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买壳上市有什么好处
买壳上市有什么好处
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购买一家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来取得上市的地位,然后注入自己有关业务及资产,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了买壳上市的好处和弊端,希望能帮到大家!
1、对上市资产项目的要求较为灵活
一些有兴趣上市的公司,因为拥有的资产暂时未完全达到上市规则内的新上市要求,例如在差不多相同的管理层下运作三年,三年盈利水平未达到最近一年港币2,000万元和前两年合共港币3,000万元的水平;在这些情况下,有兴趣上市的公司可无需多等一段长时间使其资产满足联交所上市规则内的要求,而可通过收购一家已上市公司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上市的目的。
2、节省筹备工作和时间
透过买壳上市,如没有涉及改变公司的主营业务或把大量资产注进或拨离上市公司,收购者可避免做大量和申请上市有关的工作,包括三年会计报告、评估报告、重组、编写招股书和盈利预测等工作,收购上市较直接申请上市可节省约数个月的准备和执行时间。
3、减省中介机构费用
由于收购上市所涉及的工作量及时间较直接申请上市少,所以一般所需付给中介机构的费用相对地也较少。但须注意,在股市低迷时,所要支付的上市公司控股溢价比较低,但是如果股市处于高峰时期,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往往要求较高的控股溢价,而收购者需考虑这溢价是否合理,衡量时间及成本才作出决定。
买壳上市的利弊
一般来说,买壳上市是民营企业在直接上市无望下的无奈选择。与直接上市相比,在融资规模和上市成本上,买壳上市都有明显的差距。所以,买壳上市为企业带来的利益和直接上市其实是相同的,只是由于成本较高、收益又较低,打了一个折扣而已。上市的收益主要有资金和形象两方面。
现今,企业考虑更多的倒应该是买壳上市的弊。一是成本,二是收益。即成本收益比能否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买壳上市的成本总体上是逐年上升趋势。1997年每起买壳上市案例的平均成本为6000万元,1998年上升为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深沪股市已经有上百起买壳上市案例,但是成功率并不高。买壳上市获取收益的主要途径是配股融资。当然也不排除主要通过二级市场炒作获取收益的情况,但是由于很难统计这种现象,而且本文的阅读对象是那些考虑将买壳上市作为长期投资的企业家,所以评价买壳上市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是效益能否得到长期稳定发展。
买壳上市的注意事项
企业决策层在决定买壳上市之前,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全面考虑,权衡利弊,从战略制定到实施都应有周密的计划与充分的'准备:首先要充分调查,准确判断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在收购前一定要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壳公司;其次要充分重视传统体制造成的国有公司特殊的债务及表面事项,考虑在收购后企业进行重组的难度,充分重视上市公司原有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管理架构,评估收购后拟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整合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架构可能遇到的阻力和推行成本;最后还要充分考虑买壳方与壳公司的企业文化冲突及其影响程度,考虑选壳、买壳及买壳上市后存在的风险,包括壳公司对债务的有意隐瞒、政府的干预、中介机构选择失误、壳公司设置障碍、融资的高成本及资产重组中的风险等。
;
什么是买壳上市与借壳上市 买壳上市与借壳上市的区别
1、买壳上市是又称“后门上市”或“逆向收购”。是指非上市公司购买一家上市公司一定例的股权来取得上市的地位,然后去注入自己有关业务及资产,以便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一般而言,买壳上市大多是民营企业的比较佳的选择。
2、借壳上市是一个金融术语,指一家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把资产注入一家市值较低的已上市公司(壳,Shell),得到该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权,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资产得以上市。通常该壳公司会被改名。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2-01-1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买壳上市的利与弊
买壳上市的利与弊
公司上市的目的不外乎以下2个,一是直接融资,降低财务成本,二是转化经营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美化公司形象。其中后者通过其他途径也可以实现,而取得直接融资资格恐怕是上市行为最核心最本质的目的。
为实现上市目的,从操作层面上讲,一般采取自主(造壳)上市和借壳(主要是买壳)上市两个途径。不管采取什么样的途径上市,首先必须服从服务于上市的根本目的。究竟是造壳还是买壳,应当根据当时资本市场状况,并结合公司的上市目的而定。
与直接上市(IPO)相比,在融资规模和上市成本上,买壳上市都有明显的差距。从理论上看,买壳上市为企业带来的利益和直接上市其实是相同的,只是由于成本较高、收益又较低,打了一个折扣而已。买壳上市的收益主要有资金和形象两方面,而更多的'可能是广告效益和形象效益,买壳上市直接带来的资金效益并不明显。
买壳上市的利
