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Web 时代下构建石油知识共享平台
郭攀红 唐先明 计秉玉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摘 要 目前石油领域没有一个汇聚知识、交流知识、传播知识、连接企业员工知识的社会化的网络平台。基于Web 2.0架构的软件,构建了知识沉淀、知识共享、知识学习及知识应用的应用环境,可应用于石油知识管理领域中,促进企业的知识能力创新。本文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并构建了石油知识共享平台,详细介绍了石油知识共享平台如何实现Web 2.0的架构和理念。
关键词 Web 2.0 知识管理 Wiki
Construction of Petroleum Knowledge Share PlatformIn Web 2.0 Architecture
GUO Panhong,TANG Xianming,JI Bingyu
(SINOPEC Exploration &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Nowadays,the oil fields haven’t a knowledge network platform used for gathering knowledge, exchanging knowledge,propagating knowledge and connecting enterprise staff.This thesis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some social software based on Web 2.0 architecture,and applied it in oil knowledge management, which constructed a precipitating,sharing,learning and using knowledge environment.In the meantime,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at how the oil knowledge Wiki system implement Web 2.0 architecture and some outstanding character.
Key words Web 2.0;knowledge management;Wiki
科研院所承担着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任,支撑着中国科技研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也为国家石油经济战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是知识高度密集型单位,是知识、研发成果的加工厂,是高水平人才从事创新研究的基地。因此,在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建立知识管理体系、开展知识管理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可以说知识管理是研究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随着Web 2.0架构的广泛应用,网络上出现了众多的Web 2.0类型的学习交流网站和工具,但是这些通用型的社会网络工具并不能满足石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首先它们的网站定位多以娱乐休闲为主,整个平台内容大而全,无专业性的知识,并且处于一种信息孤岛的状态,没有进行知识和应用的整合,用户每天需要登录不同的网站来获取信息。同样,现在也有许多的石油专业信息网站,但是它们大多是传统的Web 1.0方式,用户不能有效地分享自己的石油专业知识,只能是少数的管理员添加内容,并且无有效地激励和管理机制,导致网站中内容不丰富,而且这些网站多是以石油商务性的知识居多,勘探开发专业知识很少。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作为知识的密集区域,每个人手中都有许多的石油专业资料,头脑中有许多的石油专业知识,但是每个人又都觉得自己的资料不够用,遇到问题时,没有地方去请教,没有地方去查找。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知识是离散的,没有实现知识的汇聚和关联;思维是离散的,没有实现思维的汇聚和关联。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汇聚知识、交流知识、传播知识、知识连接你和我的社会化网络平台,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开放的、集成的石油知识共享平台,能有效地实现石油勘探开发显性知识及隐性知识的汇聚及分享,成为迫切所需。其作为知识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石油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同时,对于企业的内部员工,利用石油知识共享平台可以公平地获取资源和传播信息、知识、思想、智慧;可以认识朋友,扩充人脉;可以交流、学习、协作;可以发展、提升;可以积累社会资本,塑造个人品牌,以更好地进行社会生存。
