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股票与国际市场:比较优势和风险分析

admin 2 0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币股票市场也越来越受到国际投资者的关注。人民币股票与国际股票市场既存在比较优势,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将对人民币股票与国际市场进行比较优势和风险分析,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投资机会。

比较优势

高增长潜力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长潜力巨大。人民币股票市场也受益于这一增长,近年来表现出较高的增长率。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币股票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潜力。

多元化投资选择

人民币股票市场涵盖了各行各业,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选择。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选择不同行业的股票进行投资,分散投资风险,优化投资组合。

估值相对较低

与美国等成熟市场相比,人民币股票市场的估值仍然相对较低。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潜在的高回报率机会。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币股票市场的逐渐成熟,人民币股票的估值有望进一步提高。

风险

汇率风险

人民币股票市场与全球经济联系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长期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呈现出以调控国内均衡为主的特点。 但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传统的调控模式将受到外部经济的强烈冲击。 本文在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关于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各种理论之后,提出了中国应该选择内外兼重,双重平衡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观点,同时认为在具体模式构建上,应积极发挥人民币浮动汇率稳定国际收支的作用,同时重点采用浮动汇率条件下有政策效果比较优势的货币政策实现国内均衡,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遵循WTO的有关规则,强化政府在供给政策中的作用,构建以知识为基础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间的经济政策协调。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宏观经济调控 外部均衡 内部均衡经过近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在经济全球化和计算机通信以及网络技术的强力推动下,各国市场进一步融合,国际竞争不断加剧,世界经济格局重新调整。 其次,从国内情况看,总供求关系出现了根本性转变,经济开始由短缺走向相对过剩,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由通货膨胀走向通货紧缩。 显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选择将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一、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一)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与趋势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经济加入全球化浪潮日益加速的时期。 中国的对外开放在市场化,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等方面采取循序渐进的改革措施,在扩大进出口贸易,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扩大沿海地区开放等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据《中国国际贸易统计年鉴》显示,20年里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到2656亿美元,特别是9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0%左右。 据专家估计,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对9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照此推算,外资投入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在6%左右。 显然,国际间要素流动极大地提高了国内生产率。 据有关统计表明,90年代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通过扩大投资和提高要素生产率,对GDP平均增长10.7%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构成上都有很大变化。 在收支规模上,1979-2000年累计进出口总额约为3万亿美元,是建国以后前29年的15倍多。 我国贸易占世界贸易的位置,已由1980年的第28位提高到2000年的第7位。 随着国际收支规模的扩大,国家外汇储备总水平不断上升,2000年底达1513亿美元。 近20年来,除进出口和侨汇两个传统项目以外,其它如旅游、运输、服务承包和资本项目收支急剧增长,其中资本项目收支增长尤其明显。 随着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化的程度的不断加深,涉外经济活动在国民经济活动中所占比重大大提高。 以进出口贸易总额与GDP之比为例,1988年为25.6%,2000年则上升到约40%。 参与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的国民收入得到了飞速的增长,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二)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实践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始于1992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改革方案出台以后。