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K8结构?指CPU
参考:K8 是 K7(Athlon) 的派生产品,其实 K7 本身也是一个64位的处理器。K8的开发有点类似 K6-2。当初的K6-2被评价为是一款效率很高的CPU,但AMD认为其还有潜力可供挖掘。因此,AMD决定继续发展其核心技术,扩充其性能,以使得它成为一款性能更强大的CPU。所以他们把与K6-2相同的设计观念放在了K8的制造上。老K7具有更多的潜力,所以AMD只是在其基础上把功能和内核结构做了进一步的增强和完善。
[性能分析]
谁从64位技术里获益?
从高性能的服务器、数据库管理系统、CAD工作站到普通的桌面PC都将从64位技术里获益。K8 能够支持极大容量的内存,并且提供最新优化的处理能力。K8把可用的CPU寄存器的由32位扩展到了64位,同时芯片体积也相应增大,这样就使得其计算性能比以往的CPU更快。不仅如此,这款处理器还加强了软件功能。
K8 规格
支持x86-64位平台
向下兼容 x86-32 模式: 支持16位和32位操作系统
支持更高位模式: 允许64位操作系统,可运行16位和32位应用软件
64位长模式:支持64位寻址操作, 并支持Via x86-64
64位虚拟地址空间;
x86-64 寄存器扩充: - 8个新的常规寄存器 – 扩充到64位的常规寄存器 – 8个新的128位单指令多数据流寄存器
64位指令指针:指令指针数据寻址模式
普通寻址模式: 用于单个编码、数据和堆栈信息的空间寻址
操作模式
x86平台将提供两种独特的操作模式:64位模式和32位模式。64位模式提供对所有64位操作的支持,同时也向下兼容已有的16/32位软件的支持。当然系统必须使用64位的操作系统。正因为AMD能提供在64模式下对所有的16位、32位和64位 x86 体系软件的支持,K8才有可能成为性能、兼容性和稳定性方面的霸主。
32位模式兼容传统的16位和32位操作环境,比如,Windows 98 和IBM OS/2。此外还支持x86体系下现实、虚拟和保护模式的软件。AMD正在继续研究,以求能做到对所有软件的支持。
寄存器扩充
K8将装配64位解码器和执行子系统,这是为了发挥其最大性能而做的改进。新增的几个CPU级的寄存器能提供更快的执行效率。寄存器是CPU内部的快速存储器,它是用来产生和存储CPU的操作结果和其它运算数据的。
标准的32位x86体系平台包含有8个常规寄存器,但AMD在K8里把这个数字增加到16个。同时,还加进了8个128位的XMM/SSE寄存器,为单指令多数据处理计算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而这正是多媒体、图形和游戏软件所需要的。其实,所有的CPU寄存器都能处理64位操作,AMD只是提供了更多的寄存器空间,这使得K8能够更有效的处理数据,而且,在每个时钟频率下传输的信息更多。
也许有些读者会问:”为什么不增加更多的寄存器来提高性能呢?”AMD曾就寄存器增加的数量和增加的花费之间的关系做仔细的研究,其结果是16个常规寄存器是最有效、最经济的设计。增加过多的寄存器并不能带来相等比例的性能提升,而只会增加CPU设计的制造的成本。
单指令多数据流支持
目前,AMD和Intel的努力使得单指令多数据流技术(SIMD)成为了传统的x86浮点单元设计的取代者了。SIMD允许多个浮点操作在一个CPU时钟频率里结合执行。8个XMM寄存器的增加将把SIMD性能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这些128位的寄存器将提供在矢量和标量计算模式下进行128位双精度处理。从这项技术中获益的软件还不少,比如有:CAD,3D建模、矢量分析和虚拟现实。
目前有两个不同的SIMD指令集可供使用,那就是Intel的 SSE 和 AMD 的 3Dnow!。这两种标准提供了相似的技术,但是它们彼此不兼容。许多软件开发者现在都做到了对SIMD的支持,但这两种互不相让的标准也使他们很难从中做出选择。不过AMD已取得了Intel的SSE和升级的SSE-2指令集的使用权,所以他会在K8里加入对这个指令集的支持,同时,K8也能执行3Dnow指令,这样一来,其兼容性就是最大的了。
内存寻址
目前x86-32: 4,294,967,296 Bytes (~4 GB)
新的x86-64: 4,503,599,627,370,496 Bytes (~4,500TB)
64位平台提供了更快的处理速度。此时CPU能对64位的内存地址空间进行寻址。网络和数据库服务器系统要求有大容量的内存来高效地处理大量的信息。目前的40亿字节的约束限制了当前的处理速度。
全新的x86-64位设计提供了近4.5TB的寻址能力,如此大量的内存足够满足目前和以后的软件需要了。AMD还将在K8生产线上提供真64位内存寻址,但这将限制早期的40位(48位虚拟)内存的地址分配空间。随着内存技术的发展和软件不断增加的要求,普通的桌面PC用户可能要到数年后才会考虑几千亿字节的内存是否够用。
闪电式数据传输总线
K8架构提供了一个令人激动的闪电式数据传输(LDT)总线。LDT 总线能提供更大的带宽(6.4gb/s)来连接北桥控制器和南桥芯片。LDT允许在处于两流水线单向布局的设备间建立2到32位的连接。LDT支持微软的即插即用。随着对称多处理技术(SMP)成为主流的驱动引擎,LDT设计的几个功能成为了可能。LDT总线能够为多芯片组提供高速的连接,并使每个芯片组能与CPU相连。多芯片组架构允许设计师在一个结构里实现整体并行的计算系统。
