型通胀影响,预计通胀年中冲至高点,经济基本面和货币环境不足以支撑通胀大幅上涨。

通货膨胀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货币现象。 过去这些年全球过度依赖货币放水,导致穷人通缩、富人通胀,经济K型复苏。 货币放水不是万能的,未来全球竞争本质上是改革战。

5、货币政策转向“稳货币+紧信用”,流动性拐点确认。

展望2021年,货币政策大概率继续稳健中性的主基调,货币和信用组合整体呈现“稳货币+结构性紧信用”格局。 2021年1季度前后,随着经济复苏的顶部区间正在到来,通胀预期抬头,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信用政策结构性收紧,流动性拐点确认。

本轮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始于2020年5月,狭义流动性拐点开始显现。 随后2020年7月、11月,M2、社融增速先后见顶,广义流动性拐点出现,流动性下行周期趋势确立。

2020年底以来,由于经济持续复苏,通胀预期抬头,局部热点城市房价上涨,地方债务风险暴露,央行和金融监管部门从房地产融资、地方债、影子银行等三大方向开始结构性收紧金融信用政策:

1)加强房地产宏观审慎管理,落实三条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

2)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隐性债务风险。

3)治理金融乱象,2021年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推动影子银行 健康 规范发展。 预计未来房地产融资、地方债融资、影子银行融资面临放缓,信用收紧带来流动性拐点的强化。

6、建议:货币政策宜保持稳健中性。

精准把握好力度和节奏,不要人为制造经济的大起大落。 结构层面,流动性精准投向基建和实体经济,尤其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中小微、民企、制造业、高新技术等领域。

财政政策的结构性效果比货币政策好,应继续发力基建尤其是新基建 ,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 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七大改革为突破口,开启新周期、新格局:

1)大力推进“ 新基建 ”,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包括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新能源 汽车 、充电桩等 科技 领域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基础设施,以及营商环境、服务业开放、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制度领域的基础设施。

2)加快推进以 城市群 都市圈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化,人地挂钩,要素流动。

3)尽快全面 放开生育 ,中国少子化老龄化问题已日趋严峻,实在不行先放开三胎。

4)打通 资本市场与 科技 创新的“双循环” ,加强 科技 自立自强,用资本市场的钱支持 科技 创新的大国重器和“卡脖子”技术攻坚。

5)大规模 减税降费 ,从碎片化、特惠式减税转向一揽子、普惠式减税,全面降低企业所得税、制造业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税率,提高企业和居民的获得感。

6)以中美贸易摩擦为契机,大力推进 对内对外开放 。

7)确立新的长期立国战略—— 新战略 ,中国当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新的立国战略(“新战略”),即在看清未来几十年世界政治经济形势趋势的基础上,争取一种对我长远有利的策略,类似1978年后中国的韬光养晦,二战前英国的大陆均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前的孤立主义。

二、工业生产高速增长

受低基数影响,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1%,较2019年同期增长16.9%,两年平均增长8.1%。

1-2月,41个大类行业中有40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612种产品中有565种产品同比增长。

高技术制造业和设备制造业较快增长。 1-2月高技术制造业增长49.2%,较去年12月上升36.1个百分点。

1-2月通用设备、专用设备、 汽车 、铁船航等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器材和电子设备分别同比增长62.4%、59.2%、70.9%、48.9%、69.4%和48.5%。

三、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分化

1-2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5.0%,较2019年同期增长3.5%,两年平均增速为1.7%。

分投资主体看,1-2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36.4%,国有控股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32.9%。

高技术产业和 社会 领域投资增长快于全部投资。

1-2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0.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0.3%、49.8%。 高技术制造业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99.5%、66.6%;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研发设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88.4%、85.3%。 社会 领域投资同比增长48.0%,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63.0%、53.0%。

四、房地产投资和销售大幅增长

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累计同比分别为104.9%和133.4%,同比大增, 即使较2019年同期也分别增长了23.1%和49.6%。 房企通过降价促销等政策加快回笼资金 ,1-2月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累计同比增长51.2%,其中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定金及预收款分别增长14.4%、34.2%和96.3% 。 1-2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38.3%,较2019年同期增长15.7%。 土地成交方面, 1-2月土地购置面积和成交价款同比分别为33.0%和14.3%,但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6.0%和-27.1%。

