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试图寻找安全边际较高的公司
“低市现率 高每股净资产”,是据以判断的两大指标。
基于同花顺2012年1月10日全部A股的市现率(财务数据匹配原则为上年三季×4/3)及2011年3季报的每股净资产数据(负值被剔除),我们筛选出“市现率<4,每股净资产>4”的25家公司。
25家,包括华菱钢铁、安阳钢铁、河北钢铁、莱钢股份和新钢股份等5家钢铁公司和招商银行等十大金融企业。
从业绩、现金流等综合分析,这几大钢铁公司并不像指标看上去那么安全,华菱钢铁最甚。
而银行虽然拥有天量现金流、货币资金,却一波又一波地掀起“发债潮”。偿债压力可能引发资金安全问题。
经营现金流基础何在?
“低市现率 高每股净资产,通常说明个股现金流状况较好,有足够的安全边际。”一深圳某券商研究所分析师表示。
然而,即便是通过这个标准筛选出的公司,也可能没有理想的经营来支撑未来现金流。
早在去年10月22日,市现率2.48%、每股净资产8.24元的黔源电力,预告“全年净利润亏损7800万-8300万元”,这是其5年来首亏。
1月10日,云维股份公告预计“2011年净利润下滑50%以上”。云维股份市现率23.45%,每股净资产为4.16元。
最伤不起的是华菱钢铁。2010年,华菱钢铁巨亏26.43亿,2011年前3季度又亏损1.74亿,是25家公司中唯一3季报亏损的,也是37家上市钢铁公司中出现亏损的两家公司之一,被“ST”风险如影随形。
“没上市的钢铁公司亏损更厉害。”上海某钢铁行业研究员感慨,“去年钢铁行业整体低迷。”
买方机构对华菱的投资信心有所动摇。去年上投摩根于第一、三季度分别减持了华菱1955万股、157万股;鹏华基金也先后在第一、二季度抛售了500万股、4200万股。
到了分析师口中“整个钢铁行业非常差”的四季度,华凌开始变卖家产,将闲置办公室以4925.78万出售给集团,做最后的扭亏挣扎。华菱的最后落点是,1月7日其发布公告称,2011年11.56亿政府补贴全部计入损益。
“这样华菱就有望扭亏为盈。”前述上海钢铁行业研究员猜测。
目前,华菱钢铁面临另一大难题。
华菱钢铁5M宽厚板和2250热轧以及衡钢钢管项目集中在2011、2012年爆发产能。据瑞银证券分析师孙旭、唐骁波预测,新增年产能分别为500万吨、50万吨。但钢铁下游需求依旧低迷。
前述深圳分析师表示,“钢铁直接反映宏观经济,GDP增速大,钢铁才有希望;宏观经济一差,钢铁就死了。”
扭亏尚无定论,未来的业绩保障无迹可寻,尽管目前华菱还没出现现金流问题,但并不代表它真正安全。
左手投资,右手融资
相比一度陷入亏损的华菱钢铁,河北钢铁和莱钢股份的现金流状况不见得更好。2011年前3季度,华菱钢铁还新增了8.47亿的净现金流,而河北钢铁和莱钢股份的净现金流不增反降,分别减少2.8亿、9亿。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黔源电力和云维股份身上。去年三季度的新增净现金流分别为-7.9亿、-0.84亿。
原因归结于公司的经营状况无法支撑早期负债以及新增的投资用途。2011年前3季度,河北钢铁、莱钢股份在偿还债务时分别支付了现金246.6亿、27.8亿,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时分别花了35.7亿、3.5亿,同时莱钢股份还有1.7亿用于投资支付。
但是,这两家公司同期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只有71亿、13亿,期末的账面资金仅剩46亿、5.2亿。
经营-融资-投资,是公司周而复始进行着的循环。
很快,去年11月21日河北钢铁就完成了160.15亿的增发,用于收购邯钢集团持有的邯宝公司100%股权。
新钢股份去年12月20日也公告拟发行9亿元的公司债,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和补充运营资金。
不光是钢铁行业,任何行业任何公司都一样,若要玩“左手投资、右手融资”的资本游戏,需要相对稳定的经营现金流为基础。
银行最安全?
相比一般行业的公司,银行最大的特点是表面资金充裕却仍有巨大的融资需求,资金安全性并不稳定。
我们筛选出来的7家银行包括: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深发展A。
截至去年3季度末,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的现金流净额已迈入千亿级,分别为1959亿、1714亿、1008亿。现金流最少的南京银行也有97亿。
#p#分页标题#e#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货币资金也站上千亿级高位,分别为3484亿、1496亿、1223亿。账面资金最少的深发展A也有58亿。账面资金看似充裕的7大银行,2011年11月至今陆续刮起“债旋风”,急于补充资本金。已发行、拟发行的金融债、可转债、次级债规模高达1225亿。
其中,次级债一度成为银行补充资本“弹药”首选。去年11月18日,南京银行就发行了45亿的次级债。
对此,一名深圳某银行研究员分析:“由于股市低迷,从去年开始,更多银行通过债券融资补充资本。次级债可用作补充附属资本,优点在于发行程序相对简单、募资周期短、还款期限长,偿还次序靠后。”
北京长期跟踪银行的专家对银行融资现状表示担忧,“目前银行普遍陷入了信贷过度——资本充足率下降--贷款增长受限--再融资--再增加贷款--资本充足率下降--再融资的怪圈。”
他指出,银行融资受需求受资本充足率的约束。资本充足率是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要提高资本充足率,一是补充资本;二是降低分母,即减少表内资产,发展中间业务是首选。
“中间业务占用资本金很少,银行可以借此摆脱资本金的束缚。”前述深圳银行研究员表示。
据理财周报统计,在7大银行中,招商银行的中间业务在整体营收中占比最重,高达13.25%。“招行做的是零售业务,而且转型比较早,有竞争优势。”深圳某券商分析师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目前,南京银行、北京银行、深发展A中间业务的营收占比均超过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