目前已有40多个主要的硬件制造商认可了LDT总线,并计划当这种总线正式发布时宣布支持这个标准。而K8正是融合了这项
起亚k8中国国内什么时候上市?
起亚K8将会在2021年3月量产,并在4~5月份上市。目前,起亚汽车的华城工厂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线重组。
k8与k10的区别是什么?
AMD发展史 1969年5月1日--amd公司以1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正式成立。 1969年9月--amd公司迁往位于901 thompson place,sunnyvale 的新总部。 1969年11月--fab 1产出第一个优良芯片--am9300,这是一款4位msi移位寄存器。 1970年5月--amd成立一周年。这时amd已经拥有53名员工和18种产品,但是还没有销售额。 1970--推出一个自行开发的产品--am2501。 1972年11月--开始在新落成的902 thompson place 厂房中生产晶圆。 1972年9月--amd上市,以每股15美元的价格发行了52.5万股。 1973年1月--amd在马来西亚槟榔屿设立了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以进行大批量生产。 1973--进行利润分红。 1974--amd以2650万美元的销售额结束第五个财年。 1974年5月--为了庆祝公司创建五周年,amd举办了一次员工游园会,向员工赠送了一台电视、多辆10速自行车和丰盛的烧烤野餐。 1974--位于森尼韦尔的915 deguigne建成。 1974-75--经济衰退迫使amd规定专业人员每周工作44小时。 1975--amd通过am9102进入ram市场。 1975--jerry sanders提出:"以人为本,产品和利润将会随之而来。" 1975--amd的产品线加入8080a标准处理器和am2900系列。 1976--amd在位于帕洛阿尔托的rickey''s hyatt house 举办了第一次盛大的圣诞节聚会。 1976--amd和intel签署专利相互授权协议。 1977--西门子和amd创建advanced micro computers (amc) 公司。 1978--amd在马尼拉设立一个组装生产基地。 1978--amd的销售额达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年度总营业额达到1亿美元。 1978--奥斯丁生产基地开始动工。 1979--奥斯丁生产基地投入使用。 1979--amd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 1980--josie lleno在amd在圣何塞会议中心举办的"五月圣诞节"聚会中赢得了连续20年、每月1000美元的奖励。 1981--amd的芯片被用于建造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1981--圣安东尼奥生产基地建成。 1981--amd和intel决定延续并扩大他们原先的专利相互授权协议。 1982--奥斯丁的第一条只需4名员工的生产线(mmp)开始投入使用。 1982--amd和intel签署围绕iapx86微处理器和周边设备的技术交换协议。 1983--amd推出当时业内最高的质量标准int.std.1000。 1983--amd新加坡分公司成立。 1984--曼谷生产基地开始动工。 1984--奥斯丁的第二个厂房开始动工。 1984--amd被列入《美国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一书。 1985--amd首次进入财富500强。 1985--位于奥斯丁的fabs 14 和15投入使用。 1985--amd启动自由芯片计划。 1986--amd推出29300系列32位芯片。 1986--amd推出业界第一款1m比特的eprom。 1986年10月--由于长时间的经济衰退,amd宣布了10多年来的首次裁员计划。 1986年9月--tony holbrook被任命为公司总裁。 1987--amd与sony公司共同设立了一家cmos技术公司。 1987年4月--amd向intel公司提起法律诉讼。 1987年4月--amd和 monolithic memories公司达口 CPU发展史 1.速度挂帅,万变不离其宗 CPU又叫中央处理器,是英文单词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缩写,其内部结构大概可以分为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等几个部分。按照其处理信息的字长可以分为:八位微处理器、十六位微处理器、三十二位微处理器以及六十四位微处理器等等。本文后面会提到许多比较艰生的理论知识,虽然我会努力把他
中国教-8(K8)教练机的研制过程是什么?
