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委员会名单(国家安全委员会名单公布

admin 160 0

本文目录一览:

谁有历届苏联(苏俄)政治局候补委员名单?

历届苏联政治局

如果有用,望采纳。

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

时间:1919年3月18—23日

委员:列宁、加米涅夫、克列斯京斯基、斯大林、托洛茨基、斯塔索娃(1919年9月7日临时成为委员)

候补委员:布哈林、季诺维也夫、加里宁

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

时间:1920年3月29日—4月5日

委员:列宁、加米涅夫、克列斯廷斯基、斯大林、托洛茨基

候补委员:加里宁、季诺维也夫、布哈林

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

时间:1921年3月8—16日

委员:列宁、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斯大林、加米涅夫

候补委员:莫洛托夫、加里宁、布哈林

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时间:1922年3月27日—4月2日

委员:斯大林、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李可夫、托姆斯基、托洛茨基

候补委员:布哈林、莫洛托夫、加里宁

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时间:1923年4月17—25日

委员:列宁(—1924年1月24日逝世)、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斯大林、加米涅夫、李可夫、托姆斯基

候补委员:加里宁、莫洛托夫、布哈林、鲁祖塔克

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时间:1924年5月23—31日

委员:布哈林、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李可夫、斯大林、托姆斯基、托洛茨基

候补委员:莫洛托夫、加里宁、捷尔任斯基、鲁祖塔克、索科利尼科夫、伏龙芝

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十四次代表大会(1925年12月)

政治局委员:上届7人除加米涅夫降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外全部留任,新增3人

斯大林(组织局委员、中央总书记)

季诺维也夫(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1926年7月撤职)

布哈林(《真理报》编辑)

李可夫(人民委员会主席)

托姆斯基(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主席) 

托洛茨基(电力技术管理局局长、工业科学技术院院长,1926年10月撤职)

莫洛托夫(组织局委员、书记处书记)新任

伏罗希洛夫(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陆海军人民委员)新任

加里宁(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新任

候补委员:捷尔任斯基、加米涅夫、彼得罗夫斯基、鲁祖塔克、乌格拉诺夫

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十五次代表大会(1927年12月)

政治局委员:上届9人除季诺维也夫、托洛茨基届中被撤职外全部留任,新增2人

斯大林(组织局委员、中央总书记)

莫洛托夫(组织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莫斯科市委书记)

加里宁 (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伏罗希洛夫(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陆海军人民委员)

布哈林(《真理报》编辑,1929年11月撤职)

古比雪夫(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新任

李可夫(人民委员会主席)

鲁祖塔克(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新任

托姆斯基(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主席)

候补委员:安德烈耶夫、卡冈诺维奇、基洛夫、科西奥尔、米高扬、彼得罗夫斯基、乌格拉诺夫、丘巴尔 

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十六次代表大会(1930年6月)

政治局委员:上届9人除布哈林届中被撤职外,托姆斯基在十六大上未连任外全部留任,新增3人

斯大林(组织局委员、中央总书记) 

莫洛托夫(组织局委员、书记处书记,1930年12月后免去组织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专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加里宁 (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伏罗希洛夫(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陆海军人民委员)

卡冈诺维奇(组织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新任

科西奥尔(乌克兰党中央第一书记)新任

基洛夫(列宁格勒州委第一书记)新任

古比雪夫(国家计委主席)

鲁祖塔克(人民委员会副主席)1932年2月撤职

李可夫(人民委员会主席,1930年12月撤职)

奥尔忠尼启则(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1932年改任人民委员会重工业人民委员)1930年12月接替李可夫政治局委员职务

安德烈耶夫(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兼交通运输人民委员)1932年2月接替鲁祖塔克政治局委员职务

候补委员:安德烈耶夫、米高扬、彼得罗夫斯基、塞尔佐夫、丘巴尔

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十七次代表大会(1934年1月)

政治局委员:上届12人(包括届中增补2人)除李可夫、鲁祖塔克届中被撤职外全部留任

斯大林(组织局委员、中央总书记) 

莫洛托夫(人民委员会主席)

卡冈诺维奇(组织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1935年改任组织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人民委员会交通运输人民委员,后又兼任重工业人民委员兼燃料工业人民委员,1938年晋升人民委员会副主席)

伏罗希洛夫(国防人民委员)

