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总买美国国债,到底有什么好处??
你好,由于自从发行以来,美国政府忠实地严格地执行了按月付息和到期还本的承诺,这个债券在全世界有极高的信用。在投资界,它是收益较高,最稳定可靠的可以互相倒卖的一种产品(其他产品如股票,基金,都有相当的风险,银行存款则利息太低,且有银行倒闭的危险)。
持有美国的国债有什么用?
【1】为了稳定汇率,保护出口。
中国制造能力强大,而消费不足,只能向外国销售,美国是最大的接盘者。美国的大量进口,解决了中国就业的同时,也造成中国美元资产的飙升。国家希望稳定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要令人民币不升值,借此保护国家的出口业。
【2】为了美元资产的投资保值。
在和美国做生意的过程中,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地位,积累了大量外汇,这些美元资产也需要投资保值,而其中一个方式就是购买美国国债。因为美国国债信用好,大量持有美国国债,可以让中国外汇储备保值甚至升值。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经常看到中国减持美国国债,是不是美国国债可以随时卖出?
基本是的。国债也是债权的一种,债权可以转让,国债是定期收益品种,但却是具有非常好的流动性的,就是可以在争取市场上进行二级的买卖。和交易股票差不多,只要有人要买,中国就可以随时卖,并不一定要持有到期。
中国有8000亿美国国债有什么实际意义?
过去的数年来,中国政府持续购买美国国债,但美国本土的投资者却不停减持。例如,10年前美国国债的总额约为3万亿元,当中逾七成、即2万亿元以上为美国本土的投资者拥有;但时至今天,美国国债的总额增至4万亿元,却只有三成为本土投资者持有,而且比例不断下降。美国人不买美国国债的原因十分简单,就是利息率不吸引人。
至于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的主因,就是因为其着眼点并不放在投资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稳定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借此保护国家的出口业。要令人民币不升值有两个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场上大举抛售人民币,或是大举购入美元。这个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购入美国债,以防止人民币汇率上升。
专家认为,在中国现有的金融环境下,购买美国国债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外汇储备来自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顺差及进入中国的国际游资。截至2005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超过8000亿美元,我国已连续10年资金净外流,10年来国外净运用我国资金累计达到1.72万亿元。中国如同国际资金流动的“中转站”:一边是外资持续涌入赚取高额回报,推高外汇储备余额;一边是中国的资金持续多年净外流,而投资回报率偏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把这种现象称为“一江春水向西流”。招商银行首席外汇分析员刘维明指出,中国资金净外流是巨额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引起的,并不是说国内企业的资金多得用不了。这并不是一个悖论。刘维明解释说,在现行外汇制度下,境外资金进入中国时必须兑换为人民币,由央行把外汇买下,形成外汇储备。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用来购买美国国债,而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不到5%。与进入中国的国际资本获得的高额回报相比,中国运用外汇储备投资取得的收益显得颇低。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对此,央行解决方案是,加紧研究建立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满足企业和个人合理的用汇要求,降低国内资金净外流的水平。不能苛求外汇储备对外投资所获回报的高低。投资美国国债虽牺牲了部分收益,但能够规避风险。由于我国国内金融体系处理风险的能力较低,这里存在一个风险和收益相交换的问题。美国国债风险低,变现能力强,且与欧元区和日元区相比,美元区经济仍处于强势地位。在此背景下,购买美国债就不难理解了。
买与不买陷入两难
现在,中国已经陷入了“两难境地”:假如继续买入美元国债,从经济角度上看,将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因为美国国债回报低,只较日债稍好;但如果停止购买美国国债,甚至沽出的话,美元就会再进一步贬值,中国同样损失惨重,即所谓“买又惨,不买又惨”!
由于中国购入了大量美债,假如美元贬值的话,持有国债在账面上已输一大截,加上利息率的上升,债汇价格定会再进一步下跌。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估计,假如人民币升值10%,中国政府就会承受500亿美元的账面资本损失,如果美国利率再上升2%,中国就再损失三百亿到五百亿美元,结果总共损失八百亿到1000亿美元,当然以上还没有计算美元汇价下跌而带来的出口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可做出的选择非常少。
不稳定的平衡
所以现在的情况下,是一个“不稳定的平衡”,虽然美国人每天仍能吃喝玩乐,但这样的平衡是令人担心的。美国的经常赤字不断膨胀,2005年经常账目赤字,已创纪录升至8000亿美元,比2004年攀升34%,即美国每天差不多要吸收30亿元,才能填补这个赤字。
所以,世界就是这样的奇妙:中日拿上数千亿的真金白银,不断购买美元资产来资助美国利率,然后美国人将已超买的资产拿来再抵押,来买中国及日本生产的电器。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笑话,就像你把大部分的身家都借给一个债仔,由于借出去的钱实在太多了,于是自己每天要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拿给债仔享用,并希望他每天生活得幸福快乐,不要有些微伤风感冒,否则便会同归于尽!因为假如大家都停止支持这个债仔的话,美国政府将在极短时间内破产,带来的灾害将会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为严重。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有什么用?