施工方面,房企加快施工, 1-2月施工和竣工面积同比分别增长11.0%和40.4%,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14.2%和8.2%。

五、剔除基数效应看,基建投资回落

1-2月基建投资(含水电燃气)累计同比35.0%,较2019年同期降1.3%,两年平均增速-0.7%。

分行业看,1-2月电热燃水投资累计同比25.5%, 基建投资(不含水电燃气)累计同比36.6%; 交运仓储、水利环境设施投资累计同比分别为31.0%和42.2%。 交运仓储中,1-2月铁路和道路累计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52.9%和30.7%。

随着经济恢复、逆周期调节的必要性大幅下降以及地方财政紧张程度加剧,基建投资见顶回落。

2月新增政府债券融资1017亿元,同比少增807亿元,2021年新增地方债额度2月尚未下达,叠加地方财政紧张程度加剧,基建投资见顶回落,较2019年同期有较小增幅。 尽管两会批准2021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限额15.1万亿元、专项债务余额限额18.2万亿元。 但由于

专项债对投向项目有较严格要求,优质基建项目储备不足,可能导致资金不会被完全利用。

六、制造业投资仍弱于2019年,但将加快恢复

1-2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37.3%,较2019年同期降5.9%,两年平均降3.0%。

1-2月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医药制造、专用设备、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和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分别为54.4%、37.6%、63.2%、64.0%、60.2%、40.1%、38.5%和41.6%,高于制造业整体。 但随着企业盈利改善,补库存周期推动未来制造业投资加快恢复。

七、消费仍然低迷,就业形势严峻

1-2月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8%,较2019年1-2月上升6.4%。 分消费类型看,因低基数而有较高增速,但实际修复较缓慢。

1-2月商品零售、餐饮消费同比分别增长30.7%和68.9%,其中商品零售金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7.7%,但餐饮消费仍不及2019年同期。 分消费品类看,升级类消费品增速较高,1-2月通讯器材、化妆品、金银珠宝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53.1%、40.7%和98.7%。 必需品消费保持高位运行,饮料和烟酒消费同比增长36.9%和43.9%。

就业形势严峻。

1-2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48万人。 1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较去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但较去年12月上升0.3个百分点。 其中,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0%,较去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但较去年12月上升0.3个百分点。

八、进出口超预期高增,外需持续恢复

1-2月中国出口(以美元计)同比增长60.6%,较去年12月上升42.5个百分点。 出口超预期高增,主因外需持续修复和去年低基数。

2月全球综合PMI为53.2%,美、欧、日制造业PMI分别为60.8%、57.9%和51.4%;海运需求旺盛,海运价格持续突破 历史 新高,2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平均值为2063.8,而去年同期仅为920.7;贸易风向标韩国2月出口同比13.9%。

分地区看,对主要经济体出口均有所上升, 1-2对美国、欧盟、东盟、日本和韩国的出口同比分别为87.3%、62.6%、53.0%、47.0%和49.0%。

分产品看,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随着外需恢复而恢复, 纺织、箱包、服装和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为60.8%、24.8%、50.0%和96.8%,农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分别为24.1%、64.7%和58.1%。

1-2月中国进口(以美元计)同比增长22.2%,较去年12月上升15.7个百分点。 1-2月农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金额同比分别为30.1%、33.8%和35.1%。

大宗商品进口增速分化, 1-2月原油、铁矿砂、钢材和铜材进口金额同比分别为-19.6%、60.9%、26.4%和32.9%。

九、新增社融、信贷规模创 历史 同期新高

2月新增社融规模创 历史 同期新高,2月社融增速13.3%,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

2月新增 社会 融资规模1.71万亿元,同比超预期多增8392亿元。 存量社融规模291.36万亿元,同比增速13.3%,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

从社融结构看,实体融资需求强劲,企业、居民部门接力政府部门加杠杆。 信贷、未贴现汇票构成社融主要支撑,企业债券、政府债券构成主要拖累。

2月新增政府债券融资1017亿元,同比少增807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34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增6211亿元,居民贷款、企业中长期贷款构成主要支撑;表外融资减少396亿元,同比大幅少减4461亿元;新增企业债券融资1306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少增2588亿元、少增2445亿元;新增股票融资693亿元,环比少增298亿元,春节后美债利率大幅上行,带动国内股市估值调整,抱团股大幅下跌,股市交易热度有所回落,或带动股票融资降温。