本文将介绍如何运用Web 2.0相关概念及技术工具构建石油知识共享平台,帮助石油企业实现高效的知识系统管理。
1 知识管理及Web 2.0概述
所谓知识管理[1],就是通过管理与技术手段,使人与知识紧密结合,让知识的沉淀、知识的共享、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应用及创新这个 “知识之轮” 循环转动(图1),并通过知识共享的文化,提高企业的效益和效率,为企业创造价值,赢得竞争优势。
如上定义可用一个公式表达如下:
图1 驱动“知识之轮”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1年博士后学术论坛文集.4
其中 “P” 指人(People);“+” 为管理及技术手段;“K” 为知识(Knowledge);“S” 指共享的文化与氛围(Share)。这样看来知识管理简单地说即是通过技术手段(+)将人(P)与知识(K)充分结合,通过知识共享的管理机制和文化(S),使知识的价值成指数级提升,最终实现知识的社会化。知识的社会化对人类甚至高等动物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从2004年Web 2.0架构出现[2],互联网络步入了一个社会化的网络时代,其优秀的技术架构和开放的管理模式为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体现了人与知识的紧密结合。
2004年,O'Reilly公司和MediaLive公司采用头脑风暴法,在总结Web 1.0的经验教训的基础提出了Web 2.0的理念[5]。Web 2.0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互联网协会对Web 2.0的定义是:Web 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互联网2.0内在的动力来源是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个人从而充分发掘个人的积极性参与到体系中来,广大个人所贡献的影响和智慧及个人联系形成的社群的影响就替代了原来少数人所控制和制造的影响,从而极大地解放了个人的创作和贡献的潜能,使得互联网的创造力上升到了新的量级。
Web 2.0作为一种新技术架构,它的服务是由许许多多社会网络服务软件组成的。比如博客(Blog)/播客(Podcast)、顶客(digg)、维基百科(Wiki)、内容聚合(RSS)、图像分享(Flickr)、视频分享(YouTube、土豆网)、网络办公(Google Docs)、社会书签(Delicio.us)、社交网络(开心网)、社会标注评论(Diigo)、幻灯片共享(Slideshare)等等。
其特点如下[5 ]:
1)多人参与,利用集体力量和智慧。传统网站是自上而下的集中发布的旧体系,用户只能看到设计者让他们看到的内容。Web 2.0网站则是以用户为中心,大部分的内容是由用户贡献的,是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共同来创造内容,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Web 2.0的灵魂是人。
2)可读可写互联网。在Web 1.0里,互联网是 “阅读式互联网”,用户只能读取网络内容,而Web 2.0是 “可写可读互联网”,普通用户对网络内容可读、可写,每个人都能写入内容。
3)海量的数据。Web 1.0网络内容是封闭而死板的,内容增长能力很弱,Web 2.0网站信奉的是 “数据为王”,将数据变为自我增生( “Intel Inside”)。它们通常都具有巨大的数据资源,并且内容是开放且活跃的,商业模式就是让用户消费这些数据。
4)社会化网络。传统网站的用户之间往往是孤立的,Web 2.0网站则加入了社交元素,让用户之间能够建立联系,把互不沟通的离散人际关系体系转变成沟通顺畅的社会关系网络体系。
Web 2.0对于构建学习型、知识型的组织结构也是一种有力的手段,众多的社会性软件服务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与学习的发生和知识的转化相辅相成。
2 石油知识共享平台架构
石油知识共享平台是为共享石油方面的知识而建立的Web 2.0类型的学习型共享网络,图2为石油知识共享平台的架构图,包括功能层和知识应用模型层,通过从知识沉淀、知识汇聚、知识审核、知识存储、知识关联、知识互助、知识获取、个人知识管理到知识应用及知识创新的一整套知识管理流程,来实现隐性及显性石油专业知识的汇聚及分享。
石油知识共享平台的构建目标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实现汇聚,实现关联,实现知识的转化,以及实现个人知识的管理。
2.1 实现汇聚
包括网络资源的汇聚、社会资源的汇聚、知识的汇聚和思维的汇聚。实现汇聚,将能极大地促进知识的利用效率,促进人与知识更和谐地结合。