过去的数年来,中国政府持续购买美国国债,但美国本土的投资者却不停减持。例如,10年前美国国债的总额约为3万亿元,当中逾七成、即2万亿元以上为美国本土的投资者拥有;但时至今天,美国国债的总额增至4万亿元,却只有三成为本土投资者持有,而且比例不断下降。美国人不买美国国债的原因十分简单,就是利息率不吸引人。
至于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的主因,就是因为其着眼点并不放在投资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稳定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借此保护国家的出口业。要令人民币不升值有两个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场上大举抛售人民币,或是大举购入美元。这个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购入美国债,以防止人民币汇率上升。
专家认为,在中国现有的金融环境下,购买美国国债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外汇储备来自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顺差及进入中国的国际游资。截至2005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超过8000亿美元,我国已连续10年资金净外流,10年来国外净运用我国资金累计达到1.72万亿元。中国如同国际资金流动的“中转站”:一边是外资持续涌入赚取高额回报,推高外汇储备余额;一边是中国的资金持续多年净外流,而投资回报率偏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把这种现象称为“一江春水向西流”。招商银行首席外汇分析员刘维明指出,中国资金净外流是巨额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引起的,并不是说国内企业的资金多得用不了。这并不是一个悖论。刘维明解释说,在现行外汇制度下,境外资金进入中国时必须兑换为人民币,由央行把外汇买下,形成外汇储备。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用来购买美国国债,而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不到5%。与进入中国的国际资本获得的高额回报相比,中国运用外汇储备投资取得的收益显得颇低。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对此,央行解决方案是,加紧研究建立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满足企业和个人合理的用汇要求,降低国内资金净外流的水平。不能苛求外汇储备对外投资所获回报的高低。投资美国国债虽牺牲了部分收益,但能够规避风险。由于我国国内金融体系处理风险的能力较低,这里存在一个风险和收益相交换的问题。美国国债风险低,变现能力强,且与欧元区和日元区相比,美元区经济仍处于强势地位。在此背景下,购买美国债就不难理解了。
买与不买陷入两难
现在,中国已经陷入了“两难境地”:假如继续买入美元国债,从经济角度上看,将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因为美国国债回报低,只较日债稍好;但如果停止购买美国国债,甚至沽出的话,美元就会再进一步贬值,中国同样损失惨重,即所谓“买又惨,不买又惨”!
由于中国购入了大量美债,假如美元贬值的话,持有国债在账面上已输一大截,加上利息率的上升,债汇价格定会再进一步下跌。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估计,假如人民币升值10%,中国政府就会承受500亿美元的账面资本损失,如果美国利率再上升2%,中国就再损失三百亿到五百亿美元,结果总共损失八百亿到1000亿美元,当然以上还没有计算美元汇价下跌而带来的出口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可做出的选择非常少。
不稳定的平衡
所以现在的情况下,是一个“不稳定的平衡”,虽然美国人每天仍能吃喝玩乐,但这样的平衡是令人担心的。美国的经常赤字不断膨胀,2005年经常账目赤字,已创纪录升至8000亿美元,比2004年攀升34%,即美国每天差不多要吸收30亿元,才能填补这个赤字。
所以,世界就是这样的奇妙:中日拿上数千亿的真金白银,不断购买美元资产来资助美国利率,然后美国人将已超买的资产拿来再抵押,来买中国及日本生产的电器。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笑话,就像你把大部分的身家都借给一个债仔,由于借出去的钱实在太多了,于是自己每天要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拿给债仔享用,并希望他每天生活得幸福快乐,不要有些微伤风感冒,否则便会同归于尽!因为假如大家都停止支持这个债仔的话,美国政府将在极短时间内破产,带来的灾害将会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为严重。
明末夔东十三家军是哪十三支部队?
