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指数的设立目的是什么?应该如何使用股票指数?股票知识网小编为您提供
在证券市场的运行中,投资者对市场未来走势的看法往往会导致他们做出各种不同的投资决策,这就是经典投资理论中所讲的“预期”的重要作用。根据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和喜好不同,有些人愿意在市场上升的阶段买入股票,但有些人则喜欢在市场下跌中买入股票,而投资者判断市场上涨还是下跌的最重要的参考数据就是股票指数。
设计股票指数的初始目的是为了综合反映股票市场的整体走势,随着统计方法的变化,又演变出了专门反映某一类型股票走势的专门指数。这两种指数在A股市场上最主要的代表就是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
如何解读股指
作为投资者,在看股指变化的时候,不能忽略的是股指变化背后的原因。影响股指变化的原因很多,但是一般来说,政策的变化、消息的发布和流传以及资金供求是最主要的因素。
政策无疑是对市场影响最大的因素,投资者常会看到听到的所谓“利空”、“利多”大都是指某一项政策出台或者实施将对股市带来的影响。利空指的是可能给市场带来的下跌,而利多则正好相反。
而个股的消息(如中报,年报)集中发布影响的则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预期,股票学习网,如果一大批公司的业绩超过了投资者的预期,那么股指的上升也是情理之中的,对于某些被看作“指标”的大公司,他们的业绩发布往往也会对股指带来“超额”的影响。
能反映资金供求状况的一个是成交量,另一个是主流资金的动向,前者反映的是整体资金供求情况,后者反映的是结构性的资金供求状况。一般来说,伴随着成交量放大的上涨将会延续。而市场上的主流资金,比如说基金整体运作方向也会对大盘的走势起到重要作用,跟踪基金的运作方向,可以跟踪其重仓持有个股的表现。
在长期的使用中,投资者习惯以上证综指来判断市场的走势,所谓的“大盘”也就是上证综指的代称。
上证综指的编制方法是用沪市全部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加权计算,这样的方法会赋予市值大的公司以较大权重。与上证综指不同,深证成指的计算方法则是选取有代表性的绩优蓝筹和行业龙头股,并以流通市值进行加权计算。
这两大指数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两个地方,一是上证综指是以上证所上市全部公司为样本的,而深证成指则是以在深交所上市的部分公司为样本的;二是上证综指是以样本公司的总市值为权数的,而深圳成指则是以样本公司的流通市值为权数的。
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的股份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那些总市值很大而流通市值并不大的上市公司股票,往往成为撬动上证综指的工具。这样一来,某些希望“造市”的资金就通过拉高或者打压权重股来实现他们的目的。
随着近期超级大盘股的不断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上证综指出现股指和个股走势背离的情况越来越常见了。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对于大盘的解读如果仅停留在股指本身的话,就很容易出现误判。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可以更多的关注成份指数,比如说上证180、深证成指和深证100,作为同样是成份指数而且可以整体反映股市状况的沪深300指数,投资者可以以它作为重要参考。
关注股指联动
实际上,近年来,H股市场的表现一直是一些A股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决定其持股策略的重要依据,而自沪深市场实行新股发行询价制度以来,H股的市场价也一直是内地询价机构对H股公司发行的A股进行估价的重要参考指标。
对于投资者来说,在作投资决策时,了解具有联动性的几个不同市场股指的变化,对于市场走势的判断将会更加准确。
常用的股票交易系统一般都会显示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指数会出现相近的走势,当它们出现不一致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大盘股,尤其是大盘指标股和其他股票的走势出现了背离。投资者这时候要特别关注主流资金的动向,以判明市场真实的趋势。
除了沪深联动外,随着A+H模式的推广,香港市场和沪市、深市联动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了,有学者采用统计的办法进行过测算,结果是香港的H股指数和上证综指之间存在可靠的联动关系,H股指数和上证综指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明显。
标签: 股票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