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投资思路要改变

admin 226 0
壳终还是跌下来一大截,虽不能说是到了终点,但可以说到了阶段性低位,这主要由于政策和监管的巨大变化造成的。还在用老思维搏杀,怕是危险性多于机会。为什么会这样:一是需求少了。IPO加快,为的是解决待发新股的堰塞湖,壳的上市资源因此不再那么稀缺,壳价值下降,有的壳可能会很久徘徊于微利亏损的暂停边缘。二是中间商少了。重组和增发政策更加严厉,以往的运作壳手段已不奏效,其中的暴利也不比从前,壳掮客队伍也自然缩减。三是库存多了。IPO上市的越来越多,许多都是包装上市,再加监管层为了疏解IPO存量而功利性快发滥发,许多上市公司上市几年就快速变脸,沦为壳垃圾,IPO越多这个增量越大。四是头顶时有铡刀。IPO与退市是伴生物,IPO打开了,退市制度进一步畅通渠道便是应有之意,当然退市制度修改真来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迟迟不来,哪天突然有了远方的声音,就又将吓跌壳板块。三任主席每每上任都要动动退市的脑筋,因为它作为政治秀很适当,可捞政绩可博眼球。当然,退市制度修改完之后,便是壳板块再次大涨之时,只要重组再融资政策仍在,这是后话。

  上述这些就是目前的变化,作为身处其中者,必须随机应变,而不要死守苦等,任危险的全面降临。这也就导致以往的思路必须改变,以往看好股也将被剔除。

  那么要变到何方,三个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要成为最重视。一是大股东的实力,最好是实业资本能够深度介入的壳。近期ST金宇被北控连续举牌,北控背景为北京国资,资产宠大,也导致该股连续上涨,迅速脱离壳中轴,前30亿市值逼近,未来北控注入什么资产不重要,重要的是良好的实业运作预期。这是目前做壳股的重要标准。二是预期必须强烈,强烈二字就是时间成本少。一般选择的方式,一个是账务方面已烂到不救即暂停上市的局面,另一个是大股东有颗爱重组的心和屡败屡战的历史。三是重视政策变化后大股东的意思表达,即是因为政策和监管变了有弃壳打算甚至手足无措,还是一如既往举牌增持。前者,说明大股东实力不行,之前入主或是来当二道贩子的,或是想注入质量不好资产套现的。后者,说明大股东从入主之初,就是想利用壳干番事业。比如王文学手中有黑牛、玉龙和宏盛三壳,股票,新政和新监管出台后,王文学反倒是在玉龙上发起了要约收购,从中看出珍视壳利用壳的决心,对玉龙如此,宏盛会差吗。四是资金深陷者,在新政新监管后的表现。特别是一些投资类机构成为壳主人的,之前专门对大股东入主深套的写过一个博文,要时刻关注这类壳。如果他们在新政新监管出台后,继续增持,说明了自救的强烈决心。资金唯利,必要获利而出。在他们深套时,抄他们的底,他们获利之时,便是我们大赚之日。当然这类壳往往大大高于壳价值中轴,必须静等他们回到队伍。

  写了这么多,都是近阶段对壳投资的深入思考,毕竟这是个极好的投资路径,既然他们如之前预判大跌下来了,那我们就要重视,并准备好抄底的思路。有人说目前壳还是贵,跌到市值10亿甚至5亿才算到头。呵呵,其实历数一下2007年以来的历史,我记得2007年大牛市前壳价值是5亿左右,2013年熊市五年好像最低点是10亿左右,2017年以往的壳价值呢?要知道现在是通胀时代,货币在以至少10%以上的速度印,难道壳不涨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