加里宁 (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奥尔忠尼启则(人民委员会重工业人民委员)1937年2月自杀

古比雪夫(组织局委员、人民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兼国家计委主席,1935年1月逝世)

基洛夫(组织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列宁格勒省委书记,1934年12月遇刺身亡)

安德烈耶夫(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兼交通运输人民委员,1935年2月改任组织局委员、书记处书记)

科西奥尔(乌克兰党中央第一书记)1938年5月撤职不久被处死

米高扬(人民委员会内外贸易人民委员)新任,1935年2月增补为政治局委员

丘巴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新任,1935年2月增补为政治局委员

候补委员:米高扬(1935年2月增补为政治局委员)、彼得罗夫斯基、波斯特舍夫、鲁祖塔克、丘巴尔(1935年2月增补为政治局委员)

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十八次代表大会(1939年3月)

政治局委员:上届12人(包括届中增补2人)除基洛夫、古比雪夫、奥尔忠尼启则届中去世,科西奥尔届中被撤职、丘巴尔未在十八大上连任外外全部留任,新任2人

斯大林(组织局委员、中央总书记、1941年兼任人民委员会主席、1946年兼任部长会议主席)

赫鲁晓夫(乌克兰党中央第一书记,1949年12月改任书记处书记兼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新任

安德烈耶夫(组织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联共(布)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1943—1946年兼任人民委员会农业人民委员。1946—1953年兼任部长会议副主席兼集体农庄事务委员会主席)

伏罗希洛夫(国防人民委员,1941年任西北方向总指挥部司令、西北方面军总司令、列宁格勒前线司令,1942年任游击队总司令,1945年任盟国对匈牙利管制委员会主席,1947年任部长会议副主席兼文化局局长)

日丹诺夫(组织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列宁格勒州和市委书记,1946年改任组织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主席)新任,1948年8月去世

卡冈诺维奇(组织局委员、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部长会议副主席)

加里宁 (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46年6月去世

米高扬(人民委员会内外贸易人民委员,1946年起任部长会议副主席)

莫洛托夫(人民委员会主席,1941年后改任人民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员)

贝利亚(部长会议副主席、内务部部长)新任,1946年3月增补为政治局委员

马林科夫(组织局委员、书记处书记、部长会议副主席)1946年3月增补为政治局委员

沃兹涅先斯基(部长会议副主席、国家计委主席)新任,1947年2月增补为政治局委员,1949年3月免去不久被处死

布尔加宁(部长会议副主席、武装力量部部长)新任,组织局委员,1948年2月增补为政治局委员

柯西金(部长会议副主席、财政部长)新任,1948年9月增补为政治局委员

候补委员:贝利亚、什维尔尼克

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十九次代表大会(1952年10月)

苏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撤销了政治局、组织局的设置,改设主席团(25人)、主席团执行局(9人)和五人小组

主席团执行局成员

斯大林(中央总书记、部长会议主席、五人小组成员,1953年3月5日去世)

贝利亚(部长会议副主席、五人小组成员,1953年3月任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内务部长)1953年6月撤职

布尔加宁(部长会议副主席、五人小组成员,,1953年3月任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国防部长,1955年2月后任部长会议主席)

伏罗希洛夫(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卡冈诺维奇(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

马林科夫(书记处书记、部长会议副主席、五人小组成员,1953年6月后任部长会议主席,1955年2月改任部长会议副主席、电站部部长)

别尔乌辛(部长会议副主席,1955年起任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

萨布罗夫(部长会议副主席、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

赫鲁晓夫(书记处书记兼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五人小组成员,1953年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后,设立中央委员主席团(10人)取代中央委员的两个机构——主席团和主席团执行局

1953年3月主席团成员除了原来主席团执行局8人外,还增加以下2人

莫洛托夫(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外交部长)

米高扬(部长会议副主席兼贸易部长)

1955年7月又增补以下两人

基里钦科(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

苏斯洛夫(书记处书记)

候补委员:勃列日涅夫、维辛斯基、兹维列夫、伊格纳托夫、卡巴诺夫、柯西金、帕托利切夫、别戈夫、普扎诺夫、杰沃森、尤金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1956年2月)

主席团成员:除贝利亚届中被枪决外,二十大留任上届主席团全部11名成员(包括增补的2人)

赫鲁晓夫(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8年起兼任部长会议主席)

