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茅台股权结构是什么?
结构是国资委绝对控股,机构长期重仓持有,股权结构稳定,国资委绝对控股。贵州国资委是公司的实控人,通过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54%的股权,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在 5%以下。其中,贵州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4.54%的股权,该部分股权的实控人是贵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公司持有公司2.21%的股权。以机构投资者为主,陆股通开通后外资持仓比例显著增加。
拓展资料
按照公司的发展路径,可以将公司的发展分为早期发展期(1951-2000年)、快速成长期(2001-2011年)、调整期(2012-2014年)与龙头稳固期(2015年至今)四个阶段。
早期发展期(1951-2000年):政策带动茅台基酒产量大幅增加
茅台酒厂成立前十年,政府出资扶持,茅台酒基酒产量初具规模。1951年,怀仁县人民政府以1.3亿旧币(合人民币1.3万元)赎买成义烧房,成立茅台酒厂。此后,政府多次出资扶持茅台酒厂,酒厂规模逐渐扩大。1958-1960年,全国大跃进活动盛行,白酒原料的大量供给带动了茅台基酒产量大幅增加。1957-1960年,酒厂基酒产量从283吨增至912吨,年均复合增速为47.71%。
改革开放红利推动茅台基酒产量破千吨。全国大跃进结束后,原料供给迅速减少,茅台基酒产量从1960年的912吨跌至1961年的222吨。改革开放政策的红利使白酒行业迎来机遇,1978年茅台酒厂基酒产量达1068吨,扭转了连续16年亏损的局面。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茅台酒基酒产量稳步提升。1978-2000年,茅台酒基酒产量从1068吨增长至5397吨,年均复合增速为8.02%。
快速成长期(2001-2011年):公司上市后积极技改扩产,业绩快速增长
公司上市后积极技改扩产,产能逐步释放。2001年,公司于上交所上市。公司上市后积极技改扩产,茅台酒与系列酒产能逐步释放。茅台酒方面,2001-2011年,公司陆续展开“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茅台酒工程,扩大产能共2.02万吨,累计投资68.43亿元。系列酒方面,2011年公司积极对系列酒开展技改与扩产项目建设,共扩大产能1.48万吨,累计投资45.33亿元。
贵州茅台酿酒总厂是什么厂?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茅台酒厂技术开发公司、贵州省轻纺集体工业联社、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
北京糖业烟酒公司、江苏省糖烟酒总公司、上海捷强烟草糖酒(集团)有限公司等八家公司共同发起,并经过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字(1999)291号文件批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十二亿五千六百一十九万七千八百元。
简介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涉足产业包括白酒、保健酒、葡萄酒、金融、文化旅游、教育、酒店、房地产及白酒上下游等。
主导产品贵州茅台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1915 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与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苏格兰威士忌一起并称“世界三大(蒸馏)名酒”,是我国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和典型代表,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其酿制技艺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一张香飘世界的“国家名片”。
茅台股份和茅台集团有什么区别
茅台股份和茅台集团的区别就是他们的产业不一样。例如茅台集团:白酒、啤酒、葡萄酒、红酒、证券、银行、保险、物业、科研。茅台股份则为:贵州茅台酒系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饮料、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和销售,防伪技术开发,信息产业相关产品的研制开发。同时茅台股份是茅台集团旗下的股份制有限公司,也就是茅台集团包含茅台股份。
拓展资料:
1.茅台股份酒:
股份酒是指以茅台酒为主,包含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汉酱、仁酒、赖茅、贵州大曲等在内的传统酒,基本都是酱香型白酒。
2.茅台集团酒:
指茅台技术开发、茅台保健、白金酒公司三家出品的各种酒,集团酒品类众多,酒的类型很多种多样,其产品多为贴牌、代生产的挂名产品,大多数均由代理商来生产销售。
3.茅台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 世界三大名酒是中国贵州茅台酒、英国苏格兰威士忌、法国柯涅克白兰地 ),是大曲酱香型的白酒。它呈现无色或者透明微黄色,无悬浮物、无沉淀,酱香突出,优雅细腻,入口醇厚。是中国酒的代表
4.茅台酒是茅台股份自己生产的,它致力生产高品质的茅台酒。它所生产的系列白酒无论从条件、工艺、资源上都是最好的,口感也是最接近茅台的品质要求,而集团旗下的酒的生产都是由许多酒厂代理,因此无论是从品质还是保障上,茅台股份出产的酒才更是茅台的兄弟产品。
5.茅台集团全称为贵州茅台集团保健酒业有限公司,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还有控股公司、参股公司等企业构成。茅台股份全称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茅台酒厂技术开发公司、贵州省轻纺集体工业联社、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北京糖业烟酒公司、江苏省糖烟酒总公司、上海捷强烟草糖酒有限公司等八家公司共同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