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推动经济稳定发展

admin 205 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

  执行院长盘和林

  对中国宏观经济而言,疫情短期内会影响国民经济活动,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股票学习网,经济活动会出现反弹,回归正常运行轨道。当下应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及时制定并采取一篮子宏观经济政策调节工具,熨平经济波动,稳定国民经济发展

  合理配置资源

  基于当前的病例和疫情持续情况来看,新型冠状病毒所引发的肺炎比2003年非典的致死率低,但潜伏期长。

  但是,市场大可不必对此产生过度担忧情绪,短期的非理性行为引发的“羊群效应”只会使经济雪上加霜,基于经济基本面的理性预期和资源合理配置才是当前市场所亟需的。回顾2003年非典时期,疫情对我国GDP的影响主要集中在2003年第二季度,对当年全年GDP增速影响有限。

  具体来看,非典导致2003年二季度GDP增速出现阶段性下滑,从11.1%下降至10.1%,其中以交通运输、休闲服务等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受到的冲击较第二产业和农林渔牧业更大,如铁路、公路和民航客运量连续三个季度累计同比增长为负,酒店、旅游和人工景点等行业下跌行情明显。此外,消费受到的冲击也较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自当年1月份开始下滑,从10%下降至5月份的4.3%低值。但以上影响均没有持续太久,随着疫情结束,各项指标也均得到恢复。

  对当前经济结构有信心

  当前,政府在通过调整货币和信贷政策、加大财政支出等方式来调节总需求管理的同时,把握好稳定总需求和释放风险之间的平衡关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实际上,任何危机对一国经济的影响,表面上是在挑战短期需求,其实是在考验着国家的经济结构是否合理。自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推进结构性改革以来,政府对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已经做了很多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优化要素投入结构,从先前的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培育新的增长动能,不再单纯依赖传统“三驾马车”,而是通过改革、转型和创新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要对当前的经济结构有信心,相信凭借政府强有力的治理水平和充足的政策空间,可以战胜疫情。

  培育新经济主体

  笔者建议,未来政策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运用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为市场注入流动性。通过合理的降准降息引导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资金流向短期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稳住实体经济的基本盘。

  二是扩大中央财政支出,编制针对疫情的特定财政预算。对于受灾严重的地区或行业,可考虑出台延长纳税申报期限、适当税收减免或提供一次性财政补贴等措施,将居民部门和实体经济的损失控制在更小范围内。这次疫情也提示未来的财政政策方向要注重风险管理,不仅是金融风险,也要包括公共风险,通过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措施,将未来可能随时发生的不确定性成本降低到最低。

  三是重点关注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在特定时间窗口提供扶持政策。中小微企业是否能顺利度过艰难时期牵动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疫情使相当一部分餐饮、旅游、交通、零售等服务业中小企业受到影响,建议出台缓解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压力的措施,甚至为部分困难企业的贷款提供临时性贴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帮助中小微企业度过疫情所带来的困难时,不一定都要政府大包大揽,要积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帮助中小微企业的行动之中,特别是要发挥平台型企业的作用,鼓励其为平台内的生态企业提供相关帮助。

  四是培育新经济主体,鼓励互联网创新。与非典时期最大的不同是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经济带来的新一轮消费和投资,这使得人们足不出户也能享受互联网带来的资源共享,网购带来的社会零售总额缓解了疫情的消费冲击。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创新模式正应运而生,比如疫情之下部分电商选择春节不打烊、部分电影改变以往院线上映的单一渠道、外卖提供超市采购服务等,所以应鼓励互联网创新,为经济注入新活力。

  五是注重合理的预期引导。比恐惧更可怕的是恐惧本身,政府要配合宏观经济政策合理引导公众预期,为后续政策发力创造良好的施策环境。

标签: 大逆 周期 调节 力度 推动 经济 稳定 发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