“夔东十三家”是一个泛称,指清初活动在川东鄂西三峡地区的13支抗清武装力量。关于其名号,各书记载颇为混乱。《绥寇纪略》谓:“诸蜂起之魁,或称四家,或称十三家。袁韬、武大定后反正,次有(万县)天生城之谭文、谭诣、谭弘,巫山之刘体纯,丰城(今重庆丰都县)之胡明道,金城之姚玉麟,施州卫之王光兴,皆甚著;其王有进(或作王友进)、呼九思(《滟滪囊》作扈九思)、景果勒(《怀陵流寇始终录》、《滟滪囊》均作景可勤)、张显、刘惟灵、白蛟龙、杨炳英、李世杰等,莫可稽考,总所谓夔东十三家者也。”[13]道光《重庆府志》、道光《城口厅志》、咸丰《云阳县志》大抵与此说相同。这里共记载了17家,除巫山的刘体纯外,其余都不是大顺军。其中有的名号显然是误记,如袁韬、呼九思、白蛟龙等,本属“摇黄十三家”。据费密《荒书》载:“其掌盘子十三人,号摇黄十三家:曰争天王袁韬,曰整齐王张某(据《滟滪囊》知其人名张显),日必反王刘维明(或作刘维民,即刘惟灵),曰闯食王某,曰二哨杨秉允,曰行十万呼九思,曰九条龙,曰震天王白蛟龙,曰黑虎王混天星,日夺天王某,曰争食王黄鹞子(据《滟滪囊》知其人名景可勤),曰六队马超,日顺虎过天星梁某(据《滟滪囊》知其人名梁时政)。”由于“夔东十三家”与“摇黄十三家”各有13家之号,又都活动在三峡地区,“摇黄十三家”有些将领后来也投人了“夔东十三家”的抗清斗争,所以很容易混淆。
《怀陵流寇始终录》所记“夔东十三家”名号则主要是大顺军余部:“闯贼遗党袁宗梯(即袁宗第)、贺珍合郝摇旗、李本营、党守素、李来亨等,以兵出巴(今湖北巴东)、渠(羊渠,今重庆万州区)、施、巫、郧(今湖北郧县)、竹(今湖北竹山),所谓夔东十三家也。而郝摇旗最著。”“其外蜂起之盗,天生城有谭文、谭诣、谭弘,巫山有刘体纯,丰都有胡明道,金城有姚玉麟,施州卫有王光兴,又有王有进、呼九思、景可勤、张显、刘惟灵、白蛟龙、杨丙英、李世杰等,莫可稽考,总所谓夔东十三家者也”[14]。这里所记多达21家,照样有“摇黄十三家”将领名号掺人,大顺军余部占7家,即:刘体纯、郝摇旗、袁宗第、贺珍、李本营、党守素和李来亨。
《明史·文安之传》记桂王永历政权太子太保兼吏兵二部尚书、总督川湖诸处军务文安之(湖广夷陵人)联络夔东十三家“共奖王室”,永历帝“进诸将王光兴、郝永忠、刘体仁、袁宗第、李来亨、王友进、塔天宝、马云翔、郝珍、李复荣、谭弘、谭诣、谭文、党守素等公侯爵,即令安之赉赦印行”[15]。这里并没有明确提及“夔东十三家”之名,但文安之自从“走川东,依刘体仁居”之后,便一直在“夔东十三家”活动,直到最后死于斯,可知此处所记即“夔东十三家”名号。14人中王友进号“夺食王”,属“摇黄十三家”,其余13人当即“夔东十三家”的首领。其中可确知来历者,大顺军余部9人:刘体纯、郝摇旗、袁宗第、李来亨、党守素、塔天宝[16]、贺珍(郝、贺一音之转,至今仍有人读“郝”为“贺”音者},李复荣(《蜀碧》作李本荣,即李本营,四川方言营、荣发音相同)、马云翔(即马腾云);川中旧将4人:王光兴、谭文、谭诣、谭弘。这也就是“夔东十三家”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相互之间并没有统一的指挥,更没有统一的组织机构,彼此间的联系多是自发的,没有任何的约束力。因此,“夔东十三家”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军事联盟。
中国购买了多少美国国债?中国为何购买美国国债?