教-8(又称K8)是中国新一代初级教练机。该机在飞行教练上主要进行11种典型机动训练,包括简单特技带飞、复杂特技带飞、失速螺旋、高级特技带飞、暗舱仪表带飞、单机对机动目标攻击等等。练习包括大坡度盘旋和半滚转等动作。
教-8可带一个23毫米机炮吊舱。机翼共有4个挂点,可挂机炮吊舱、火箭弹吊舱、炸弹、导弹和副油箱、每个挂点最多可挂250千克。
K8也是中国仅有的外销机种之一,并成功出口到巴基斯坦,赞比亚,缅甸等国家。
研制历史
为了给解放军装备先进的喷气初级教练机,1982年洪都集团公司成立了教练机方案组。通过研究比较,结合中国具体情况,洪都集团提出“提高训练效率,降低训练费用”的研制思路,基本性能要求和适应不同国家需要的两种训练体制,得到广泛认同。
1986年,中国决定与巴基斯坦合作研制教-8。巴基斯坦方面投资了25%,并负责生产前机身等部位。1987年7月,教-8开始具体设计。1989年1月开始制造原型机,共制造5架原型机(3架试飞,2架用于静力试验),001与003号原型机分别于1990年11月26日和91年10月首飞。随后15架预生产型开工,并在1992年7月首飞。因此实际上教-8分为国内型和外销型号。
随后,洪都又提出了“高低速兼顾;良好的机动性能和失速特性;良好的视野和舒适的座舱环境”等具体计划,并确定了以世界现代科技的综合为K-8研制的基础,而非一味强调自力更生。因此,教-8初生时,已经大量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熟技术。
同时,教-8研制伊始就必须为交付巴基斯坦空军着想。所以配置方案选择马丁?贝克座椅、西方电子飞行仪表系统、仪表着陆系统、塔康导航系统及电台等国际航空市场上的成熟产品,与美国宇航设备公司合作配装了高效环控系统,与美国盖瑞特公司合作设计进排气系统。教-8的疲劳寿命为8000飞行小时。
1994年9月,巴基斯坦空军接受了6架预生产型飞机,到96年年底为止,共生产21架。巴基斯坦的教-8能够挂载巴空军装备的法国“魔术”近距空空导弹。
教-8还在国外完成了发动机畸变、旋转天平、环控系统,弹射救生和电子飞行仪表系统交联等试验。上述措施使得教-8研制快捷顺利,解决了80年代军工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提高了飞机的起点。同时为我国航空工业引进了国外技术,开创了我国走国际合作之路研制先进飞机的先例。
K-8的垂直尾翼大量采用了复合材料。在研制、促销等过程中,英国、美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飞行员飞过K-8,认为K-8在国际同类教练机中处于较佳的水平,机动性能好,横向操纵品质尤其好。在研制过程中克服了美国进口设备仪表缺少资料等各种困难。
教-8成功出口到巴基斯坦、缅甸、赞比亚、纳米比亚等国家,为国家赚取了不少外汇,是我国仅有的几个能赚钱的外销机种之一。教-8的英文编号K-8的K即代表中巴交界的卡拉昆仑山Karakorum,而非教练的J字头。
1998年12月,教-8改装国产发动机涡扇-11,首飞成功。教-8和涡扇-11的定型试飞员均为史同洲,在这两次定型试验中史同洲都经历了发动机停车而被迫迫降的险情。该发动机于2000年10月完成了定型试验。出口型教-8与国内使用的教-8略有不同,具体表现在选用电子设备、座舱仪表、发动机等。巴基斯坦的K-8使用了马丁?贝克公司的弹射座椅。
1999年,K-8在埃及与意大利、捷克生产的教练机竞标,进行评估飞行。意大利派出的是S-211A,捷克派出的是L-139教练机,都是世界上顶尖的教练机。
最后剩下意大利与中国进行竞争。S-211A的制造工艺先进,全机60%结构采用复合材料,重量很轻,但飞机性能不如K-8,其巡航速度仅有760千米/小时,海平面爬升率为16米/秒。埃及方面要求工装技术百分之百微机设计,全机制造采用微机管理。
由于洪都已在生产管理一体化领域研究了数年,可以向埃及输出该项技术。中方在合同中明确了向埃及空军提供K-8E的售后服务,意大利方没有此承诺。意大利方最大的弱点是其生产线不在国内,不能按合同要求如期交货。