从信贷结构看,实体投融资需求较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信贷政策精准滴灌,中长期贷款新增1.1万亿元创 历史 同期新高。

2月新增企业贷款1.2万亿元,同比多增700亿元;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分别大幅少增4052亿元、大幅多增6843亿元、多减2489亿元;新增居民贷款1421亿元,同比大幅多增5554亿元。

2月M2同比增速10.1%,环比回升0.7个百分点。

2月资金面边际缓和、信用扩张节奏有所加快,叠加财政投放加速,共同提振M2增速。

从结构来看, 1)企业存款减少2.42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减2.7万亿元。 居民存款新增3.26万亿亿元,同比大幅多增3.38万亿元,主要受2021、2020年春节错位影响,2021年春节在2月,企业集中向居民发放工资、奖金,导致企业存款大减、居民存款大增。 2)财政存款减少8479亿元,同比大幅多减8687亿元,财政投放有所提速。 3)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6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增1.1万亿元,或反映春节前股市上涨带动居民、企业进入股市。

M1同比增速7.4%,环比回落7.3个百分点, 主要受春节错位效应影响,2月企业集中向居民发放工资、奖金,拖累M1增速,但制造业投资维持高位、房地产销售热度仍存,实体经济活动仍在恢复。

十、全球经济复苏叠加供需缺口,PPI持续上行

2月CPI环比0.6%,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同比降0.2%,较上月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 2月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0%,较上月上涨0.3个百分点。

食品价格同比由上月上涨1.6%转为下降0.2%,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 其中,鲜菜价格同比3.3%,较上月下降7.6个百分点,主因油价上涨导致储运成本上升。 畜肉类价格同比下降7.3%,较上个月降幅扩大6.9个百分点;生猪出栏持续恢复,猪肉价格下降明显,同比降14.9%,降幅扩大11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上涨5.6%转为下降3.1%。 蛋类和鲜果价格同比分别为3.0%和3.1%,均较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

2月PPI同比上涨1.7%,较上月上涨1.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8%,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PPI上行主因工业生产持续向好,出口和投资恢复,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拉动。 2月布伦特原油均价环比13.3%,南华工业品指数环比4.8%,南华螺纹钢环比1.9%,LME铜环比4.7%。 分行业看,涨幅较大的主要是煤炭、石油、化工、有色和黑色金属。 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相关行业涨幅均有所扩大;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涨7.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4.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2.1%,涨幅分别扩大1.1个百分点。 金属相关行业价格继续上涨,合计影响PPI上涨约0.24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上涨5.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2.3%。

十一、供需扩张力度减弱

2月制造业PMI为50.6%,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连续十二个月高于荣枯线。 1)供需扩张力度减弱。

2月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9%和51.5%,较上月回落1.6和0.8个百分点,但仍处于临界点以上。 供需两端扩张力度连续两个月减弱,经济增长边际放缓,经济复苏进入顶部区间。 生产端下滑幅度加大,供需差值有所缩小,去年3月以来快速修复的生产逐渐向需求回归。 2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8%,较上月回落1.4百分点,重回荣枯线下。

2)小型企业

恢复基础不牢 , 仍需政策纾困。

2月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2.2%、49.6%和48.3%,较上月变化0.1、-1.8和-1.1个百分点;大企业始终处于景气扩张区间,中、小型企业重回收缩区间。 “就地过年”导致一二线城市经济活动较为旺盛,三四线经济活动低迷,对中小企业造成冲击。 2月小型企业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47.9%和35.1%,较上月变化-1.5和-10.3个百分点。 疫后小型企业恢复基础不牢,仍需政策纾困。

2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4%,回落1.0个百分点,连续十二个月高于荣枯线。 1)建筑业景气度有所下降。

2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7%,较上个月下滑5.3个百分点,景气度有所下降。 与天气、春节、房地产调控以及地方财政吃紧有关。 从市场需求和预期看,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3.4%和68.2%,高于上月2.2和14.6个百分点。

2)服务业有所回落。

2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8%,较上月下滑0.3个百分点。 从行业情况看,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零售、餐饮、 娱乐 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且高于上月,行业经营活动相对活跃;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58.0%,业务量保持较快增长。 但住宿、资本市场服务、租赁及商务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

责编:黄鑫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机械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行情怎么样?