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就是要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社会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国家采用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加以辅助和引导,这种调控区别于以往的计划手段的特点就在于它是指导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 国内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使得其经济运行机制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对外经济活动日益活跃,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面对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经济,中国近年来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表现为侧重于对国内均衡的追求,显然这是由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仍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以及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所决定的,并且这种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也确实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较有成效地实现了国内经济的增长。 从总体上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运行在保持年均10.7%的高速增长的同时,又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 1988年秋季一度出现的市场震荡和1989年供给缺口的拉大导致了1989-1991年的经济急速滑坡。 1991年经济步入低谷并缓慢回升,1992年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增长,而且势头特别猛烈,但1994年发生了中国改革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全国商品零售价格上涨了21.7%,消费价格上涨了24.1%。 1993年中期以后,中央政府开始提出加强宏观调控的口号,实施了抑制经济过热的经济政策,并在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软着陆,有效地降低了通货膨胀率,使整个国民经济仍保持住了高速增长的势头。 97年以后,中国的经济虽然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但增长的速度却有所放慢,目前维持在7%左右,同时国内有效需求逐渐转向不足,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通货紧缩状态,物价出现了负增长,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现今,但已开始表现出反弹的迹象。 1988年和1989年高达20%以上的高通货膨胀率,导致了全国范围内的抢购风潮,针对该种状况,中央政府于1989年下半年实行了严厉的紧缩政策,即在全面紧缩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时又大力紧缩信贷。 在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下,实现经济硬性着陆,这使得经济由过热陷入过冷之中。 1992年以后,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涨期,但同时又引发了过热问题,针对这一次的投资过热和高通货膨胀,国务院实施了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并不是全面的紧缩。 此次财政紧缩不是针对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紧缩,而只针对引发投资冲动的房地产和开发区投资的紧缩,货币政策并非全面的信贷紧缩,而只是针对乱集资,乱拆借的信贷紧缩,正常的生产和建设的资金供给没有受到影响,有效地实现了宏观经济的软着陆。 97年以后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迹象,对此国务院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增发国债,降低利率等政策工具促进国内有效需求的增长和物价的回升,目前已经显现出积极的效果。 在国内宏观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的周期性波动的同时,中国的对外经济却一直处于顺差的有利不均衡状态。 国内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对出口与外商投资的政策倾斜,引发出口与外商直接投资额年年递增。 同时,虽然中国的对外经济一直处于顺差的不均衡状态,但是顺差并没有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反而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因人民币的名义汇率呈现出贬值的状况而促进了出口的增加,事实证明顺差对于国内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是有利的。 人民币的汇率之所以表现出上述特点,这是由中国国内市场体系与国际市场体系接轨所产生的效应决定的,以往人民币一直处于名义汇率高估状况,人民币汇率体系在1996年被改革为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和银行结售汇制,加速了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进程,一直高估的名义汇率不断贬值向实际汇率接轨,使得中国的对外经济一直处于有利的顺差状态,同时顺差并没有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对外经济呈现出顺差的有利不均衡,因而中央政府并没有必要急于改变这种状态,而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国内的经济周期,因而在90年代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历程之中,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明显地表现出侧重于对国内经济周期的调控之上,并且这一策略的选择有效地平抑了国内的经济周期,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挑战对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来说,与外部经济的联系对该国经济的运行有着重大影响。 