布尔加宁(部长会议主席)1958年9月免去

伏罗希洛夫(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60年7月免去

卡冈诺维奇(部长会议副主席、建筑材料工业部部长)1957年6月撤职

马林科夫(部长会议副主席、电站部部长)1957年6月撤职

米高扬(部长会议副主席、贸易部部长)

莫洛托夫(部长会议副主席、国家监察部部长)1957年6月撤职

别尔乌辛(部长会议副主席、中型机械制造工业部部长)1957年6月将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萨布罗夫(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1957年6月撤职

苏斯洛夫(书记处书记)

基里钦科(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1960年5月免去

勃列日涅夫(书记处书记,1960年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57年6月增补

阿里斯托夫(书记处书记、苏共中央俄罗斯联邦局副主席)1957年6月增补

别利亚耶夫(书记处书记、哈萨克党委第一书记)1957年6月增补,1960年5月免去

朱可夫(国防部部长)1957年6月增补,1957年10月免去

伊格纳托夫(高尔基州党委第一书记)1957年6月增补

科兹洛夫(书记处书记)1957年6月增补

库西宁(书记处书记)1957年6月增补

福尔采娃(书记处书记、政府文化部部长)1957年6月增补

什维尔尼克(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1957年6月增补

穆希金诺夫(乌兹别克斯坦党委第一书记)1957年12月增补

柯西金(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1960年5月增补

波德戈尔内(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1960年5月增补

波利扬斯基(部长会议副主席)1960年5月增补

候补委员:勃列日涅夫(1957年6月增补为政治局委员)、朱可夫(1957年6月增补为政治局委员)、穆希金诺夫(1957年12月增补为政治局委员)、福尔采娃(1957年6月增补为政治局委员)、什维尔尼克(1957年6月增补为政治局委员)、谢皮洛夫

1959年的苏共二十一大未作人事调整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1959年2月)

主席团成员:未作人事调整

赫鲁晓夫(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兼任部长会议主席)

伏罗希洛夫(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60年7月免去

米高扬(部长会议副主席、贸易部部长)

别尔乌辛(部长会议副主席、中型机械制造工业部部长)1957年6月将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苏斯洛夫(书记处书记)

基里钦科(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1960年5月免去

勃列日涅夫(书记处书记,1960年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阿里斯托夫(书记处书记、苏共中央俄罗斯联邦局副主席)

别利亚耶夫(书记处书记、哈萨克党委第一书记)1960年5月免去

伊格纳托夫(高尔基州党委第一书记)

科兹洛夫(书记处书记)

库西宁(书记处书记)

福尔采娃(书记处书记、政府文化部部长)

什维尔尼克(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

穆希金诺夫(乌兹别克斯坦党委第一书记)

柯西金(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1960年5月增补

波德戈尔内(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1960年5月增补

波利扬斯基(部长会议副主席)1960年5月增补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1961年10月)

主席团成员:上届主席团成员,除届中撤职免职外的14人,10人留任,阿里斯托夫、伊格纳托夫、福尔采娃、穆希金诺夫未留任,新增1人

勃列日涅夫(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64年10月改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沃罗诺夫(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主席)新任

科兹洛夫(苏共中央第二书记,1963年4月中风,1964年11月免去书记处书记职务)

柯西金(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1964年10月改任部长会议主席)

库西宁(书记处书记,1964年5月去世)

米高扬(部长会议副主席、贸易部部长,1964年改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波德戈尔内(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1963年6月增补为书记处书记,1965年出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波利扬斯基(部长会议副主席)

苏斯洛夫(书记处书记)

赫鲁晓夫(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兼部长会议主席)1964年10月撤职

什维尔尼克(苏共中央党务委员会主席兼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

基里连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 ,1962年4月增补

谢列平(书记处书记)1964年11月增补

谢列斯特(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1964年11月增补

马祖罗夫(部长会议副主席) ,1965年3月增补

候补委员:格里申、马祖罗夫(1965年3月增补为政治局委员)、姆扎瓦纳泽、拉希多夫、谢尔比茨基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三次代表大会(1966年3月)

改主席团为政治局

政治局委员:上届15人(包括增补4人)除届中撤职1人,去世1人外,10人留任,科兹洛夫、米高扬、什维尔尼克未留任,新增1人

勃列日涅夫(苏共中央总书记)