图2 石油知识共享平台架构图
2.2 实现关联
除了汇聚外,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关联,包括网络资源间的关联(即构建互联网络)、社会资源间的关联(即构建人际关系网)、知识的关联(即构建知识网络)、思维的关联(即形成集体性智慧)。同时,不仅要实现同类资源内部的关联,更需要实现资源间的关联。例如,知识与社会资源的关联、知识与思维的关联等。这样用户可以找到与自己兴趣相符合的学习群体和相关链接,轻松方便地查看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不至于在茫茫的网海中搜索寻觅。
2.3 实现知识的转化
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即人脑思维。知识的最大未知区在于人脑中,所以知识管理的关键在于怎样实现隐性知识的转化,包括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以及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直接的转化。
2.4 实现个人知识的管理
在信息化社会,网络知识无限扩充,并且处于杂乱而无序状态,所以需要借鉴纸质资料的知识管理过程来构建网络的个人知识管理,把有用的网页收藏起来,对它高亮标识并注释以及分类、聚合,形成自己的网络知识收藏;能方便地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个人收藏,并从其他用户的收藏中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采集,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石油知识共享平台具有典型的社会网络服务的特点,除了具有社会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独特的地方:
1)强调实现实名制。一般的Web 2.0应用中,用户可以任意注册,具有虚拟性、匿名性的特征,容易产生信任危机,而石油知识共享平台将采用企业电子邮件等注册方式,限制会员的注册权限,真正实现实名制,从而让人形成责任感并减少不信任感,沟通距离会更近。
2)强调通过知识的互帮互助来建立新型的关系。该平台将打破传统的组织机构的界限,通过知识分享、知识的交流、共同的成长来建立学习型的组织关系。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专家学者与领导之间、领导与领导之间、专家学者及权威人士之间,都可以更加轻松地互相沟通交流,打破了外在条件约束和情感障碍。
3)强调知识权威性的审核和评定。普通的Web 2.0不强调权威性审核,但是石油知识共享平台将强调用户及知识的权威性的审核和评定,以保证石油专业知识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3 石油知识共享平台主要功能
石油知识共享平台PKSNS包括以下5个功能模块:石油知识资讯模块,石油知识共享模块,个人知识收藏模块,石油知识问答及论坛,石油知识百科全书。将来随着技术和管理理念的提升内容会不断扩充。
3.1 石油知识资讯模块
将分专业、分研究方向设置多个栏目,每个栏目由知识工程师设置知识采集的条件,分发爬虫,到石油专业网站中采集最合适的内容,返回给栏目。同样地,石油知识共享平台的每个栏目都会有爬虫去网站中自动的爬取知识,称为知识爬虫。这部分就体现了知识的汇聚目标。
采集后的知识并不以时间先后顺序放在首页,而是放在一种类似缓存的地方,用户可以判断每个知识的价值,有价值就顶,无价值就踩,越顶排名越靠前,越踩排名越靠后。用户可以做心情评价,做评论。这体现了知识与思维的关联。
3.2 石油知识共享模块
包括书籍共享、文档共享、图片贡献、幻灯片等等,通过这个成果知识共享平台,用户可以把手中的成果资料共享到平台中。贡献与获得成正比。贡献得越多,所获得的知识内容也越多;贡献越少获得越少,没有贡献将没有获得。从而发挥用户共享的积极性,这体现了知识汇聚目标。
在每本项目成果报告页面上,都关联项目的图片册、项目的汇报录音、幻灯片等,在同一平台上把各种显性的知识和隐性的知识关联起来,体现了系统的构建目标,即知识的关联。
3.3 个人知识收藏模块
信息社会,网络知识无限扩充,并且处于杂乱而无序的状态,在石油知识共享平台可以利用个人知识收藏平台,收藏自己喜欢的网页,并且点击编辑后,可以对网页在线进行标注,包括高亮标识及注释,成为自己的知识收藏;也可以搜索到感兴趣的人,点击进入他的知识收藏中进行学习。这体现了系统的构建目标,即个人的知识管理和学习的目标。
3.4 石油知识问答及论坛
通过提问、回答、投票、评分4个阶段来完成问答流程。这个子系统的功能实现了知识转化的目标,即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
3.5 石油知识百科全书
采用wiki这种面向社群的协作式方式编纂石油知识百科全书,特点是普通用户自由创建词汇,协作编辑共同完成。实行权限、版本控制,以确保能回滚到最佳内容状态,这样有效地保护了知识内容的权威性。
4 应用效果分析——以石油知识百科为例