这些影响表现为在经济全球化为该国经济提供了许多封闭条件下不具备的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对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带来了冲击。 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政府对经济调控不但要实现国内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而且要确定经济开放的合理的程度,这样就必然产生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协调上的矛盾。 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原先只侧重于解决国内宏观经济均衡问题的宏观调控模式必然受到开放经济下经济运行方式的冲击,带来内外均衡的冲突,如经济条件的变化,国际间经济波动的传递,国际游资的投机性冲击等,都可以产生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矛盾,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 首先,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人民币汇率的市场调节逐步完善,人民币的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接轨,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必然造成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而升值对于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的出口是极其不利的,同时出口波动还会影响到国内有效需求,可能进一步加剧目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不利状况。 虽然顺差增加了国际储备的数量,并通过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放大而导致国内信贷量的扩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内需求的增长,但在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顺差必然恶化国内的经济状况,所以政府必须要在顺差和汇率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政策调节。 其次,随着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美国经济继续减速,2001年美国第一季度的GDP增长率为0%。 市场信心不足,投资和消费不振。 日本经济,欧元区经济,我国的周边国家和亚洲地区经济受美国经济大幅滑坡的影响,都明显表现出经济衰退的迹象。 近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次调低了200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200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4%,低于IMF原先预计的3.5%。 联合国则预测全球的经济增长率将从2000年的4%降为2001年的2.4%,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从2000年的5.7%降至2001年的4.4%,世界贸易额的增长速度将从2000年的12%降至6%。 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将造成我国出口的巨大压力,贸易顺差将大幅减少。 我国的出口市场主要是美国和日本,其需求紧缩势必对我国出口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亚洲周边国家货币贬值也非常不利于我国出口的增长,出现贸易逆差的可能不容忽视。 如果出现逆差的话,采用紧缩需求的方式进行逆差的调节必然加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 同时由于中国近年来一直处于顺差的有利地位,政府缺乏对逆差调节的政策经验,因而对国际收支逆差的调节将是中国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在国际范围内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的量、准确度和速度都大大提高,在此条件下,家庭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更强,他们更能准确地对事物做出判断和预测。 因而,经济全球化下信息技术的扩散,使得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模式发生了改变,虽然这种改变不致于使得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成为完全理性,但预期模式向理性的逐步递进必然对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可能因微观经济主体的反应而完全归于无效。 另外在出现巨额逆差的情况下,在脆弱的国内金融体系的条件下,预期的自我持续可能酿成国际储备大量流失,资本严重外逃的货币危机。 在货币危机中,市场投机者的贬值预期因名义利率机制的作用表现出一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政府干预的成本变得如此巨大以至于政府放弃对外汇市场与汇率的干预而爆发货币危机。 从这一投机者与政府的动态博奕过程,我们不难看出预期模式对政府干预政策的冲击与影响。 因而在以上两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下,政府必须对受预期影响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第四:中国即将加入WTO,然而WTO的多边规则对各国实现内外均衡的方式和政策均有一定的约束。 首先,WTO对国际收支的调节存在着约束,一般不允许采取紧急限制进口等直接管制办法。 随意提高关税以限制进口的措施受到约束,直接补贴原则上被禁止,在运用汇率和外汇管制等措施调节国际收支时,也必须要符合WTO的规则。 另外WTO规则对国内财政,税收、金融、科技、环保、人力资源开发,地区和产业政策的实施方式也有一定的要求和规范。 因此在加入了WTO以后,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直接行政措施都将受到WTO规则的直接或间接的约束,因而在加入WTO后,政府必须对宏观经济调整的模式加以改变,以适应这些规则与约束的要求第五: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提高国际竞争力始终是各国努力的方向。 发展中国家知识与技术的积累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通过诱致性机制来实现的。 遵循这种技术轨迹的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其知识与技术的积累是渐进的、缓慢的、国际竞争力也是在一次次的技术创新中经过漫长的积累而形成的。