我国的人民币不是国际流通货币,为了积累预防经济危机的资本,我国必须建立大量的外汇储备(诸如美圆、欧元、日圆等)。所以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赚取的外汇,有很大一部分要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储备起来的外汇资金,为了不贬值,必须用它来投资赢利。而美国以国家名义发行的债券,就是一种低风险、收益稳定(虽然不高)的投资手段。这种债券以美国的国家信用作为担保,除非美国从世界上消泯,否则绝对保证连本带利偿付。而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强大和稳定的经济体,显然是不会突然消失的,安全性很高。所以美国国债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都经常购买的一种投资债券。我国、日本、欧洲各国都大量购买。
如上所述,这种债券以美国的国家信用作为担保,美国政府绝对不会赖帐不还,否则就违背了美国在经济领域的立国基本准则,更无以在世界上立足了。至于美圆贬值的风险,当然是存在的,但其它各种货币的贬值风险更大,相对来说还是作为世界基本储备货币的美圆更安全。何况任何投资都是不可能没有风险的,美国国债相对来说还算是比较安全的投资。
你所说“用买国债的钱发展自己的国家不好吗?提高群众的收入,和大量民用设施不好吗?还有就是可以提高福利啊!”,——这些当然是很好的。但我国基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认为目前我国更急需的还是积累家底,防备危机,所以近十年来才大量积累外汇资金,而在国家开支上相对节省。2008年以来我国出口锐减,国家已经开始在资金上向内需倾斜,拉升对内投资的额度了。过去的数年来,中国政府持续购买美国国债,但美国本土的投资者却不停减持。例如,10年前美国国债的总额约为3万亿元,当中逾七成、即2万亿元以上为美国本土的投资者拥有;但时至今天,美国国债的总额增至4万亿元,却只有三成为本土投资者持有,而且比例不断下降。美国人不买美国国债的原因十分简单,就是利息率不吸引人。 至于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的主因,就是因为其着眼点并不放在投资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稳定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借此保护国家的出口业。要令人民币不升值有两个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场上大举抛售人民币,或是大举购入美元。这个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购入美国债,以防止人民币汇率上升。 专家认为,在中国现有的金融环境下,购买美国国债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外汇储备来自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顺差及进入中国的国际游资。截至2005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超过8000亿美元,我国已连续10年资金净外流,10年来国外净运用我国资金累计达到1.72万亿元。中国如同国际资金流动的“中转站”:一边是外资持续涌入赚取高额回报,推高外汇储备余额;一边是中国的资金持续多年净外流,而投资回报率偏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把这种现象称为“一江春水向西流”。招商银行首席外汇分析员刘维明指出,中国资金净外流是巨额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引起的,并不是说国内企业的资金多得用不了。这并不是一个悖论。刘维明解释说,在现行外汇制度下,境外资金进入中国时必须兑换为人民币,由央行把外汇买下,形成外汇储备。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用来购买美国国债,而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不到5%。与进入中国的国际资本获得的高额回报相比,中国运用外汇储备投资取得的收益显得颇低。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对此,央行解决方案是,加紧研究建立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满足企业和个人合理的用汇要求,降低国内资金净外流的水平。不能苛求外汇储备对外投资所获回报的高低。投资美国国债虽牺牲了部分收益,但能够规避风险。由于我国国内金融体系处理风险的能力较低,这里存在一个风险和收益相交换的问题。美国国债风险低,变现能力强,且与欧元区和日元区相比,美元区经济仍处于强势地位。在此背景下,购买美国债就不难理解了。 买与不买陷入两难 现在,中国已经陷入了“两难境地”:假如继续买入美元国债,从经济角度上看,将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因为美国国债回报低,只较日债稍好;但如果停止购买美国国债,甚至沽出的话,美元就会再进一步贬值,中国同样损失惨重,即所谓“买又惨,不买又惨”! 由于中国购入了大量美债,假如美元贬值的话,持有国债在账面上已输一大截,加上利息率的上升,债汇价格定会再进一步下跌。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估计,假如人民币升值10%,中国政府就会承受500亿美元的账面资本损失,如果美国利率再上升2%,中国就再损失三百亿到五百亿美元,结果总共损失八百亿到1000亿美元,当然以上还没有计算美元汇价下跌而带来的出口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可做出的选择非常少。 不稳定的平衡 所以现在的情况下,是一个“不稳定的平衡”,虽然美国人每天仍能吃喝玩乐,但这样的平衡是令人担心的。美国的经常赤字不断膨胀,2005年经常账目赤字,已创纪录升至8000亿美元,比2004年攀升34%,即美国每天差不多要吸收30亿元,才能填补这个赤字。 所以,世界就是这样的奇妙:中日拿上数千亿的真金白银,不断购买美元资产来资助美国利率,然后美国人将已超买的资产拿来再抵押,来买中国及日本生产的电器。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笑话,就像你把大部分的身家都借给一个债仔,由于借出去的钱实在太多了,于是自己每天要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拿给债仔享用,并希望他每天生活得幸福快乐,不要有些微伤风感冒,否则便会同归于尽!因为假如大家都停止支持这个债仔的话,美国政府将在极短时间内破产,带来的灾害将会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