●2010-12-17 调控加码 工程机械业魅力不减 相关研究显示,2007以来,房地产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决定了工程机械的 收入和利润增速。 正因为如此,今年4月份以来,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加码的 背景下,市场对工程机械产生悲观预期。 机械设备板块成为基金在二季度减持 比例第四大行业。 目前,业内对该行业的投资机会虽较为乐观,但分歧仍存, 像南方基金这样持续坚定看好的机构并不多。 南方基金投资总监邱国鹭从国内外多种因素分析了工程机械的发展前景。 首先,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产能扩展明显放缓。 4万亿投资多投向了保障 性安居等民生工程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基本没有用来增加新的产能。 目前, 部分行业的产能瓶颈已经显现。 比如,钢铁业今年的产能利用率约90%,一些汽 车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已达120%,不少车企职工都是两班倒或三班倒,工程机械 也基本上五六个月未停工过。 未来产能的扩张将拉动对机械和装备制造业的需 求。 其次,传统行业的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初期的厂房建设、设备投资也 将促进工程机械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从全球视角来看,世界产业分工和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也决定了中国 未来仍然会大力发展机械装备行业。 邱国鹭认为,在国际分工中,中国的优势 在于制造业,而且目前中国的机械装备制造,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虽然目前政府大力扶持新兴产业,但是,在已经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机械装备 制造方面,不会放缓走向世界的步伐。 此外,新兴市场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有 强烈需求,中国也鼓励通过对外投资推动有竞争力的企业走出去,机械设备会 更多地被带出国门。 数据显示,今年前十月全国机械工业总产值为.32亿元,同比增长3 3.82%;工程机械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591亿元,同比增长55.1%,增速较去年 同期加快24.1%;销售产值3532亿元,同比增长55.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5 %。 这或许可以作为南方基金今年以来坚持看好机械设备的一个支撑。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表示,在高增长态势下,明年机械行业特别是工程机 械能否保持高增长,令人有一些担忧。 南方基金的预言是否能实现、其是否能 继续在机械设备板块获得高收益,尚待市场检验。 ●2010-12-17 “十二五”工程机械将年增17% 12月16日,工程机械协会副秘书长杨宝德在民族证券举办的“2011年投资 策略年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年增长率将达到17%, 收入将达到9000亿元。 他表示,工程机械销售额大约占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1.5%-2.5%,这是未来 20年工程机械行业继续稳固增长的最有力保证。 “十二五”期间,国家投在交 通运输上的资金将达10万亿元,高铁、城铁、地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将极大带动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出口将是拉动工程机械行业增长的另一有力引擎。 国内工程机 械产品较欧美、日本性价比高,未来在非洲、美洲等地市场前景广阔。 他预计 ,我国明年工程机械出口额将达150亿美元。 工程机械是技术、资金、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从2007年开始,中国已经成 为世界工程机械大国。 但产品质量水平总体不如国外,售价明显低于欧美、日 本同类产品。 中国能否从工程机械大国转型为强国,就看今后5-10年零部件配 套能否变大变强,特别是液压泵、发动机等核心技术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0-12-14 “十二五”前景可期 工程机械龙头业绩有看点 今年以来,受益于高铁及城镇化建设和房地产投资的高增长,工程机械行 业表现亮丽。 今年前10月工程机械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591亿元,同比增长55 .1%,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24.1%;销售产值3532亿元,同比增长55.4%,增速比 去年同期提高25%。 在此背景下,受益于主要产品的普遍高增长,上市公司业绩 和股价表现抢眼。 