沃罗诺夫(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主席)

基里连科(书记处书记)

柯西金(部长会议主席)

马祖罗夫(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

佩尔谢(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新任

波德戈尔内(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波利扬斯基(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

苏斯洛夫(书记处书记)

谢列平(书记处书记,1967年9月免去书记处书记职务,转任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主席)

谢列斯特(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

候补委员:格里申、杰米契夫、库纳耶夫、马谢罗夫、姆扎瓦纳泽、拉希多夫、乌斯季诺夫、谢尔比茨基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1971年3月)

政治局委员:上届11人全部留任,新增4人

勃列日涅夫(苏共中央总书记)

沃罗诺夫(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主席)1973年4月免去

格里申(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新任

基里连科(书记处书记)

柯西金(部长会议主席)

库拉科夫(书记处书记)新任

库纳耶夫(哈萨克党委第一书记)新任

马祖罗夫(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

佩尔谢(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

波德戈尔内(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波利扬斯基(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

苏斯洛夫(书记处书记)

谢列平(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主席)1975年4月免去

谢列斯特(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1973年4月免去

谢尔比茨基(乌克兰部长会议主席)新任

安德罗波夫(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 ,1973年4月增补

格列奇科(国防部长) ,1973年4月增补

葛罗米柯(外交部长) ,1973年4月增补

候补委员:安德罗波夫(1973年4月增补为政治局委员)、杰米契夫、马谢罗夫、姆扎瓦纳泽、拉希多夫、乌斯季诺夫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五次代表大会(1976年2月)

政治局委员:上届18人(包括增补的3人)除届中免去的沃罗诺夫、谢列斯特、谢列平外,14人留任,波利扬斯基未连任,新增2人

勃列日涅夫(苏共中央总书记,1977年起兼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安德罗波夫(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

格列契科(国防部长)

格里申(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

葛罗米柯(外交部长)

基里连科(书记处书记)

柯西金(部长会议主席)1980年10月免去

库拉科夫(书记处书记)1978年7月去世

库纳耶夫(哈萨克党委第一书记)

马祖罗夫(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1978年11月免去

佩尔谢(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

波德戈尔内(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77年5月免去)

罗曼诺夫(列宁格勒市委第一书记)新任

苏斯洛夫(书记处书记)

乌斯季诺夫(书记处书记)新任

谢尔比茨基(乌克兰党中央第一书记)

契尔年科(书记处书记)1978年11月增补

吉洪诺夫(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1980年出任部长会议主席)1979年11月增补

戈尔巴乔夫(书记处书记)1980年10月增补

候补委员:阿利耶夫、杰米契夫、马谢罗夫、波诺马廖夫、拉希多夫、索洛缅采夫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1981年2月)

政治局委员:上届19人(包括增补的3人)除届中免去的波德戈尔内、马祖罗夫、柯西金,届中去世的库拉科夫外,14人留任,格列契科未连任,无新增委员

勃列日涅夫(苏共中央总书记兼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82年11月去世

安德罗波夫(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1982年5月增补为书记处书记,1982年11月任苏共中央总书记,1984年2月去世)

契尔年科(书记处书记,1984年2月任苏共中央总书记,1985年3月去世)

戈尔巴乔夫(书记处书记,1985年3月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格里申(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

葛罗米柯(外交部长)

基里连科(书记处书记)1982年11月免去

库纳耶夫(哈萨克共产党第一书记)

佩尔谢(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1983年5月去世

罗曼诺夫(列宁格勒市委第一书记,1983年6月增补为书记处书记)1985年7月免去

苏斯洛夫(书记处书记)1982年1月去世

吉洪诺夫(部长会议主席)1985年10月免去

乌斯季诺夫(国防部长)1984年12月去世

谢尔比茨基(乌克兰共产党第一书记)

阿利耶夫(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1982年11月增补

沃罗特尼科夫(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主席)1983年12月增补

索洛缅采夫(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1983年12月增补

利加乔夫(书记处书记)1985年4月增补

雷日科夫(部长会议主席)1985年4月增补

切布里科夫(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1985年4月增补

谢瓦尔德纳泽(外交部长)1985年7月增补

候补委员:阿利耶夫、杰米契夫、基谢廖夫、库兹涅佐夫、波诺马廖夫、拉希多夫、索洛缅采夫(1983年12月增补为政治局委员)、谢瓦尔德纳泽(1985年7月增补为政治局委员)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1986年2月)