买壳上市最大的好处就是简单直接快捷,完全属于资本运作的范畴,与并购方的公司治理、赢利能力、发展战略等无直接关系。只要并购方愿意收购、被购方愿意出售、监管层同意,就可以完成并购行为。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通过买壳实现上市的案例比比皆是,也有很多企业运作的比较成功。比如在石狮,阳光发展就是通过收购石狮新发,从而实现了上市目的,而后者也成功转型为地产公司。买壳上市主要好处如下:
1、手续简单。与直接上市相比,买壳方式显然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上市审批程序。
2、节省时间。操作时间短,大约需要3-9个月。操作得好,买壳上市一步到位,会节省许多时间。
3、上市费用低,上市成功有保障。避免复杂的财务、法律障碍。有些公司如果采用新股上市,会有更多财务、法律障碍,要花较大成本才能完成“企业清洁”。买壳方式在对上市业务的审计等方面要轻松一些。
4、如果拟上市业务采用新股上市难于是被市场看好,而公司又有充实的资金,那么选择买壳上市就更有优势了。
买壳上市的弊
目前企业考虑更多的倒应该是买壳上市的弊。从统计数据来看,在我国,买壳上市终究是败多成少。
买壳上市的弊取决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即成本收益比能否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买壳上市的成本总体上是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从2006年5月开始,买壳上市的成本已经高不可攀,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针对我国的资本市场,买壳上市的主要弊端如下:
1、公司非“净壳”,壳资源不干净,买壳就是买炸弹。
在中国资本市场中,多数“壳并购”和“壳重组”的政府主导色彩明显,有些甚至在二级市场股票炒作者“支持”之下进行,上市公司原股东“甩包袱”心态严重,所以,很多问题在收购前成为隐藏在“净壳”面纱下的“地雷”。
为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通过不发生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变化的股权交易进入目标公司,清楚、详尽地了解目标公司实际境况后,再选择时是否增持股权以获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2、优质资产收益被稀释
如果买壳上市完成后,买壳方将自己的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那么,买壳方公司股东对其原先控制的优质资产便形成了间接控制的关系,原核心资产收益也要和其它公众股东共同分享,这样,面临着原优质资产收益被稀释的风险。
在投机盛行的市场中,收购方会选择通过内幕交易或对二级市场股价进行操作来补偿优势资产收益被稀释带来的损失,但在监管环境日趋严格的市场中,这种“补偿”会越来越难获得。
3、无法再融资 。
如果买壳上市成功后,无法进行后继股权融资将是买壳方最大的损失。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原因有三点:其一,注入的优质资产利润水平不高,无法支撑上市后庞大的资产规模;其二,“壳”公司遗留问题没有处理完,还需时间来消除;其三,收购重组的波动影响正常的业务经营(比如管理层的更换等)。
4、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在上市公司经营发生困难的情况下,很多地方政府为了使当地上市公司尽快摆脱困境、保壳、解决国企困难和下岗职工问题,往往极力促进买壳上市活动的发生,许诺帮助解决上市公司债务和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并开出种种优惠条件。但过多的承诺也意味着风险蕴藏其中,随着政府工作规范程度的提高及商业活动更加高层化,地方政府不能随便左右当地税务、工商等行政机构和银行来提供非市场化的优惠承诺,那么,买壳方必将陷入被动。
5、业务整合难
战略性并购已渐渐成为资本市场内的主流动向,买壳上市将成为很多有实力的企业集团进行行业整合的利器。但经验显示,即使是相同或相近的行业,两家不同的企业整合到一起,因为存在着技术水平、工艺、人员素质、地域、文化和产品质量等多方面的差异,企业磨合依旧会成为新股东买壳后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对于买壳企业来说,获得收购中的“协同效应”通常不是收购的主要目的,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往往身处不同行业,业务整合的难度更大。
6、失去控制权
在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争夺将更加激烈。过去,买壳方多以协议受让方式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其控股比例往往很高,加上股权流动性障碍等因素制约,一般买壳后可以稳保第一大股东地位。但这些情况目前已经有所改变,任何一个潜在的收购者都有可能通过协议方式或者二级市场收购上市公司股份,从而夺取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深沪股市已经有数百起买壳上市案例,但是成功率并不高。买壳上市获取收益的主要途径是配股、增发融资。当然也不排除主要通过二级市场炒作获取收益的情况。
;
买壳上市是什么意思
买壳上市又称“后门上市”或“逆向收购”,是指非上市公司购买一家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来取得上市的地位,然后注入自己有关业务及资产,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一般而言,买壳上市是民营企业的较佳选择。一般来说,买壳上市是民营企业在直接上市无望下的无奈选择。与直接上市相比,在融资规模和上市成本上,买壳上市都有明显的差距。所以,买壳上市为企业带来的利益和直接上市其实是相同的,只是由于成本较高、收益又较低,打了一个折扣而已。上市的收益主要有资金和形象两方面。点网页链接哪完善一点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