很多的百科,如百度百科平台、互动百科平台等,内容过大而过全,但有关石油的内容很少,分类粗糙,词条的解释并不专业,且功能较简单,不能完全满足应用需求,如没有英文解释,没有相关词汇,没有上位词、下位词、相关词等语义逻辑关系,因而这类通用的百科网站不能满足石油专业知识管理的需求,于是作者建立了针对石油专业应用的知识百科平台,按照勘探、开发、工程及综合四大类把石油专业主题词、石油百科全书、实用案例等,采用基于Wiki架构的知识协同建构方式共同来完成,充分发挥用户的创造力和参与性。
Wiki来源于夏威夷语 “Wee Kee Wee Kee”,即 “快点快点” 之意[5 ],中文译为 “维基” 或 “维客”。Wiki是一种多人参与的知识集成方式,其通过对信息多人协作、多人维护、自由发表的形式对共同的主题进行补充和丰富,有利于读者从不同作者的不同角度实现对一个专题的了解。例如,项目长编写前言,确定目录,每个子部分由项目组成员来共同完成,如图3所示。
石油知识百科平台具有严格的权限、版本控制以及审核流程。用户编辑完成,提交给知识管理员进行审核,审核完以后,编辑才算完成,如果审核不通过,能够确保回滚到最佳内容状态。所以采用这种流程的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保护知识内容的权威性,但又不抹杀个人知识共享的积极性。
石油知识百科平台的成果是一个不断完善的石油专业知识库,享用这个知识库的人要比为这个知识库做贡献的人多得多。作为一种知识社会性的工具,它在提供知识共享的同时,亦不断地促进、激发知识的创新。
图3 Wiki以协作的方式对词条内容进行编辑
石油知识百科平台将原本杂乱无联系的词条以主题词链接的方式连接起来,以线性的网状组织方式,体现了词条间的类目关系,加强了对知识信息的导向性挖掘,并以部门、知识等为整体,将知识修改的不同版本列出,方便词条修改、创建者相互联系,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
石油知识百科平台与石油百科平台中其他系统进行了有效集成,并且其他任何外部的应用系统都可在线查询石油词汇解释,图4所示是重大专项的管理信息系统,页面上鼠标滑过词汇后,会自动关联到石油百科中的解释,如果没有这个解释,会提示您去创建。同时,石油知识百科平台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有效集成,编辑词条时可以点击修改和添加地图,填写经纬度坐标,然后在GIS中就会自动标注这个词条的地理位置,点击后能进入石油百科中详细查看这个词条的解释。
石油知识百科平台已经由知识管理员把《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百科全书》[7]4本全部录入,共有6000条条目,630万字,2200幅图片。广大的普通用户可以任意添加词条,进而扩充石油知识百科平台,因而,石油百科知识的内容会无限的扩充。
石油知识百科平台建立了词条间的逻辑关联,词条间具有语义的逻辑关系,包括同义词、上位词、下位词、英译名等等,如图5所示。知识管理员已经把1994年出版的《石油主题词表》[8]收录进该平台,收录主题词16939条,详细构建了石油词汇间的语义逻辑关系,并且普通用户也可自行添加词汇逻辑关系,这样,词条间的语义关系会更为庞大,更为合理。
石油知识百科是专为石油知识定制,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共同创造知识,并且是开放而活跃的新体系。普通用户对石油知识百科的访问、词条的修改、词条的创建过程中,也是实现对知识的沉淀、知识的共享、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应用及创新这个 “知识之轮”的循环驱动。其实PKSNS平台中所有的子系统都具有这个知识流程的驱动过程,是开放而活跃的,是体现群体性智慧的知识管理平台。
图4 重大专项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石油知识百科平台词条解释
图5 词条语义逻辑表
5 小结
石油知识共享平台利用Web 2.0架构下的各种技术手段将石油企业内部员工与石油专业知识充分结合,实现了隐性及显性石油专业知识的汇聚及分享,并构建了学习型共享组织,倡导了企业知识共享的管理机制和文化,使得石油专业知识的价值成指数级提升,最终将实现石油知识的应用及社会化。
参考文献
[1]吴庆海,周伟,夏敬华.驱动知识之轮.企业基业常青,http://? ArticleID=1532.
[2]王伟军,熊瑞,张扬.Web 2.0与知识管理平台集成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7,(5):37240.
[3]武琳.Web 2.0时代信息交流模式分析[J].情报杂志,2006,(3).
[4]胡科,王荣良.基于Web 2.0的wiki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9).
[5]赖晓云.Wiki在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6).
[6]Murali Raman,Terry Ryan,Lorne Olfman.Design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Wiki technology.