1999年12月27日,中国和埃及签署了相关合同。2000年7月合同正式生效。这是中国第一次向国外输出整架飞机生产线和设计技术,开创了历史新篇章。这也是中国航空工业出口数量最多、金额最大的项目。
教—8飞机有什么特点?大神们帮帮忙
教-8,我国新一代初级教练机。为了给解放军装备先进的喷气初级教练机,1982年洪都集团公司成立了教练机方案组,以石屏为方案组组长,后任主要设计师。通过研究比较,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洪都集团提出“提高训练效率,降低训练费用”的研制思路,基本性能要求和适应不同国家需要的两种训练体制,得到广泛认同。1986年,我国决定与巴基斯坦合作研制教-8。巴基斯坦方面投资了25%,并负责生产前机身等部位。1987年7月,教-8开始具体设计。89年1月开始制造原型机,共制造5架原型机(3架试飞,2架用于静力试验),001与003号原型机分别于1990年11月26日和91年10月首飞。随后15架预生产型开工,并在1992年7月首飞。因此实际上教-8分为国内型和外销型号。我军装备的型号称为教11。2001年K-8飞机研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洪都提出了“高低速兼顾;良好的机动性能和失速特性;良好的视野和舒适的座舱环境”等具体计划,并确定了以世界现代科技的综合为K-8研制的基础,而非一味强调自力更生。因此教-8初生时,已经大量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熟技术。 同时,教-8研制伊始就必须为交付巴基斯坦空军着想。所以配置方案选择马丁·贝克座椅、西方电子飞行仪表系统、仪表着陆系统、塔康导航系统及电台等国际航空市场上的成熟产品,与美国宇航设备公司合作配装了高效环控系统,与美国盖瑞特公司合作设计进排气系统。教-8的疲劳寿命为8000飞行小时。1994年9月,巴基斯坦空军接受了6架预生产型飞机(图),到96年年底为止,共生产21架。下图中可以看到巴基斯坦的教-8能够挂载巴空军装备的法国“魔术”近距空空导弹。 教-8还在国外完成了发动机畸变、旋转天平、环控系统,弹射救生和电子飞行仪表系统交联等试验。上述措施使得教-8研制快捷顺利,解决了80年代军工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提高了飞机的起点。同时为我国航空工业引进了国外技术,开创了我国走国际合作之路研制先进飞机的先例。 K-8的垂直尾翼大量采用了复合材料。在研制、促销等过程中,英国、美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飞行员飞过K-8,认为K-8在国际同类教练机中处于较佳的水平,机动性能好,横向操纵品质尤其好。 在研制过程中克服了美国进口设备仪表缺少资料等各种困难。 教-8成功出口到巴基斯坦、缅甸、赞比亚、纳米比亚等国家,为国家赚取了不少外汇,是我国仅有的几个能赚钱的外销机种之一。教-8的英文编号K-8的K即代表中巴交界的卡拉昆仑山Karakorum,而非教练的J字头。 国内型号1994年12月首飞,1997月12月技术鉴定完成,1998年6月首批交付8架。在具体工作中,洪都飞机公司广泛采用了计算机辅助工艺管理技术,解决了下大梁、后机身初装、垂尾型架、返修等许多重大技术问题。1998年12月,教-8改装国产发动机涡扇-11,首飞成功。教-8和涡扇-11的定型试飞员均为史同洲,在这两次定型试验中史同洲都经历了发动机停车而被迫迫降的险情。该发动机于2000年10月完成了定型试验。出口型教-8与国内使用的教-8略有不同,具体表现在选用电子设备、座舱仪表、发动机等。巴基斯坦的K-8使用了马丁·贝克公司的弹射座椅。 1998年,垄断国产飞机出口业务的中航技获悉埃及正在寻求一种新型喷气初级教练机,用于替代捷克L39教练机,需求量多达百架。更重要的是,埃及希望借此恢复其飞机制造能力,进一步发展一定的航空科研能力。