不过,在高增长态势下,明年工程机械行业的前景引人关注 ,对于业绩能否持续的担忧也随之而来。 近期不少分析人士的研究观点化解了上述担忧。 方正证券近期一份研究报 告指出,工程机械行业受益于城镇化进程、机械替代人工以及设备升级更新需 求等,从大趋势来看行业持续景气可期。 短期内,受益于保障房建设、“十二 五”规划基建投资稳定增长、新兴市场出口复苏,以及新能源建设与管道铺设 等新动力,2011年工程机械行业仍将维持16%左右的增长。 而中投顾问发布的预 测报告也显示,根据工程机械行业的“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行业仍处于快 速成长期。 工程机械行业作为我国优势制造业的代表,成长空间仍然很大,城 镇化进程、产品线延伸和海外市场需求增长等是行业增长的三大动力来源。 具有业绩增长能力、核心竞争力的上市公司仍是投资者重点关注的对象。 国泰君安报告指出,与“十二五”规划相应的是,工程机械一线龙头企业中联 重科、徐工机械、三一重工均规划2015 年达到1000亿收入规模,二线企业柳工 、山推股份也规划2015年达到500亿收入规模,各大工程机械企业纷纷启动再融 资,扩大产能,为将来的增长做准备。 分析人士表示,其中的公司均多有看点 ,如徐工机械相比同类企业,市值与股本扩张空间最大、管理层激励空间最大 ;三一重工挖掘机、起重机仍将继续带动业绩增长;柳工的挖掘机放量、海外 平台建设,有助于提高毛利率水平等利好因素体现。 此外,业绩增长稳定、科技研发实力雄厚的中联重科值得重点关注。 公司 作为制定中国工程机械国家及行业标准机构,拥有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中唯一的 建设机械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机械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级混凝土机械 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此外,在海外市场需求增长的情况下,公司身为进军海外 业务的先驱也将受益于此。 公司在2008年6月收购意大利混凝土机械制造商CIF A59.3%股权,此举将结合CIFA在欧洲设立的分销服务网络与其研发实力和专有 技术,大大提高公司产品的质量与市场品牌影响力;另外,公司可以借CIFA通 过“国内采购、意大利组装”的方式,大大降低进入欧美市场销售的成本,提 高生产与销售效率,加快国际化步伐。 方正证券指出,在公司目前的业务结构中,混凝土机械受益于商品混凝土 的推广,未来两年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增速有望维持在20%以上;而起重机业 务方面,公司主要以大吨位起重机为主,受益于大批重大工程动工开建,预计 2011年业务增长15%以上。 而在资本运作方面,中联重科的海外上市计划也在稳步推进。 公司于昨日 在港交所发布招股说明书,H股发行价格区间为13.98至18.98港元/股。 若按照 中间价16.48港元计算,预计筹资137亿港元。 分析人士指出,从全球视角来看 ,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的工程机械行业正处低谷时期,此时发行H股,将加快 公司全球化进程,有望在下一轮周期中抢占先机,保持持续高速增长。 ●2010-12-10 工程机械 经济复苏拉动市场 “我们不应该对工程机械的周期性和盈利能力过于担心。 ”在年底的策略 报告中,不少机构将目光投向了高端装备制造板块。 分析人士指出,本周除了高铁板块外,工程机械板块逆势走强。 工程机械 行业龙头——中联重科、三一重工联袂位居资金净流入前列,显示在资金布局 来年行情的现阶段,该板块的活跃度并没有因为大盘震荡整理而消退。 事实上,工程机械行业的强势基本贯穿2010年下半年。 “2010年下半年开 始,工程机械板块大幅跑赢大盘指数,同时跑赢煤炭、有色金属等强周期行业 。 ”财富证券王群认为,经济复苏早期工程机械最具超额收益。 银河证券研究员鞠厚林表示,2010年以来机械行业加速复苏,1-9月全行业 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34.59%,预计全年机械行业收入增长32 %-34%。 2011年在国民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的趋势下,该机构预计行业 收入和利润的增长为28%-30%,2012年行业增速为25%以上。 新兴市场需求利好出口 资金布局工程机械板块并非只是单纯的概念炒作。 事实上,无论是从宏观 背景还是行业基本面看,工程机械行业都具备比较明显的成长空间。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表示,“到2015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 市场规模将达到9000亿元”,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7%,根据经验,五 年规划的前三年是增长最快的时期。 分析人士认为,“十二五”总体投资规模仍然较高,特别是铁路投资力度 大,总规模预计达3万亿,将刺激对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土方机械和桩工机 械的需求,对拉动我国工程机械市场的作用十分明显。 与此同时,出口已经成为工程机械行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长江证券吕越 超表示,新兴市场国家将是我国工程机械的主要出口国。 