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全球知识存量迅速膨胀的今天,国际竞争已转向以知识为基础的国际竞争力的竞争,而中国要构造以知识为基础的国际竞争力,不能通过漫长的诱致性变迁机制来实现,而必须要通过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实现,从要素投入形的增长方式转向重视科技,教育,人力资本培育的要素效率增长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同时政府应在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等方面创造出促进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的制度基础,从各个不同层面塑造出研究与开发,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的运作机制。 由此可见,以知识为基础的国际竞争力的竞争对政府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提出了挑战,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必须要具有促进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分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面临着对本国经济内在稳定性和合理开放性之间的协调问题,也就是说,如何实现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一致将是政府的主要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此时,当政府采取措施努力实现某一均衡目标时,这一措施可能会同时造成另一均衡目标的改善,也有可能造成对另一均衡目标的干扰或破坏,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同样也会促使政府对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理论研究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关于政府搭配的丁伯根法则和政府指派的有效市场分类等理论的出现发展了开放经济下的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理论。 开放经济的政策目标包括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两部分,因而政府不能仍像封闭经济条件下单纯运用对社会总需求进行调控的政策。 为避免内外均衡之间的冲突,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必须要有新的思路。 在运用政策搭配以实现内外均衡的方案中,蒙代尔提出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和斯旺提出的支出政策与汇率政策的配合最有影响。 蒙代尔是以预算作为财政政策的代表,以货币供给作为货币政策的代表来论述其搭配方法的。 蒙代尔认为由于财政政策在协调国内均衡上具有比较优势,而货币政策在协调外部均衡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政府应当以财政政策调节内部均衡问题,以货币政策来调控外部均衡问题。 斯旺以支出转换型政策与支出增减型政策搭配来讨论政府对内外均衡的政策协调。 斯旺的分析认为政府的支出增减政策可以明显影响国内支出水平,本国货币的实际汇率的升贬值可以明显地影响国际收支状况。 斯旺认为应采用支出增减型政策对付国内均衡问题,而外部均衡的任务则应交给支出转换型的汇率政策。 虽然蒙代尔和斯旺的方案都是建立在对实际经济作了相当简化处理的基础之上,但其理论分析和政策主张对于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模式的选择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作用的。 实现国际收支的均衡是政府对外部均衡调控的主要目标。 最早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可追溯到18世纪休谟的物价一现金流动机制学说,而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出现了众多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是琼•罗宾逊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着重考虑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法建立在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入手,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该理论分析认为,当国民收入大于国内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顺差;当国民收入小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逆差。 相应,政府对顺差和逆差的调节应着手于对国内吸收水平的调节上,以扩张性的政策调节顺差,以紧缩型的政策调节逆差。 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分析法由哈里•约翰逊和雅各布•弗兰柯在货币主义学说的基础上提出。 该理论认为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逆差实际上是一国国内的名义货币供应量超出了名义货币的需求量,因而对逆差的调节主要在于实行紧缩的货币供应政策。 货币论的政策主张的核心是,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政府应当紧缩国内信贷。 国际收支分析结构论认为国际收支逆差可以是供给不足所引起的,而且长期性的供给不足往往是由经济结构问题引起的,如经济结构老化,经济结构单一和经济结构落后等。 如果国际收支失衡是由经济结构导致的话,那么调节政策的重点就应在改善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供给政策上。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政府调节国际收支以实现外部均衡时应灵活运用上述各种理论分析具体问题,吸收上述各理论正确的部分,摒弃不合理的成份,灵活地加以综合运用,力争使政府的决策与分析切合现实。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对经济的作用机制、政策效果等与封闭条件下的情况相比均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分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力的主要工具是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它是以标准的IS--LM模型为基础,针对开放的小国,假定总需求不足,对国际资金流动采用了流量分析法。 