同年,中方邀请埃及人员前来我国试飞教-8,做了尾旋等飞行体验项目。1999年,K-8在埃及与意大利、捷克生产的教练机竞标,进行评估飞行。意大利派出的是S-211A,捷克派出的是L-139教练机,都是世界上顶尖的教练机。最后剩下意大利与中国进行竞争。S-211A的制造工艺先进,全机60%结构采用复合材料,重量很轻,但飞机性能不如K-8,其巡航速度仅有760千米/小时,海平面爬升率为16米/秒。埃及方面要求工装技术百分之百微机设计,全机制造采用微机管理。由于洪都已在生产管理一体化领域研究了数年,可以向埃及输出该项技术。我方在合同中明确了向埃及空军提供K-8E的售后服务,意大利方没有此承诺。意大利方最大的弱点是其生产线不在国内,不能按合同要求如期交货。1999年12月27日,中国和埃及签署了相关合同。2000年7月合同正式生效。这是我国第一次向国外输出整架飞机生产线和设计技术,开创了历史新篇章。这也是中国航空工业出口数量最多、金额最大的项目。 K-8E项目包括三个部分:合作生产、综合后勤保障和研发中心。 在生产方面,埃及购入了整条生产线,计划生产80架教-8埃及型号,命名为K-8E。为此中方曾多次在埃及进行演示飞行,正式研制工作于1998年启动。合同于2000年7月正式签订,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将于2001年6月份在埃及下线试飞。洪都公司先后共向埃及方面发送了四十七个集装箱和十二个车皮的硬件和软件。教-8(安装TFE731发动机和西方航空电子设备)在经贸部表明的单价为300-350万美元(1996年)。2001年6月25日,K-8E取得重大进展,067架飞机总装下线,065、066架飞机首飞。双方军方、航空工业代表出了上述仪式。在合同生效后的51个月内,分高级、中初级、低级散件三个阶段逐步深入,在埃及生产了80架K-8E 。下图为埃及人员在测试出厂的K-8E。 -8E调整了飞机的总体布局,对前后舱仪表板和操作台重新设计,对通信系统、导航系统、仪表系统、火控系统和电气系统进行改装,对燃油系统、操纵系统、环控系统、液压系统、起落架系统结构进行设计改进。总体需要新选用、改型及新研成件计33项。未来将改装平视显示器。在K-8E具体设计中,洪都启用了计算机辅助产品管理信息系统(CPMIS),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方式,以Unix系统基础上的ORACLE大型数据库为基础,前端软件使用面向对象的Powerbuilder语言编制,建立了含有产品结构等8个子系统构成的CPMIS系统。为此在各基本车间安装了FDDI光纤网络,逐个配置3到5台计算机(共400多台),供K-8E设计之用,该系统运行正常。建立了工艺设计新原则,使得K-8E试验设备达到了机电一体化的水平,使38项系统试验设备上升到新的水平。首批4架K-8E的成附件在埃及实际使用时,均符合要求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设备安装方面解决了大中型型架结构笨重、安装搬迁困难的问题,改进了结构,使所有30多项大中型装配型架可在地面安装,无需深地基,与国际惯例接轨。设计中计算机绘制100%的工艺装备,三维设计其中5%,计算机软件绘图完成工装设计所90%的工装设计。优质按期完成了8000多项、15万张A4的K-8E中英对照版的工装型架、试验设备、夹具、模具、刀量具设计任务。 为满足埃及用户对K-8E维护性的要求,洪都提供了综合数据管理系统AIDMS,大幅度提高了综合保障工程的档次,解决了以往传统式保障方式存在的各种问题。1999年,洪都在合作项目确立后开始AIDMS的研制工作。2000年7月通过了解客户具体需要,初步构想了埃及用户的ILS系统的数据库结构。由于埃及当时已经在使用美国提供的管理系统,而K-8E的相关系统必须与这些系统互通,洪都方面对埃方系统进行了详细研究,对自身方案进行了修改和改进。最终洪都提供的系统全面与美军标接轨,完全能在埃及的美式ILS综合数据管理系统平台上使用。