目前,国内工程机械 产品的出口地区以俄罗斯、中东、非洲为主,印度、巴西等地区未来五年的基 础设施投资规模与中国相当。 东北证券周思立表示,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程机械设备具有较强 的价格竞争力,在这些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出口空间较大。 与欧美相比,中国在中低端产品方面具 有性价比优势,在大型高端产品方面也在不断取得进步。 东北证券最新的研究 结果认为,2010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增速预计为30%,复苏势头强劲。 ●2010-12-07 2010年第五届上海工程机械展百花齐放 2010年第五届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于日 前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 本届展会展示面积超过23万平方米,1800余家 展商同台展出,是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开拓世界之旅的绝佳舞台。 来自165个国家 的超过150,000名专业观众参观了本届bauma China。 与上届展会相比,本届展 会到场专业观众数量增长了33%。 以徐工集团、柳工集团、三一集团、中联重科等为主的中国重工工程机械 企业集体亮相,并发布多款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机械产品。 外界人士普遍认为 ,中国重工企业在展会上的强势表现以及所发布的未来战略规划,可视为中国 工程机械品牌开始加快向“外”突围的明显信号。 自主品牌集体发力,携各自 最具竞争力的新型产品瞄准国际市场,释放出了全球化战略发展的最强音,中 国工程机械凭借“中国力量”打破欧美列强把持多年的重工机械市场的屏障已 经到来。 本届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最吸引观众眼 球的莫过于展台上的几台“大家伙”,利勃海尔、托雷克斯、徐工集团、三一 重工、中联重科都各自亮出了自己的“看家宝”—千吨级起重机,要在上海展 的舞台上一较高下。 在最新出炉的全球起重机10强企业名单中,我国有4家企业 榜上有名,其中徐工集团位列三甲。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徐工集团今年一举推出了800吨、100 0吨全地面起重机和1000吨、2000吨履带起重机,庞大的徐工千吨级家族为上海 工程机械展的千吨盛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徐工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参展的1000吨全地面起重机主臂全伸可达10 0米,采用8节单缸插销变截面伸缩臂,全新的吊臂设计,具有四节主臂加独立 臂头作业,和八节主臂作业两种工况,具备安装约2MW风电的能力。 目前徐工千 吨级已经设计新型超起装置,可在整机起重性能安全性能上到大幅度提升。 还 可以选配塔臂,使起重机综合性能得到质的飞越。 该产品采用9桥底盘,X型支 腿结构,智能化行驶、制动系统,可实现全轮转向,机动灵活。 整机行驶状态 自重96t,可实现吊臂自拆卸,提高作业准备效率。 这是徐工自2008年上海展展 出当时国内最大吨位QAY500起重机后又一大手笔。 徐工机械副总裁、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建忠说:“我们用8年的时间 走过了国际同行50年的道路,我们希望借助更多国际先进力量,加速前进。 ” 据悉,徐工目前已形成国内独有的400吨以上五大产品型谱,全面掌握超大型起 重机相关核心技术。 在一步步攻克大型起重机顶尖技术的过程中,徐工重型也 在不断垒高起重机品质新高度。 ”作为国际性工程机械行业大展,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工程车辆 及设备博览会不仅吸引了海外专业观众,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专业观众,各省 市行业协会都将组织其会员单位及会员参观展会。 强大的全球网络宣传推广, 为展会迎来了超过15万的专业观众,其中企业决策者超过万人。 除了美国、德 国等老客户,来自印度、马来西亚、俄罗斯、澳大利亚及中东地区的观众也高 速增长。 这与印度、马来西亚、俄罗斯进行新一轮基础建设,澳大利亚随着资 产价格上涨而带来原材料开发项目增多,以及中东地区恢复性建设的复苏步伐 一致,这些地区的市场潜力不可忽视。 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秉承了慕尼黑展的 成功理念,同时又充分迎合了中国及亚洲市场的需求,博览会自2002年成功举 办以来,稳步发展,确立了其作为亚洲工程机械与建材机械行业权威性专业博 览会的地位,也受到了国内外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

标签: 工程机械行业与基建投资密切相关 中国基建投资保持高增长 为三一重工的业务提供了强劲的支撑 行业景气度 近两年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