政治局委员: 上届21人(包括增补的7人)除届中免去的基里连科、罗曼诺夫、吉洪诺夫,届中去世的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苏斯洛夫、佩尔谢、乌斯季诺夫外,11人留任,格里申未连任,新增1人

戈尔巴乔夫(苏共中央总书记)

阿利耶夫(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1987年10月免去

沃罗特尼科夫(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主席)

葛罗米柯(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88年9月免去

扎伊科夫(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新任

库纳耶夫(哈萨克党委第一书记)1987年1月免去

利加乔夫(书记处书记)

雷日科夫(部长会议主席)

索洛缅采夫(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1988年9月免去

切布里科夫(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1989年9月免去

谢瓦尔德纳泽(外交部长)

谢尔比茨基(乌克兰党中央第一书记)1989年9月免去

斯柳尼科夫(苏共中央社会经济政策委员会主席)1987年6月增补

雅科夫列夫(苏共中央国际政策委员会主席)1987年6月增补

尼科诺夫(书记处书记)1987年6月增补,1989年9月免去

梅德韦杰夫(苏共中央意识形态委员会主席)1988年9月增补

克留奇科夫(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1989年9月增补

马斯柳科夫(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1989年9月增补

伊瓦什科(苏共中央副总书记)1988年12月增补

候补委员:杰米契夫、多尔吉赫、叶利钦、斯柳尼科夫(1987年6月增补为政治局委员)、索科洛夫、索洛维约夫、塔雷津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1990年7月)

政治局委员:上届19人(包括增补的7人)除届中免去的阿利耶夫、葛罗米柯、库纳耶夫、索洛缅采夫、切布里科夫、谢尔比茨基外,仅戈尔巴乔夫、伊瓦什科留任

戈尔巴乔夫(苏共中央总书记)

伊瓦什科(苏共中央副总书记)

布罗基亚维丘斯(立陶宛共产党第一书记)新任

贡巴里泽(格鲁吉亚共产党第一书记)新任,1991年1月撤职

古连科(乌克兰共产党第一书记)新任

扎索霍夫(书记处书记)新任

卡里莫夫(乌兹别克共产党第一书记)新任

卢钦斯基(摩尔达维亚共产党第一书记)新任

马萨利耶夫(吉尔吉斯共产党第一书记)新任

马赫卡莫夫(塔吉克共产党第一书记)新任

莫夫西相(亚美尼亚共产党第一书记)新任,1990年12月撤职

穆塔利博夫(阿塞拜疆共产党第一书记)新任

纳扎尔巴耶夫(哈萨克共产党第一书记)新任

尼亚佐夫(土库曼共产党第一书记)新任

波洛兹科夫(俄罗斯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新任

普罗科菲耶夫(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新任

鲁比克斯(拉脱维亚共产党第一书记)新任

谢苗诺娃(书记处书记)

西拉里(政治局委员)新任

索科洛夫(白俄罗斯共产党第一书记)新任,1990年12月撤职

斯特罗耶夫(书记处书记)新任

弗罗洛夫(《共产党人》主编)新任

舍宁(书记处书记)新任

亚纳耶夫(书记处书记、副总统)新任,1991年1月撤职

马洛费耶夫(白俄罗斯共产党第一书记)新任

波戈相(亚美尼亚共产党第一书记)新任,1991年7月撤职

安努斯(政治局委员)1991年1月增补

阿曼巴耶夫(吉尔吉斯共产党第一书记)1991年4月增补

叶列梅(摩尔达维亚共产党第一书记)1991年4月增补

苏尔科夫(苏军全军党委书记)1991年4月增补

外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做什么的?