新系统对K-8E零件、技术状态、配件合同、发运、返修等均能有效的进行管理,用户界面良好。此外,该系统还包括整套的空、地勤人员训练计划和训练设备,包括训练软件、飞行模拟器、维护模拟器和外场维护测试车等等。 洪都帮助埃及建立了一个由六个设计室、四个试验室和信息、软件两个中心组成的研发中心。目前K-8E已全面进入埃及初级训练层面,实现了替代L39的目标。 2005年8月,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向埃及军工飞机厂颁发了K-8E飞机第二阶段生产许可证。至2005年底,中埃双方将完成第一个合同共80架K-8E飞机的全部生产任务,第二个合同共40架飞机的执行工作已经开始。 2008年9月30日,中埃K-8E飞机合作生产项目继80架K-8E飞机合同执行圆满完成后,在洪都集团公司及其驻埃及专家组、中航技及其驻埃及代表处,埃方的阿军工飞机厂、电子厂、埃空军大修厂等各方艰苦努力和通力合作下,40架K-8E续购合同合作生产又取得标志性进展,第100架飞机成功交付埃及空军。第100架K-8E飞机按节点、保质量交付是40架K-8E续购项目,也是整个K8E合作生产项目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埃重大合作项目不仅赢得了合同交付的进度节点,而且在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上也达到了相对稳定的水平。为K-8E续购项目的按时完成奠定了基础。 如前所述,最初100架教-8飞机主要出口巴基斯坦,装EFIS-86系统,双显示器数据处理装置和串列操作选择板、甚高频/特高频无线电台、甚高频全向指向标/仪表着陆系统、塔康、姿态航向参考系统、大气数据计算机和标准盲目飞行仪表等。装一台TFE731-2A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推力16.01千牛,全权限数字式控制。 解放军使用的教-8J(K-8J)改用国产涡扇-11发动机。1986年,测绘仿制涡扇-11的任务交给了南方航空动力公司。1992年8月涡扇-11开始投入制,95年点火,98年10月26日首次装上K-8首飞。2001年10月定型试飞结束并小批量交付。如前所述,该发动机经过一些事故后方定型。涡扇-11源自乌克兰进步机械设计局(Motorsich)的АI-25ТL (АI-25ТLК) (据部分资料称,该发动机由AI-25发展而来,也有称K-8使用同一设计局的AI-222-25涡扇发动机),并非官方所宣称的那样是一种自力更生的东西。АI-25ТL (АI-25ТLК) 海平面最大推力1720千克,燃油消耗率最大状态0.575,直径为3358х985х958mm(ТLК为2860х868х959,5),净重350 千克。与基型相比,改进型号提高了压气机压缩比等指标,从而提高了推力。该系列的发动机还可用于捷克L-39等小型飞机。2002年3月,涡扇-11正式定型。下图为АI-25ТL (АI-25ТLК) 。 技术数据 翼展9.63米 机长11.60米(含机头空速管) 机高4.21米 机翼面积17.02平方米 空重2687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780千克(机内) 最大外挂戴荷95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433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800千米/小时(海平面) 进场速度200千米/小时 着陆速度165千米/小时(襟翼放下) 最大爬升率30米/秒(海平面) 实用升限13000米 起飞滑跑距离410米 着陆滑跑距离512米 航程1400千米 续航时间4小时25分 限制过载+7.33/-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