该理论认为,在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一般都比较有效,一国可以自主控制货币供给,货币政策会通过对汇率的影响而加强其效果。 以扩张性货币政策为例,它会带来产出增加和利率降低,而这两者都会带来国际收支的恶化从而使本国货币汇率贬值,这就又加强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扩张效果。 同时该理论认为在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是相对无效的,虽然在不存在国际资金流动时,财政政策是非常有效的。 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所造成的利率变动会引起汇率的调整,从而削弱其政策效果。 以财政扩张政策为例,它会造成利率的上升而带来国际收支的改善,顺差会带来本国货币汇率升水从而削弱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扩张效果。 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论证了开放经济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比较优势,对于政府的政策搭配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该模型还在很多方面被进一步改进,但主要理论结论并没有太大变化。 由该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可以更为主动地追求特定的政策目标,这一分析结果对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的汇率制度的选择也是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的。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预期模式向理性预期的递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效果。 在完全理性预期的条件下,政府相机诀择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会完全被微观经济主体基于理性预期下的行为所抵消,这就构成了宏观经济问题中政府与大众之间的动态不一致。 在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中解决动态不一致的关键在于政府要建立和保持执行宏观经济政策的信誉。 政府承诺对政策制定遵循一定的规则,从而以其信誉的存在来改善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由政府与大众之间动态不一致的非合作博奕转向动态一致的合作博奕。 关于如何建立政府的信誉又具体有委托模式,契约模式和法律模式等理论。 所有的模式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设计出激励机制促使政府有维持其政策信誉的动机。 在这些旨在寻找促使政府追求政策信誉以改善微观经济主体预期的激励机制的设计之中,对策论的引进起了关键的作用。 对策论方法强调预期的关键作用,以及理性预期概念的不完备性。 信誉博奕存在着多种可能的情形,因此对于政府来说,其制定政策必须要从这些多重均衡中挑出很可能在实践中能够产生政策效果的那些均衡的方法。 如果政府能够有效地提高其政策的可信性的话,将会影响到投机者的信心,从而能达到防范货币危机的目的。 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在信誉方面受到了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微观经济主体预期模式改变的冲击,政府必须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模式加以选择。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政府不但要在总需求方面进行经济调控以实现经济的内外均衡,而且还要有效地运用供给政策对开放经济的总供给方面进行调控。 关于供给政策的理论重点目前主要体现在对政府的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和制度创新政策的讨论之上。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知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国际竞争也主要表现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因而政府的科技政策不仅应该要做到能够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管理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政府的产业政策的核心,在于优化产业结构,政府实施产业政策应着重于克服资源在各产业部门间流动的障碍,因此政府要在宏观上予以调控,建立解决结构性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支持再就业制度。 如果开放经济中存在低效率的制度性原因,那么政府就有必要进行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政策主要体现在企业制度上,包括企业创立时的投资制度的改革、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对开放经济下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分析目前还重点体现在对国际间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研究之上。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参与国的经济存在着深刻的相互依存性,仅仅通过一国的政策搭配还不足以实现经济的内外均衡,各参与国应该在经济政策上进行国际协调。 特别是在浮动汇率制下,国际间政策协调已受到广泛的重视。 凡是在国际范围内能够对各国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一定程度制约的行为均可视为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 研究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学者们设计了很多具有特定规则的国际间政策协调方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中最为着名的方案包括:托宾提出的各国对外汇交易征收交易税的托宾税方案、威廉姆森等人提出的汇率目标区方案、麦金农提出的恢复固定汇率制方案等,这些方案都引起了理论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对实现内外均衡的各国协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国际间政策协调因各国的主权因素而存在很多障碍,而且参与国际政策协调本身也有成本收益问题,这些都影响到了国际间政策协调的实践。