[7]刘宝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百科全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8]杨义忠,王承勇,林淑凤.石油主题词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中国石化和中化石油什么区别
1、成立时间不同
中国石化,即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中化石油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5月21日,是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经营范围不同
中国石化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煤炭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炼制;成品油储存、运输、批发和零售;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新能源、地热等能源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
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设计、咨询、施工、安装;石油石化设备检修、维修;机电设备研发、制造与销售;电力、蒸汽、水务和工业气体的生产销售;技术、电子商务及信息、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咨询服务;自营和代理有关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对外工程承包、招标采购、劳务输出;国际化仓储与物流业务等。
中化石油主要从事原油、成品油的进出口业务,是中化公司在国内经营石油贸易的专业公司。国际化经营为中化石油有限公司一大经营特色,公司具有开展石油贸易的国际品牌和竞争力。原油业务包括代理国内炼厂进口和自营国际转口两类。目前,公司拥有海外长约货源2000万吨,来源遍及中东、西非、东南亚、南美等地区,国际转口市场遍及东亚、东南亚、地中海周边、南美、北美等地区。
3、资本运作不同
中国石化分别在纽约、伦敦、香港、上海上市。
中化石油到现在还没有上市。
4、发展战略不同
中国石化的发展战略是打造世界一流,要选择科学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中石化组织了18项专题调研,根据国际竞争的新形势、新特点,确立了“资源战略、市场战略、一体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差异化战略、绿色低碳战略”六大战略,作为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强力支撑。
中化石油的发展战略是加强炼化支点建设,完善石油业务上下游产业链,形成自主发展平台,自成体系,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中国最强的原油、成品油贸易国家队和国内最大的第三方石油化工物流服务商,建成营销能力突出的国家石油公司,成为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依靠力量。
5、企业文化不同
中国石化企业文化是以“爱我中华、振兴石化”的企业精神和“三老四严”、“苦干实干”、“精细严谨”等优良传统为重要内涵的企业文化在中国石化的改革发展中起到了有力的引领与支撑作用,是激励中国石化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制胜法宝。为扎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落实中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适应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要求。
中化石油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做人:诚信、合作、善于学习;做事:认真、创新、追求卓越”。公司按以上“做人”、“做事”的准则努力推进并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为股东(国家)、客户、员工价值的共同提升,矢志追求中化基业长青。公司的长远目标是把中化建设成为真正受到同行业广泛尊重的具有全球地位的伟大公司。
扩展资料:
中国石化上市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是一家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石化主业突出、拥有比较完备销售网络、境内外上市的股份制企业。 中国石化是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独家发起方式于2000年2月25日设立的股份制企业。中国石化167.8亿股H股股票于2000年10月18、19日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三地交易所成功发行上市;2001年7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28亿股A股。
参考资料: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_百度百科
中化石油有限公司_百度百科
中国石化加油站怎么样?
中国石化加油站归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属于央企,口碑很好。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是一家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石化主业突出、拥有比较完备销售网络、境内外上市的股份制企业。中国石化是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独家发起方式于2000年2月25日设立的股份制企业。
2017年7月31日,《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一。2017年年度报告显示,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去年实现营收23601.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1.19亿元,同比增长10.1%;基本每股收益0.422元;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4元。2018年上半年,发明专利授权量1569件,全国排名第二。
标普全球普氏能源资讯(SP Global Platts)公布的2018年全球能源公司250强榜单显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九。2018年12月5日,荣获第八届香港国际金融论坛暨中国证券金紫荆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杰出贡献上市公司。
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哪个好点?拜托了各位 谢谢
密度不一样 中石化密度高一些。所以加同等的油量中石化的会多一些,石油的会少一些。个人认为都一样。 只做参考。 查看原帖
中石化论坛
我相信你说的是真的,我老公也是云南大理中石化的员工,劳动法不是规定一天上8小时工作时间,但他们每天都在超出,大理公司最近下了个文件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刚换了大理公司的领导就连续两个月扣工资,给的说明是,补扣住房公积金,连续两个月领了500的工资,每个月非油品不仅没有,还要拿自己的工资取补,作为一线员工,我没有看到中国石化承诺对员工的悉心照顾,看到的却是坐办公室的领着超出一线员工几倍的工资,看到的是,国家法定假日,春节,中秋,每个星期双休的领导领的年终奖可以买到一辆车,而一线员工却是万般苛刻,不想问别的,只想问总公司首页对所有员工及社会的承诺呢?作为中国500强,却无法有效的管理内部,又何以取信于社会及准备进入中国石化的员工?
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哪个好点?
好的汽油体现在两个方面:热值、密度。汽油的热值低,只要有一点燃点就能快速燃烧起来,提供动力给汽车驱动。中国石油的油品密度大概是0.72~0.73之间,而中国石化则是0.75~0.77,单从数据上来看,中国石化的油品密度更大一些,质量好一些,更耐烧一些。
中国石油的油品依靠北方的大庆油田、胜利油田。而中国石化主要在南方港口以进口的原油冶炼成汽油,中国石化所需要的添加剂也并非普通添加剂,而是采用进口的添加剂,在油质上具有更高的品质,与中国石油相比,中国石油的汽油品质就稍微降低一些了,成分没有中国石化的好,成本也不高,所以要是单论价格的话,中国石油其实是要比中国石化价位上稍微低那么一点,使得中石油在价格上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地位。
其实能作为中国汽油市场上的两大国企加油站,肯定不是浪得虚名的,各有各的优点,加上南北方气候条件不同影响,汽油不同也是正常,没必要纠结哪个汽油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