导语: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昨日(11月12日)闭幕。按照惯例,全会闭幕当日晚间发表了公报。其中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这个“国安”是做什么的?外国也有类似的机构吗?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将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主要是为了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根据《环球时报》的分析: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有利于对国家安全利益的跨部门维护,防止它们因为各部门的工作分治而被削弱。

过去国人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大多局限于传统安全领域,如国防建设、大国博弈、领土安全等等。但21世纪中国国家安全的内容远不止这些,还包括经济、特别是金融安全的重要性异军突起,信息安全,也就是互联网领域啦,以及其他很多很多领域。

总而言之呢,这个“国安”比北京那个国安要生猛很多,成立后将无处不在,主要职责是为了安全和稳定。

因为还没有成立,所以也就是各种扑朔迷离,还停留在专家分析“应该怎么做”的阶段。看看国外的安全委员会,倒是个很好的参考。

美国有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简称NSC),主要是总统的幕僚机构,也是国家安全方面的最高决策或咨询机构。它成立于1947年,当时美苏两国关系日益紧张,美国的大佬们觉得单凭外交已经搞不定苏联了,所以就设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用以协调海陆空三军以及国内情报和安全机构——没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FBI和CIA的顶头上司。NSC的主要职责是向总统提建议,制定统一的的外交政策。

NSC的核心成员包括:

·委员会主席:美国总统

·正式成员: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

·军事顾问: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情报顾问:国家情报总监

·定期参与成员:白宫幕僚长、国家安全顾问等

·追加参与成员:财政部长、司法部长、国土安全部部长、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等(临时成员,根据会议内容名单发生变化)。

从名单上就可以看到,NSC其实就是总统的委员会。实际上自它成立以来,历届总统大多很倚重,特别是处理重大危机时,常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实际上成为美国政府讨论和研究重大战略决策的核心组织。

NSC的决策体系包含如下层次:领导决策层:总统本人,担任NSC主席,在NSC建议下作出正式决策;综合咨议层:NSC的正式委员会,其组成人员包括法定成员和总统特许成员;一般咨询、指挥协调与监督层:为了扩展NSC的参与者体系,这一层次容纳了一般咨询机构和立法部门,其中一般咨询机构包括总统外国情报顾问委员会和国家对外情报委员会,指挥协调职能属于国家情报主任,监督机构则包括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和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国家情报主任办公室及附属情报机构系统:国家情报主任办公室负责协调如下情报机构之活动,即国家情报委员会、国家反恐中心、国家反情报执行官办公室、国家反扩散中心以及16家具体的情报搜集与任务执行工作机构。

这16家机构处于安全决策体系的基层,包括CIA、FBI、国土安全部、各种情报组织等。可以看到,NSC的基本职能与机构网络已然巩固并深深镶嵌入美国的宪政体制之内。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基本情况大致如此了。

除除美国之外,巴西、智利、南非、土耳其、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也有国家安全委员会。

哦对了,苏联也有,叫做“克格勃”。

苏联历任领导者都有谁?

苏联历任领导者是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和戈尔巴乔夫。

1、列宁(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时间1917-1924年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2、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时间1924-1953年

其在位时的职务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总理)、苏联大元帅。斯大林是苏联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领导人。

3、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时间1953年-1964年

1964年10月,当赫鲁晓夫在黑海之滨度假时,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发动了政变,赫鲁晓夫“被退休”,从此被迫淡出政坛至1971年逝世。

4、勃列日涅夫(1906年12月19日—1982年11月10日),时间1964年-1982年

勃列日涅夫一生之中总计获得了114枚各类勋章被1991年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所收录,使勃列日涅夫获得了“世界获奖章最多的人”的称号,而他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勋章之王”。

5、安德罗波夫(1914年6月15日-1984年2月9日),时间1982年-1984年

1939年,安德罗波夫加入苏联共产党。从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起,安德罗波夫一直担任中央委员,1967年起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73年4月升为正式委员。1967年至1982年任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主席,于1982年11月接替勃列日涅夫成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6、契尔年科(1911年9月24日-1985年3月10日),时间1984年-1985年

1911年9月24日,契尔年科出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大捷西村镇(今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新村区)的一个农民家庭。1984年2月13日,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逝世后,接任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4月1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7、戈尔巴乔夫(1931年3月2日-),在位时间1985年-1991年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1931年3月2日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普利里沃利诺耶村,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85年至1991年间,担任苏联总书记、总统,推动苏联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多项领域体制改革。1991年12月25日,宣布辞去苏联总统一职。1993年5月24日,在国际绿十字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该组织第一任主席。2000年3月11日,当选为俄罗斯统一社会民主党领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联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名单

委员会主席:总统

正式成员: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

军事顾问: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情报顾问:国家情报总监

定期参与成员:白宫幕僚长、国家安全顾问

追加参与成员:财政部长、司法部长、国土安全部部长、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