请问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各是什么

衣裤和鞋子等轻工业产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个中国比较占优,因为我们的人口比较多。

人民币汇率为何会持续走高,影响它的因素是什么

1. 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在于各国自身的交易制度与国际交易制度在性质上的不同。 交易制度的基本功能是推动国际分工规模的增加、国际合作关系的扩大。 国际贸易的好处主要来源于比较优势的发挥。 一个国家及地区能否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或者说利用比较优势态乎发展经济对于该国家、地区的经济福利增长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进行国际贸易也可以说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得以发挥比较优势的基本通道和引擎。 更进一步的是推动一个国家制度的全面发展。 众多研究表明,更为开放的国家要比相对封闭的国家具有更好的经济福利增长。 不言而喻,对外开放可推动分工规模扩大,贸易量的增加,将推动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加快,有利于一个国家按照自己的资源优势及要素禀赋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技术结构及资源结构,以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发挥贸易对经济福利增长的引擎作用。 然而,能否发挥国际贸易对经济福利的增长作用,不仅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管理战略选择,更取决于经济管理者对交易制度理论的认识。 从目前国际贸易理论上,只能得出如何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争取一个外向型模式,诸如增加科技产品出口、提高企业效率等等。 但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模式,诸如经济发展战略管理、汇率管理等等,则是模糊的。 2. 人民币汇率问题被吵得沸沸扬扬,可以说狼烟四起,不仅有日本的发难,更有美国的通牒。 令人担心的是我们国内的经济理论家普遍认为人民币值被低估。 使用的理论:一是购买力平价理论,二是外汇平衡理论,三是银行对汇率的管理。 这都是事实,毕竟是美元在我国购买价要比在美国购买价低得多。 在汇率的形成中,央行在外汇市场上的操作对人民币汇率有决定性作用。 持上述理论的经济学家忽视了一个基本现实,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产生的。 在固定汇率制度中,汇率的变动是一种总处在边际价格的调整上,就是说国际贸易产品只能是商品价值的交易。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原有的理论已经失去存在的基础,现在还用它作为理论指导就不能不发人深思了。 3. 国际货币多元化流通中,各国之间消费品价格的变动与汇率的变动是不相关联的,源于汇率价格变动轨迹与国内消费品市场价格变动轨迹无论如何说也联系不到一块。 硬把两者放在一起只能说明对不同的劳动价值形成中价格运行轨迹的无知。 国际货币多元化流通中,对外不平衡是相对的,是内部不平衡的表现。 立脚点应该调整国内宏观经济管理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水平,推动、促使对外平衡。 中央银行外汇市场的操作无可非议,枣闭纳关键是如何看待。 为实现经济福利的不丢失,对外汇市场的操作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忽视了交易制度的功能。 科技进步能提高经济体收益是不错,但这一收益必须有了价格才能成为现实,然而收益实现的同时也有一部分外溢。 源于货币有这种分配功能。 应当记得,科技进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投入成本。 对一个生产单位来说收益是增加了,相对货币流通的一个经济体来说,还是经济收益等于经济成本。 在两两交易中,对一方是收益外溢,对另一方就是(经济)福利增加。 在国际贸易中,当货币和金挂钩时,实行固定汇率制,各贸易国不存在经济福利丢失问题。 经济福利外溢有着明显性,即金的丢失。 从理论上讲,交易对象是商品价值形态,RHP=V+LI+G/M。 出口国际需求量大的产品就有经济福利增加。 目前不但货币和金脱离,而且货币是多元化浮动汇率,是交易制度性质的变化。 交易对象是市场品价值形态,RHP=(V+LI)R/C,而非商品价值形态。 所以汇率价格的运行已经不是边际价格调整而是效应价格运行,呈S型,就是说升值压力表现为加速度形式。 所有后起东亚国家都经历过,而且都是在S型的加速期出现了经济危机。 在市场品价值形态交易制度中,人均货币收入与生产率的比等于总消费与总积累的比。 RHP/C+LI=R/C。 当保持一定的积累增长率时,相应提高了生产率增长,相伴随地是消费增长及RHP的增长。 通过出口贸易弥补了国内消费增长的不足,只能通过提高RHP增长来平衡。 当出口进一步增长相对RHP不增长时,就会有大量的剩余货币出现,表现为国际贸易顺差增加。 一旦本币出现升值预期热钱就会滚滚流入,推动国内经济泡沫产生。 这是国际货币多元化交易的基本功能。 在这一功能机制作用下,汇率变动与国内要素流凳没动性增加成正比,与国内要素流动性减少成反比。 这说明在一定国际贸易依存度的基础上,其币值代表着该国劳动能力的价值。 就是说,币值的上升实质是劳动力价值的升值。 这一现象构成国际经济福利的初次分配。 当一个国家贸易顺差大量增加必然引出各种各样的争端与摩擦,进一步的是经济问题政治化。 妥协的途径有二:一是本币升值,二是输出资本。 前者称作经济福利丢失,后者称作经济福利外溢,这样一来,使所有参加贸易国都得到好处。 这一现象构成国际经济福利的再次分配。 而提高国内要素的流动性来增加外汇资金的吸收能力,通过减少外汇储备来实现经济福利增长构成国际经济福利的最终分配。 问题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看不到这一点,才有了人民币值被低估的普遍性认识。 这种认识必须改正,否则不可能认识到人民币5%的升值丢失了我国二年以上的国际经济福利。 更使人忧虑的是这样下去,使我国经济发展赶超战略毫无希望。

标签: 比较优势和风险分析 人民币股票与国际市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